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神经科 2021-04-13 18:30收录于话题#睡眠障碍7个内容#指南共识79个内容不宁腿综合征(RLS),又称不安腿综合征,Willis-Ekbom病(WED),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感觉运动障碍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强烈的、几乎不可抗拒的活动腿的欲望,大多发生在傍晚或夜间,安静或休息时加重,活动后好转。RLS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可导致失眠、抑郁和焦虑。为规范RLS的诊断和治疗,国内本领域专家编制了适合我国国情的RLS诊断和治疗指南,以下简要介绍不宁腿综合征的治疗。RLS的一般治疗在进行RLS的治疗前需首先评估可能加重RLS症状的潜在因素,尽可能消除或减少这些继发性因素的影响。推荐意见:建议避免使用可能诱发RLS的药物,如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抗抑郁药、抗组胺药和钙离子通道阻滞剂。[2B]培养健康的睡眠习惯,如腿部不适减轻一段时间后尝试每天在同一时间入睡,睡前洗澡或进行简单的活动可能有效,尽可能避免睡眠剥夺,避免或减少咖啡因、茶、能量饮料、尼古丁、酒精等摄入。[1C]RLS的药物治疗1. 铁剂外周铁缺乏会进一步加重部分个体脑内某些区域的缺铁。相比其他治疗RLS的药物,铁剂更可能改善RLS脑内缺铁的病理生理状态。常用的口服补铁剂有:琥珀酸亚铁、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和多糖铁复合物等。静脉铁剂包括葡萄糖酸钠铁、蔗糖铁、羧基麦芽糖铁、低分子右旋糖酐铁、异麦芽糖酐铁1000和超顺磁纳米氧化铁等。推荐意见:硫酸亚铁325mg/次(2次/d,含有65mg元素铁),每次联合使用100mg维生素C。用于治疗血清铁蛋白≤75μg/L的患者可能有效[2C],但用于血清铁蛋白>75μg/L的成人患者可能无效[2C]。在血清铁蛋白<300μg/L且转铁蛋白饱和度<45%的患者中,1000mg羧基麦芽糖铁用于治疗中-重度RLS有效[1A]。不推荐当血清铁蛋白<45μg/L时,输注5次200mg的蔗糖铁用于改善RLS[1B],并且当间隔超过24h,输注2次500mg的蔗糖铁对于血清铁蛋白<300μg/L的RLS也可能是无效的[1B]。2.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是一种D1、D2、D3受体激动剂,对D3受体的亲和力较高。推荐意见:推荐普拉克索作为中-重度RLS的首选治疗,以小剂量(0.125mg)起始[1A]。3. 多巴胺能制剂左旋多巴是最早用于RLS治疗的多巴胺能药物。100~200mg可有效减轻RLS的症状。症状恶化是左旋多巴长期治疗的主要不良反应,持续用药6个月症状恶化的发生率高达40%~60%。推荐意见:考虑到其潜在恶化风险,不推荐左旋多巴作为慢性持续型RLS患者的首选治疗[1B]。4. α2δ钙通道配体如加巴喷丁恩那卡比、加巴喷丁、普瑞巴林均为多巴胺能疗法的替代治疗药物。推荐意见:推荐使用加巴喷丁-恩那卡比改善中-重度RLS及主观睡眠质量[1A]。建议加巴喷丁恩那卡比用于以感觉症状为主的RLS患者,同时对于入睡困难和其他失眠症状也有疗效[专家共识]。建议使用普瑞巴林减轻RLS症状的严重程度[2C]。5. 阿片类受体激动剂长期以来,临床医师基于临床经验将阿片受体激动剂用作RLS的替代治疗。推荐意见:当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时,建议使用阿片类药物[2C]。