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平时长时间处于噪音的环境中,时间长了听力会下降,而且耳朵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有的人还经常会感觉到耳朵里面很疼,甚至有时候疼得很严重会受不了,这时候最好是去医院检查一下,那耳朵里面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为什么经常会感觉耳朵里面疼?

细菌感染耳朵疼

1、耳朵里面疼是什么原因

耳朵里面疼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临床上发病最多的是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非特异性安排炎症。其表现为耳内疼痛、发热、恶寒、口苦口苦、小便红或黄、大便秘结、听力减退等。如鼓膜穿孔,耳内会流出脓液,疼痛会减轻。

有关专家介绍,耳朵里面疼,可能是隐藏着一些疾病。具体有哪些疾病呢?耳朵里面疼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症状,几乎每个人都会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耳炎。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症状,其症状还包括:

1、听力减退:听力下降、自听增强。表现为转动头部可时而改善,时而堵塞。如只有一耳患病,可能长期不被察觉。

2、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3、耳痛:急性者中耳炎会有持续性隐隐耳痛或时而抽痛,慢性中耳炎患者耳痛则不明显。本病或伴有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可暂时减轻。

造成耳朵疼痛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治疗的关键在于查明病因,对症治疗。

2、耳朵疼怎么办

出现耳朵疼的症状,大多数原因都在于中耳炎,要治疗中耳炎,采用保守方法规范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可以使用如双氧水清洗,适当服用阿莫西林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等治疗,也可去看中医,根据辨证使用如牛黄解毒丸、黄连上清丸、龙胆泻肝丸等,多饮水,清淡饮食,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还要注意做到以下的日常注意事项。

1、预防感冒。夏天是感冒高发季,耳炎往往是由感冒引起,咽鼓管不通气可引起渗入性中耳炎。

2、尽量不掏耳朵。不用不干净、尖锐的物体挖耳朵,以免感染发炎。成年人外耳道口到鼓膜的距离只有3.5厘米,用棉签清理耵聍时,伸入外耳道的部分应在2.5~3厘米之间,以免刺伤鼓膜。不到按摩店、美容店采耳,一是用具消毒没有保证,二是非专业人员有可能把鼓膜弄伤。

3、尽量不要让水进入外耳道。游泳或洗头洗澡,如果有水进入耳朵应立即用棉签将水擦干净,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

4、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工作、学习或玩游戏等,容易让耳部精细的血管神经受压。这是不少患者耳鸣却查不出病因的原因。坐下来超过1小时,就应该进行体育运动,以及适当放松颈部。

3、耳朵里面疼该怎么预防

1、慎用耳毒性药物

有些药物对于个别具有特殊过敏体质的孩子来说,对耳朵的听神经有明显的毒害作用,例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药物,即使医生在为孩子注射上述药物时,父母也必须仔细观察孩子的听力,耳鸣等情况,一旦发生异常,必须马上告知医生并停药治疗。否则,到中毒性耳聋病情明显时才引起重视,就为时已晚了。

2、少挖耳屎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耳朵内长了耳屎,非要将它挖个干干净净不可。有时孩子耳内发痒,母亲为了止痒,也常常喜欢顺手拿出不清洁的发夹、火柴棒、小木棒或用长手指甲等,在孩子的耳道内盲目地掏挖,病菌很容易进入中耳腔内,引起中耳腔感染、耳道长期流脓,甚至造成鼓膜穿孔,这就影响了孩子的听力,甚至导致耳聋。耳屎太多可以挖,但必须小心谨慎。

3、及时治疗耳病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反复发作的中耳炎,应积极上医院检查治疗,以控制病情的发展,这对今后的听力影响会少些。必要时还得听从医生的意见,做鼓膜修补手术。否则,经常反复感染、流脓,使耳中腔内的听小骨受到破坏,发生断裂、缺损等,将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听力。

