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太极、八卦、形意同属内家拳派,其拳理形同源,贯于一脉,又各成体系。道家从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理论而演化生发出八卦 转九宫功法。而形意拳则以太极、八卦之理,演化形成以五行生克之五行劈、崩、钻、炮、横。 八卦掌历来只在道门秘传,历经数代,历时二百余年,以独特的风格和奇妙的武技,闪亮中华拳坛,它集中国传统儒道,托意于易经卦象,融诸多武学精华于一体。形成了一套极富特色 的完整武术拳种体系,从而享誉武林。它以走为法,以掌为用,集八掌法,八拳法,八摔法,八擒拿法,八腿法,八点打法,八步身法于一身,八八六十四法,变化 无穷。体用中避正就斜,以斜打正,顺势巧打,指上打下,声东击西,连环相生,虚实莫测,柔若绵里藏针,刚则冷弹炸脆,既是强身健体的好拳种,又是防身技击的好功法。 一、刻苦练功讲九要 八卦掌是内家拳,练好八卦掌不仅要求练功刻苦,更要讲究其方式和要领,要有明师指点。练好八卦掌有以下九个要求: 1、要腰往下塌,尾闾上提。 2、要实腹宽胸,开胸顺气。 3、要谷道内提。 4、要舌顶上颚,头顶悬。 5、要双肘里裹,沉肩坠肘。 6、要松肩活臂,臂如拉弓。 7、要尾间下垂,立如牌坊。 8、要缩两肩与两胯,肩胯极力回缩。 9、要起落钻翻分明,起为横,落为顺,钻为穿,翻为打,起落钻翻如机轮转动循环无间。 空胸拔顶下塌腰,扭步掰膝抓地牢”。在练习中要按照要领规范练习。在走转时,头部始终保持虚灵顶劲,空 胸实腹,沉肩坠肘,沉腹坐胯,迈步循圈,转无棱角,两目注视虎口,向圈中心平视,劲线贯一。这样做可以使精神集中,下盘稳固,精力充沛,遇敌不慌。 练拳中还应从实战出发,练用不能脱节。练是为了用,用是检验练的效果,要体验出八卦掌的转,在转动中,逆中引顺,顺中用逆,劲线合一,这样就可使精神集中,精力充沛,轻松自如,周身一家,何愁无往而不胜矣! 二、三节分明知进退 “三节分明知进退,松膀长腰跟步钻。”此歌诀讲的是要明三节,讲进退,掌握掌法的使用方法。三节分为上中下三节。以一身而言,手肘为梢节,胸腹为中节, 足腿为根节;以足腿而言,足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上节不明,手足强硬拙力,中节不明,浑身虚空无力,下节不明,重心不稳,虚浮磐跌。 只有三节分 明,才能得心应手,一动无不动,周身协调,方不致有长短曲直参差俯仰之毛。要立身中正,掌随身变,步动身随,当对方打来,不要硬力对抗,应绕弧闪中迂回 其身侧,引劲落空,进步全凭后脚蹬,用后脚的根节力,将劲由腿而腰,由腰至臂至掌,逐节催动,前腿插抢中央,身涌后腿跟随,发力雄浑劲整,何愁不使对方迎 锋而倒。 我们是否应该注重三节.掌握掌法,步法的规范练用,练时无人若有人,用时守势明法,有人视无人,身随步翻,掌随身变,则将会使八卦掌技击特点更加明显,体用也更将能事半功倍。 三、得机得势顺其然 八卦掌技击理论主要是要顺其自然,要深究其哲理。要快打巧打,切忌蛮 *** 拼拙力,实战中往往是一搭手,就能立分高下,有时即使未搭手,行家一伸手,自己 亦心知肚明不必推来推去,纠缠不停。八卦掌要领讲“盖开之不语力,固尚用力之意”。就是说两军对垒,不仅是靠挂避闪跨,钩搂崩打为用,更要讲究得机得势应 变神速。如能做到“快、狠、变”机敏神算,对方虽说有力而兀所用,想走而难逃追击,想挂亦不敌其捷。拳有动不见形,一动即至之说,高深的武术家,有一羽不 能所加之觉,何况蛮力乎。 【武术】【八卦】、【技击】、
道家养生八段锦完整跟练版
其实我们都知道在生活中很多人都特别希望身体更加健康的,如果是平时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运动的方式就可以改善我们的身体的,而且对于这个八段锦,易筋经和太极拳哪一个健身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所以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一些锻炼的方式才行。太极拳综合融汇了我国诸多拳种之长,结合古代的导引术、吐纳术、吸取古典唯物哲学阴阳学说与中医基本理论的经络学说,是一种内外兼修的拳术。太极拳练习时要求气沉丹田,采用腹式呼吸的方法,使之深、长、匀、细,日渐扩大肺活量,奠定健康的根基。练太极拳要周身放松,全身运动,以意导动,气达四梢,内气运行无处不到。它不仅可使大动脉畅通,还可避免微循环毛细血管的过早老化,有利于血循环疾病的防治。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提高,空调、电扇使人免受寒暑之苦,却使皮肤散热功能下降,汗腺闭塞,皮肤的通透性弱化,有害物质得不到及时排泄,新陈代谢失调。八段锦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法,源于梁代,成于宋,盛于明清。八段锦的“八”字,不光单指段、节和八个动作,另寓深意厚。表示其功能有多种要素,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循环运转。所谓“锦”字是由“金”“帛”组成,绝美华贵,可以理解为单个导引术式的汇集,如丝锦那样连绵不断,是一套完整健身方法。各有各的优点吧!
