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疼一个是因为耳机戴的不匹配你的耳朵,另一个是因为佩戴的时间太长。可以适当的减少佩戴耳机的时间,如果已经减少佩戴时间依然疼的话,那可能就要选用一个与耳朵匹配的耳机。如果是耳道比较小的话,可以考虑巫潘多拉,是专门为小耳道设计的耳机。声音在人声表现上不错,日常使用完全够。还有另外一款巫MISSZHOU女性耳机也可以考虑一下,整体采用的硅胶的材质。可以去了解一下哦。
中耳炎防水耳塞推荐使用
您所描述的应该是骨传导耳机,骨传导耳机是能够保护我们的听力的。在佩戴耳机的过程中,对于耳朵听力都是会有损伤,总体来说只不过是不同耳机对于耳朵的伤害程度不同耳机,就目前为止,在相同音量的情况下,对于听力造成损害最低的无非就是骨传导耳机了,其的发生是通过骨骼去传递的,经过骨头向听觉神经传递声音,这种的方法不仅对我们的耳朵损害降低,户外的时候还能够随时接受周围的危险信号,可以及时的避免很多事情的发生。
骨传导耳机的原理骨传导的本意上就是以骨骼作为传播介质,将需要的东西通过骨骼传输到大脑内部,而骨传导耳机正是运用了“骨传导”的传递方式,通过耳道附近的颅腔传播声音,在不经过外耳道和鼓膜的情况下,直接经过内耳耳蜗将声音以声波的方式直接传导至听觉神经,在此过程减少了耳机对于鼓膜的损伤,这就是骨传导耳机无需入耳的原因。
通过骨传导原理我们可以发现,新型的传声方式可以更好的保护听力,并且对耳朵来说是相当的友好的,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骨传导的具体好处都体现在哪一些。
骨传导耳机的好处舒适
传统耳机在佩戴过程中是需要入耳或者包住整个耳朵,从而会导致耳胀的现象发生,而骨传导耳机是更加的便捷,由于特殊的发声原理,骨传导耳机只需挂在耳道上即可正常的使用,相比于传统耳机来说,骨传导耳机完全不会有耳胀现象的发生。
兼顾声音
由于骨传导耳机的开放耳道的设计,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完全放开双耳,在户外的佩戴可以大幅度避免因听不到环境音而带来的危害。
卫生
骨传导的不入耳形式避免了传统耳机才会的闷耳现象,同时也避免了因为闷耳而导致细菌滋生以及中耳炎的发生概率,更加的卫生,即便面对长时间流汗,骨传导耳机也能够安心的继续运动佩戴。
佩戴稳固
骨传导耳机可以说是更加适合运动,其佩戴方式是直接挂在耳道外侧,能够在剧烈运动的情况下也不易脱落,更加的稳固。
至于在骨传导耳机选择方面,在下面我给大家列举了几款实战性强的骨传导耳机,可以供大家参考参考。
1、南卡骨传导耳机南卡骨传导耳机已经在运动健身圈里成为了一种时尚,备受青睐。千篇一律的骨传导耳机设计已经让人们感到厌倦,南卡Runner Pro4S的海马造型设计却完全打破了这种局面。这款耳机的机身由多名南卡工程师精心打造,形状符合运动人群的耳朵轮廓,更加贴合,不易掉落。它的表层采用了高科技低敏硅胶材质,让佩戴者感受到柔软透气的效果,让你在运动中不再感到不适。这款音乐神器不仅采用了迭代升级的响2.0科技技术,将震子振动面积提高了惊人的50%!这意味着,你可以尽情享受更加震撼的音效,让音乐的节奏感更加出彩,释放你的身体潜能!
2、OpenRun骨传导耳机在蓝牙方面韶音OpenRun采用了5.1的蓝牙版本,可以保证连接的快速以及稳定性能。在PremiumPitchTM2.0 技术的加持下,弥补了AS803低频表现的不足,让低频的下潜力度充实,整体的音乐体验还是不错的,IPX7级的防水性能更是能够完全抵御来自汗水的侵扰,此外在充电口处还配备了汗液检测技术,在有水渍的同时会自动发出声响提示,具有一定的安全系数。
3、索爱GD06骨传导耳机索爱GD06这款耳机的外观设计可以说非常具有酷炫。其采用亲肤硅胶材质,搭配软胶线性材料,更大程度上减轻了耳机重量,索爱GD06的记忆颈圈,拥有一体式钛合金骨架,能够根据不同大小的头形任意扭曲不变形,并且已通过了20000次暴力拉伸测试,抗压、折不断。索爱还为其配备了全新升级的旗舰蓝牙5.0芯片,相比上一代功耗降低50%,传输速度增加30%,趋近零延迟,连接稳定,通话清晰。它的续航能力还是相当硬核的,在满电状态下能够持续听歌约5~8小时,待机时长更是超过了30小时。骨振子技术不如头部品牌,但价格比较便宜。
4、Earsopen骨聆SS900真无线骨传导蓝牙耳机earsopen骨聆SS900耳机是一款夹耳式耳机,可以说它是真无线和骨传导耳机的结合体,它虽然是耳夹式佩戴,但是并不会觉得耳朵不舒服,也佩戴得很稳。蓝牙5.2技术,内置高通QCC3040蓝牙芯片和高性能陶瓷天线,支持开盖闪联,支持双耳镜像技术,使用的过程中延迟低,还能够根据需要切换单耳机模式使用。单次续航九小时,能够满足日常5,6天的使用。
5、南卡骨传导耳机南卡Runner CC3 骨传导耳机的外观小巧,重量也仅有28克,佩戴舒适。虽然耳机很轻,但它内置一块180mAh的锂电池,满电状态下能够满足大约8个小时的续航。音质上,采用了“AF全震指向性振子”技术,效果非常不错。IPX6级防水,能够有效抵御日常使用中汗水和雨水的侵蚀,机身搭载5.3的蓝牙芯片,达到更低延迟。这款耳机还支持双设备连接。