4、避开噪声

注意游泳、卫生鞭炮的爆炸声,可引起听力下降,故当发现有人燃放鞭炮时,应叫孩子站得远一些,或用手捂住孩子的耳朵;平时一记耳光也会导致耳聋,因为一记耳光产生的高压力震破鼓膜,会使孩子的听力终身受损。

孩子游泳玩水时要加强对耳朵的保护,一旦有水入耳,应及时将水倒出,以免诱发耳内感染,损害听力。

4、吞口水耳朵痛

耳朵出现疼痛的情况,一般情况都是属于中耳炎。而中耳炎有两种,一种是化脓性中耳炎,多由感冒引起。另一种称为非化脓性中耳炎,这种中耳炎不流脓,只是耳朵发闷,听力下降,或者有耳鸣,这是由于耳咽管的炎症引起中耳腔的压力变化而引起的。这种时候,一般就表现为吞口水都会造成耳朵痛。

吞口水耳朵痛该怎么办才好呢?这种情况,多数是因为细菌感染而导致急性中耳炎。抗生素是特效治疗,应选择敏感的抗生素,一般多采用青霉素或头孢类。给药途径多选择静脉点滴,这样可以更快地到达病灶,使药物发挥作用。在鼓膜未穿孔前可以用酚甘油滴耳液止痛。鼓膜穿孔后,用双氧水清洗脓液后再使用泰利必妥滴耳液滴耳治疗。还要注意口腔卫生,少食酸甜食物,平时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喝水,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

对于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是:有条件的进行脓液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用抗菌素,或口服或注射。耳朵局部:如果脓液量大且稠厚的话,用双氧水进行清洗,然后用敏感的抗菌素滴耳液滴耳。如果是非化脓性中耳炎,那主要是要减轻耳咽管的水肿,滴鼻液、消肿药等应用,并适当地使用抗菌素。

5、掏耳朵可能会致癌

忠告:耳屎在医学上称为耵聍,是耳道皮肤正常分泌物结合皮屑等形成的。一般少量的屑状耵聍,会随运动时的震动和下颌运动自行排出,大块硬结的耵聍,应该请耳科医生用专门工具取出,千万别自己掏。如果真的痒得难受,可以用手在耳外侧轻轻揉,或用棉签轻轻擦,但不要太往里伸。

经常掏耳朵是不是真的会致癌呢?

“掏耳朵是不会导致外耳道乳状肿瘤的。”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易世江说,“这种病一般在欧美较为常见,我国出现较少。”

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冯世斌则表示,只有掏耳朵用力过猛,损伤了外耳道或是鼓膜,引发外耳道炎、中耳炎之后,再经过长期的刺激才有可能出现外耳道乳状肿瘤,发生的可能性并不大。

两位医生同时强调,经常掏耳朵虽然未必会致癌,但会破坏耳道内的酸性环境,对健康不利。俗语说的耳屎,医学上叫“耵聍”,是一种弱酸性物质,会发出小虫子不喜欢的气味,有阻止小虫飞入、保护耳道皮肤的作用,最好不要经常抠挖。有些集结成块的耳屎堵塞耳道,尽量不要自己乱掏,而是要去医院由医生进行专业的清理。

细菌感染耳朵疼怎么办

耳朵细菌感染会导致耳部不良表现,那么耳朵细菌感染怎么办呢? 耳朵细菌感染可以出现耳内瘙痒感、分泌物堵塞外耳道,出现耳鸣及听力下降。检查见外耳道内鳞片状或颗粒状物堆积,表面可以呈白色、淡黄色或黄褐色,清除后见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糜烂。可以取外耳道分泌物,行涂片检查,找到菌丝体及孢子即可确诊。耳朵细菌感染首选先用生理盐水或双氧水冲洗外耳道分泌物,然后用局部涂以达克宁霜,或用氟康唑注射液进行耳浴治疗。 通常耳朵内发炎单单用外用药物治疗可能效果不是非常好,治疗的时间也会比较长,我们可以配合口服药物来治疗。口服的药物有很多,主要是消炎的药物,如果情况不是很严重不要服用抗生素类的药物,具体服用什么药物可以咨询医生。

