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咬皮炎症状,虫咬皮炎症状怎么治

虫咬性皮炎又可称“丘疹性荨麻疹”,主要与节肢动物的叮咬有关,

由于昆虫种类的不同和机体反应性的差异,

可引起叮咬处不同的皮肤反应。一般为红色水肿性丘疹中央可有小水疱,

黄豆大小,好发于暴露部位和腰周。局部红肿、丘疹、风团或淤点,

表面可出现水疱及大疱,皮损中心可见叮咬痕迹。刺痛、灼疼、奇痒。

有限局性表皮棘细胞水肿及真皮乳头水肿,

重者可形成表皮内疱或表皮下疱。用药方面,

建议使用【克炎王进行涂抹,无刺激,无激素,纯天然制成,

每天涂抹2-3次,效果很好的。

虫咬皮炎症状怎么治

小儿虫咬性皮炎是什么意思 虫咬皮炎又名婴儿丘疹性皮炎或丘疹性荨麻疹,是好发于小儿的常见皮肤病,患病的小儿皮肤会出现大小均匀的红色丘疹,或丘疹样水疱性皮疹,瘙痒不安,常缠绵不愈,反复发作。由于瘙痒会使小儿哭闹烦躁,若抓破皮肤可因继发感染而致化脓。本病婴幼儿多见,春夏季节发病率比较高。本病一般预后比较好。本病与中医水疥类似。亦有学者称本病为水疱溼疡。 现今几乎都认为虫咬皮炎发病与昆虫叮咬有关,可以说是由节肢动物类叮咬止起的外因性变态反应。当患者被节肢动物,如臭虫、跳蚤、蚊子、蠕类等叮咬时,该昆虫唾液可注入皮肤内,若此人具有过敏素质倾向,通过几天数次叮咬之后则可致病。多数看法是属于迟发性变态反应。持以上观点的理由有:其一、用上述昆虫制成抗原进行皮肤试验,90%患者呈阳性反应;其二、本病好发月份同昆虫爱叮咬人的季节相一致;其三、患者脱离致病时的环境,避免再与这类昆虫接触,结果常使患者病情霍然痊愈;其四、倘若病人长期反复受叮咬则可发生脱敏作用,故本病自儿童7岁后,随年龄增加其发病率也逐渐降低,直至中年人基本上不得此病。 还有部分学者提出,有少数的病人可能对某些食物,尤其是蛋白质的过敏而引起。 小儿虫咬性皮炎是怎么回事 1、虫类叮咬(40%) 原因:常见的引发皮炎的昆虫有蚊、臭虫、蚤、螨、飞蠓(小黑虫)、黄蜂等,另外有些毛虫,如桑毛虫、刺毛虫的毒毛刺入皮肤也会引发病症。由于叮咬人体虫类的种类的不同和被叮咬个人体质的差异,叮咬处会呈现不同的皮肤反应。一般表现为水肿性丘疹、风团、水肿性红斑、丘疹、丘疱疹、淤点等,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刺痛、灼疼。 2、接触毒液毒毛(40%) 原因:人体皮肤接触其毒液,或接触虫体的毒毛,邪毒侵入肌肤,与气血相搏所致。叮咬处会出现丘疹、风团、水肿等。其中以皮肤瘙痒最为常见。可因痒而搔抓后继发细菌感染,如果被昆虫的毒毛毒刺所伤,还可以引起损伤部位的红、肿、热、痛,极个别严重者还可以因此而休克。 相关文章推荐>>>>>>>>>>>>>>小儿虫咬性皮炎是怎么回事 小儿虫咬性皮炎的症状 1、无全身症状 症状表现:虫咬性皮炎的临牀症状自觉瘙痒,多数较剧烈,一般无全身症状。 2、多散或羣集出现 症状表现:虫咬性皮炎的临牀症状皮损以四肢、臀部、腰背部多见,常成批出现,多散在或羣集出现,一般不融合。 3、皮损为黄豆至花生大小 症状表现:虫咬性皮炎的临牀症状皮损为黄豆至花生大小,呈梭形的红色水肿性丘疹,中央可有丘疹,水泡或大泡。皮疹经7-10天后消退,可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 相关文章推荐>>>>>>>>>>>>>>虫咬性皮炎的症状 小儿虫咬性皮炎怎么治疗 1、内治 (1)主方:五味消毒饮(吴谦等《医宗金鉴》)加减。 (2)处方: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野菊花、牛蒡子各12克,紫背天葵子、荆芥、防风各9克,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30克。水煎服,每日l剂。 (3)便秘者,加大黄12克(后下)。火毒重者,去牛蒡子、荆芥、防风,加黄芩、栀子各12克、黄连9克。 2、外治 (1)方一:取雄黄、枯矾各50克,共研成细末,用茶叶水调匀外搽患处,每天3次,连用至愈。本方具有解毒止痒,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各类虫咬引起的皮肤炎症。 (2)方二:将蚤休100克研成细末,浸泡于50%酒精中,3-5天后取药液外搽患处,每天4次。本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刺毛虫皮炎和蜂螯引发的皮炎。 3、中成药 (1)用药:牛黄解毒片。 (2)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每次3片,温开水送服。 