道家养生站桩功教学
这里只分享干货内容,让您阅读起来也是一种享受,注重道家养生功法的传承,希望大家能珍惜对待。如果您对于这方面感兴趣,可以加老师 ***(长按复制),邀请进群学习,赠送资料,观看专业老师在线直播讲解教学,希望大家珍惜缘分,同修炼,共传承!纵观目前市面上所教学的内容,它们的要求与细节各不相同,所以你要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练法,还得擦亮眼睛。如果您对于这方面感兴趣,可以继续看下去,本文旨在分享!无论是道教、禅宗、密宗、瑜伽以及数百种气功均以站桩为其基本功,虽然站桩有很多的功效,但是不能把握好要领,依然徒劳。预备姿势:放松直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内扣10°左右;两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内;身体中正,目视前方。起势:掌心相对,两臂向前缓缓抬至与肩平;翻掌向上,屈肘收手,经腰间带脉处向后、向外、再向前划弧;翻掌向下,两臂略收回,置于体前,同时屈膝下蹲成马步站桩式。 站桩的细节和要领 1、两脚与肩同宽;2、两脚尖内扣10°左右;3、十趾抓地,但不要过分用力;4、屈膝下蹲,但膝不超过脚尖;5、收腹、提肛;6、圆档、松腰、松胯;7、含胸拔背;8、虚领顶劲;9、目视前方;10、鼻尖与肚脐的连线垂直于地面;11、百会与会阴的连线垂直于地面;12、虚腋;13、沉肩坠肘;14、前臂与地面平行;15、两前臂互相平行;16、中指根部与前臂成一直线;17、手掌成瓦状;18、手指成阶梯形,拇指与食指成鸭嘴形;19、上虚下实,面带微笑,自然呼吸;20、马步站桩时要做到“三个不要”和“一个强调”:不要入静;不要意守;不要将别的功法的概念加入本功法。强调动作姿势的准确;21、要做到三个稳:起势稳;站桩稳;收功稳。要求:每次站桩的时间不宜少于30分钟(初学者时间可以由短到长,循序渐进);架势可随着体力的增强而由高到低(在一定的范围内,架势越低,“体外反搏”的作用越强,“爆发力”越大)。注意是一定范围内,不要一味求低。站桩疗法是指通过站桩的方式达到强身健体,预防与治疗各种疾病的方法。 站桩的十大主要功效 无论是道教、禅宗、密宗、瑜伽以及数百种气功均以站桩为其基本功,站桩锻练而产生的功能及效验兹例如下:1、身体发热初站桩后,初步感觉热气弥漫逐渐及与腰胯、小腹盎于背以及周身四肢,继使自身之元气充及五梢(五梢者舌为肉梢,齿为首梢,为筋梢,为血梢,十指为神经末梢。)充沛之热以关元、气海最明显。 2、周身发汗体温增高,热能可通达全身,畅及四肢,周身皮肤毛孔开,透出微汗,出汗不宜过多,以汗透毛皮为度;初步可治疗伤风感冒,经常练功者能遍烧全身,汗流如雨,湿透衣裤,可永绝感冒。3、唾液增加站桩入静嘴似笑非笑、齿微叩、舌往上微卷、唾液自然增加,自如泉涌,其味清洌,久则甘甜,具生长荷尔蒙及助消化之功效,唾液增加时,可缓缓吞下,不生津时可用舌满口搅动,使之再生,称为“神龙搅海”。4、健全脾胃站桩放松入静,锻炼肝胃脾,健全脾胃,增进食欲,强固整个消化系统机能,可使胃肠蠕动功能加快产生肠鸣,发动胃气,如打噎呵气等现象,久之可永绝肠胃病。5、降低血压缓和呼吸、降低血压、柔和血管、松驰神经。脑下垂体内分泌均衡活动,使淋巴腺、甲状腺、肾上腺恢复健康,调和气血、旺盛血液、防治血管硬化,使血压恢复正常。6、强健心脏松静减轻心脏负担,增强心力,心脏跳动缓慢,增加休息,心机能得以休息,保证血液循环正常。7、打通督任二脉经络通顺,能透尾闾,循夹脊神经穴位通路盎于背,达于顶,复循会阴尾闾运行不止,可使上元神气、中元心气、下元肾气接通为一,可还精补脑。8、补肾益精精为命宝,精衰则神衰则万病生,站桩功则在补精补肾、益阳壮阳、添髓活髓、恢复元神、增强体魄。9、补脑安神站桩可使大脑安静下来,得以休息,加深睡眠,此一安静壮态不同于睡眠和一般休息,系一种特殊的入静放松,是特殊性内仰状态。可使大脑皮质神经得到特殊的休息,使其运动转向机能的恢复,能量的消耗转向能量的贮存和补充,故能补脑安神,对失眠神经衰弱得到恢复。10、返老还童站桩可以防止衰老及延缓衰老,人所以衰老主要是细胞新陈代谢功能衰退,骨髓干枯内分泌荷尔蒙不足所致;站桩功可自生荷尔蒙,旺盛内分泌腺,充实骨髓,活泼中枢神经,鼓荡血气,增强生命代谢功能,疏通经络,旺盛精神,永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