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汤顾名思义是五种蔬菜在一起制作的汤。无论是什么汤,对人们的身体都是有益处的,而且汤水经常喝,能够利尿,促进人体大脑发育,补充人体需要的蛋白质。提高免疫力,增强抵抗力。所以汤是最受大家欢迎的。五行汤听起来比较复杂,那么五行汤做法与功效有哪些呢?五行蔬菜汤的做法第一种做法:食谱原料:
白萝卜约400克(8两),萝卜叶约200克(4两),胡萝卜约200克(4两),干香菇3个,鲜牛蒡根约200克(4两)或干牛蒡约25克(以上原料误差20%左右无妨)。
五行蔬菜汤的做法_五色养生汤的做法
制作方法:
1、萝卜洗净后要连皮切用,因为皮内含有丰富的生物质。
2、烧煮菜汤,用铝锅或耐热的玻璃器皿;保存汤汁的容器请用玻璃瓶。
3、萝卜连皮切成大块,不要切细。
4、加蔬菜总量三倍的水。大火烧开后,用小火煮1~2小时,停火以后就可以喝了(烧煮时不要掀盖看,汤内不要再作任何加工,也不可放入其他药草或用料)。
第二种方法:
食谱原料:
白萝卜(中型约四分之一根),白萝卜叶(用大萝卜的叶子约四分之一丛,萝卜叶要浸水二小时才使用,以免农药残毒),红萝卜(中型约二分之一根),牛蒡(中型约二分之一根),乾香菇一枚(用太阳晒乾的,以转生维生素D,如买不到可自己用新鲜的晒乾或以市贩者再度晒太阳)。
制作方法:
蔬菜不要事前烫过,要连皮切大块。烹煮的锅子请用耐热玻璃锅。放进青菜量三倍的水。
水煮开后,再用小火炖煮2小时。把菜汤替代茶水来喝。一次做两日份,做好后装入玻璃、瓷制或陶制的容器内,并摆入冰箱中保存,饮用时微加温。
第三种做法:
食谱原料:
1/4根白萝卜,1/4丛白萝卜叶,1/2根胡萝卜,1/4根牛蒡或牛蒡茶20—30克,干香菇一枚。
制作方法:
材料洗净切成大块,放不锈钢锅或玻璃锅里,以菜量3倍的水大火烧开,微火炖一小时装入玻璃器皿即可,冷却后可置冰箱保存,3天内喝完(患者600毫升/日)。(注:煮好前不可掀锅盖,浮在汤上的泡沫不可去除,不可混入其它药草或植物。)
第四种做法:
食谱原料:
白萝卜(中型)250克(干11克),白萝卜叶125克(),胡萝卜125克(),牛蒡175克(烘干牛蒡片25克),干香菇2枚(需日晒干燥)
制作方法:
所有配料洗净,连皮切大块,用不锈钢锅或耐热玻璃锅煮,加入三倍于菜量的水煮至沸腾后,再以小火煮一小时即可。菜渣也可吃掉。
健康提示:
五行蔬菜汤也叫五色养生汤,既是将五种颜色的蔬菜熬煮成汤。所谓五色,即青、红、黄、白、黑五种蔬菜,青为白萝卜叶、红为胡萝卜、黄为牛蒡、白为白萝卜、黑为香菇,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
据说五色养生汤符合中医学所说的五行调和对应身体五脏六腑的学理:黑色食物补肾,白色食物补肺,绿色食物补肝,红色食物补血脉,黄色食物补脾胃。
五行蔬菜汤平日可当茶喝,一日可饮数次,分早、中、晚饮用“蔬菜汤”200ml以上。每天饮用总量为600ml,需饭前空腹饮用。多喝更好,冷热皆宜。喝不完的汤可作做菜或者下面条食用,或倒入容器,存放冰箱。若菜汤出现混浊或酸味,则不可再喝。并不是蔬菜量放的越多效果越好,请按本方所示分量配制。
养生五行食谱大全
夏季喝汤不仅美味养胃又能清热消暑。你知道怎么做夏季养生汤吗?下面让我给大家介绍夏季养生煲汤食谱大全,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夏季养生煲汤食谱做法 鸡脚栗子百合汤 原料:新鲜鸡脚10只,猪手1只,百合50克(1两),鲜栗子肉250克(半斤),湘莲子50克(1两) 制做: 1、剥去鸡脚附着之黄衣,斩去趾骨,洗净,斩开两段,放落滚水中煮5分钟,取出过冷河。 2、烧净猪手上之余毛,洗刮净,斩件,放落滚水中煮5分钟,取出过冷河。 3、栗子肉用滚水烫过,去衣;洗净莲子,百合。 4、把适量清水煲滚,放入鸡脚、猪手、栗子肉、莲子煲2小时,加入百合再煲半小时,下盐调味。 鸭梨南北杏瘦肉汤 原料: 新鲜鸭嘴梨三个、瘦肉十两约四百克、南北杏共一两约四十克、花生油、盐各少许、清水十二碗; 做法: 1、鸭嘴梨洗净,去皮除心南北杏洗净,瘦肉原块洗净备用; 2、烧滚清水,下猪肉、梨和杏仁,旺火烧至大滚,改中火以至文火,煲约二小时即成。 功效: 本汤可加油,盐调味,也可淡饮,清爽润喉。 鸡脚栗子百合汤 原料:新鲜鸡脚10只,猪手1只,百合50克(1两),鲜栗子肉250克(半斤),湘莲子50克(1两) 制做: 1、剥去鸡脚附着之黄衣,斩去趾骨,洗净,斩开两段,放落滚水中煮5分钟,取出过冷河。 