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于无名指的根部,然后屈曲其余四指,稍稍用力,将大拇指握牢;抬脚时五趾抓地,两腿并拢,提肛收腹,肩向下沉;脚后跟先着地,不要弯曲膝盖。并腿坐于床沿,两手掌对搓至手心发热,分别按在后背腰部,上下按摩腰背肾腧穴,至有热感为止。
2. 将手掌搓至手心发热后,分别放到腰部,手掌在上面上下按摩腰部直至产生热感为止。每天坚持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200下左右。这样做可以起到温补命门,健肾纳气的作用。
3. 首先两手要握拳,手臂往后用两手拇指的掌关节突出的部位来按摩腰眼,注意要向内做环形旋转的按摩,渐渐地用力按压,以酸胀感为度,这样持续按摩大约10分钟,在早、中、晚时段各按摩一次。
4. 以双手把耳朵由后面向前扫,这时会听到“嚓嚓”的声音。每次20下,每日数次,只要长期坚持,必能强肾健身。
5.足部保暖是养肾的一种方法。这是因为肾经起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足部要特别注意保暖,睡觉时不要将双脚正对空调或电扇;不要赤脚在 潮湿的地方长期行走。足底有许多穴位,如涌泉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每晚睡觉前可以按揉脚底涌泉穴,按摩涌泉穴可起到养肾固精之功效。
6.正坐垂足,将一只脚抬起,放在另一只脚的膝盖上翘起;以另一侧的手轻轻握脚,四指放在脚背,大拇指的指腹从下往上推揉穴位,有酸痛感;左右两脚上的穴位,每天早晚各推揉1~3分钟。长期按摩对医治肾炎、神经衰弱、精力减退,记忆力减退、手脚冰凉等有很大帮助。
7.双手掌心摩擦发热后,向后按摩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耳背面,反复按摩5~6次。此法可疏通经络,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8.将手掌搓热之后,用左手来搓右脚脚心,而右手则搓左脚脚心。每日早晚各这样进行一次,每次擦搓约300下。根据中医的介绍,脚底的涌泉穴是肾经的井穴,若能够常常按摩涌泉穴,可以起到益精补肾、疏肝明目、帮助睡眠、强身健体、清新灵神以及防衰抗老的作用。按摩这个穴位还能够有助于治疗肾虚导致的眩晕、失眠、耳鸣、头顶痛等疾病。
9.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廊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抗过敏、养肾等功效,可防治高血压、失眠、咽喉炎和皮肤病。扩展资料
补肾的好习惯:一、定时饮水
水是生命之源,人如果缺水,一天都很难熬。尤其是如果想要补肾,一定要喝充足的水,有利于体内循环排毒,增强肾的功能性。
二、少盐少油少饮料
摄入过多的盐、油或者饮料会给肾脏造成压力,加重肾脏的负担,尤其是一些功能饮料,刺激成分太多,喝多了没好处。
三、不要憋尿
人的排尿是一种条件反射,取决于膀胱的贮存量,如果强行憋尿,会对膀胱造成损伤,严重的影响肾脏中废物的排出,从而造成肾脏的病变。
四、大便要畅通
大便不畅,宿便停积,浊气上攻,不仅使人心烦气躁,胸闷气促,而且会伤及肾脏,导致腰酸疲惫,恶心呕吐。保持大便通畅,也是养肾的方法。
五、避免劳累过度、适量房事
肾脏里蕴藏男人的“精气神”,而房事过度会伤精,体力劳损会伤气,脑力劳损会伤神,因此一定要量力而行,劳作有度,房事有节。这样才有助于养肾护肾精。
六、警惕药物
现在的一些西药,尤其是镇痛类药物和壮阳药,如果服用过多,都会给肾脏带来伤害,所以在服用时应遵照医嘱。
参考资料:运动养生:9个小运动强肾健体--人民网
补肾健脾吃什么中成药效果好
健康 的 养生 是所有成年男性和女性都在寻找的方法,现代生活节奏快,有许多因肠胃不适引起肾虚脾虚,虚不受补。如果觉得中药太麻烦,其实是有一些补肾健脾的中成药,例如健脾补肾丸、归脾丸、六味地黄丸,属于补肾又补脾胃的中成药。 1、健脾补肾丸(适合阳虚) 健脾补肾丸具有健脾和补肾的功效,主要用于 脾肾阳虚 的人群,可以调理脾虚肾虚引起的身体不适,既可以健脾益气又可以滋阴补肾,对于食欲不佳,体弱无力,失眠多种的症状都有很好的治疗,是不可多得的补肾又补脾胃的中成药。 2、归脾丸 归脾丸主要用于健脾,具有养血安神的作用,对于心脾两虚引起的失眠、头晕无力有所缓解,而且可以改善女性血虚的症状。同时归脾丸有补肾的功效,古代归脾丸的药方叫做“济生肾气丸”,主要用来补肾,后来这款药的配方为现代金匮肾气丸的配方了。而明代中医薛立斋在济生肾气丸加了当归和远志,具有滋养脾脏的作用,就是现在我们所用的归脾了,因此归脾丸是同时补肾又补脾胃的中成药。 