细菌感染耳朵疼外面痛

「医生啊~这几天我耳朵又痛又痒,很不舒服…」 「昨天去游泳后,今天耳朵感觉怪怪的…」 耳朵痛是令人相当不舒服的症状,严重时让人无法专心、影响工作、甚至破坏家庭和谐,是许多人前来耳鼻喉科求诊的问题之一,这有不少是「急性外耳炎」在作怪。 由于急性外耳炎是门诊最常遇到的感染症之一,因此对这个疾病有基本的认识、了解如何处理是很有帮助的。有鉴于此,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会(AAO-HNS)提出了针对两岁以上患者的急性外耳炎治疗指引,里面有许多重要的观念,将为您整理于本文中。 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常见又恼人的疾病吧! 「外耳」是指哪里? 外耳,顾名思义就是耳朵外面的部份,更精确来说,外耳包含耳廓以及外耳道这两个部分,位于耳膜外侧。而我们常说的「外耳炎」,通常指的是「外耳道」发炎。 外耳道的外侧三分之一主要是软骨组成,而内侧三分之二则主要由硬骨构成。外耳道有许多腺体,它们的分泌物会构成耳屎,可以保护外耳道薄薄的皮肤,加上耳屎呈现偏酸性,可以防止细菌滋生,是避免外耳道感染的重要防线。 (关于耳屎要不要挖?要怎么挖?可以参考之前的文章) 为什么外耳会发炎? 若是这些产生耳屎的腺体阻塞不通,或是这层保护层被破坏(例如耳朵进水、过度清理耳朵、耳道受伤、皮肤疾病例如湿疹、过敏…),就可能让细菌伺机而动,突破皮肤屏障、侵入这些腺体组织内,引起外耳道的发炎和感染。 由于急性外耳炎常发生于耳朵潮湿、进水后,特别好发于游泳的人,因此又有人以「游泳耳」(swimmer’s ear)称之。 在造成外耳感染的细菌中,最常见也最恶名昭彰的就是「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这只细菌了。这只细菌也常出现在慢性中耳炎、胆脂瘤等患者的耳朵内,可说是耳鼻喉科医师治疗耳朵的头号敌人。 急性外耳炎会有什么症状? 「急性」外耳炎的症状通常会在感染后 48 小时出现,刚开始由于皮肤的保护层被破坏,造成角质层水肿、分泌腺体阻塞,会有耳朵痒、耳朵闷,甚至听力受影响等症状。如同皮肤感染造成的蜂窝性组织炎一样,出现「红、肿、热、痛」的状况,其中以耳朵痛最令人难受。还可能发现外耳道有不正常的分泌物。 更严重者,感染甚至会扩散到周边的组织,例如颈部的淋巴结,造成淋巴结肿大。若急性期没控制好,可能会变成慢性发炎,这时耳朵虽然较不痛,但容易痒,外耳道的皮肤还可能出现脱屑、剥落、溃疡、甚至耳道阻塞等情况。 怀疑急性外耳炎,需要看医生吗? 有耳朵的不舒服,若持续两三天仍未改善,建议给耳鼻喉科医师检查,医师会利用耳镜详细检查外耳道、耳膜等状况。急性外耳炎时,耳道的皮肤看起来会又红又肿、出现分泌物,严重时甚至连耳膜都看不到。拉扯耳廓或是按压耳朵附近,会出现疼痛的状况。 医师会询问您本身是否有其他特殊状况,以及观察耳朵是否有其他问题,例如耳廓发炎、中耳炎、皮肤疾病、甚至肿瘤…等等。若怀疑严重感染,医师会视情况做细菌培养、影像检查,帮助了解是否有不寻常的病菌造成感染,以及是否有严重并发症发生。 急性外耳炎,该怎么治疗呢? 治疗急性外耳炎以药物治疗为主,治疗主要有四大原则: ● 频繁地清理耳朵:将耳道内的脏污、分泌物、发炎物质清除,还给耳朵一个干燥、干净的环境。急性感染时勿自行清理耳道,因器械不清洁或方法不正确,可能对耳朵造成二度伤害,建议此时先让耳鼻喉科医师帮您处理喔! ● 使用合适的抗生素:针对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若症状轻微可单用抗生素耳滴剂,若症状严重则需要搭配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生素。