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之后,天气逐渐开始回升。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大地充满了生机。但因气候多变,疾病易发,因此有说法称春天为“百草回芽,百病发作”的季节。春困、口舌生疮、便秘等症状,从中医角度来看,都属于春燥的表现。 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春季宜养肝。祖国医学认为,春季五行属木,木遇春而旺。人体五脏中,肝属木,与在季节上与春季相对应,所以在春季时肝脏的功能较其他季节更活跃。明代医学家张景岳说的“春应肝而 养生 ”就是“肝应春天,春季 养生 以养肝为先”的意思。 春季肝火旺的表现 春季往往容易肝火过旺,表现在有些人身上就是爱发无名火。如何判断肝火过旺呢?肝火过旺亦称肝火亢盛或阳亢,主要表现为口苦、咽干、易怒、头晕目眩、胁肋灼痛、口苦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燥结、失眠多梦,甚至出现耳聋耳鸣等。 肝火多由外界因素刺激,往往因自身精神压力过大,内心长期处于焦虑、失衡状态而引起。降肝火特别要重视生活起居的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养肝,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调整情志、缓解焦躁情绪、保持心情舒畅,严重者,可在中医大夫指导下采用滋阴养肝、清热泻肝、平肝潜阳的药物加以调理。 春季养肝护肝的方法 :减少毒素损肝脏 初春寒冷干燥易缺水,多喝水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多喝水还可促进腺体,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胆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保障肝脏功能正常运转 不要暴饮暴食或常饥饿,饥、饱不匀的饮食习惯会引起消化液分泌异常,导致肝脏功能的失调。春季饮食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还要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 :利于肝脏阳气升发 初春时节,寒气较盛,少量饮酒(这是对 健康 人而言的,肝病患者要完全戒酒)有利于通经、活血、化淤和肝脏阳气之升发,但不能贪杯过量。肝脏代谢酒精的能力是有限的,多饮会伤肝。据医学研究表明,体重60公斤的 健康 人,每天只能代谢60克酒精,若超过限量,就会影响肝脏 健康 ,甚至造成酒精中毒,危及生命。 :有利肝气顺调心情舒畅 由于肝喜疏恶郁,故生气发怒易导致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成疾。要想肝脏强健,首先要学会制怒,即使生气也不要超过3分钟,要尽力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生发、顺调。如果违反这一自然规律,就会伤及肝气,久之,易导致肝病。 春季饮食上的两点建议: 初春阳气初发,辛甘之品可助春阳,宜食辛甘之葱、生姜、枣、花生、小麦粉、荞麦、玉米等谷物,豆浆、豆腐、赤豆等豆类,橘子、金橘、香蕉、苹果、梨等,也要吃些海产品、蛋类。阴虚内热之人,可选择鸭肉、海带、绿豆、甘蔗汁、荸荠、百合等,以消火。要少吃酸涩、油腻、生冷食品,多选择含维生素B、E的主食与副食,以养脾胃。 “肝旺” 中医认为,春季为人体五脏之一的肝脏当令之时,宜适当食用辛甘的食品,而生冷之物则应少食,以免伤害脾胃,还要防止“肝旺伤脾”。这样在春季应该适当多吃些甜味食物,少吃酸味食物,因为酸性食物入肝,甜性食物入脾。春季因多食酸可引起胃酸分泌障碍,影响消化吸收,应少食酸涩、油腻之物,以增加脾胃功能。为了预防肝旺伤脾,还可多吃一些性味甘平的大枣。

春季肝脏养生的好处
春季养生的主要原则是让我们的肝阳顺利生长,正常生长。如果春天没有充分发芽,到了夏天该长的时候,条件不足,不能生长,脾脏就会出现疾病,如心火旺盛、口疮、失眠、心烦等不适,还会因为脾脏不运化,出现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等问题。冬春之际,万物苏醒,鱼虫萌动。自然界的阳气即将冲破大地,升腾到空中。相应地,人体的元阳也即将随肝而发,发于脾。春季应以肝为主。肝升,主宣泄,促进元阳顺利出脾。那么此时的养生原则应该是保护肝阳,帮助脾脏运化。黄帝内经》中明确指出,春天要早睡早起,放下紧张情绪,顺应自然阳气,外出亲近自然。欣赏春天的桃花和柳绿,感受春天的鸟语花香。春天会使我们的精神愉悦,心胸开阔,保持良好的积极心态,从而使肝阳自然,不受抑制,身体良好。这就是春天的意义。在春天,人们要多注意肝脏和脾胃的健康。春天,很多人患有肝脏、脾胃疾病。有必要对饮食进行适当的护理。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是良好的脾胃功能和护肝的基础。脾胃是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的来源。脾胃气旺,人就能长寿。但在春天肝气旺盛的季节,肝脏的功能就会比较倾斜根据中医的五行理论,肝属木,脾在土,土木相生,也属肝,会伤脾,影响脾的消化吸收功能。所以在春天,保持肝、脾、胃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春季养肝的知识