不推荐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RLS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1B]。卒中后RLS的治疗卒中后RLS的患病率为5.33%~12.40%,尤其是桥脑、基底节区、半卵圆中心 等部位的卒中。推荐意见:建议对卒中患者筛查RLS,特别是桥脑、基底节、内囊及放射冠区的卒中患者[专家共识]。卒中合并RLS的药物治疗,宜根据患者主要症状及严重程度采取个体化方案。首选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普拉克索和罗匹尼罗治疗[专家共识]。帕金森病(PD)合并RLS的治疗PD患者的RLS发生率为15.0%,国内的发生率为8.41%~34.85%,可能的危险因素为铁缺乏、营养不良等。PD合并RLS治疗前首先需要排除药物因素和其他合并症导致的继发性RLS,再根据RLS症状严重程度选择治疗方案。推荐意见:注意排除相关因素和伴随症状,如代谢紊乱、终末期肾病、糖尿病、妊娠和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的使用[专家共识]。轻度RLS,建议改变生活方式;其他非药物治疗包括按摩、凉水澡或温水澡、体育锻炼、转移注意力等[专家共识]。建议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如普拉克索缓释片或罗替高汀贴剂)。为避免恶化,应从最低有效剂量开始[专家共识]。PD合并RLS的患者,当血清铁蛋白<75μg/L或转铁蛋白饱和度<20%时,建议口服补铁;若不能耐受口服铁剂或存在禁忌,可考虑静脉补铁[专家共识]。医脉通整理自: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睡眠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 中国不宁腿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版)[J]. 中华医学杂志,2021,101(13):908-925.收录于话题 #指南共识 79个上一篇2021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共识发布,3分钟划重点丨指南共识下一篇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心脏病患者血压管理,3分钟划重点丨指南共识阅读原文阅读 1.2万分享收藏赞40在看33写下你的留言:,。视频小程序赞,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活血化瘀第一名方
一个活血化瘀的千古名方:血府逐瘀汤
瘀血的位置是固定的,所以痛起来位置也是固定的,像针扎在上面似的。比方说头痛,头部有瘀血箍在那里,像戴了个金箍,这种痛它的位置就是固定的。王清任说了:“查患头痛者,无表证,无里证,无气虚痰饮等症,忽犯忽好,百方不效,用此方一剂而愈。”
头痛,不是因为外感,也不是因为气虚,或者其他的什么原因,但就是痛,而且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痛,就像天气一样,今天好一点,明天差一点,让人捉摸不定,血府逐瘀汤把瘀血化掉,痛就止住了。
还有胸痛。为什么叫血府逐瘀汤?血府在哪里?就在人的这个胸部。中医认为胸部是血液汇聚的地方,瘀血停留在胸部,导致的各种疼痛,不管是胁肋痛,胃脘痛,还是后背痛,又或者是跌打痛,只要是刺痛感在那里,血府逐瘀汤就管用。
血府逐瘀汤可以止汗瘀血这个东西它在体内瘀积的久了,会化热。为什么?血液之所以在体内上上下下的循环流动离不开气的推动,这叫气能行血,
反过来,血能载气,血里面是有气的,气是一种能量,当能量淤积在一起的时候必然会化热。热把津液赶到皮肤外面去了,表现出来就是汗。出汗的同时还会感到有股热气从内往外冒。
