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一、红皮病型牛皮癣患者发热、出汗多,对皮肤刺激大,特别是腋下、腹股沟是人体全身皮肤较为隐蔽的地方,易潮湿、难清洁,为避免感染进一步加重,防止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每天用温水洗浴后,涂以强生婴儿护臀膏,保护皮肤。二、为红皮病型牛皮癣患者修剪指甲并锉平,晚上带上棉布手套,以免瘙痒抓破皮肤,造成皮肤剥蚀引起皮肤感染。每日用温水擦身,软化鳞屑,用无菌剪刀去除翘起的皮损。三、红皮病型牛皮癣患者穿宽松、柔软的棉织衣服,除去裤腰处的松紧带,减少对皮肤的刺激。病人面部及毛发内可见大量鳞屑覆盖,需剪去头发,暴露头皮,每日用温水洗脸、洗头,干软毛巾吸去痂皮水分,保持痂皮干燥清洁,忌用手揭痂皮,让其自然脱落。/span

面部红皮型银屑病,面部红皮型银屑病症状

span治疗牛皮癣一定要针对牛皮癣的病因进行治疗,很多患者认为只要把牛皮癣的病症祛除掉,牛皮癣就算是但是只是着眼于表面的治疗时治标不治本的行为,患者体内牛皮癣的病因依然存在,很有可能再次复发。所以患者在治疗牛皮癣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标本兼治的方法才好。/span

面部红皮型银屑病症状

牛皮癣的临床症状

1、初发为针头至扁豆大的炎性扁平丘疹,逐渐增大为钱币或更大淡红色浸润斑,境界清楚,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轻轻刮除表面鳞屑,则露出一层淡红色发亮的半透明薄膜,称薄膜现象。再刮除薄膜,则出现小出血点,称点状出血现象(即Auspitz现象)

2、本病的发展过程中,皮损形态可表现为多种形式。急性期皮损多呈点滴状,鲜红色,瘙痒较著。静止期皮损常为斑块状或地图状等。消退期皮损常呈环状、半环状。少数皮疹上的鳞屑较厚,有时堆积如壳蛎状。