春季养肝小知识 春养肝,指春季养肝。春天在五行中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是属木性,因而春气通肝。在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中医认为,春天是肝旺之时。 趁势养肝可避免暑期的阴虚,而过于补肝又怕肝火过旺,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易损伤肝脏。春季养肝应该多吃凉性食品,像粥类、茶类、水果等都很不错。 春季养生又为注重精神调理,保持心胸开阔,情绪乐观,以使肝气顺达,气血调畅,达到防病保健康之目的。 1、调情志 中医讲“肝主情志”,肝异常会影响人的情绪;反之,心情的好坏也会影响到肝。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是养肝血的一个好方法。当情绪不舒畅时,尽量能够找一个可以诉说的人,或找一种可以发泄心中郁闷的方式来疏泄这种坏的情绪,不要硬憋在心里。据相关数据,癌症和一些肿瘤患者中,无法疏泄心中郁闷的是其他人群的2~4倍。老百姓常说:“万病气上来。” 遇到不痛快的事,肝气郁结难受时,可以尝试“嘘肝法”:面对常青绿色树木,口发“嘘”的声音,缓缓地、深深地吐出一口恶气,一直到心情好转为止。经常伏案工作的白领一族,可以在自己的电脑旁边摆一盆常青植物盆景,如芦荟等,可以养眼舒肝。 2、养肝血 有很多人由于经常熬夜,或长期在电脑前工作,或睡眠质量不好,常常会有肝血亏虚的现象。如缺钙、眩晕、便秘、容易抽筋、月经量少或色淡、眼睛干涩等,这些毛病并不是什么特别明显的大病,常常不被人们所重视。可是,它又时时困扰着人们,或多或少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 最重要的是要晚上早点休息,最迟不要超过晚上11点,否则就对肝不好。 中医的子午流注中讲:肝胆在23时至3时最兴盛。中医有句话“人卧则血归肝”,当人躺下时,各个脏腑的血液都经过肝来完成解毒的任务。如果23时至3时人们还在忙于工作和学习,就会使其他脏腑也处于相对兴奋状态,不能够使各个脏腑的血液及时地进入肝解毒。第二天的血液就是没有完全解毒的血液。 第二重要的是,不要等累了才去休息,困了才去睡觉,要懂得劳逸结合,每隔几个小时休息一会,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累”是身体对你发出的求救信号,养肝最好的方式,就是每天找时间休息。平时工作很累,要有十分钟稍微休息一下,活动活动眼睛,舒展舒展筋骨;中午小睡一下,晚上吃完饭也小小休息一下;随时调节,抓空当休息,让肝能发挥其解毒的作用,以清除疲劳的感觉。 3、慎劳心 多休息,会休息,有节奏地工作和生活,不能劳累。多看点老庄之类的书籍,多接触一点中医,以接受一些养生方面的知识,“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知足常乐,用平和的心态为人处世。 生活正常、饮食有节、恰到好处的生活方式是人体健康的最基本的条件。 养肝茶 1、赶黄草 产于古蔺县内的赶黄草,内含多种有效成分,对肝损伤的修复以及乙肝病毒的防护是最好的。经常饮用不仅能保肝养肝,还能起到增加酒量的效果。 2、葛根 葛根有着丰胸的效果,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但对养肝保肝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 3、七叶胆 肝气,肝气疏泄失常所致的病证。见《类证治裁-肝气肝火肝风》。肝性升散,不受遏郁。郁则经气逆,证见嗳气,脘腹胀,呕吐,暴怒胁痛,胸满不食,飧(读音:sūn)泄。 4、苦丁茶 我国中医指出,苦丁茶性寒凉,具有很好的解热毒去肝火的功效,在春季适量的饮用可有效的治咽喉炎、便秘,同时还具有降血压、减肥除腻的功效。 食疗法 将川贝母10克捣碎成末,然后把准备好的两个梨削皮切块,加冰糖适量,然后用清水适量炖服。 喝养肝茶 在春季肝火旺怎么调理的问题上,我们还可以通过喝养肝茶的方法来消除肝火;养肝茶的主要成分有枸杞、绞股蓝、茵陈、金银花、枳壳、红枣等,它具有清热解毒,利尿保肝、清肝火、滋补肝肾,疏风明目的功效。饮用的时候最好是每日1-2次,每次取1-2袋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3-10分钟后趁热饮用。 菊花茶 如果出现有心烦咽燥、目赤肿痛情况的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多喝菊花茶,以此来消除这些症状。准备50克的菊花放入水中煎水滤汁,同时再放入粳米100克煮粥食之,可帮助我们有效的去肝火、明眼目作用。 对于肝火旺怎么调理的问题,专家建议,除了可以通过以上的食疗方法来解决之外,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还要特别的注意控制情绪,像愤怒、忧思等情绪都不能有。 喝梨水 在春季如果出现肝火旺的情况,这个时候不妨吃些梨,可以帮助我们达到很好的下火功效。但在吃梨的时候要注意,最好是把梨榨汁饮用,这样降火的效果会更加的明显。特别是对于一些经常在春季出现头痛、头晕、耳鸣、眼干、口苦口臭、两肋胀痛等情况的患者,在日常的饮食中应该多吃些清淡的食物,还可以炖冰糖梨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