干呕不是因为吃坏了东西,也没有其他症状,就是干呕,王清任认为是咽喉这个地方有瘀血。顽固呃逆,通俗一点叫打嗝,一般认为是胃的问题,胃气不降,但是降气的路子又走不通,因为气机运行的通道被瘀血堵住了。心慌心跳心是靠血养着的,心血不足,心就会慌乱不安。这种情况可以吃上一点归脾丸。还有一种情况,不是心血少了,是心血进不到心脏里去,
瘀血堵在血脉管道里头,新血要进到心脏,发现周围被一层瘀血堵住,堵住了,进不去,心脏就缺血了,能不慌乱么?像这种情况用补血药是不管用的。因为补的再多,它也去不到该去的地方,要怎么样,活血化瘀。
活血化瘀通络最好的办法
很多 中药 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它们能够疏通身体中的血脉、去除淤积血瘀,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有哪些呢?本文是我整理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的资料,仅供参考。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 第一:当归中医 方面认为当归性温,服用之后具有很好的活血以及补血的作用,另外女性出现 月经不调 或者是 痛经 的情况服用当归也能够很好的缓解。当归还具有降低 血脂 以及 血压 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扩张周血管的大小,增加冠脉中的血流量,对于一些心律失常的情况有着很好的疗效。第二:益母草益母草性寒味苦,具有很好的调节月经以及活血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具有祛瘀以及止痛、降低血压的效果,服用益母草之后能够很好的扩张身体中血管的大小,有效的调节肾上腺素的分泌,对于体内的微循环还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第三:赤芍赤芍具有很好的活血化瘀以及凉血止痛的作用,另外服用赤芍之后能很好的增强身体中的冠脉血流量以及输出量,对于体内的微循环调节作用也非常的非常不错。如果出现了中毒、惊厥、疼痛等情况,服用赤芍能够很好的令身体恢复 健康 ,一般情况下赤芍的使用量应该控制在3克到15克之前,千万不能够超量服用。第四:丹皮丹皮也具有很好的活血祛瘀以及凉血等作用,进入身体之后能够很好的降低毛细血管的黏稠性,这样就能够很好的抑制体内血小板的淤积,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日常服用丹皮还具有降低血压的功效,另外抗菌、止血还有解热、镇痛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第五:丹参丹参也具有很好高的养血、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很好的调整心率情况,并且增加冠脉血流量。除此之外还能够抗变态反应,对于身体非常的有好处。第六:红花红花具有很好的止痛祛瘀以及活血通经的功效,服用之后能够有效的减慢心率,同时增加 血液 流量,并且对于血小板的凝集情况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一般情况下使用量应该控制在3克到10克之间。第七:山楂山楂不仅仅只有我们日常所熟知的消食作用,同时他活血化瘀的作用也是非常不错的。服用山楂能够很好的降低血压以及血凝,除此之外抗菌、镇静以及强心效果都是非常不错的。不过山楂服用千万不能够过量服用,否则对于身体也是没有好处的。第八:川穹服用川穹之后能够很好的疏通静脉,并且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情况。另外川穹在进入身体之后能够有效的抑制血栓的形成,抑制身体出现血栓素A2。