耳滴剂通常具有对抗「绿脓杆菌」的成份,此外医师会针对耳朵的不同状况(例如耳膜是否完整、是否有装中耳通气管、是否曾接受耳朵手术等),选择合适的滴剂。 ● 控制发炎和疼痛:外耳发炎可能会相当痛,甚至影响日常生活!针对外耳炎造成的疼痛,治疗指引也明确提到一开始就必须积极地止痛。 ● 预防再次感染:「预防胜于治疗」,如何防止同样状况再次发生,避免反复感染影响耳朵构造和功能,是相当重要的。 医师开了耳滴剂给我,要如何使用呢? 含有抗生素的耳滴剂对于急性外耳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至于要如何使用,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 使用前,先将耳滴剂药瓶握在双手掌心几分钟,使药水和体温接近(避免药水温度太低,滴入造成内耳不平衡而晕眩)。 ● 将头侧一边,要点药水的那一耳朝上,一次滴入约莫 3~4 滴的耳滴剂,稍微按压耳珠(耳屏),使药水能充分进入耳道内和皮肤接触。 ● 保持此姿势,让药水留置在耳道内,至少 3~5 分钟。 ● 回复正常姿势,让药水自然流出,再轻轻擦掉即可,不要擦掉留于耳道内的药水、或用棉花棒清耳朵。 ● 使用频率通常为一天三次,视耳朵状况可有所调整。 ● 如果可能,请他人帮忙点药会比自行点药来得容易。 若您有以下状况,请勿自行使用耳滴剂 ● 曾经对耳滴剂成份过敏。 ● 耳膜破洞、装中耳通气管、曾接受耳部手术:由于许多耳滴剂内的成分会影响内耳功能,因此只能用在耳膜完整的人。若您有疑虑,请找耳鼻喉科医师检查,医师会帮您调整耳滴剂的配方。 ● 已使用耳滴剂一段时间,症状仍持续:要小心是否为耳霉菌感染或其他问题。 如何预防急性外耳炎呢? ● 治疗期间要避免碰耳朵、挖耳朵、清耳朵。 ● 洗澡时可以戴耳塞或用棉花塞在耳道外,防止水进入耳朵。想游泳的话,请待医师确认耳朵都已恢复再进行较安全。 ● 勿自行使用棉花棒清理耳朵,因可能将脏污往深处推而累积,形成细菌滋生的温床。 ● 若耳朵痒、耳屎塞住,或其他耳朵状况,定时请耳鼻喉科医师检查清理。 这种外耳炎,千万要注意!「恶性外耳炎」 大部分的急性外耳炎经过药物治疗后,约莫 7 到 10 天都能痊愈。有一种外耳炎称为「恶性外耳炎」(Malignant otitis externa),请您务必留意,因为这疾病可能会造成严重并发症,甚至威胁生命! 光听到「恶性」这两字就知道其严重性。恶性外耳炎常发生在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例如糖尿病、老年人、接受放射线治疗或化疗…等,当此族群出现以下症状时,一定要想到这个疾病: ● 耳朵持续疼痛超过一个月 ● 耳朵持续有分泌物或肉芽组织生成 ● 神经侵犯,最常影响颜面神经,造成脸歪嘴斜、眼睛无法紧闭 由于恶性外耳炎会侵犯耳朵附近的骨头,若是往上跑,可能影响到脑部,造成脑膜炎、脑脓疡等严重后果。所以一旦怀疑,就必须立刻就医!急性外耳炎通常需要住院接受抗生素静脉注射,配合频繁地清理耳朵,必要时,可考虑高压氧或手术清创等方式。 耳朵痛但耳朵没问题,注意「转移痛」! 有些耳朵痛的状况,耳朵检查起来没事,却是因其他地方的问题,影响到耳朵附近的感觉神经,造成耳朵痛的错觉,这种痛称之为「转移痛」。可能的原因有: ● 咬合关节(颞颌关节)问题:由于此关节位于外耳道下方,若有问题也会造成耳朵痛。通常此类患者有习惯性单侧咀嚼、磨牙、最近接受牙齿治疗等状况,此时按压耳朵前方会疼痛。 ● 扁桃腺发炎、扁桃腺周围脓疡、深颈部感染:这些口咽部的感染,可能影响耳朵附近感觉神经,产生耳朵痛的感觉。 ● 上呼吸消化道癌症:某些癌症(例如口咽癌、下咽癌…等)可能会以耳朵痛作表现,若有抽烟喝酒吃槟榔、或是人类乳突病毒感染的人,要特别注意。 由于这种转移痛可能暗藏危机,且常常是许多严重疾病的早期表现,因此若您有不寻常的耳朵疼痛,建议还是让耳鼻喉科医师帮您做详细的头颈部检查喔! 急性外耳炎常见问答集 问: 点耳滴剂就够吗?需要吃抗生素吗? 答:抗生素耳滴剂可以治疗大多数的急性外耳炎。口服抗生素可能对耳朵的局部感染效果不彰,且有增加细菌抗药性的风险。除非感染已严重蔓延到耳朵以外、或是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不建议使用口服抗生素。 问: 哪一种耳滴剂效果最好呢? 答:只要含有抗生素成分的耳滴剂,目前研究发现对急性外耳炎的治疗效果都好。 问: 既然耳滴剂效果都一样好,为什么医师还要选择不同的耳滴剂呢? 答:医师会视您的耳朵状况选择效果好、又安全的药物。例如若是耳膜有破裂,某些耳滴剂的成份可能对内耳造成伤害,就要小心使用。 问: 点了耳滴剂之后,多久会改善呢? 答:急性外耳炎通常经过耳滴剂治疗后,两三天内症状就会改善。若您的症状持续超过一周以上,请让耳鼻喉科医师帮您再次检查是否有其他问题。 问: 点耳滴剂要两三天才有效,那我这几天耳朵痛怎么办? 答:您可以服用医师开立的口服止痛药,缓解发作前几天的不适,待两三天后耳滴剂效果发挥,就会感到舒服些了。 问: 耳朵已经没有不舒服了,可以不要点耳滴剂了吗? 答:即使耳朵症状已改善,耳滴剂还是建议使用至少 7 天,以避免感染复发的情形。 问: 耳滴剂听起来真好用,有什么副作用吗? 答:大部分的耳滴剂在使用上都是安全的。少部分人可能会对耳滴剂的成份过敏、皮肤 *** 或不适,然而多数不会严重到需要停药的程度。 问: 我还需要告诉医师什么呢? 答:您可以告知医师耳朵是否曾接受手术、中耳抽水、放置中耳通气管等,以及本身是否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这些线索都能帮助医师选择最适合您的治疗喔! 贴心小提醒 「耳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这大概是急性外耳炎的最佳写照了。虽然治疗不难,但仍有许多细节不能大意。平时就要善待您的耳朵,才能常保耳朵的健康喔! 参考资料: ● Rosenfeld RM, 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acute otitis externa.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14 Feb;150(1 Suppl):S1-S24. ● Roland PS, et al. Microbiology of acute otitis externa. Laryngoscope. 2002;112(7, pt 1):1166-1177. ● Hajioff D. Otitis externa. Clin Evid. 2004(12):755-763. ● Nussinovitch M, et al. Cotton-tip applicators as a leading cause of otitis externa. 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 2004;68(4):43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