4、其他疗法 (1)一般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效果比较明显。 (2)一般还可以配合药物扑尔敏以及一些抗过敏的药物进行治疗。 (3)还可以用溼毛巾对患处进行冷敷。 (4)也可以使用艾草水进行冷敷,这样有助于消肿止痒。 (5)合并感染时可给予抗菌素。 相关文章推荐>>>>>>>>>>>>>>虫咬性皮炎偏方 相关文章推荐>>>>>>>>>>>>>>虫咬性皮炎中医怎么治疗 相关文章推荐>>>>>>>>>>>>>>小儿虫咬性皮炎怎么治疗 小儿虫咬性皮炎用什么药膏 1、绿药膏 (1)作用:用于烧伤及蚊虫叮咬后引起的各种皮肤感染。 (2)用法用量:外用,搽于患处,一日2~3次。 (3)用药禁忌:一个月以内婴儿禁用。 2、六神丸 (1)作用:清凉解毒,消炎止痛。用于烂喉丹痧,咽喉肿痛,喉风喉痈,单双乳蛾,小儿热疖,痈疡疔疮,乳痈发背,无名肿毒。 (2)用法用量:将1粒六神丸研成细末,用适量的米醋或温开水将其调成糊状。将此药糊涂抹于患处皮肤上,每日涂药3~5次。 (3)用药禁忌:过敏体质者慎用。 3、扑尔敏 (1)作用:此药具有止痒、抗过敏的作用。 (2)用法用量:将1片扑尔敏蘸唾液或清水反复涂擦患处皮肤,每日涂药3~5次。 (3)用药禁忌:哺乳期妇女、青光眼、高血压、甲亢、前列腺肥大患者慎用。 4、阿司匹林 (1)作用:此药具有消炎的作用。 (2)用法用量:将1~2片的阿司匹林研成碎末。将此药末用少量的清水调成糊状,涂抹于患处皮肤上。 (3)用药禁忌:对阿司匹林、布洛芬、拿百疼等药物过敏者禁止服用。 5、炉甘石洗剂 (1)作用:用于急性瘙痒性皮肤病,如溼疹和痱子。 (2)用法用量:局部外用,用时摇匀,取适量涂于患处,一日2-3次。 (3)用药禁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相关文章推荐>>>>>>>>>>>>>>小儿虫咬性皮炎用什么药膏 小儿虫咬性皮炎不能吃什么 1、肉类 (1)食物举例:如猪、牛、羊及家禽类。 (2)原因:与以上的蛋、奶相比,本类食物过敏者在中国并不多见,这可能与中国人民食肉或家禽时习惯于长时间蒸煮后再吃有关。外国人吃肉时加热时间较短,这可能是引起国外过敏人羣高于中国的原因。 2、海产品 (1)食物举例:鱼、虾、蟹及其它海产品。 (2)原因:这也是容易引起过敏的一组食物,经常会引起荨麻疹等。 3、油科作物 (1)食物举例:如花生、黄豆、芝麻、葵花籽等。 (2)原因:这些食物不但畜含油类而且含蛋白质,也是重要的过敏原。 4、 *** 食物 (1)食物举例:辣椒、酒、浓茶、咖啡等 *** 食物。 (2)原因:可使瘙痒加重容易使溼疹加重或复发,都应禁忌。 5、高蛋白食物 (1)食物举例:牛奶和鸡蛋。 (2)原因:牛奶和鸡蛋在食物过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这两种食物过敏的病人不仅人数多,而且多数病情严重,因过敏而致死的病例屡见不鲜。牛奶中的乳清蛋白和鸡蛋中的卵蛋白是主要的过敏成分,其它蛋类也可致敏,但较少见。 6、核果类食物 (1)食物举例:如核桃、榛子、杏仁、开心果、腰果等。 (2)原因:对这类食物过敏者虽然不多,但过敏者症状可以非常严重 ,有人吃一粒腰果即可因喉水肿窒息致死。 相关文章推荐>>>>>>>>>>>>>>虫咬性皮炎不能吃什么 小儿虫咬性皮炎预防措施 1、保持卫生 (1)原因:不注意家庭卫生很容易滋生螨虫,因此妈妈要定期给家里进行大扫除哦! (2)建议:宝宝要勤换衣勤洗澡,不给细菌滋生的机会。 2、经常晾晒被褥 (1)原因:不定期晾晒被褥,容易滋生螨虫、跳蚤和各种小虫。 (2)建议:被褥、牀板经常在太阳下晾晒,凉席需每天清洁处理,不让螨虫、跳蚤和各种小虫有可乘之机。 3、注意宠物卫生 (1)原因:宠物的皮毛中也会藏着小虫子哦! (2)建议:最好避免宝宝和宠物接触,如果有宠物,就要做好宠物卫生! 4、减少去昆虫多的地方 (1)原因:郊外、河边、湖边、溪边等靠近水源的地方都是昆虫长期出没的地方。 (2)建议:减少去这些地方能有效避免昆虫叮咬。 相关文章推荐>>>>>>>>>>>>>>如何预防虫咬性皮炎 小儿虫咬性皮炎的注意事项 1、忌搔抓 搔抓可使皮肤不断遭受机械性 *** 而变厚,甚至引起感染。搔抓还起强化作用,病人搔痒,愈痒愈抓,形成恶性循环,病程因而延长。 2、忌热水烫洗 皮炎、溼疹在急性期,由于皮内毛细血管扩张,会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红肿、丘疹、水疱。用热水烫洗或浸泡,红肿加重,渗透液增多,加重病情。皮炎、溼疹病人宜用温水淋浴,切忌在热水内浸泡和用力搓擦。 3、忌肥皂洗 特别是碱性大的肥皂,对皮肤是一种化学性 *** ,可使皮炎、溼疹加重。若需用肥皂去污时,最好选择 *** 性小的硼酸皁。