除此之外还具有镇静作用,另外降低血脂的作用也是非常的不错。第九:红花很多人对于红花的印象应该是来自于诸多的宫廷剧吧,认为红花具有堕胎的作用。事实上红花也是属于活血化瘀的中药之一,服用红花能起到止痛以及疏通经络的作用,有效的扩张身体中的血管,降低患有高血压的可能,并且还能够很好的抑制身体出现心率过快的情况,保证身体健康。不过红花虽好,日常服用的时候仍旧需要注意用量,每次服用最好能够控制在3~10克作用,孕妇千万不能够服用。第十:生蒲黄这种 中药材 性凉,服用之后具有活血止血以及活血化瘀的作用,例如还具有镇静、止痛、利尿、消肿以及收缩子宫的作用。女性在 分娩 之后服用生蒲黄,能够很好的促进身体恢复健康,不过孕妇不能够服用,避免出现早产或者是流产的情况。活血通络中药 这类药物具有流通血脉、疏通络脉的作用。络脉可分为十五络、络脉、孙络,由经脉分出,呈网状散布于全身各处,配合经脉网络五脏六腑,以运行营卫气血。如血瘀脉中,络脉不通则会引起疾患,如固定不移的疼痛,包括刺痛、割痛,按之痛剧,久痛不愈,反复发作者,以及局部感觉异常、活动不利等,均可用此类药物。麝香:辛,温,入心、脾经。活血通经,善走窜,内服外用均可使壅闭之络脉开通,亦能促进苏醒。 心绞痛 与心肌梗死,皆可以之急救。《本草纲目》谓之诸风、诸气、诸血、诸痛、诸痫、症瘕诸病,经络壅闭,孔窍不利者,皆宜以此疏导开通。叶天士治顽痹,王清任治上部瘀血,皆以之通络定痛。马钱子:性苦,寒,大毒,人肝、脾经。消肿止痛,多用于伤、 外科 。王清任谓之“龙马自来丹”,即以此为主药。近年来多用于 癌症 ,亦有验案。外用能治面瘫,煎服可治乳糜尿。惟此品毒性剧烈,需如法炮制后方可入药。全竭、蜈蚣:辛,温,有毒,入肝经。具有镇痉、止痛、 解毒 等作用,二药合用名“止痉散”,吞服能立止头痛,善搜剔经络血瘀,故久病、怪病与血瘀兼有风征者,用之多有效。蜈蚣能促使疮面收口生肌,又可治噎膈。乳香、没药:苦,平,人肝、脾经。活血止痛,消肿生肌,能治血凝不通所致之痛经与外伤性疼痛、 风湿 痹痛,还有通经作用。两药每每相兼而用。 红花:辛,温,入心、肝经。活血通经,消散血积,适用于各种瘀血阻滞的证候。近年来用作止痛剂颇验。另有藏红花性寒,兼能凉血解毒。桃仁:苦、甘,平,入心、肝、大肠经。临床与红花合用,为活血化瘀的基本药物。桃仁除具有调经止痛、治伤消肿等作用外,还能润肠,可使瘀热从大便排出,肠瘫、肺瘫、肠燥 便秘 以及血瘀化热者多用之。王不留行:苦,平,入肝、胃经。临床多用以通利血脉,上能通乳汁,下可通经闭。用其软坚、通痹、消肿之功,颇有疗效。穿山甲:咸,微寒,入肝、胃经。善走窜,能活血散瘀,通行经络,可消瘫肿。已化脓者,可促其自溃,亦治痹痛、症瘕。近代用作升高白细胞计数及治疗特发性血尿。螳螂:咸,温,入心、肝、大肠经。散瘀血,兼能通便。可用于不全性 肠梗阻 ;配全竭、蜈蚣能治癌肿疼痛;又能入心泻热,以治小儿急惊风抽搐。鬼箭羽:苦,寒,入肝、大肠经。破血通经,用治瘀阻腹痈,风湿痛,类风湿 关节炎 、骨质变形、活动不利,有除痹活络之功效。近年又用以治癌肿、 糖尿病 者,也有疗效。 苏木:甘、咸,平,入心、肝、脾经。功效有类红花,少则和血,多则破血,多用于跌打损伤、瘀阻 腹痛 。外用治血肿。与人参同用,有改善心功能的效果。自然 铜:辛,平,入肝经。多用于外伤性 骨折 ,瘀滞疼痛。有散瘀止痛,续筋接骨之效。活血消症药这类药物能祛除瘀血,消散症积,适用于瘀血结聚的症结肿块。《医林改错》谓:“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故凡肿胀包块,按之硬痛,固定不移而经久不消者,均为瘀血所致,如 肝硬化 、肝脾肿大、 子宫肌瘤 以及各种 肿瘤 与血肿、包块均是。活血化瘀药物,能增强吞噬细胞功能,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故能消除肿瘤。