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功能受损与肝内脂肪的堆积直接相关。脂肪肝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因素:甘油三酯积累和炎症。甘油三酯是脂肪的储存和运输形式。它有三个来源:新摄入的、新合成的和储藏的。

1、三餐摄入的脂肪,在消化吸收后,可以被直接运到肝脏、腹部或皮下储存起来。
2、当人体热量摄入大于支出,多余的碳水化合物首先在肝脏被转化为糖原。在糖原库填满后,肝脏开始利用葡萄糖合成脂肪,储存起来。另一个合成脂肪的途径是通过酒精。大量饮酒导致肝脏生成乙醛,乙醛为合成脂肪提供了最好的原料–NADH。
3、在饥饿的时候,全身脂肪组织的脂肪储备被调动,通过血循环进入肝脏,在这里被氧化,提供燃料。但是脂肪离开肝脏需要蛋白质载体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在极度饥饿的状态,蛋白质的合成一旦受到影响,VLDL也会断货,于是脂肪不能有效离开肝脏,进出肝脏的平衡被打破。这时脂肪也会在肝脏储存起来。
炎症反应对甘油三酯在肝细胞里的积累有很强的促进作用。造成炎症反应的因素包括动物性和高脂饮食引发的肠漏、铁过量、以及肝炎病毒、心理压力等。
高脂、高热量、动物性饮食和酒精是形成脂肪肝最主要的原因。
轻度脂肪肝的原因
脂肪肝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它是由多种因素或疾病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堆积的代谢性疾病,是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疾病的过渡阶段。脂肪肝的发生主要有以下6种原因。

1、酒精
酒是引起脂肪肝的最常见病因,中国人的感情似乎是在酒席上促进的,长期饮酒导致酒精中毒,对肝内甘油三酯的代谢有直接的毒性作用,致使肝内脂肪氧化减少,引起脂肪的大量堆积。
2、营养过剩
长期吃大鱼大肉、油炸食品以及甜食,使肝脏脂肪合成过多。专家介绍,当吃的食物中脂肪含量过高时,超过了肝脏处理的限度,使肝脏负担增大,干扰了对脂肪的代谢,打破了肝脏的输入输出平衡,脂肪在肝内堆积,形成脂肪肝。
3、肥胖
约有一半的肥胖者有合并脂肪肝的倾向。国内有学者调查发现:10个“胖墩儿”中就有8个患有脂肪肝。专家分析,其主要原因是肥胖者血液中含有大量游离脂肪酸,源源不断地运往肝脏,大大超过了肝脏的运输代谢能力,引起肝脏脂肪的堆积而造成肥胖性脂肪肝。
4、糖尿病
约有半数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脂肪肝,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葡萄糖和脂肪酸不能被很好地利用,脂蛋白合成也出现障碍,大多数葡萄糖和脂肪酸在肝脏内转变成脂肪,最终使脂肪在肝内存积下来,引发脂肪肝。
5、高脂血症
血液中的脂肪类物质,统称为血脂。专家介绍,血浆中的脂类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等,他们在血液中是与不同的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高血脂是指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当血液中脂类过多超过了肝脏所能处理的限度,便会造成脂肪在肝内的堆积,引起脂肪肝。
6、营养不良
有人或许会奇怪,营养过剩会造成脂肪肝,那营养不良为什么也会造成脂肪肝呢 ? 这其实很简单,营养过剩属于原材料太多,而营养不良属于加工过程中的辅助材料不够,同样无法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当营养不良时,蛋白质缺乏,而导致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减少,这样造成肝转运甘油三酯发生障碍,脂肪在肝内堆积,引起脂肪肝。
脂肪肝,一直以来被大家叫做“吃出来的疾病”,这种类型的疾病一旦出现就难以消除,值得注意的是脂肪肝这种疾病所影响的并不仅仅只是肝脏的功能,甚至容易导致心脏类疾病的发生;正因为如此,脂肪肝这种疾病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去关注,更需要我们去了解生活中该如何“消除”和预防?
