外耳道湿疹是婴幼儿常见的皮肤疾病之一,宝宝外耳道湿疹症状主要有什么?外耳道湿疹主要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湿疹症状比较明显,在耳朵附近的皮肤会出现比较大的丘疹或水疱,抓破容易发生继发性感染;而慢性湿疹则大多表现为皮肤红肿痕痒,宝宝情绪暴躁想要抓耳、哭闹。 宝宝外耳道湿疹症状 外耳道湿疹是婴幼儿常见皮肤病,而且容易复发,多由于耳廓耳道皮肤对药物(滴耳液)或患有中耳炎脓性分泌物刺激及食物等产生变态反应。常伴有头面部或其他部位湿疹。 湿疹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湿疹皮肤潮红,有米粟大丘疹或水疱,如继发感染可形成脓疱,皮肤脓疱破裂、糜烂、流黄水,结痂。病变多发生在耳廓凹陷处或耳后皱纹处,并可波及耳道耳周围面部等处。 慢性外耳道湿疹主要症状是发痒,表皮脱落,若脱落表皮阻塞外耳道就有耳鸣及听力减退。婴儿常有止痒动作如摇头、或在母亲身上磨擦耳朵,以及手抓耳、哭闹烦躁等表现。若发生继发性感染,可发生外耳道炎或疖肿,因而疼痛哭闹更甚。 宝宝患上外耳湿疹怎么办 在治疗上,局部治疗以“以湿治湿, 以干治干”为原则,渗出液较多者先用双氧水清洗渗出液及痂皮,再用硼酸溶液或氧化锌溶液湿敷;渗液少者,先涂龙胆紫液,干燥后涂氧化锌油;对于较干燥、无渗出液者,可涂用可的松类软膏等治疗湿疹的药膏,保护创面,直至结痂愈合干痂多时再用双氧水清洗。 在饮食上多食用水果和蔬菜,它们有降低致敏性的'作用。对于虾和蟹等食物,建议1 岁后或更晚时候再给孩子吃,如果孩子对鱼虾等海鲜过敏的话,应尽量避免给他们喂食这类食物。母乳喂养可以减轻湿疹的程度, 因此对患湿疹的小儿要尽可能延长母乳喂养的时间,如果用牛奶喂养, 应把牛奶煮沸几分钟以降低其致敏性。 注意保护患儿的皮肤,避免各种因素对皮肤的刺激,导致湿疹情况的加重:如给患儿修剪指甲,防止抓痒造成感染;不要用热水及肥皂水洗患处, 以免刺激皮肤使湿疹加重;避免毛织品、胶布和新衣服直接与皮肤接触;避免太阳直射患儿的湿疹部位;注意房间要保持空气流通、湿润, 减少室内灰尘的刺激。在给孩子洗头洗澡时,要避免耳朵进水,也可在洗完后用干净的棉签将耳周皮肤擦拭干净,保持耳周和耳道皮肤清洁干燥,可以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宝宝湿疹耳道流脓水
小宝宝耳朵中会流出黄水,这是外耳道炎的表现,它与孩子的耳朵内流入了眼泪、呕吐物、洗澡水等有关,治疗方法是用消毒棉签先轻轻拭去分泌物,再用双氧水棉签擦拭,最后滴上抗生素滴耳液。宝宝的耳道有液体积聚或流出,医生称之为“耳溢液”。常见情况是因为宝宝的耳朵里有……1、外耳道耳垢(又叫油耳、耵聍)外耳道皮肤也有皮脂腺,可分泌一定量的油脂,呈淡黄色粘稠的液体干后呈黄色蜡样屑片,一层薄的油脂叫耵聍。有时,油脂呈半固体状态,形成团状阻塞在外耳道,妈妈可能会以为这是脓液,但其实是耳屎栓塞。耳屎栓塞的危害在于干结或黏糊状耵聍堵在耳道,会影响宝宝的听力。 妈妈注意:有的妈妈自己很享受挖耳朵的感觉,一旦看见宝宝耳朵里有些分泌物,自然而然就想用牙签或耳挖帮宝宝挖一挖。这个习惯其实很不好,因为很多宝宝还没学会合作,或者是挖耳过程中,不小心有外力撞击(如旁人不小心经过碰了妈妈的手,旁边的物件忽然倒下碰着宝宝或妈妈),万一不小心挖疼痛,宝宝一乱动,就可能导致挖穿鼓膜,出现耳聋。 有时,耵聍可能会继发细菌感染外耳道发炎,最后形成脓肿。妈妈应带孩子去医院看五官科,先用药水滴外耳,待耳屎软后由医生在耳镜直视下取出耵聍团块。

2、外耳道这是宝宝在夏季的常见病。外耳道与其他地方皮肤一样有毛囊,当细菌侵入外耳道毛囊时,就会引起外耳道
