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运动养生小妙招 日常运动养生小妙招,保护好我们的关节才不容易在运动中受伤,运动还能帮我们甩掉赘肉,不同的人应该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惯来安排运动时间,有些运动并不适合所有人参与,现在分享日常运动养生小妙招技巧。 日常运动养生小妙招1 1、发常梳 两手十指自然微屈成爪形,从头部前面向后方轻轻地梳发,反复做36次。能防治高血压、头晕头痛,提高智力。 2、舌常搅 口唇轻闭,先将舌头放在牙齿外面,嘴唇里面,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慢慢地转动,各做9次。能防治牙周炎,提高语言能力,增加唾液。 3、面常浴 两眼轻闭,先将两手掌前后搓动24次,随后将两手掌面从鼻旁两侧向上按摩到前额,又向两侧分开按摩到太阳穴,再向下按摩到下颌,反复浴面18次,最后两眼睁开。能防治面部疮疖,消皱美容。 4、鼻常揉 用两手中指指面放在鼻孔旁的迎香穴上,轻轻地揉按48次。能防治感冒、鼻炎。 5、腹常摩 两手掌心重叠放在肚脐中央,先在肚脐周围按顺时针方向小范围摩腹12次,再大范围摩腹12次。随后按逆时针方向大范围摩腹12次,再小范围摩腹12次。能防治肝、胆、胃、肠、胰、盆腔诸病。注意:便秘宜顺时针摩腹,腹泻宜逆时针摩腹。 6、目常运 两眼睁开,眼珠慢慢地向左右、上下、远近各活动18次,再向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转动18次。能防治眼病,提高视力。 7、津常咽 当口腔中唾液较多时,要分三次,用意念诱导慢慢地吞咽到小腹部。能防治口腔炎,帮助食物消化吸收。 8、耳常弹 口腔微闭,将两手掌心捂住两侧外耳道,十个手指放在后脑部,用示指指面压在中指指背上,轻轻地滑弹后脑部24次,可听到咚咚响声。可防治耳病,提高听力。 9、头常抬 头部由前向后慢慢抬起,反复做24次。能防治颈椎病、头晕头痛。 10、胸常撸 两手掌面在胸部自上而下反复撸胸24次。能防治咳喘症、心脏病、忧郁症。 11、齿常叩 先叩上下门牙48次,后叩两侧大牙48次,叩的`力量不宜太大,以轻轻作响为度。能防治牙病,提高智力。 12、腰常转 将两手掌心轻轻地放在两侧腰部的肾俞穴上,指尖朝下,慢慢地向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旋转三次,随后以脊柱为轴,再向左侧和右侧各转腰三次。能防治腰椎病、腰肌劳损、肾脏病。 13、丹常养 两目轻闭,两手掌心重叠放在肚脐下方小腹部,意念轻轻地集中在小腹部约5分钟。能提高人体的精力、体力、智力、免疫力、活力。 14、肛常提 吸气时慢慢地收腹提肛,呼气时慢慢地鼓腹松肛,反复做20次。能防治痔疮、尿频尿急、小便失禁、大便失禁。 15、肩常摇 两手臂由下,向后、向上、向前,再向下摇动做20次。能防治肩周炎、上肢酸痛麻木。 16、膝常蹲 两膝稍屈、伸直,上下蹲膝反复做20次。能防治膝关节炎,增强下肢肌力。 17、腿常跷 一侧下肢着地,另一侧下肢伸直上跷,固定在一定高度,约5分钟,两腿交替。能防治下肢肌肉萎缩,增强下肢活动力量。 18、跟常颠 两脚跟慢慢踮起后用力下颠,反复做7~10次。能防治多种慢性病,提高体力、智力。 日常运动养生小妙招2 运动养生最易犯的常规错误 1、突然心血来潮,疯狂锻炼一把,弄得精疲力竭 专家点评:这是极其错误的锻炼方法。无论是从肌肉、器官、内脏的承受能力来说,还是从锻炼的结果来说,这种锻炼只会起一些负面作用,或者使肌肉拉伤,让人浑身酸痛或者由于强度过大,使人产生疲劳感。锻炼贵在坚持,你每天拿出一部分时间,对身体不同部位做针对性练习。时间长了,身体的协调性、心肺功能、新陈 代谢都会得到增强,逐步养成良好的、适度锻炼的习惯,还能有效防止肥胖、抵制各种疾病偷袭。 2、健身房里的每种器械都要试过 专家点评:这是一般新手惯犯的错误。有些人因此产生了恐惧感,吓得不敢再去健身房了。其实,即使是健身房的常客,也完全没有必要在一次锻炼里,把器械一个 不落地做完。一来你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二来当身体出现疲劳时,还坚持锻炼的话,就会给身体增加负担。专家建议,把你最想锻炼的部位告诉健身教练,让他为你 安排适宜的锻炼项目,逐步实现你的健身目的。 3、运动缺乏持续性,经常断断续续 专家点评:很多人在日常锻炼中会犯这样的错误。如果一项锻炼没有超过二十分钟的话,就无法达到有氧锻炼的目的。通过有氧运动可以吐故纳新,以充分供应氧气给身体各组织、器官使用,从而增强体质,特别是心、肺、血管等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锻炼身体妙招有哪些
