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的房屋建筑有哪些需要满足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第4条是具体的设计标准规则:4 建筑设计
老年人居住建筑应按老龄阶段从自理、介助到介护变化全过程的不同需要进行设计.
老年人公共建筑应按老龄阶段介助老人的体能心态特征进行设计。
老年人公共建筑,其出人口、老年所经由的水平通道和垂直交通设施,以及卫生间和休息室等部位,应为老年人提供方便设施和服务条件。
老年人建筑层数宜为三层及三层以下;四层及四层以上应设电梯。
出入口
老年人居住建筑出人口,宜采取阳面开门。出人口内外应留有不小于 x 。
老年人居住建筑出人口造型设计,应标志鲜明,易于辨认。
,并应采用缓坡台阶和坡道过渡。
,踏面宽不宜小于380mm,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2。台阶与坡道两侧应设栏杆扶手。
,出人口前可设升降平台。
;出人口平台、台阶踏步和坡道应选用坚固、耐磨、防滑的材料。 过厅和走道
老年人居住建筑过厅应具备轮椅、担架回旋条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l 户室内门厅部位应具备设置更衣、换鞋用橱柜和格凳的空间。 2 户室内面对走道的门与门、门与邻墙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应保证轮椅回旋和门扇开启空间。 3 。
老年人公共建筑,。
老年人出人经由的过厅、走道、房间不得设门坎,地面不宜有高差。
-50mm的圆杆横向扶手,扶手离墙表面间距40mm;。
楼梯、坡道和电梯
老年人居住建筑和老年人公共建筑,应设符合老年体能心态特征的缓坡楼梯。
老年人使用的楼梯间,,不得采用扇形踏步,不得在平台区内设踏步。
缓坡楼梯踏步踏面宽度,居住建筑不应小于300mm,公共建筑不应小于320mm;踏面高度,居住建筑不应大于150mm,公共建筑不应大于130mm。踏面前缘宜设高度不大于3mm的异色防滑警示条,踏面前缘前凸不宜大于10mm。
不设电梯的三层及三层以下老年人建筑宜兼设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2。坡道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l 坡道转弯时应设休息平台,。
2 在坡道的起点及终点,。
3 坡道侧面凌空时,在栏杆下端宜设高度不小于50mm的安全档台。
,沿墙一侧扶手应水平延伸。。扶手宜选用优质木料或手感较好的其他材料制作。
设电梯的老年人建筑,电梯厅及轿厢尺度必须保证轮椅和急救担架进出方便,。电梯速度直选用慢速度,梯门宜采用慢关闭,并内装电视监控系统。
居 室 老年人居住建筑的起居室、卧室,老年人公共建筑中的疗养室、病房,应有良好朝向、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室外宜有开阔视野和优美环境。 老年住宅、老年公寓、家庭型老人院的起居室使用面积不宜小于14㎡,卧室使用面积不宜小于10㎡。。老年人基础设施参数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老人院、老人疗养室、老人病房等合居型居室,每室不宜超过三人,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 厨 房
老年住宅应设独用厨房;老年公寓除设公共餐厅外,还应设各户独用厨房;老人院除设公共餐厅外,宜设少量公用厨房。
供老年人自行操作和轮椅进出的独用厨房,㎡,。
老人院公用小厨房应分层或分组设置,-㎡。
-,,,。
厨房宜设吊柜,-;轮椅操作厨房,。。 卫生间
、老年公寓、老人院应设紧邻卧室的独用卫生间,配置三件卫生洁具,㎡。
、托老所应分别设公用卫生间、公用浴室和公用洗衣间。托老所备有全托时,全托者卧室宜设紧邻的卫生间。
老人疗养室、老人病房,宜设独用卫生间。 老年人公共建筑的卫生间,宜临近休息厅,并应设便于轮椅回旋的前室,男女各设一具轮椅进出的厕位小间,男卫生间应设一具立式小便器。
独用卫生间应设坐便器、洗面盆和浴盆淋浴器。,。。
X ,。
“L”形安全扶手或“︱︱”形落地式安全扶手。“L”形安全扶手,水盆一侧贴墙设安全扶手。
卫生间宜选用白色卫生洁具,平底防滑式浅浴盆。冷、热水混合武龙头宜选用杠杆式或掀压式开关。
卫生间、厕位间宜设平开门,门扇向外开启,留有观察窗口,安装双向开启的插销。 阳 台
老年人居住建筑的起居室或卧室应设阳台,。
老人疗养室、。
,寒冷和严寒地区宜设封闭式阳台。顶层阳台应设而篷。阳台板底或侧壁,应设可升降的晾晒衣物设施。