虫类药在这类药物中比重大,叶天士说:“考仲景于劳伤血痹诸法,每取虫蚁迅速飞走诸灵,俾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着,气可宣通”,因其能走窜攻坚,破血逐瘀,消散症积之力独胜。廑虫:咸,寒,人肝经。破血逐瘀,消症散结。用治跌扑损伤、肝脾肿大。因功善搜剔,故久瘀者多用之。人参鳖甲煎丸与下瘀血汤皆有之,单味研末吞服,治腰部扭伤有效。 水蛭:咸、苦,平,有毒,入肝、膀胱经。破血消症,散瘀之力较强,药理证实其具有抗血凝作用,以之治 冠心病 、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具有较好疗效,生用比熟用好,吞剂比入煎好。虻虫:苦,微寒,有毒,人肝经。破血力猛,治经闭、积聚,功效与用法与水蛭同。 蛴螬:咸,温,有毒,人肝经。散瘀消症,退翳,治目疾,还具有通络止痛之效。鼠妇:酸,温,人肝、膀胱经。祛瘀攻积,治肝脾肿大,并能治 湿热 交蕴、气滞血瘀之癃闭。 黄药子:苦,平,人肝、心经。散血凉血,消瘿止咳,近年用以治疗各种肿瘤及癌症,有软坚消积作用。多服可引致药物性肝炎,连续应用以不超过1个月为妥。阿魏:苦、辛,温,人脾、胃经。内服散症消积,外用化积消块。因气味奇臭,多人丸吞服,具有较强的化瘀作用。干漆:辛、苦,温,人肝、胃经。祛瘀,破症,杀虫。祛瘀之力较胜,多吞服。水红花子:咸,微寒,入肝、胃经。散血,消积,止痛。外敷能消肿块,近年来常用于肿瘤及脉管炎。三棱、莪术:苦,平,人肝、脾经。破血祛瘀,消积止痛,治经闭痛,症瘕积聚,亦治食积腹胀。能破血中之气,凡一切血凝气滞之男子痃癖、女子症瘕、小儿食积,均宜投之。张锡纯谓:“化血之力三棱优于莪术,理气之力莪术优于三棱”,两药常同用。近年发现莪术能抗肿瘤,可用治 白血病 ,已制成针剂。山楂:酸、甘,微温,人脾、胃、肝经。散瘀行滞,消食化积。临床以生山楂降胆固醇颇效。民间单方以醋浸山楂,日服五六枚,可治高血压病。有报导用生山楂30g煎服,治声带息肉有效。急性子:微苦,温,小毒,人肝经。散结。治骨刺哽喉,妇女经闭,各种积块。皂角剌:辛,温,人肝、胃经。外科用其消肿托毒排脓,亦可治麻风、顽癣。性较锐利,可用于治疗褒潜不化之顽疾或肿块。海藻、昆布:咸,寒,人肝、胃、肾经。消痰结,治瘘瘤瘰疬。因其有较好的软坚作用,故用治各种积聚肿块多效,治经闭亦佳。活血止血中药活血化瘀法是治疗瘀血证最常用的方法,其临床运用是通过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和 方剂 来体现的。因此对活血化瘀常用方药的认识,是探讨活血化瘀疗法的一个重要内容。 活血化瘀药物分类与效能运用活血化瘀药物,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要掌握药物的特性。活血化瘀药物除具有通行血脉、畅流血液、消除瘀滞的共有作用外,每味还兼有其他不同的特有功效。根据临床体会,可分为止血、消症、通络行气、利水、养血、凉血等7种类型。不仅于此,还应该掌握药物属性。寒热温凉,不容忽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中医治病的基本法则。如常用治冠心病的毛冬青,因系凉血活血的寒性药物,故不宜用于寒性症状的患者;相反,用温散之川芎用于热性冠心病患者就易产生亢进症状。还有一些药物对 疾病 或部位具有敏感的特性,如消症除痞之用三棱、莪术、阿魏;治囊肿之用黄药子、刘寄奴;瘀血在上部用川芎、下部用牛膝,在心用郁金、在肝用泽兰等等,掌握这些药物特性,可以恰到好处。第二,用活血化瘀药物不能离开辨证论治的基本精神,.不能离开理法方药,掌握了药性,还要掌握医理,否则废医存药,把具有丰富内容的活血化瘀疗法. 简单化、公式化,一见某病,即用某药,对号人座,是不会取得满意疗效的。(1) 活血止血药:这类药物既能活血,又可止血,适用于因出血而引起的瘀血证,或血瘀造成的出血,具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根据药性之不同,又可分为寒性与温性两类。 