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肢体功能锻炼 (1)保持各关节功能位置,预防关节畸形。方法:患者采取仰卧位,保持瘫痪肢体于功能位,即肩外展50度,内旋50度,屈50度,将整个上肢放在衬垫上,放置肩内收,上肢肘微弯曲,腕和手指轻度伸展,手握健身球或纱布卷,患者下肢及膝关节略曲,在膝下放一小枕,腿外侧放沙袋,以防其外展、外旋,足底放足板以防止足下垂和外翻。(2)经常翻身,变动体位为仰卧位,侧卧位和半卧位2小时交替变换。(3)床上被动运动,主要防止肌肉萎缩和足膝关节变形,脑梗塞病人若无意识障碍,则在发病后次日开始。方法:被动运动时幅度由小到大,由健侧到患侧,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进行。既要注意各关节方向活动度,又要注意动作强度,切忌粗暴,对肢体的小关节如肘、指、踝关节活动要特别注意,应按规定多做运动。(4)按摩。对患侧肢体进行轻柔而有节奏的按摩,使其放松。按摩胸大肌,减轻其痉挛性收缩,以免妨碍肩的活动。(5)系统功能训练。包括急性期床上正确的肢体摆放、拍打按摩、神经肌肉治疗仪治疗、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关节挤压等,之后左右侧翻身、上下肢控制能力训练等,待病情稳定后采取坐、起、立、走、转、跑等训练。
2、 语言标准训练 (1)让患者发“啊”声,或用咳嗽、吹火柴等诱导发音训练。(2)让患者听常用句的前半句,令其说出后半句。(3)能发音的患者,在医务人员的帮助下可对着镜子发音,由易到难,由短到长,在视觉和触觉的帮助下观察口型,并随时矫正。
(4)语言刺激疗法:利用语言训练磁带,将日常生活常用的词组、句子,制成适宜患者跟读的录音带,每次训练五六分钟,音歇10秒。
3、心理康复锻炼 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康复应贯穿整个病程和护理的始终,要掌握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训练强度以患者能接受为原则,使患者由被动运动逐渐过度到主动运动,由替代护理逐渐过度到自我护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患者身体的残存功能。注意观察病人的认知功能和感情方面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这对于患者能否获得全面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脑卒中的康复运动方法
脑卒中的治疗方法:1.物理治疗(PT):包括运动疗法和电疗法,前者包括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恢复大脑对瘫痪肢体的运动控制能力)2.作业治疗(OT):针对患者脑卒中后患者所出现的功能障碍,以及其在日常生活活动中所遇到的困难,设计和选择某些有目的的活动,对患者进行治疗与训练。3.言语治疗(ST):针对构音障碍和失语症的患者,综合性的应用一对一或刺激促进的方法,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恢复其交流功能,为重返社会创造条件。4.吞咽功能训练:采用美国进口VitalStim吞咽功能治疗仪结合各种刺激,用于因非机械性损伤而引起的吞咽障碍,可对喉部肌肉进行重新训练并进行功能性刺激从而使咽部肌肉正常收缩。5.心理治疗:通过言行、音乐或生物反馈的方法,对脑卒中后出现心理、精神、情绪和行为异常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鼓励其建立、巩固与疾病相抗衡的积极心理。康复治疗基本原则:1.选择合适的康复时机。2.康复评定贯穿与脑卒中的治疗的全过程。3.康复治疗计划是建立在康复评定的基础上,有康复治疗小组共同制定,并在治疗方案实施过程中逐步加以修正和完善。4.康复治疗主语循序渐进,要有脑卒中患者的主动参与其家属的配合,并在日常生活和健康教育相结合。5.采用综合康复治疗。35.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必要的手术治疗。
脑卒中的康复运动有哪些
早期康复 (1)正确体位;(2)翻身练习;(3)床上自我辅助练习;(4)床边被动运动;(5)促进肌肉收缩的方法;(6)排痰;(7)床头抬高座位训练;(8)面、舌、唇肌刺激;(9)呼吸控制练习;(10)卧坐训练;(11)坐位平衡;(12)坐位操;(13)床到轮椅的转移;(14)坐站练习;(15)健手做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活动;(16)应用电刺激;(17)应用机电反馈技术;(18)应用针灸治疗;(19)应用推拿治疗;(20)应用脑循环治疗促进脑血液循环;(21)言语治疗;(22)心理治疗。此期指导患者和家属每日若干次完成(1)(2)(3)(6)(7)(8)(9)(15)等项,(4)(5)(10)(11)(12)(13)由治疗师完成1次/d,45 min/次,其余各项可选择性进行。2.2.2 中期康复 抑制协同运动模式,尽可能训练肌肉关节能够随意的独立运动,提高各关节的协调性,逐步恢复患者的运动能力。中期康复方法,卧位:从被动――助动――主动抑制上肢痉挛模式。伸展躯干促进和改善躯干活动,抑制躯干紧张、痉挛。双手抱膝左右轻摇身体以控制上下肢痉挛。肩关节屈曲下用患手触摸治疗者手再触摸自己的前额,然后再触摸自己对侧肩以训练肘关节随意屈伸功能。肢体放置与保持活动。肩关节各项自主活动,肘关节各项自主活动,腕指的自主活动,肩胛带的活动。桥式运动训练髋关节伸展控制,髋内收,外展控制训练,膝关节屈曲,伸展控制训练,髋伸展位膝关节的屈曲伸展控制训练。患肢悬垂位训练下肢准备负重运动,俯卧位屈患膝训练。坐位:患侧上肢支撑训练。患侧上肢支撑下做小范围屈伸肘关节,患手向前推物或双手交叉拾物,手背推移物体,前臂旋转压橡皮泥,患侧下肢屈髋运动,手指夹拾小物体,健侧下肢肌力训练,患侧下肢屈伸膝运动。站立位:站位平衡训练。站立平衡操,坐站控制训练,及分解练习。双手支撑墙面做肘关节屈曲伸展运动以促进肘关节伸展或者患手独立支撑,双腿前后站立,重心移动以小范围屈伸患膝,髋伸展位屈膝,屈髋屈膝准备迈步,患侧下肢内收、外展和下降骨盆训练。扶持下单腿分别站立。低迈步训练以控制骨盆上提下进行迈步。足跟着地训练、双杠内步行训练、持拐步行训练、上下楼梯、床边ADL训练,此期需治疗师帮助与指导完成,一般每天需1次~2次45 min/次,每周练习4 d~5 d。2.2.3 后期康复 继续前一阶段的训练,进一步巩固,提高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手指的精细动作加强训练,侧方行走训练,先向健侧后向患侧。改善步态训练,促进患侧下肢支撑能力。做站立位两足轮流前交叉运动,家庭ADL指导,居室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