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常见的生活方式病,又称为生活习惯病,便是不良的生活方式所引发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不良的生活方式是21世纪引发人类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生活方式与健康 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

有关的科学家研究认为,不良的生活方式不仅容易患糖尿病、消化性溃疡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癌症,而且还可造成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诱发多种疾病。

临床医学也指出:生活不规律的的人患消化性溃疡的机率会比生活规律的人高3倍以上;过度疲劳、睡眠不规律、生活无节制的人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比生活方式良好的人可下降20%左右;不吃早餐的人比坚持吃早餐的人患糖尿病的危险可高4倍以上;每周1次运动都不参加的人,患肝病的危险要比经常运动的人要高出3倍左右;每天吸烟多的人患呼吸道疾病与消化性溃疡的系数会增多,患心血管疾病的机会也会增加;每天喝酒多的人,会损害肝脏的解毒功能并可造成肝脏疾病;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的人患肝病的可能性与患老年痴呆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每天喝5次以卜咖啡的人,腰痛的发生率会大幅度提高;每天摄取食盐过多的人,患高血压的机会也会增多……临床医学还发现,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45岁以后的死亡率比良好生活方式的人群要高出数倍。

人们在生活中必须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养成在饮食、睡眠、工作、学习以及生活起居制度等诸多方面的良好习惯,并改掉、戒除一切不良的嗜好与恶习,并保持始终如一,这对人们的健康长寿大有裨益。

下面便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良好的生活方式、规律的生活制度,的确是祛除疾病、保证健康的最好方法,读者从中也许可悟出些道理。

例一:从前,在成尼斯有一个富翁,名叫路易吉·科尔纳罗。这个人凭着自己的财富天天大吃大喝,荒淫无度,起居无常,行为放纵,毫无节制,结果刚到35岁就得了不治之症,很多医生都无能为力。但有一位医师得知他得病的原因后,为他开了一张处方,这张处方开的不是药物,而是一张生活制度表。这个富翁便严格地遵守这份生活制度表,结果他逐渐恢复了健康,活到了80多岁。为启示别人,他还写了一本《如何活到百岁》,叙述他生活放纵的恶果及生活有规律后所得到的好处。例二:美国杰出的科学家、政治家富兰克林在80多岁时还在进行科学研究,这要归属于他有一个好身体。他之所以有健康的身体,与他生活有规律大有关系。他每天都按时起床,准时站在阳台上做操,并脱去外衣进行空气浴和日光浴。房东老太太称赞说:“富兰克林先生的生活就像我家的钟表一样准确无误。”

例三:俄国的伟大作家托尔斯泰,一生虽患过多次重病,但他仍活到了82岁。这也得益于他的生活有规律,托尔斯泰的朋友和医生回忆说:“托尔斯泰最使我们惊奇的就是那始终不渝的自我克制,他强迫自己定时散步,强迫自己按时起床、睡眠。”托尔斯泰总结自己战胜疾病的经验时,曾写过一篇《生活的规律》的文章。文章中告知人们,生病并不可怕,只要生活得有规律,便可获得一些保健经验,使疾病得以好转甚至治愈。

生活方式与健康课件

①健康行为应概括人的身、心、社会方面均健康时的外在表现。躯体健康的人,行为反应灵敏,活动精力充沛;心理健康的人情绪活动有较强的自我控制力,思维言语符合理性,精神面貌正常;社会健康的人其行为符合社会规范;②健康行为要求不影响自己、他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比如一个基本符合身、心、社会健康的人,其诸方面的行为都在常态水平及正向方向上;③能及时准确感受外界条件的改变,正确调整自己的行为。人处于不断变化的自然、社会环境,不同的情况下要以相应的行为对外界条件发生反应。根据以上的概念和含义,健康行为至少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①有利性:即行为表现对自身、他人、环境有益;②规律性:如起居有常,饮食有节;③符合理性:即行为表现可被自己、他人和社会所理解和接受;④行为强度在常态水平及有利的方向上,如语言表达行为、情绪行为、工作行为等;⑤行为同一性,表现在外在行为与内在思维动机协调一致,与所处的环境条件无冲突;⑥行为整体和谐性,即个人行为具有的固有特征,与他人或环境发生冲突时,表现出容忍和适应。

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

、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避免超重与肥胖。,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粗细搭配。、豆类及其制品。,要少油少盐,食用合格碘盐。,每天适量饮水。、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不吃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10千步当量的身体活动,动则有益,贵在坚持。、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吸烟者的平均寿命比不吸烟者至少减少10年。10.“低焦油卷烟”、“中草药卷烟”不能降低吸烟带来的危害,反而容易诱导吸烟,影响吸烟者戒烟。,戒烟越早越好,戒烟门诊可提供专业戒烟服务。,不酗酒,戒酒需要医学专业指导。,预防药物依赖。。,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遇到心理问题时应主动寻求帮助。、常洗澡、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品。,适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吐痰,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管理好人畜粪便。,及时就诊,遵医嘱治疗,理性对待诊疗结果。,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系安全带,不超速、不酒驾、不疲劳驾驶,减少道路交通伤害。,避免儿童接近危险水域,预防溺水。,谨防煤气中毒。,孕期应至少接受5次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满6个月时合理添加辅食。、玩耍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发现心理行为发育问题要尽早干预。,要培养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预防近视、超重与肥胖,避免网络成瘾和过早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