虫咬皮炎症状图片大全

虫咬皮炎又名婴儿丘疹性皮炎或丘疹性荨麻疹,是好发于小儿的常 见皮肤病,患病的小儿皮肤会出现大小均匀的红色丘疹,或丘疹样 水疱性皮疹, 瘙痒不安,常缠绵不愈,反复发作。由于瘙痒 会使小儿哭闹烦躁,若抓破皮肤可因继发感染而致化脓。本病婴幼儿多见,春夏季节发病率比较高。本病一般预后比较好。本病与中医水疥类似。亦有学者称本病为水疱湿疡。 现今几乎都认为虫咬皮炎发病与昆虫叮咬有关,可以说是由节肢动物类叮咬止起的外因性变态反应。当患者被节肢动物,如臭虫、跳蚤、蚊子、蠕类等叮咬时,该昆虫唾液可注入皮肤 虫咬皮炎

内,若此人具有过敏素质倾向,通过几 天数次叮咬之后则可致病。多数看法是属于迟发性变态反应。持以上观点的理由有:其一、用上述昆虫制成抗原进行皮肤试验,90%患者呈阳性反应;其二、本病好发月份同昆虫爱叮咬人 的季节相一致;其三、患者脱离致病时的环境,避免再与这类昆虫接触,结果常使患者病情霍然痊愈;其四、倘若病人长期反复受叮 咬则可发生脱敏作用,故本病自儿童7岁后,随年龄增加其发病率也逐渐降低,直至中年人基本上不得此病。 还有部分学 者提出,有少数的病人可能对某些食物,尤其是蛋白质的过敏而引起。

