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崴了康复运动

第一步锻炼踝关节的灵活性(伤后1周左右开始)。

初期小范围踝关节环绕练习。移动脚踝完成整个范围内的运动(上下,前后,绕环),整个过程中保证腿部不动,只移动脚踝,可以想象在写字,如图:第二步锻炼小腿肌肉软组织的力量。

利用脚踝训练带进行力量增强训练(伤后2周左右开始),用脚踝训练带辅助力量训练。具体方法如下:

一、 抗阻踝外翻

坐在床上或凳子上,用皮筋(脚踝训练带)套住两脚,患脚用力外翻,反复做15次,休息30秒,共做4-6 组,每天 1-2 次。二、抗阻足内翻

姿势同抗阻足外翻,皮筋在远端固定,用力内翻,数量和要求同抗阻踝外翻。三、抗阻勾脚

以皮筋为阻力套在脚上,远端固定在床角或桌脚,并以另一只脚作为支撑进行训练。从伸直位尽量用力勾到屈曲位,稍作停顿(停顿一秒左右),慢慢放开,反复做20次,休息30秒,共做4-6 组,每天1-2次。四、抗阻绷脚

以脚踝训练带近端握于手中,远端套在脚上,从屈曲位尽量用力绷到伸直位,稍作停顿,慢慢放开,反复做20次,休息30秒,共做4-6组,每天1-2 次。 辅助锻炼方法:

五、 平衡功能练习

站在平衡软踏上,腿伸直,挺胸抬头,重心尽量往上提,用一条腿的力量控制身体平衡,每次3-5分钟,休息30秒,共做2-3次每组,1-2组每天。如果力量尚不能保证安全,可以在身旁寻求他人或扶手保护。如果力量很好完成无困难,可以手持重物完成动作或在板垫上做 0-45°半蹲起以增加难度。六、台阶提踵训练

患侧脚掌踩在台阶上,足跟及足弓在台阶以外,从充分勾脚体位用力提踵直到充分绷脚体位,动作标准、数量同方法 1、2,要求尽量在最大行程内完成动作,如果力量有限,可在上肢协助下完成;熟练之后,可手持哑铃负重训练。脚踝扭伤后的恢复训练训练要持之以恒,尽管很枯燥,甚至很痛苦,但坚持锻炼后所获得的结果收益会让你为既往的付出感动欣慰。

练习目标:走路稳定、轻快,才能停止。

盆底肌康复运动

1、盆底操

具体做法是有意识地收缩音道,因为初学者很难体会收缩的力度,因此可以在排尿时收缩盆底,如尿流在收缩时终止,而放松时继续排出,就表示是正确的肌群收缩。在收缩盆底肌群的要尽量避免其他肌肉,如大腿、背部和腹部肌肉的收缩。 训练的强度和时间可以逐渐增加,开始每次收缩尿道、肛门和会音5~10秒后放松,间隔5~10秒重复上述动作,连续5分钟,每日两次。以后逐渐增加训练量。2、产后操

通过增强盆底、腹部、腿部等部位的肌肉,促进盆腔及腹腔器官恢复,帮助新妈咪远离分娩后遗症。产后操的2个阶段: 第一阶段:产后3天-3个月 盆底肌肉训练、腹肌运动、腿部肌肉运动、胸部运动等。最好在床上完成。 第二阶段:产后3个月-6个月 进行全身肌肉力量的恢复训练,并加强腹部和盆底肌肉锻炼。 呼吸运动 目的:通过腹式呼吸运动腹部,增强腹肌,活动内脏。 动作要领: (1)仰卧位,双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2)深吸气使腹壁下陷,内脏牵引向上,然后呼气。重复数次。

3、提肛法即有意识地对以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进行自主性收缩,以加强控尿能力及盆底肌肉力量。具体做法是反复做缩紧肛门音道的动作,每次收紧不少于3秒后放松,连续做15-30分钟,或每日做150-200次,4-6周患者有改善,3个月有明显效果。而对于重度盆底功能障碍者,则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电刺激治疗或者相关的手术治疗。 4、运动法

产后妈妈可以通过一些锻炼,如屏住小便、提肛运动、收缩运动或其它运动来加强弹性的恢复,促进紧实。这几种运动法都是可以采取的,也可以根据G动这款软件来进行修复,效果会很好。经过这些日常的锻炼,可以大大改善盆腔肌肉的张力和周围肌肉,弹性的恢复,对性生活有所帮助。除了恢复性的锻炼,产后妈妈还应该保证摄入必需的营养,保证肌肉的恢复。

运动康复技术学

康复技术主要是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运动学、康复评定技术、运动治疗技术等。具体如下:1、人体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各部分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及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科学,分为大体解剖学和显微解剖学两部分。大体解剖学是借助解剖器械切割尸体的方法,用肉眼观察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和结构的科学。显微解剖学可分为细胞学和组织学。

显微解剖学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的放大作用研究人体的微细结构。2、人体运动学:

人体运动学是研究人体运动的科学分支,主要涉及人体骨骼、肌肉、关节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运动。骨骼、肌肉和关节协同作用形成人体的姿势和动作,神经系统则控制着这些运动的执行和调节。

人体运动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体的生理结构和运动机理,为运动训练和康复治疗提供理论基础。3、康复评定技术:

《康复评定技术》是针对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内容涉及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人体发育学、运动训练学和康复医学等多学科基础知识。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康复医学评定技术对患者进行准确有效的评估,为临床康复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从而为学生学习后继康复治疗学课程和临床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4、运动治疗技术:

运动治疗是为了缓解症状或改善功能,根据伤病的特点进行全身或局部的运动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运动治疗在恢复、重建功能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物理治疗的主体,是康复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

运动疗法与一般体育活动不同,要根据患者的功能情况与疾病特点,选用适当的功能活动与运动方法对患者进行训练,以达到促进身心功能健康,防治疾病的目的。运动疗法通过功能锻炼达到功能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