寒性药:适用于实热出血。侧柏叶:苦、寒,人肺、肝、大肠经。凉血散瘀,祛风利湿。既能活血又能止血,止血效果较好。曾以之与当归组成生发丸治 脱发 症,除脂溢性脱发外,其他均有一定疗效。有文献报导以新鲜者浸入酒精,7天后取擦头部治脱发有效。近年来用于治疗慢性支 气管炎 ,兼有止咳、祛痰、消炎之效。地榆:苦、酸,微寒,人肝、大肠经。活血止血, 清热 解毒。用于各种出血,均有良效。善除下焦之热,能治赤带及菌痢脓血甚者,外用敷治烫 烧伤 颇效。《本草选旨》称其:“以之止血,取上截炒用,以之行血,取下截生用”,生用亦能止血,用炒则能减少寒性以利胃部吸收。槐花:苦、微寒,人肝、大肠经。能治多种出血,防治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用其新鲜者捣敷两太阳穴,能防治颅内出血。临床还用作抗过敏药物以治 荨麻疹 等 皮肤病 ;与地锦草同用治糖尿病,有控制 血糖 作用;配连翘、红枣治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 ,多有验者。大小蓟:甘、凉,入肝经。两药皆以下行导瘀为主,上行之吐衄可止,故能愈咯血、脏血诸症。《唐本草》称:“大小蓟皆能破血,但大疗痈肿,而小蓟专主血,不能消痈肿也。”用大蓟鲜者捣敷治痈肿甚效,近年来还用于高血压病、 肾炎 等病。临床还看到具有良好的退黄作用。茜草:苦、寒,人肝经。凉血止血,能行能止,用治热性出血,外敷能愈外伤及疮痈肿毒。《本草纲目》记载此药能“治女子经水不通,以一两煎酒服之,一日即通,甚效",临床多验。月经过多,用之亦能止血,一般用作攻剂,量宜大;用作止血,量宜小。藕节:涩,平,人肝、肺、胃经。止血又能化瘀,治热性出血则生用,用治虚寒出血则用炭。用鲜藕90g,红枣10枚同煎服,防治月经过多,颇有卓效。温性药:适于虚寒性出血。三七:甘、苦,温,人肝、胃经。化瘀止血,兼有镇痛作用,多单独运用,止血不留瘀,功效良好。近多用治冠心病、心绞痛,与血竭粉同用,功效更佳。亦可外敷伤处,能消肿止痛。用治膜样痛经,能使瘀块及内膜化层排出,减轻腹痛。牛角腮:苦,温,入心、肝经。生用治闭经及瘀血疼痛,炒黄加醋则性涩,治崩漏带多。与 补肾 药同用治功能性子宫出血。五灵脂:咸,温,人肝经。化瘀止痛,为治疗血滞诸痛之要药,用于心绞痛或脘腹疼痛,醋炒后可增加止血与止痛作用,令血归经而不妄行。蒲黄:甘,平,人肝、心包经。可用于各种出血,生用、炒用均有效果,吞服尤佳。外用亦能止血。煎汤待温后漱口可治舌衄。花蕊石:酸、涩,平,入肝经。既能止血,又可化瘀,外用可愈创伤出血。单味吞服亦可治血尿、咯血。血竭:甘、咸,平,入心包、肝经。化瘀止痛,外用可使创口愈合,内服治跌扑损伤,止心绞痛。骨碎补:苦,温,入肾、心经。破血止血,补肾坚骨,外伤疾病多用之,外用治脱发。近年用治链霉素引致反应之耳聋,有一定疗效。最宜于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的食物 1.生姜性温,味辛。姜有促进血液循环、健脾和胃、杀菌解毒的作用。研究表明,生姜能降低胆固醇、血糖、血液黏稠度,减少血小板凝集,预防心脑血管梗塞。2.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食鉴本草》里说,它能“化血块,气块,活血”。山楂有消食健胃、行气活血散瘀的功效,所含的黄酮类物质能舒张外周血管,具有缓慢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并能扩张冠状动脉、降脂、强心。3.西红柿西红柿含有多种活血化瘀的成分。果胶,可降低胆固醇;黄酮素,有抗凝作用;籽粒周围的黄色胶状物质含番茄因子,能防止血小板聚集,维持血管壁的弹性,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血液循环。4.洋葱辛温,归肺、肝经。