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气候变化、压力困扰或饮食不调时,都容易出现一些上火症状。那么日常有哪些养生食疗方呢?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希望对你有用! 家常养生食疗方1:黄芪羊肉汤 材料:黄芪,羊肉,桂圆肉,山药,盐等各适量。 做法:1、将羊肉用开水煮一会,捞出来后就用冷水浸泡去羶味。 2、用沙锅将水煮开,放上羊肉,黄芪,桂圆肉,山药一起煮。 3、煮至肉烂熟,加盐调味就可以出锅了,吃肉喝汤。 提示:此汤健脾补虚,黄芪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是一味好药。 家常养生食疗方2:苁蓉豆豉汤 材料:肉苁蓉,干豆豉,萝卜,白豆腐,干鱼片,葱,盐,酱油,味精,麻油等各适量。 做法:1、将肉苁蓉放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小火煮一个小时左右,用纱布滤去药渣,汁内加入干鱼片煮成汤。 2、干豆豉压碎,萝卜洗干净切成丝,一并放在煮好的肉苁蓉鱼片汤中煮开,加上盐和酱油,白豆腐切成丁放在汤中,加葱花,煮至豆腐上浮,最好淋上麻油放上味精就可以出锅食用了。 提示:此汤有温阳补肾的功效 。 家常养生食疗方3:鸡血豆腐汤 材料:鸡血,嫩豆腐,麻油,葱花,酱油,味精等各适量。 做法:1、将鸡血蒸熟后切成方块,用清水洗干净。 2、嫩豆腐切成小块,放在开水锅中稍烫一下捞出沥水。 3、锅内放放汤烧开,倒入鸡血和豆腐,至豆腐漂起后加上调料,烧开后淋上少量的麻油就可以出锅了。 提示:此汤能和中益气,养血安神,活血祛风,适用于功能性子宫 出血,鸡血性平,味咸能活血养血,安神。 家常养生食疗方4:杜仲猪腰汤 材料:杜仲,猪腰子两个,料酒,姜,葱,盐,味精等各适量。 做法:1、将杜仲洗干净后,用水煎好取汁。 2、将猪腰子去筋膜,洗干净后切成片。 3、将猪腰子,料酒,葱,姜加入杜仲汁中,加适量的水,小火炖至熟,加上盐和味精就可以出锅了。 提示:此汤能补肾,祛风溼。适用于腰膝酸软无力,易疲劳,劳累后症状 加重,阴雨天发作明显者。 家常养生食疗方5:羊乳山药羹 材料:淮山药,鲜羊乳,料酒,葱,盐,鸡精,味精等各适量。 做法:将淮山药炒黄研末,鲜羊乳煮开后加入山药末,料酒,葱,盐,鸡精,味精调味后就可以食用了。 提示:此汤能平补三焦,益气养阴。用于便秘 ,尿多,病后体虚等病症。
冬季养生保健知识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也当讲“藏”。由于人体阳气闭藏后,人体新陈代谢相应就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变化。冬季时节,肾脏机能正常,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即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而产生疾病。冬季养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养肾防寒”,以下几点是贯彻这一原则的要点。精神调养:除了重视保持精神上的安静以外,在神藏于内时还要学会及时调摄不良情绪,当处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状态时,应尽快恢复心理平静。在冬季还要防止季节性情感失调症的发生。所谓季节性情感失调症,是指一些人在冬季易发生情绪抑郁、懒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现象,并且年复一年地出现。这种现象多见于青年,尤其是女性。预防的方法是多晒太阳以延长光照时间,这是调养情绪的天然疗法。饮食调养:冬季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冬季宜多食的食物有羊肉、狗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还要遵循“少食咸,多食苦”的原则: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当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冬季饮食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因为此类食物属“饮”,易使脾胃之阳气受损。起居保健:《黄帝内经》里指出:“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意思是,冬天要早睡、晚起,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后为益(尤其对于老人而言)。冬季起居养生应注意以下几点:穿衣要讲“衣服气候”,指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应始终保持在32℃~33℃,这种理想的“衣服气候”,可缓冲外界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要注重双脚的保暖。由于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因此脚的皮温最低。中医认为,足部受寒,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致腹泻、月经不调、阳痿、腰腿痛等病症。其三,冬季定时开窗换气有利于身体健康。其四,蒙头睡觉不可取。冬天蒙头睡觉极宜造成缺氧而致胸闷气短。其五,夜间忌憋尿。由于冬夜较长,长时间憋尿,会使有毒物质积存而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锻炼强身: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事实证明,冬季多参与室外活动,使身体受到适当的寒冷刺激,可使心脏跳动加快,呼吸加深,体内新陈代谢加强,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有益健康。
冬季食疗养生知识
1、枸杞:养肝明目。冬季是补肾的好季节,而枸杞是补肾佳品。枸杞性味甘平,归肝、肾经,能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对肾脏和肝脏都是宝。在空气干冷的冬季,眼睛易干涩、流泪,常吃枸杞还能缓解这些症状。
2、大枣:补中益气。大枣对身体好处不少,民间有“一日吃仨枣,一生不显老”的说法。中医认为,大枣性味甘温,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是冬季上佳的滋补品。它富含铁元素,可促进血液循环,病后体弱、贫血患者以及冬季手脚冰凉的女性都适合用大枣调理身体。
3、当归:活血祛寒。天冷时食物能帮人体御寒,1800多年前的中医经典著作《金匮要略》中,就有一款特别适合寒冷季节食用的“当归生姜羊肉汤“,主要成分之一当归,被历代医家誉为“血中圣药”。
当归性温,入肝、心、脾经,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作用。当归并非只适合女性使用,凡是血虚、血瘀的病人,表现为血虚头痛、头晕心悸、面色萎黄、跌打损伤、皮肤感染、血虚肠燥便秘都可试用。4、白萝卜:去火化痰。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十一月萝卜赛人参”。白萝卜是冬季的时令蔬菜,也是养生的好食材。中医把肺看做“娇脏”,是外邪首先侵袭的地方,立冬后需特别呵护。
白萝卜性凉,味甘辛,归肺、胃经,对肺胃有热、痰多、气胀食滞、消化不良、大小便不畅的人尤其适用。在食用上,它有两个最佳搭档:如想发挥止咳效果,就将白萝卜和冰糖搭配,共同达到除痰润肺、和中止咳的作用。
抑制咽喉发干、疼痛的症状,可把白萝卜与青果煎煮后当茶饮,能很好地缓解肺胃热盛引起的咽喉肿痛。
5、红糖:化瘀散寒。冬季强调温补,红糖性温、味甘,入脾经,能“温而补之,温而通之,温而散之”,具有化瘀散寒、暖胃健脾、缓解疼痛的功效。
对体寒虚弱、造血功能下降的老人,尤其是大病初愈者,红糖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是物美价廉的补品。红糖是未经精炼的粗糖,保留较多维生素和铁、锌、锰等矿物质,营养价值较高。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冬天养生饮食吃什么?7种食物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