2、烧净猪手上之余毛,洗刮净,斩件,放落滚水中煮5分钟,取出过冷河。 3、栗子肉用滚水烫过,去衣;洗净莲子,百合。 4、把适量清水煲滚,放入鸡脚、猪手、栗子肉、莲子煲2小时,加入百合再煲半小时,下盐调味。 鸭梨南北杏瘦肉汤 原料: 新鲜鸭嘴梨三个、瘦肉十两约四百克、南北杏共一两约四十克、花生油、盐各少许、清水十二碗; 做法: 1、鸭嘴梨洗净,去皮除心南北杏洗净,瘦肉原块洗净备用; 2、烧滚清水,下猪肉、梨和杏仁,旺火烧至大滚,改中火以至文火,煲约二小时即成。 功效: 本汤可加油,盐调味,也可淡饮,清爽润喉。 罗汉果瘦肉汤 原料: 大罗汉果四分之一个、猪腿精肉八两约三百二十克、陈皮一小块、清水十碗; 制作: 1、陈皮浸透洗净,猪肉原块洗净; 2、把清水,罗汉果和陈皮同放直身瓦煲内,旺火烧滚,然后下猪肉,再滚起改用文火煲约两小时即可。 tips: 买罗汉果,要以颜色黑褐,有光泽,摇时不响者为佳; 功效:这个汤适合哮喘患者,因罗汉果有解热消暑,治咳化痰,促进肠胃机能和抑制哮喘的功能。 茵陈健肤汤 原料:猪瘦肉200克,片糖一块,苦参50克,茵陈40克,地肤子15克,生地20克 制作: 1、瘦肉原件洗净; 2、猪瘦肉与其他用料同时入煲,倒入适量清水,煲4小时,去渣饮汤; 功效:适用于汗多湿重,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慢性皮肤炎,皮肤湿疹等,也适用于皮肤痕痒症。 藕节炖排骨 原料:排骨350克,鲜藕300克,姜丝、绍酒适量。 制作: 1、排骨切小块,水后盛入炖器。 2、鲜藕剥皮切条块,与姜丝一起放在排骨上面 3、放入800毫升清汤,加盐、味精、绍酒调好味,灌入排骨里,上笼蒸30分钟即可。 功效: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鸡片蘑菇汤 原料:鸡脯肉250克,鲜蘑菇300克,番茄100克,鸡蛋1个,绍酒、姜、葱段各适量。 制作: 1、鲜蘑菇切片烧水,番茄切三角块,鸡脯肉洗净,切片;鸡蛋取清;姜切丝。 2、鸡脯肉加盐、味精、蛋清、干淀粉搅匀,放入沸水锅舀一下,捞起待用。 3、将锅置于旺火上,油爆姜丝、葱段,放入蘑菇炒,加入适量清汤,再加盐、鸡精,待汤沸后加鸡片、番茄、味精、绍酒、麻油即成。 功效:补中益气,安神健体。 青红萝卜猪肉汤 原料: 青萝卜一斤约六百四十克,红萝卜四两约一百六十克,蜜枣四个,猪腿精肉十两约四百克,陈皮一小块,清水适量 做法: 1、把萝卜去皮,切角块猪肉原块洗净陈皮浸软,洗净; 2、把清水与陈皮同放直身瓦煲内,旺火烧滚,下全部原料,再滚起改用文火煲约三小时即可。 tips: 购买煲汤萝卜,以粗壮身重,上圆下尖为好 功效:这个汤有治肺燥,喉干,眼涩等食疗功能 节瓜鸡脚汤 原料:眉豆100克,节瓜600克,陈皮1块,鸡脚10只 制作: 1、眉豆浸透,洗净;节瓜去皮,洗净,切大块;陈皮浸透洗净; 鸡脚斩去爪尖,洗净 2、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烧开 ,放入鸡爪烫约2分钟,捞起沥干水 3、瓦煲内加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烧至水滚,然后放入以上全部用料,待水再滚起,,以精盐调味,即可以佐膳饮用。 功效:清热消暑,健脾开胃。 夏季养生四原则 一是健脾除湿 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二是清热消暑 夏日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来祛暑。 三是补养肺肾 中医认为,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四是冬病夏治
五行养生知识大全