洋葱有温阳活血的作用,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洋葱含有的前列腺素A,是较强的血管扩张剂。它含有的葱蒜辣素,能抗血小板聚集,因而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与血液黏稠度,并降低血压。5.橄榄橄榄油中所富含的油酸可降低血中总胆固醇、坏胆固醇含量,增加好胆固醇含量,进而达到预防 心血管 疾病的目的。其中的聚酚类化合物也可降低冠心病发生率。6.柠檬柠檬中柠檬酸与钙离子结合成可溶性化合物,能缓解钙离子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防治高血压和 心肌梗塞 。7.韭菜韭菜含钾丰富,常吃韭菜可优化体内的钾钠平衡,对高血压、 心脏病 人有益。8.大蒜大蒜对心血管系统有分良好的影响,能降低血压、血脂和胆固醇。每天吃2瓣大蒜,三个月后血压可下降12%左右,且随着时间进展会下降更多。9.葡萄1997年,美国某大学发现,每天喝三杯紫葡萄汁可降低血小板的凝集力40%,有溶栓、抗凝血和溶纤维作用。尤其葡萄皮中所含的类黄酮物质,对预防心脑血管病有一定作用。10.葡萄柚葡萄柚中的柠檬醛能显着降低小鼠整体耗氧量,也能优化 动物 心肌缺血性 心电图 ;柠檬醛能抑制血小板聚集。11.大白菜大白菜中的丰富维生素C能降低人体胆固醇浓度,增血管弹性,常吃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疾病 。12.芹菜芹菜中芹菜元(芹菜素),能降压和影响中枢 神经 。芹菜元还有一定的扩张末梢血管作用,这与降压作用也有相当关系。13.黑木耳黑木耳具有益气强身、滋肾 养胃 、活血等功能。它能抗血栓、降血脂、抗脂质过氧化,从而降低血液黏稠度、软化血管,使血液流动通畅,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黑木耳还有较强的吸附作用,有利于将体内的代谢废物及时排出体外。14.黄酒甘、苦、辛,温,入心、肝、肺、胃经,有通血脉、御寒气、行药势的功效。《医林纂要》里说它“散水,和血,行气,助肾兴阳,发汗”。《本草纲目》说:“老酒,和血养气,暖胃辟寒;烧酒,消冷寒气,燥湿痰,开郁结”。阴虚、失血及湿热重的人忌饮。15.玉米油玉米油内含丰富的亚油酸、亚麻酸等必需脂酸,对于调节血脂、软化血管、防止血栓形成有一定的辅助作用。玉米油富含抗氧化剂维生素E,对于清除氧自由基、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也有一定作用。16.醋味酸苦、性温,归肝、胃经,有活血散瘀、消食化积、消肿软坚、解毒疗疮的功效。《本草求真》里说:“醋主敛,故书多载散瘀解毒,下气消食。”用于瘀血所致胃腹疼痛、食欲不振、吐血、便血。但外感者忌食,且不宜与茯苓同吃。17.鱼无论是深海鱼、浅海鱼,还是淡水鱼,都含有对抗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的EPA、DHA两种不饱和脂肪酸,因此吃鱼有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功效。18.山药山药中的多巴胺,具有扩张血管、优化血液循环的功能。19.番薯番薯中的黏液蛋白,能维持血管壁的弹性,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促进胆固醇的排泄。20.茄子茄子包含维生素P,有软化血管增强弹性,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防止毛细血管破裂。21.香菇香菇中有腺嘌呤、胆硷及一些核酸类物质,有利于预防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病。22.白花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