。妈妈如果给宝宝挖耳朵时,或者宝宝洗澡、游泳时,细菌可能会乘机而入。妈妈注意:宝宝洗澡或游泳后要把外耳道擦干。 当宝宝患外耳道
时,常常伴有发热,小宝宝容易哭吵,大一些的宝宝会诉说耳痛,会不愿意让大人摸看患侧耳朵,且不愿意向患侧睡觉,怕受压而痛。这时宝宝的外耳道能有单个或多个小
肿,破溃后会流脓,妈妈应带宝宝去看五官科医生。3、耳朵湿疹很多小宝宝都有患婴儿湿疹的经历,但有个别宝宝除了面颊部、头部有皮肤红斑、丘疹、小水疱、糜烂、结痂等损害,他们的耳朵和耳道等处也有相似的湿疹,有时看上去有一些液体流出来。严重时,宝宝的外耳道和耳朵周围都可能继发细菌感染,更甚者有耳鸣,听力也会受影响。 妈妈注意:患这种过敏性皮肤疾病的宝宝,往往会因为奇痒、有烧灼感而哭闹、睡不好、吃不香。妈妈应带宝宝及时就诊,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不要让宝宝抓破皮肤而导致感染。
4、化脓性中耳炎宝宝容易伤风感冒,而他的耳朵通咽部的耳咽管短而宽,呈水平状。化脓性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很容易通过耳咽管和耳道侵入中耳引起炎症。小宝宝吐奶汁,也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洗澡时肮脏的水流入耳道内,也能引起中耳炎。患中耳炎的宝宝有发烧、耳痛、哭闹,不肯吃东西等现象。待脓液积到一定程度穿破耳膜,脓液向外耳道流出,有臭味,听力也会减退。妈妈一定要及早发现,带宝宝进行治疗。如果急性期治疗不彻底,或细菌耐药,此病可反复发作变成慢性中耳炎。 妈妈注意: A、避免小儿呼吸道经常感染,一旦得病应及时就医。 B、保持宝宝口腔、鼻咽部清洁卫生。 C、给小宝宝喂奶时要抱起喂,防止溢奶后奶汁进入耳咽管,引起中耳炎。 D、给宝宝洗头、洗澡时,千万不要让水流到宝宝耳朵里。 E、妈妈平时要经常检查宝宝的耳道是否有东西堵住,或液体流出,发现了要及时就医
婴儿湿疹耳朵根部裂开怎么办
宝宝的婴幼儿耳朵出现湿疹,可能会给父母带来一定的困扰。不要担心,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和治疗这个问题。

保持耳朵清洁
保持耳朵的清洁是非常重要的。使用温水和柔软的棉球轻轻擦拭宝宝耳朵周围的湿疹部位。避免使用刺激性的化学物质,如香皂或洗发水。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洗液进行清洁,并用柔软毛巾轻拍干净。
保持皮肤湿润
保持宝宝耳朵周围的皮肤保湿也是很重要的。可以选择针对敏感肌肤的护肤品,如素见敏感肌修护乳。这款产品受到很多消费者和博主的好评,不仅价格实惠,而且效果非常好。在使用之前,请先做一次皮肤测试,确保没有过敏反应。
♀避免挠耳朵
避免让宝宝挠耳朵是很关键的。为了减少瘙痒感,可以给宝宝穿着柔软透气的棉质衣物,以防止过多的摩擦和刺激。还可以试着给宝宝剪指甲,以避免意外划伤耳朵部位。
注意饮食均衡
饮食也对宝宝的皮肤健康有一定的影响。注意宝宝的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蔬菜和坚果。这些食物有助于增强宝宝的免疫力和皮肤健康。
及时就医
如果上述方法无法缓解宝宝耳朵湿疹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医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出更详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