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粒肿也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针眼,这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眼部疾病之一,在临床上常见于患眼,局部出现红肿痒痛,且形成硬结。如果在患病之后还是经常熬夜,吃油腻以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那么会加重病情,有些严重的是需要手术治疗的。
麦粒肿有内麦粒肿和外麦粒肿。累麦粒肿称为睑板炎,属于睑板腺的急性炎症,症状与麦粒肿是一样的,但是因为炎症比较来的比较急又在睑板组织内所以疼痛会较为剧烈,且持续的时间也会比较长,严重的时候会使整个眼睑红肿,是需要排脓的脓液,排出之后症状也会随之消失。
外麦粒肿就是在睫毛的毛囊部,受葡萄球菌感染,叫睑缘疖,主要是和平时眼部卫生条件较差,和屈光不正有关。初期患病时,眼睑局部红肿,充血和触摸有疼痛感,接近睑缘部位可触到硬结。在数日之后,毛囊根部出现黄色脓点脓液,排出后症状逐渐好转。不论是哪种麦粒肿,如果加压几楼细菌毒素容易倒流,导致炎症加重,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一旦患有麦粒肿切忌挤压的,需要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抗炎药物。传统医学中的耳穴放血和局部冷敷的疗法也是可以将麦粒肿消灭在萌芽状态。耳穴放血疗法是采用三棱针,梅花针在耳穴区或耳背络脉针刺切割放血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清热止痛,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不过放学前按摩耳廓使血管扩张,这样有利于容易出血。三棱针不宜刺入的太深,否则会损伤耳廓软骨,出血量以5到8滴左右为宜。但是这个方法也不是适合所有的人,比如血友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等等都是不适合的。
预防麦粒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个是要注意眼部卫生,不要用手去揉眼睛,第二点是要注意有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熬夜,第三个是多吃水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去肝火放血疗法有用吗
1 嘴唇发紫可以拔罐吗 导致嘴唇发紫的原因比较多,包括本身肤色偏深、气候寒冷、肝火旺盛、血液含氧量少等,其中肝火旺盛导致的嘴唇发紫是可以进行拔罐的,能够祛除火毒,缓解上火的症状。 2 嘴唇发紫拔罐怎么治疗 肝火旺盛导致的嘴唇发紫,可在背部走罐:先用润滑油或食用油涂在身体上,只要罐挨罐,沿着后背的膀胱经和督脉从上而下拔就可以了。 根据上火情况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做到皮肤潮红,或有红色的痧点即可停止。拔罐可以在家里做,每次只要花5~10分钟。 3 长期肝火旺盛可配合点刺放血 如果在嘴唇发紫的情况下,还长期伴有烦躁不安、口苦目赤、牙龈肿痛、身体闷热等症状,那么说明肝火旺盛较严重,还可以考虑“点刺放血”:利用银针在“大椎、曲池、合谷、曲泽”等穴位轻刺出血泄内火。 注意:这种方法似乎看起来有点风险,不易掌握。但现在市场上有专门的“刺血针”出售,它固定了针的刺入长度,可以保证安全。这种方法对于去火效果很明显。 4 嘴唇发紫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原因一:肤色较深 如果本身皮肤颜色较深、偏黑色等,嘴唇的颜色也会较一般人偏深,甚至呈暗紫色,这种情况大可放心,与健康状况无关。 原因二:气候原因 如果待在寒冷的室外,也会导致嘴唇被冻紫。这是因为在寒冷环境下,唇部小动脉收缩,散热减少,流过嘴唇的动脉血减少,就会显示出偏静脉血的紫色。 原因三:血氧含量少 嘴唇颜色与血液中的含氧量有关系,血液含氧少、二氧化碳多,嘴唇就会呈暗紫色。通常血液含氧量少与贫血、一氧化碳中毒、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哮喘、心脏病等相关。