编辑本段诊断要点(1)本病好发于婴幼儿童 ,夏秋多见。有时一家数个儿童同时发病。 (2)典型皮损为绿豆或稍大淡红色丘疹,性质坚硬,顶端常有疱,搔破后结 痂,周围有纺锤形红晕,经搔抓后呈现风团,风团消退后仍恢复原形。 (3)好发于躯干及四肢近端。损害数目不定,分批出现,散漫发生或少数簇集,常伴 有胃肠障碍,少数患者有时亦有呈现水疱者。 虫咬皮炎(4)病程长短不一,一般1周左右多自行消退,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但新的皮疹又可陆续出现,因而新旧皮损同时可见,至天气转凉后逐渐痊愈,但次年常又发生。 (5)自觉剧烈瘙痒,夜晚特甚,往往影响睡眠,患儿精神不安。搔抓后表皮剥脱,易致继发感染。

编辑本段临床表现虫咬皮炎常在春夏秋暖和季节发病,主要发生于1岁以上的 儿童及青少年,尤以学令期前更为 多见。本病往往好发在躯干、四肢伸侧,但头面部较少被波及。皮损表现为风团丘疹或风团水疱。典型损害,其风团状似纺锤形,中 央有小丘疹或水疱。还可以在四肢远侧端和掌跖部位出现张力性水疱。皮疹可群集或散在分布,但一般不对称。患儿多有剧痒,以夜 间尤甚。常因搔抓而继发脓疱疮等化脓性皮肤病,但通常无全身症状,局部浅淋巴结也不肿大。病程约1-2周,损害消退后,可遗留 暂时性色素沉着斑,但易复发。本病可随着年龄增加或复发次数增多而病情逐渐缓解,直至不再发病。 本病的主要表现是皮肤出现皮疹,皮疹为纺锤形,水肿性红色丘疹,开始为小粒状丘疹,继而发展为黄豆至花生米大,有时丘疹 中央有水疱,偶尔可见血疱,周围红晕明显,皮疹常成批出现,好发于腰背、四肢,群集或疏散分布,皮疹奇痒,抓破后容易糜烂而 致继发感染。单个损害的皮疹约7-10日左右消失,留有浅褐色色素沉着,新损害的皮疹常不断发生,所以同一人皮肤内可见不同期的 皮疹。 按中医辨证,皮疹成批出现,丘疹色红,坚硬如粒,瘙痒明显,哭闹不安,舌尖红或边红,或兼见恶风发热,鼻塞流涕,咽红咽痛,咳嗽,是风热壅滞证。如果皮疹比较大,上有水疱,痒痛明显,面 黄烦躁,或精神困倦,大便不调,小便黄赤,食欲不振,舌红苔黄腻,是湿 虫咬皮炎

热蕴滞证。病程已久,皮疹反复发作,色红而痒,口渴口 臭,时有腹痛,大便干结,夜间磨牙,食欲不 振,舌红苔黄厚腻,是积滞蕴热证。 主要根据临床表现特点,则可做出诊断。 虫咬皮炎需与水痘鉴别,后者好发躯干,四肢近侧及头面部,口腔粘膜常常被 累及,损害未见风团样皮疹,更无张力性水疱发生。自觉不痒或轻痒,但患者往往有低烧等全身症状。 虫咬皮炎与荨麻疹鉴 别,前者不是单纯风团,而是混合性损害,即风团丘疹或风团水疱。

编辑本段疾病治疗

传统方法虫咬皮炎的发病原因很复杂,如用传统的控制的方法治疗,如激素类,抗组胺类,消炎类药物治疗,一时见轻,但过一 段病情又会加重,这样反复形成恶性循环。 荨麻疹,易于反复发作,传统的疗法大多以外用药物、针剂等,治标不治本,长期用 具有一定的耐药性,,提出要治愈荨麻疹要二个方面同时进行。 (1)要进行抗敏脱敏治疗,彻底改 变过敏体质。 (2)要彻底清除人体血液中的毒素,降低血液的血热血燥,恢复机体正常的血液循环。

内用疗法(一)抗组胺类药:可做为常规应用,一般多采用既有抗组胺作用,又 有镇静效果的苯海拉明、 非那根、扑尔敏、赛庚定等内服。如果以上药物没有效果,可以服 虫咬皮炎