说快速消除脂肪肝略有些夸张,但是生活中当您患上了脂肪肝之后,有些事情是一定要考虑便给做到的。
1、拒绝饮酒才是王道:
您的肝脏如果患上了脂肪肝,其实它已经“受伤了”,如果持续饮酒只会加速肝脏的恶化过程,所以戒酒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请您明确饮酒这件事情百害而无一利。
2、拒绝肥胖,减肥是唯一出路:
脂肪肝本属消化系统疾病,它和肥胖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当您出现脂肪肝之后,请一定控制饮食 合理运动,拒绝肥胖是坚强肝脏负担的一则重要因素。
3、控制饮食是基础之事:
对于脂肪肝患者来说,饮食需要严格控制为“低糖低脂”,食物多样且均衡摄入,每日摄入的总能量应该在原有基础上减少500—1000千卡。
4、运动需要合理加强:
饮食中控制能量的摄入,在运动中还要加速一部分能量物质的消耗,建议各位要保证每星期四次以上的中高强度运动,特别是有氧运动。每周的累计运动时间至少要达到150分钟以上。
5、消除脂肪肝,最该关注的细节:
(1)控制每日的饮食和体力锻炼,减少能量摄入,降低自身的体脂指数,缩小您的腰围。
(2)戒酒,唯一的解决措施。
(3)正规治疗,对于中度以及重度脂肪肝来说,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开一些药物,主要是用来预防糖脂代谢紊乱以及动脉硬化等后期病症的出现。
“脂肪肝”,不得不说是现如今比较普通的疾病,但是普通的疾病也需关注,避免病情延伸,科学对待脂肪肝,避免被脂肪肝的后期危害损伤到个人健康。
更年期脂肪肝的原因
【杨涵茹编译】财团法人台湾肝脏学术文教基金会网站指出,台湾成年人每3~4个人就有一位是脂肪肝患者,患者多为40~60岁族群。而其中又以女性最应该注意脂肪肝的预防保健,因为在更年期后,女性罹患脂肪肝机率将提高到与男性相同!然而只要每天快走30分钟,多摄取居有抗氧化功效的蔬果,并每天尽量睡满六小时,就能有效预防或改善脂肪肝的发生。 更年期后雌激素锐减,脂肪储存阵地转移 脂肪肝,顾名思义就是大量脂肪堆积储存在肝脏,但并非肝脏外层被油脂包覆,而是肝脏内部的肝细胞储存了大量脂肪。高山忠利教授说,「健康的肝脏约有3%存有脂肪,而脂肪肝大约是30%。」十倍的脂肪储存量,当然会使肝脏的状态下滑,进而引发病变。庆应义塾大学教授横山裕一提到,在尚未停经时雌激素会将多余的能量转化为皮下脂肪,以确保女性在怀孕、生产或喂母奶时,能减缓热量流失。但停经后雌激素锐减,热量储存也与男性相同,由皮下转向内脏,「如果在停经后还保持一样的饮食作息,这是非常危险的。」罹患脂肪肝的话,就有可能由脂肪肝转变为肝硬化或肝癌。而脂肪肝大多都是因为生活作息习惯不佳或饮食不均衡所导致,只要每天快走30分钟,多摄取具有抗氧化功效的蔬果,并每天尽量睡满六小时,就能有效预防或改善脂肪肝的发生。 多酚、维生素、优质蛋白质缺一不可 日本船津和夫医师推荐,如果要吃东西的话,「最好可以选择能抑制脂肪或糖分,且富含优质蛋白质的红肉或大豆类制品。」脂肪肝的形成有一部份是因为一种叫做「氧化压力」的化学作用,会干扰正常的氧化还原反应,多吃海藻、菌类、水果或青背鱼等含有丰富维生素及多酚的食物,或是借由喝绿茶获取儿茶素,也能有效减缓氧化压力的反应。船津和夫医师还提到,根据健康诊疗的纪录来看,一天喝两杯以上的咖啡确实能减少脂肪肝的患病机率。而仙贝、米果、运动饮料,以及铁质的过度摄取,都会增加脂肪肝机率。 每天快走30分钟 增加肌肉新陈代谢 船津和夫医师说,「搭配运动,预防脂肪肝更有效。」而在日本筑波大学的相关研究中,正田纯一教授也提出了进行快走等有些微强度的运动,只要每天30分体重跟腰围就能明显改善,并改善肝脏问题。另外每日双脚与肩同宽,深蹲5秒反复5次,以及以单脚站立1分钟,左右各一次,都能借由训练肌肉,增加新陈代谢。 睡眠品质不良的状态下,容易使血糖失去控制,而这个问题直观地反应在约有一半的脂肪肝患者具有糖耐量不良,或是显性糖尿病的现象上。如果想预防或改善脂肪肝,每天睡足六小时非常重要。「对付脂肪肝是不可能一步成功的。」横山裕一提出,每天饮食、运动及睡眠一同注意控制,才有可能达到击退脂肪肝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