去肝火放血疗法是什么
一、拔血罐的好处:
1、放血退热
中医认为,发热有阳盛发热和阴虚发热之分,拔罐放血适宜于缓解阳盛发热。因为阳气盛,必然会血盛,拔罐放血可以减少血盛,从而减少血脉中的邪热,使机体气血恢复正常。
2、放血止痛
中医认为,内有疼痛症状的疾病,经脉必有闭塞不通的现象,采用拔罐放血的方法治疗,可以将经脉中的瘀滞病邪直接带出,调整闭塞壅阻的现象,经脉畅通了,疼痛也会得到缓解。咽喉疼,偏头疼等病症都可以通过拔罐放血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3、放血泻火
火热内扰可导致多种病症发生,导致患者出现口舌生疮,肢体肿胀疼痛,烦躁易怒,发热等症状,采用拔罐放血的方法,可以使火热止邪随血而泻,适宜于多种热证治疗。
4、放血消肿止痛
人体由于气滞血涩,导致经络瘀滞时,会造成身体肿胀疼痛的现象发生,采用拔罐放血能直接排除局部经脉中瘀滞的气血与病邪,使经脉恢复畅通,从而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
5、放血解毒
机体在病理状况下,由于自身机能障碍不能抵抗毒邪,就会导致体内热毒产生,出现疮疡痈疽一类的症候,拔罐放血不但能使入侵机体的毒邪随血排出,而且还能理血调气,使人体机能恢复正常,抑制病邪扩展或复发。
6、放血止痒
皮肤出现瘙痒症状,是风邪在血脉中存在的表现,因此中医论证中有“治风先治血”的治疗原则,拔罐放血可以理血调气,促进血脉畅通,迫使风邪散发,达到祛风止痒的作用。
二、拔血罐的坏处
1、拔罐放血如果操作不当,消毒不彻底,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导致细菌入侵,引起感染。
2、拔罐放血过度的话,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气血亏虚,阳气不足的现象,时间长了会影响心脑供血。
拔罐后皮肤颜色的含意:
1、如果罐印紫黑而黯,一般表示体有血瘀,如行经不畅、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等,如患处受寒较重,也会出现紫黑而黯的印迹。如印迹数日不退,则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多治疗一段时间。如走罐出现大面积黑紫印迹时,则提示风寒所犯面积甚大,应对症处理以驱寒除邪。
2、罐印发紫伴有斑块,一般可表示有寒凝血瘀之症。
3、罐印呈散紫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为气滞血瘀之证。
4、淡紫发青伴有斑块,一般以虚症为主,兼有血瘀,如在肾俞穴处呈现,则提示肾虚,如在脾俞部位则系气虚血瘀。此点常伴有压痛。
5、罐印鲜红而艳,一般提示阴虚、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也可出现此印迹。
6、罐印呈鲜红散点,通常在大面积走罐后出现,并不高出皮肤。如系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则预示该穴所在脏腑存在病邪。(临床中有以走罐寻找此类红点,用针刺以治疗疾患的。)
7、罐印灰白,触之不温,多为虚寒和湿邪。
8、罐印表面有纹络且微痒,表示风邪和湿症。
9、罐体内有水气,表示该部位有湿气。
10、罐印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湿气重,如果水泡内有血水,是热湿毒的反映。
11、拔罐区出现水泡,水肿水气过多者,揭示患气证。
12、出现深红、紫黑或丹痧,或触之微痛兼见身体发热者,提示患热毒证,身体不发热者,提示患淤证。
13、皮色不变,触之不温者,提示患虚证。
14、吸拔后没有罐迹或虽有但启罐后立即消失,恢复常色者,则多提示病邪尚轻。如取穴不准时也会拔无罐迹。也不能以一次为准,应该多拔几次确认是否有症状。
拔火罐之后,在一定时间内切忌不要洗澡,不要着凉,否则无病也会引起疾病,更有甚者加重病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拔血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