供老人活动的屋顶平台或屋顶花园,;出平台的屋顶突出物,。
门 窗
。
(含厨房门、卫生间门、阳台)。
、卧室、疗养室、病房等门扇应采用可观察的门。
。开启窗口应设防蚊蝇纱窗。 室内装修
,宜做成圆角或切角,。
、易碎、化纤及散发有害有毒气味的装修材料。
、走道地面,应选用平整、防滑材料,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老年人通行的楼梯踏步面应平整防滑无障碍,界限鲜明,不宜采用黑色、显深色面料。
2 老年人居室地面宜用硬质木料或富弹性的塑胶材料,寒冷地区不宜采用陶瓷材料。
,应设贴壁式贮藏壁橱。 以上的贮藏空间。 5 建筑设备与室内设施
严寒和寒冷地区老年人居住建筑应供应热水和采暖。 炎热地区老年人居住建筑宜设空调降温设备。
老年人居住建筑居室之间应有良好隔声处理和噪声控制。允许噪声级不应大于45dB,空气隔声不应小于50dB,撞击声不应大于75dB。
建筑物出人口雨篷板底或门口侧墙应设灯光照明。阳台应设灯光照明。
老年人居室夜间通向卫生间的走道、上下楼梯平台与踏步联结部位,。
起居室、卧室应设多用安全电源插座,每室宜设两组,- ;厨房、卫生间宜各设三组,-。
起居室、卧室应设闭路电视插孔。
老年人专用厨房应设燃气泄漏报警装置;老年公寓、老人院等老年人专用厨房的燃气设备宜设总调控阀门。
电源开关应选用宽板防漏电式按键开关,。
老年人居住建筑每户应设电话,居室及卫生间厕位旁应设紧急呼救按扭。
老人院床头应设呼叫对讲系统、床头照明灯和安全电源插座。
养老院房间设计标准
,踏步宽宜为320~340mm,踏步高宜为130~140mm,每一梯段踏步数不宜大于14步。
不得选用扇形踏步,不得在渠道区内设踏步,同一楼梯间的踏步高度有必要一致,渠道净宽应保证担架通行。养老院装修出入口设计:
养老设备出入口不该少于二处,人员出入口不该兼作遗体、废弃物出入口之用。首要出入口应亮堂、宽阔,×。
首要出入口室表里高差不宜过大,除设台阶外,还应设轮椅推广坡道。台阶踏步宽宜为380~400mm,高宜为100~120mm;坡道斜度不该大于1/12,坡道宽度不该小于900mm,台阶与坡道两边应设栏杆扶手。
首要出入口顶部应设雨篷,其掩盖宽度应超越渠道宽度,。渠道、踏步及坡道应选用巩固、耐磨、防滑的平坦资料。
养老院房间设计理念
养老院设计应该注重以下方面:1..以人为核心原则适宜老年人居住的养老院设计应该设身处地为老年人着想,将日常起居、行为需求到配套设施等各个方面纳入设计的考虑范围,体现对老年人细致的关怀,使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贯穿整个过程。在设计中还要注意几点要求,如私密性,老年人需要一个属于自己,不被干扰的空间;可选择性,应当为老年人提供多种可选择性,并有控制的能力;清楚的方向性和明确的标志系统,可以为记忆力减退的老年人提供活动上的方便。应该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进行社会交往的公共空间,充实老人的生活,减少孤独感。,它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人身安全,必须十分重视。在进行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常用设施如门窗、家电等的易于操作性,同时要保证它们对老年人的安全性。根据老年人的行为习惯以及身体特点,使老年人活动的空间具有很好的可达性,加强安全措施的运用,如卫生间、浴室扶手的设置,地面防滑的设置,急救按钮的设置等等。为提高安全性,主卫应尽可能靠近卧室从而减少老年人行动的距离。,独自生活在陌生的环境中,保证环境的舒适性是十分必要的。在设计中,使环境具有熟悉和连续的特点,如环境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地方传统,并成为往日生活的延续,使老年人不感到陌生,有家的舒适感。注意细部的尺度适宜,这样可以使老年人处处感到方便和愉快。适度的声光环境,这样将大大方便视力和听力减退的老年人的活动,为他们带去舒适便利。。如针对行动障碍老年人,应在走廊间设置扶手和休息区域以便稍事休息,室内场所应该平坦而无高差和台阶。要考虑斜坡的设置和足够的室内及过道空间等以保证轮椅的方便使用。针对视觉障碍老年人,要保证室内空间的明亮,对一些需要引起注意的安全和交通标志要在醒目位置用清晰易辨的颜色表示出来。地面做到平整防滑,有利于弱视者的行走安全以及探路手杖的使用。针对听觉障碍老年人,则要尽可能的降低噪音,窗户要严封,可采用吸音系数较高的装饰材料从而减弱噪音对室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