3、皮损可在身体任何部位对称性发生。好发于肘、膝关节伸侧和头部。少数病人指(趾)甲和粘膜亦可被侵。

面部红皮型银屑病能治好吗

“若有一天,我真的能被治好,我也会像很多其他年轻小伙儿一样,英姿勃发,事业有成。”29岁的刘林(化名)患有银屑病已经八年了,在他向 健康 时报记者分享着自己美好设想的背后,其实他已经有过很多次自杀的想法。 有很多像刘林一样的患者,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却被“银屑病”定义。《银屑病患者疾病负担和生存质量调查》研究显示:我国89%的银屑病患者感受到精神压力,34%的银屑病患者因病有自杀倾向,%的患者曾实施自杀行为。 “患病时没有在意,没想到越来越严重” 刘林家住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是一名银屑病关节炎患者,谁也不会想到,如今不能正常走路,每次前往医院,必须拄着拐杖艰难前行的刘林。曾经的他在河南的一家专业技术学校学习,且成绩优异。 “我在河南一所专家技术学校学习,2012年快毕业的时候,我头部突然长出类似于银白色鳞屑,并伴有结痂斑块和瘙痒,当时我本人并没有太大在意,认为是吃了什么食物过敏了,也没告诉我家人。”刘林讲述着。 “直到2012年底我才突然感觉这种银白色鳞屑长满全头和脊背,并伴随着脚后跟关节的疼痛,我这才告诉家人。”就刘林从自己的县城到市里,再到郑州、西安、北京、上海。刘林在北京确诊为是银屑病关节炎。 《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指出,银屑病不仅是一种皮肤病,更是一种系统性疾病。特别是中、重度患者,可罹患高脂血症、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克罗恩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等系统性疾病。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第一次关于银屑病患病率的统计是在1980年,%, %,呈上升趋势,目前我国发病人数应该在700多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徐薇告诉 健康 时报记者。 根据银屑病的临床特征,一般可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及红皮病型。寻常型的特征为患者身上长有红色或棕褐色斑丘疹或斑块,表面覆盖着银白色鳞屑,边界清楚,多半发生于头皮及四肢伸侧,部分患者累及关节,为关节病型;少数重症患者有脓疱性损害或是全身皮肤发红、脱屑而呈红皮病症。 银屑病具有遗传倾向,从婴儿到90多岁的老人都有可能得银屑病,但发病率最高的是20-50岁的青壮年群体。徐薇主任介绍,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导致反复发作的诱因有很多,除季节因素外,过度劳累、日常饮食及生活习惯的不规范、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下降、乱用药、感染、外伤等都促进了银屑病的发生与发展。 “自从我被确诊后,全家人都陷入绝望,即使亲人也没放弃对我的治疗,各个城市的走,一个个医院的看。”刘林告诉 健康 时报记者。 “曾多次产生 轻声 的念头” “最初,我一般靠着激素维持着,虽然我知道激素并不能治疗我这病,只能缓解一时的痛苦。” 刘林告诉记者,“直到2015,我发现肢体已经严重变形导致残疾,生活也开始不能自理,感觉天都塌下来了,每晚身体上都疼的我睡不着觉,患上严重的抑郁。” “面对身体上的疾病越来越严重,我开始和家人吵架,惹他们生气,原因是怕他们不关心我,放弃我,我甚至放火点烧我家厨房,多次有不想活的念头。”刘林告诉记者。 徐薇主任说,银屑病作为一种皮肤病,是一种很直观的疾病,患者每天都能看到皮损的地方,会带来很强的视觉冲击,有很多病人也因此有了抑郁和自杀的倾向,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2019年,中国知网刊发的《银屑病患者疾病负担和生存质量调查》,调查研究显示:我国89%的银屑病患者感受到精神压力,34%的银屑病患者因病有自杀倾向,%的患者曾实施自杀行为。 2018 年,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银屑病疾病负担和生存质量调研报告》显示,有37%的患者因患银屑病失业,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的失业率更是高达48%。 和刘林相似,家住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牙克石市的王紫(化名)患有银屑病已经将近十年了,“也正是因为这个病,我的丈夫在我患病两年后离开了我,我现在离婚已经八年了,现在靠着低保金生活。” “我属于红皮型银屑病,现在治疗吃的阿维A,但这个药的副作用很大,我现在每天浑身骨骼疼痛的厉害,走路也费劲,我前两年都有半年时间躺在床上不能自理,一直是七十多岁的妈妈照顾我。”王紫说,去年妈妈因为照顾我,上火得了疱疹,那时候我想死的心都有,我不想再让年迈的母亲这样位我操劳。现在我每天都是努力的活着。 “我自从得了这个病,几乎是封闭自己,很少接触人。害怕看见别人质疑的眼神,也害怕别人问我是什么病。”王紫分享着自己的经历,“有一次我遇见一个熟人,当着那么多人的面问我这个病传染吗?当时的我感觉无地自容。” 用药困局亟待解决:想像正常人好好活下去 刘林告诉 健康 时报记者,后来他认识了很多和他一样的病友,了解到了很多银屑病的常识和治疗方案,目前已有一些有效治疗方法,如生物制剂药物,坚持使用身体就能维持一个良好的状态。 “大家都说生物制剂可以比较好的控制,但对我来说太遥远了。密集期需要几万块钱,每个月都需要两三千。”王紫称。“我病重的时候全身会百分百的皮损,而且肿胀,不能下地行走。每天吃饭都是妈妈给我端到床上吃。” 生物制剂作为治疗银屑病的靶向疗法,主要针对中重度患者。“生物制剂的治疗效果是很可观的,现已将两类生物制剂纳入了医保目录,根据北京的医保政策,可以按固定比例进行报销,这大大减轻了银屑病患者的治疗压力。”徐薇主任说,就算对所用生物制剂产生了耐药性,现在生物制剂种类较多,也可换另一个生物制剂进行治疗。 近年来生物制剂的广泛研究和临床应用,对银屑病患者产生了巨大的帮助。2020 年《英国皮肤科医师协会银屑病生物治疗指南》推荐当银屑病对患者生理、心理或 社会 功能造成很大影响(如 临床相关抑郁症状),或局部严重银屑病且伴有明显的功能障碍和/或高度痛苦(如难治部位:指甲,面部,头皮,掌跖,屈曲和生殖器)的患者使用生物制剂治疗。 《中国银屑病生物治疗专家共识(2019)》也指出当银屑病对患者生活质量有重大影响时可以考虑生物治疗。 然而生物制剂治疗的费用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依然相当昂贵。2013年,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第一款针对银屑病的进口生物制剂,但价格及其高昂,6600元每支,按体重给药。直到2018年,国家药监局会同卫生 健康 委发布《关于优化药品注册审评审批有关事宜的公告》,大幅简化境外上市新药审批程序。多种银屑病生物制剂加快了进入中国的步伐。 徐薇主任表示,银屑病不仅仅是一种皮肤病,更是一种系统性疾病,目前报道的共患病主要体现在合并眼部疾病,高血压,关节炎,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炎性肠病等银屑病的共病若累及到关节,建议尽早使用生物制剂进行治疗。 “银屑病患者除了要在正规医院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在生活中还要注意忌烟忌酒、饮食清淡、尽可能避免感冒、扁桃体炎及咽炎的发生、避免过度的疲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食富含维生素类的食品等。”徐薇主任说。 “除了生活上的一些照护,我们要更关注患者的心理 健康 ,要对患者做基础的疾病教育,让他们清楚的认识到,这个病虽然不能根治,但也并不传染,轻症患者对生活没有太大的影响。”徐薇主任说。 “生物制剂经医学科学证明为银屑病突破性疗法,但因价格高昂,许多患者可望而不可及。到目前为止,虽然一些银屑病药已经进入医保,但很多地区仍然不能享受到医保报销。”刘林告诉记者。 “皮肤病领域以银屑病等为代表的需终生用药的免疫性慢性皮肤病,值得引起国家和 社会 的高度关注。”2020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广东省委副主委、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卢传坚表示,银屑病长期反复迁延不但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受到病痛、 社会 歧视、心理压力极大、医疗费用居高不下的困扰。 卢传坚建议,除了增加公众对银屑病的认知,减少对银屑病患者的歧视,更重要的是要制定和出台相关医保政策,将银屑病纳入门诊慢病或特殊疾病保障范畴, 加快生物制剂进入医保谈判程序,并建立患者和国家医保共同分担的合理支付模式,满足患者“用得上药,用得起药”的需求。 “若有一天,我真的能被治好,我也会像很多其他年轻小伙儿一样,英姿勃发,事业有成。”刘林憧憬着,我人生最好的时光才开始,我的皮肤什么时候可以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