五行是东方传统文化中特有的理论体系,五行指自然界存在的金、木、水、火、土五种要素,五行之中每一行都不能缺少,缺少了一行,这个体系就不存在;哪一个要素也不能过分,过分了就会影响其他几个要素,体系就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其实不仅自然,人体中也有“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肺、肝、肾、心、脾”五脏。假如身体的某个脏器处于虚弱状态,就会引发身体的连锁反应,皮肤自然也会变差。所以当你发现皮肤问题时不妨先问问自己的身体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人体虽是血肉之躯,却与他所处的自然界一样,也是一个完整的五行世界。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脏:肝、心、脾、肺、肾。 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五官:目、舌、口、鼻、耳。 五体:筋、血、肉、皮毛、骨。 每一种器官都与五行一一对应。这不是说人体的器官是简单的元素,而是具有与对应元素相似的性质。肝属木,木性蓬勃,而肝的功能是藏血造血,贮存营养,以保持人体的持续生长;心属火,火性活泼,心的功能是输送血液,使血液在人体中正常循环,维持体温;脾属土,土性厚重,为万物之母,脾的功能是将肠胃吸收来的营养转化为人体的动能;肺属金,金性坚实,肺的功能则是呼吸,振动时便发出声音;肾属水,水性柔弱,肾的功能主排尿,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凡此种种,均可以相同道理类推。 根据传统医学理论,(五脏六腑)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每一部分都有特定功能,只有各部分相互协调平衡,才能保持人体健康。任何一部分出了问题,机体就会出现不协调,不平衡,人就会生病,出现不舒服甚至痛苦的感觉。 即使没有疾病,从每一个具体的个人体质性情来看,有些人天生脾气暴燥,易怒;有的人天生抑郁,易悲;有的人天生乐观,笑口常开。这种种表现,一方面是遗传因素造成,另方面也与后天的煅炼修养有关。但是不管怎样,都说明他体内的五行不平衡,某一行在五行中占据了优势或劣势地位。传统方术有关于人的五行属相的说法:木性之人,面青,身长;火性之人,面赤,体健;土性之人,体厚,面黄;金性之人,体实,面白;水性之人,体柔,面黑。 在传统医学看来养生即是调养身体的五行元素,使其相互协调,运化正常,如此则百病不兴,轻身不老。总结了多位著名中医养生保健专家的经验,以调节人体的五行元素作为养生的切入点,经多年研究,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整理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五行养生理论,采取多种自然疗法并用,协同作用,既保留了柔和舒适的优点,同时也克服了见效较慢的缺点,对于中医养生保健的推广与落实具有重要价值。 临床上依据五行相克规律所确定的治疗方法,常用者有如下几种: 扶土抑木法:是以健脾疏肝药物治疗脾虚肝气亢逆病证的一种方法,又称健脾疏肝法。主要适用于脾虚肝郁病证。 培土制水法:是指用温运脾阳或健脾益气药物,以治疗水湿停聚病证的一种方法,又称健脾利水法。主要运用于脾虚不运,或脾阳虚损,水湿泛滥而致的水肿等病证。 佐金平木法:指通过清肃肺气,以抑制肝火亢盛病证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清肺泻肝法。主要适用于肝火亢逆,灼伤肺金,影响肺气清肃而致的"木火刑金"病证。 泻南补北法:指通过泻心火,补肾水以交通心肾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泻火补肾法、滋阴降火法。主要适用于肾阴不足,心阳偏亢,水火失济,心肾不交病证。 在针灸疗法中,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四肢末端的穴位亦分属于五行,即井、荥、输、经、合五种穴位,分属于木火土金水,临床上即可根据不同病情,运用五行生克规律进行选穴针刺治疗。 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阴阳五行学说,常常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阴阳五行学说的结合,不仅可以说明事物矛盾双方的一般关系,而且可以说明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较为具体和复杂的关系,从而有利于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和病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