3、补脾益肾丸 补脾益肾丸主要用来调节脾胃,益气升阳,对于脾胃气虚而引起的身体乏力、头痛气短,疲惫出汗,食欲不佳等症状有很好的效果,适合脾胃虚弱,气虚的人群,服药期间不要吃生冷辛辣的食物,可多食山楂等健脾的食物。 4、六味地黄丸/健脾丸(适合肾阴虚) 在补肾之前一定要了解自己的体质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如果是肾阴虚可以使用六味地黄丸,它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如果脾虚和肾虚的症状同时存在可以将六味地黄丸和健脾丸一起服用,健脾丸对于肠胃虚弱有很好的效果,二味药间隔30分钟服用即可。 5、参苓白术散/金匮肾气丸(适合肾阳虚) 如果是肾阳虚的患者,可以服用金匮肾气丸来温补肾阳、化气兴水,用时服用参苓白术散,它主治脾胃许多,形体消瘦,对于腹胀腹鸣也有很好的功效,二味中药搭配使用具有补肾健脾的效果,属于补肾健脾的中成药黄金搭档。 6、附桂理中丸/人参健脾丸 附桂理中丸使用具脾胃虚寒、阳气不足的人群,这类人群容易引发腹痛腹泻等症状,用健脾丸配合附桂理中丸可以补肾又健脾,针对腹泻的症状用人参健脾丸和附子理中丸的效果很好,如果针对慢性腹泻用附子理中丸配合参苓白术散效果极好。 7、金锁固精丸/健脾丸 金锁固精丸为很好的补肾涩精的中成药,对于肾虚不固,腰痛耳鸣的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不适合肾阳虚很明显的患者,对于肾阳虚的患者,可以加入补骨脂,对于同时脾胃虚弱的人,可搭配健脾丸一同服用,具有补肾健脾的作用。 补肾又补脾胃的中成药的有归脾丸、健脾补肾丸、补脾益肾丸,而搭配其他中成药使用的补肾健脾的中成药效果也很不错,但请在专业的医师辨证指导使用,切勿盲目的服用。
健脾补肾祛湿散寒的中成药
可以试试补中益气丸,八珍汤,健脾丸等都有不错的效果,但还需根据个人体质和生理情况而定,最好是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但个人来说我不大建议吃药,因为是药三分毒,可以采用人体的天然药库,刺激穴位,比如:足三里,丰隆,阳陵泉,阴陵泉,等很多,再者广东一带日照时间还是长的阳光也很充足,可以考虑早起晨练,晒一晒我们的足太阳膀胱经,把人体的大太阳升起来,阳自然就起了。膀胱经通也就是督脉通,百病消。非常感谢您的邀请。临床上既具有健脾祛湿又有滋阴补阳功效的中成药应该可以说 是几乎没有的 。这样具有多功效、全能作用的药物还是 比较少见 的。1、脾虚湿盛 :具有健脾祛湿作用的中成药主要针对的患者症状有食后不消化而 腹满、腹胀, 尤其以下午3~5点钟尤甚, 表现为大腹便便 ;甚至不食也胀的情况;头面部容易出油,可谓油光满面,或者面色黄暗,可出现面部痤疮;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厚腻;大便涩滞不爽,粘马桶的情况;男性出现阴痒、阴疮、阴囊潮湿等;女性可表现为带下过多。(1)脾虚寒湿: 畏寒肢冷,尤以手脚为甚,面色淡白;食寒凉之物或者寒邪侵袭腹部,可出现腹胀、腹满、腹泻,大便不成形,便如鸭溏,甚至夹杂有不消化的食物,矢气频多;舌苔白厚腻晨起出现口甜、口黏腻等;女性表现为白带过多,清晰如水样。(2)脾虚湿热: 舌苔黄厚腻晨起出现口甜、口黏腻、口苦、口臭等;食辛辣之物容易面部长痘,色红,咽喉部不适感,痰多色黄等;女性可表现为黄带,质地粘稠,甚至出现异味,伴有阴部瘙痒等。2、选用药物 :脾虚寒湿可选用——附子理中丸、良附丸;脾虚湿热可选用——香连丸、枳实导滞丸;若伴有气滞脾虚可选用——木香顺气丸、香砂六君子丸;若伴有食积可选用——保和丸、沉香化滞丸等。2、阴阳两虚 :阴阳两虚的脏腑多表现为肾阴阳两虚.(1)肾阴阳两虚: 临床可以先出现先由肾阴虚久而导致肾阳虚,阴损及阳最终出现阴阳两虚的情况;也可出现先由肾阳虚久而导致肾阴虚,阳损及阴最终形成阴阳两虚的情况。(2)选用方药:病因有先后,因此治疗也是有所侧重的。 A:若肾阴虚继而导致肾阳虚的阴阳两虚, 可选用—— 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知柏地黄丸 为主少佐肉桂、附子、鹿茸、淫羊藿、杜仲、仙茅等药,以达到阴中补阳的作用;若肾阳虚继而导致肾阴虚的阴阳两虚,可选用—— 金匮肾气丸、右归丸、桂附地黄丸 为主少佐龟板、枸杞、女贞子、菟丝子、山药、何首乌等药,以达到阳中补阴的效果;除此, 具有阴阳并补的药物有龟鹿二仙膏。 健脾祛湿用健脾丸。滋阴补阳用金匮肾气丸。我喝的祛湿茶,不是好东西我真的不推荐:[愉快]一杯祛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