中医保健和中医推拿
其实本质一样! 一、 什么是推拿? 推拿古称按摩、按跷、兀案。推拿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研究推拿的理论、手法,用于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推拿是人类在长期与疾病做斗争过程中,逐步认识、总结发展出的一种最古老的医疗方法。就是说推拿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手或肢体的其他部分,按各种特定的技巧动作和规范化的动作,以力的形式在体表进行操作,用来治疗、预防疾病的方法,称推拿。 二、 推拿与按摩有什么区别? 推拿古称按摩、按跷、抚案。至今我们还在经常使用按摩这一名称。推拿这一名称首见于我国明代,当时的《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小儿推拿秘诀》等著作就把按摩改称为推拿。明清时期在推拿发展史上,是由兴盛到逐渐衰落的转折时期。其成就就集中表现在小儿推拿自成体系,著作层出和推拿名称的转变,即“按摩”之名开始有“推拿”之称。这一名称的演变,本身就体现了这一疗法的发展和人们对手法认识的提高。早期的按摩疗法仅用于少数疾病的治疗,手法种类也很少,常用的是按和摩两种手法。按法是单纯的向下用力,即所谓的“按而留之”,摩法则是在体表作环形的抚摸,属平动的范围。以后随着治疗范围的扩大,手法也相应有了发展,在实践中人们发现手法用力方向的不同对治疗作用有一定的影响,从而产生了各种用力方向不同的手法,使原有的手法不断完善,还包括了向下的压力,向上的提力以及相对的挤压力等的综合手法。手法的分类也渐趋合理,适应症逐步扩大,于是按摩这一名称逐渐被推拿这个更明确的概念所取代。这一名称的演变,本身就体现了推拿这一疗法的发展和人们对手法认识的提高。可以说由按摩改称推拿,标志着推拿发展史上的一个很大飞跃。所以在民间我们俗称之为按摩,正式的名称叫推拿。再者按摩这个词的意义很含混,中医的按摩叫推拿,而西洋按摩、印度按摩、泰式按摩等就不能叫推拿,推拿就一定是咱们中医的按摩,是中医学的一门学科,推拿属于医疗行为,必须由医生来做,而普通按摩则不一定是医生来做,任何人只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就可以为人按摩。这就是按摩和推拿的本质区别。在医院都叫推拿科,不叫按摩科。但是在宾馆、保健中心等处就只能叫按摩,因为手法较为简单、粗糙,只能起到一些简单的作放松、消除疲劳的作用。 三、 推拿有什么特点? 推拿是一种治疗范围较广泛地的物理疗法,属于中医的外治疗法之一,它不仅对骨伤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和五官科等各科的许多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更具有保健强身、预防疾病、祛病延年的作用,深受人们的喜爱;它还无服药之不便、针刺之痛苦,经济、安全,故易为患者所接受,而且如果方法得当,长期推拿治疗没有副作用。在临床上为了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严格的掌握了推拿的治疗范围、禁忌、注意事项、体位和介质等仍是十分重要的。 四、 推拿治疗的适应症有哪些? 1、伤科疾病:各种急、慢性脊柱、四肢、关节等部位的闭合性软组织损伤,骨质增生性疾患等。如各种扭挫伤、关节脱位、肌肉劳损、胸胁岔气、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骨折后遗症等。 2、部分内科疾病:头痛、失眠、胃脘痛、胃下垂、感冒、咳嗽、哮喘、胆绞痛、高血压、心绞痛、糖尿病、便秘、偏瘫、痹证等。 3、部分外科疾病:手术后肠粘连、乳痈、褥疮等。 4、部分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经前期紧张症、更年期综合症、盆腔炎等。 5、儿科疾病:感冒、发热、咳嗽、哮喘、腹痛、泄泻、呕吐、便秘、遗尿、消化不良、斜颈、脑瘫等。 6、部分五官科疾病:咽炎、青少年近视、斜视等。 五、 推拿治疗的禁忌症有哪些? 1、开放性的软组织损伤。 2、某些感染性的运动器官病症,如骨结核、丹毒、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等。 3、某些急性传染病,如肝炎、肺结核等。 4、各种出血病,如便血、尿血、外伤性出血等。 5、皮肤病变的局部,如烫伤与溃疡性皮炎的局部。 6、肿瘤、骨折早期、截瘫初期。 7、孕妇的腰骶部、臀部、腹部。 8、女性的经期不宜用或慎用推拿。 9、年老体弱、久病体虚、过度疲劳、过饥过饱、醉酒之后、严重心脏病及病情危重者禁用或慎用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