最佳、最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 每天8时-12时,14时-17时是肌肉速度、力量和耐力处于相对最佳状态的时间,若在此时间里进行健身锻炼和运动训练,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而3时-5时,12时-14时则处于相对最低态,如果在此时间里从事体育运动,易出现疲劳,且“负荷量”过大时,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大。 有这样的说法,植物经过一夜的新陈代谢,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早晨树林里的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对高一些,一些灰尘也在空气中漂浮,对人的健康不利。人的血压在早上比较高,容易出问题。其实,是不是在早晨锻炼,主要取决于锻炼的目的。 如果是为了减肥,为了增加对运动技能的记忆,早上非常好。人在早晨一觉醒来的时候,已经把昨晚吃进去的能量消耗得差不多了,这个时候不吃饭去锻炼,就会导致一个结果——“燃烧”脂肪。因为早上能量没有了,肝脏里还有一部分糖原,当这些糖原的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脂肪“燃烧”就会成为主导的供能方式,这时就使减肥成为可能。所以早晨运动对减肥、对防治脂肪肝有特殊的好处。 晚上才是锻炼最佳时间 美国芝加哥大学临床研究中心20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道说,人体生物钟在机体对运动的反应中起到比以前认为的更为重要的作用。这一结果可能会改变人们早上锻炼身体的习惯。 研究中心对年龄在30至40岁的40名男子进行了一天内不同时间段机体(荷尔蒙水平)对运动反应的研究,结果发现,晚上和夜间两个时间段中,人体新陈代谢的关键物质荷尔蒙对身体锻炼的反应最强烈。 早晨的最佳运动 快走 (100米/分钟) 25分钟慢跑 (120米/分钟) 20分钟骑自行车 (18千米/小时) 25分钟游泳 (速度放慢,不靠脚的推力) 25分钟有氧体操 (轻度)
介绍给大家
介绍是社交礼节的重要环节,它是彼此不熟悉的人们开始交往的起点。在介绍时,通常要遵循以下几条规则: 1、将男士介绍给女士。在介绍过程中,先提到某个人的名字是对此人的一种尊敬。当介绍陌生男女相识时,介绍人应将男士引导到女士面前,然后先提女士的名字,再将男士介绍给女士,之后再将女士介绍给男士。 2、将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在相同性别的两人中,年轻者应该被介绍给年长者,以示对前辈、长者的尊敬。 3、将地位低者介绍给地位高者。例如业务介绍时,一般将职位级别较低者介绍给职位级别较高者,并提及被介绍人所在单位、公司或组织的名称、职务头衔、学术职称或通用尊称等。 4、相互致意。一般规矩是男性先向女性、年轻的先向年长的、下级先向上级致意。介绍时,介绍人和被介绍人都要起立,不过女方如果是年迈者,或者是正在端坐的,也可以不必起立。被人介绍时,应以点头或微笑应答;听人介绍时,应全神贯注,同时最好能亲切地问候对方,以增添彼此认识的气氛。 5、介绍人的礼仪。当向他人作介绍时,介绍人应用手掌示意,不要用手指随意指点,而且不要用命令式的语句,比如说:“某某先生,过来和某某握握手”,或者“我要你和某某人认识认识”。 举例: 一、 正式介绍 在较为正式、庄重的场合,有两条通行的介绍规则:其一是把年轻的人介绍给年长的人;其二是把男性介绍给女性。在介绍过程中,先提某人的名字是对此人的一种敬意。要把一位David介绍给一个Sarah的女性,就可以这样介绍:“David,让我把Sarah介绍给你好吗?”然后给双方作介绍:“这位是Sarah,这位是David.”假若女方是你的妻子,那你就先介绍对方,后介绍自己的妻子,这样才能不失礼节。再如,把一位年纪较轻的女同志介绍给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则不论性别,均应先提这位长辈,可以这样说:“王老师,我很荣幸能介绍David来见您。”在介绍时,最好是姓名并提,还可附加简短的说明,比如职称、职务、学位、爱好和特长等等。这种介绍方式等于给双方提示了开始交谈的话题。如果介绍人能找出被介绍的双方某些共同点就更好不过了。如甲和乙的弟弟是同学,甲和乙是相距多少届的校友等等,这样无疑会使初识的交谈更加顺利。 