用“复方酸苷片”,对 久治不愈的虫咬皮炎效果显著,其药理作用:1、抗炎症作用:(1)抗过敏作用。(2)对花生四烯酸代谢酶的阻碍。2、免疫调 节作用。3、对实验性肝细胞损伤的 抑制作用。4、抑制病毒增殖和对病毒的灭活作用。 (二)钙剂:乳酸钙或葡萄糖酸钙片口服有一定 疗效。常常与抗组胺类药伍用。 (三)维生素类:往往使用维生素C或B12与抗组胺类药联合治疗,可望获得较好效果。 (四)中医治疗 ;本病治以祛风清热为主,但编者经验、本病应用四物汤(当归、生地、白芍、川芎)或五苓散(泽泻、茯苓、猪苓、桂枝、白术)煎服、每日一付,效果颇著,值得一试。

外用疗法对症处置,根据皮损表现可选择具有止痒、消炎作用的洗剂或乳剂外搽,但如有继发感染, 应先控制感染为宜。

编辑本段疾病预防一、搞好环境、居室和个人卫生,以杜绝引起本病的昆虫滋生。 二、住所处室内外可喷洒杀虫剂,以消灭臭虫、跳蚤、蚊子等有害的节肢动物。 本病是小儿春秋季节的多发病,尤其多见于户外活动后发生。注意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消灭蚊虫、蚤、璊、臭虫等,以及避免食致敏食物,可减少本病发生。尽量不搔抓,以 防继发感染。皮疹可自然消退。给予适当的药物可改善症状及加速皮疹消退。中医文献中有关“土风疮”、“水疥”及“细皮风疹”等的描述与本病相似,多“由肌腠 虚疏,风尘入于皮肤故也”,或因“内蕴湿热,复感风邪虫毒”,“内有食滞,外感风邪”所致。辨证上多为风、湿、热之症。许多 中药具驱虫及辟秽之效,且副作用少,故中药在防治虫咬皮炎中颇有前途。 三、如已发病可以服用扑尔敏、苯海拉明等,也可以服用中成药犀角化毒丸,赛金化毒散、小儿香桔丸等,局部可以外涂白色洗剂或虫咬水等止痒剂。如有继发感染或长期不愈,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四饮食忌辛辣刺激、酒类、海鲜类发物、牛羊狗肉等。服用期间如有化妆品过敏者需慎用化妆品,避免刺激皮肤。敏感性皮肤容易干燥脱皮,注意给皮肤补水,保持滋润。

编辑本段宜过敏食物1、牛奶和鸡蛋。牛奶和鸡蛋在食物过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这两种食物过敏的病人不仅人数多,而且多数病情严重,因过敏而致死的病例屡见不鲜。牛奶中的乳清蛋白和鸡蛋中的卵蛋白是主要的过敏成分,其它蛋类也可致敏,但较少见 。 虫咬皮炎2、鱼、虾、蟹及其它海产品。这也是容易引起过敏的一组食物,经常会引起荨麻疹等。 3、肉类。如猪、牛、羊及家禽类。与以上的蛋、奶相比,本类食物过敏者在中国并不多见, 这可能与中国人民食肉或家禽时习惯于长时间蒸煮后再吃有关。外国人吃肉时加热时间较短,这可能是引起国外过敏人群 高于中国的原因。 4、油 科作物。如花生、黄豆、芝麻、葵花籽等,这些食物不但畜含油类而且含蛋白质,也是重要的过敏原。 5、 核果类食物。如核桃、榛子、杏仁、开心果、腰果等,对这类食物过敏者虽然不多,但过敏者症状可以非常严重 ,有人吃一粒腰果即可因喉水肿窒息致死。 6、水果。以桃、苹果、梨、桔子(特别是金钱桔 )、香蕉、荔枝、草莓以及各种瓜果,如西瓜、青瓜、哈密瓜等为主。 7、蔬菜。在蔬菜中,一般很少有对白菜和青菜过敏者,但扁豆、黄瓜、豆芽菜、番茄、芹菜、胡萝卜等均可引起过敏。对黄豆过敏者几乎全部对黄豆芽 过敏。 8、谷物。一般以燕麦、荞麦、小麦过敏者为主,对小米过敏者也有发生,对大米过敏者较少。麦 粉中拥有较大量的麦胶,在体内可水解为麦胶蛋白,某些人对此过敏,但不是IgE介导反应(速发过敏反应)。 9、食物添加剂。 食用色素、防腐剂、保鲜剂、调味剂过敏者较多,其中以柠檬黄引起的哮喘最为多见。 10、某些发 酵的食品。如啤酒,有些病人对啤酒花过敏,有些病人则对食用酵母过敏,有些人则为食用真菌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