二、 非正式介绍 如果是在一般的、非正式的场合,则不必过于拘泥礼节,假若大家又都是年轻人,就更应以自然、轻松、愉快为宗旨。介绍人说一句:“我来介绍一下”,然后即作简单的介绍,也不必过于讲究先介绍谁、后介绍谁的规则。最简单的方式恐怕莫过于直接报出被介绍者各自的姓名。也不妨加上“这位是”、“这就是”之类的话以加强语气,使被介绍人感到亲切和自然。在把一个朋友向众人作介绍时,说句“诸位,这位是Sarah”也就可以了。 在非正式的聚会上,你可采取一种“随机”的方式为朋友作介绍:“David,你认识Sarah吗?”“David,你见过Sarah了吗?”,也不应在作介绍时过于随便:“David,过来见见Sarah.”或者,“David,过来和Sarah握握手。”这种介绍让人听起来觉得缺乏友善和礼貌。在聚会中,友好、愉快的气氛比什么都重要。作介绍时,一般不要称其中某人为“我的朋友”,因为这似乎暗示另外一个人不是你的朋友,显得不友善,也不礼貌。除非特殊情况,人们一般都不习惯毛遂自荐,主动地自报姓名。如果你想知道某人的名字,最好是先找个第三者问一问:“那位穿西装的是谁呀?”其后在你和这位穿西装的David见面时就可以说:“你好,David.”无论如何不要莽撞地问人家:“你叫什么名字?”这显得唐突。如果万不得己也应说得婉转一点:“对不起,不知该怎么称呼您?” 三、 自我介绍 有时企业家为了某事需要结识某人,在没有人介绍的情况下你也可以直截了当地自我介绍:“我叫David,我们曾在广州见过一面。”或者是:“你是Sarah吧,我是David,你弟弟的朋友。”如果能找出你和对方的某种联系作为介绍时的简注,这固然是再好不过了,但即使是素昧平生也没什么关系,只要你能彬彬有礼,对方自然也会以礼相待。“ 四、 在介绍时如何应对 当介绍人作了介绍以后,被介绍的双方就应互相问候:“你好。”如果在“你好”之后再重复一遍对方的姓名或称谓,则更不失为一种亲切而礼貌的反应。对于长者或有名望的人,重复对其带有敬意的称谓无疑会使对方感到愉快。如果由你负责出面组织一个聚会,届时你就应站在门口欢迎来客。如果是正式一点的私人聚会,女主人则应站在门口,男主人站在她旁边,两人均须与每一位来客握手问候。按现代西方礼节,当一位妇女走进房内,在座的男子应起立为礼。但若在座之中也有妇女的话,则此礼可免,这时只需男女主人和其家人起身迎客就行了。一般来讲,男子应等女子入座后自己再就座。如果有位女子走过来和某男子交谈,他就应站起来说话。但如果是在某种公共场所,如剧院、餐馆等也不必过于讲究这种礼节,以免影响别人。 参考于: 1、将男士介绍给女士。在介绍过程中,先提到某个人的名字是对此人的一种尊敬。当介绍陌生男女相识时,介绍人应将男士引导到女士面前,然后先提女士的名字,再将男士介绍给女士,之后再将女士介绍给男士。 2、将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在相同性别的两人中,年轻者应该被介绍给年长者,以示对前辈、长者的尊敬。 3、将地位低者介绍给地位高者。例如业务介绍时,一般将职位级别较低者介绍给职位级别较高者,并提及被介绍人所在单位、公司或组织的名称、职务头衔、学术职称或通用尊称等。 4、相互致意。一般规矩是男性先向女性、年轻的先向年长的、下级先向上级致意。介绍时,介绍人和被介绍人都要起立,不过女方如果是年迈者,或者是正在端坐的,也可以不必起立。被人介绍时,应以点头或微笑应答;听人介绍时,应全神贯注,同时最好能亲切地问候对方,以增添彼此认识的气氛。 5、介绍人的礼仪。当向他人作介绍时,介绍人应用手掌示意,不要用手指随意指点,而且不要用命令式的语句,比如说:“某某先生,过来和某某握握手”,或者“我要你和某某人认识认识”。 介绍他人的规则: 上级与下级认识时,先介绍下级,后介绍上级. 介绍长辈与晚辈认识时,应先介绍晚辈,后介绍长辈. 介绍年长与年幼者认识时,应先介绍年幼者,后介绍年长者. 介绍女士与男士认识时,应先介绍男士,后介绍女士. 介绍已婚者与未婚者认识时,应先介绍未婚者,后介绍已婚者. 介绍同事,朋友与家人认识时,应先介绍家人,后介绍同事,朋友. 介绍来宾与主人认识时,应先介绍主人,后介绍来宾. 1、将男士介绍给女士。在介绍过程中,先提到某个人的名字是对此人的一种尊敬。当介绍陌生男女相识时,介绍人应将男士引导到女士面前,然后先提女士的名字,再将男士介绍给女士,之后再将女士介绍给男士。 2、将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在相同性别的两人中,年轻者应该被介绍给年长者,以示对前辈、长者的尊敬。 3、将地位低者介绍给地位高者。例如业务介绍时,一般将职位级别较低者介绍给职位级别较高者,并提及被介绍人所在单位、公司或组织的名称、职务头衔、学术职称或通用尊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