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乌黄精猪肝汤
原材料:何首乌10克,黄精5克,猪肝200克,红萝卜1根,鲍鱼菇6片,豆苗少量。
调味品:葱1根,姜1一小块,盐适量。首乌黄精猪肝汤做法
1、将上述中药材和食物清洗;红萝卜切片,猪肝切成片,豆苗、葱切条;将何首乌、黄精煎水去渣征用。
2、猪肝片要沸水汆去鲜血。
3、将药汁烧开,全部原材料放进锅中,放盐煮开就可以。
合适群体:气血两虚头昏者、精神衰弱者、掉发者、病后虚损者、肺痨咳血者、慢性肝病病人。
不适合群体:脾胃虚弱、拉肚子大便糖稀、食欲不佳者。
黄精的作用与功效及服用
黄精具备益气、润心肺功能、强筋壮骨的作用。治虚损热寒、肺痨咯血、病后气血虚食滞、骨筋柔弱、风湿病痛疼等症状。《日华子本草》记述:补五劳七伤,助骨筋、止饥、耐暑寒、益肠胃、润心肺功能。《四川中药志》记述:补肾壮阳润肺止咳、养血补阴,治脾胃虚面黄,肺虚咳嗽,骨筋酸痹乏力。小贴士
桑葚子和首乌能一起吃:桑葚子有改善肤质(包含头发)血液供货,营养成分皮肤,使皮肤白皙及黑发等功效,并能防衰老,是中老年健身美肤、延缓衰老的果类与灵丹妙药。若与首乌、旱莲草配搭服用,其营养成分更丰富,对肝、肾两虚造成的秀发早白、晕眩有一定实际效果。山楂果和猪肝不可以一起吃:山楂果含有维他命C,猪肝中含铜、铁、锌等金属材料营养元素,维他命C遇金属离子则加快氧化作用而毁坏,减少了营养成分,故食猪肝后,不适合食山楂果。
茄子或苦麻菜和猪肝能一起吃:能为身体带来充足的营养元素,具备清热去火、清肝火明目的作用,常常服用有益于预防癌病。
强筋壮骨补气血中药
气血是指人体内气和血的统称, 中医 认为气与血各有其不同作用而又相互依存,以 营养 脏器组织,维持生命活动。下面由我给大家介绍 补气血 两虚的 中药 方吧,仅供大家参考。补气血两虚的中药方 1、当归黄芪乌鸡汤原料:乌鸡肉250克、当归15克、黄芪20克。制作:乌鸡肉洗净,切块,当归、黄芪洗净,一齐置瓦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熟。调味服食。功效:气血双补,固肾调精。适用于月经病气血不足、 肾虚 者,症见经期不准,经量少而色淡,神疲气短,多梦失眠,头昏腰酸,面色苍白等。2、人参大枣汤原料:人参10克,大枣5枚。制作:人参切片备用。大枣洗净备用。人参放入砂锅中,加清水浸泡半天,加大枣,煮约1小时即成。功效:本方有大补气血功效。适用于气血亏虚,虚弱劳损者。3、七锦糯米粥糯米500克,桂圆干30克,红糖120克,冬瓜糖60克,黑白芝麻各15克,大枣30克,银耳30克。将桂圆去壳,红枣洗净去核,银耳发透去杂质,糯米淘净放入锅内,加入大枣、桂圆肉、银耳、冬瓜糖,加水适量,用旺火煮至六成熟,下芝麻、红糖,再煮烂成粥,分顿食用。具有温中健脾、双补气血、 健身 益寿之功效,适用于血虚引起的头发早白、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头昏眼花等症。4、羊乳红枣粥羊乳300毫升,红枣15个,粳米250克,生晒参、冰糖各30克。先将粳米、生晒参(切片)、红枣(去核)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旺火煮30分钟,倒入羊乳再煮片刻成粥,分顿食用。具有益气健中、温润补虚之功效,适用于气短乏力、面黄肌瘦、四肢无力、口淡、 便秘 等症。补气血两虚吃什么好 1、红枣:红枣是补气血最好的食物之一。红枣含有较高的维生素,具有 滋阴 补阳,补血之功效。男女老少都喜欢食用红枣,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女性朋友可以干吃红枣,也可以在熬汤的时候添加几粒红枣,味道甚佳。2、枸杞:枸杞子含有丰富的枸杞多糖、β-胡萝卜素、维生素E、硒及黄酮类等抗氧化物质,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枸杞可以用热水泡着喝,也可以在煲汤的时候加几粒枸杞,枸杞子可对抗自由基过氧化,减轻自由基过氧化损伤,从而有助于延缓衰老,延长寿命,为女性朋友补气血。3、猪肝:猪肝味甘,性温,猪肝中含有丰富的铁,它是造血原料,入肝经,有补血健脾、养肝明目的功效,对于 贫血 、头昏、目眩等均有较好的效果,很适合女性朋友补气血。4、桂圆:桂圆是温补食物,能够丰胸、益心脾、补血气、安眠等,女性朋友可以用桂圆和红枣一起煮粥来补益,补气血。补气血两虚的调理方法 1、 多吃补气血蔬菜山药营养丰富,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 消化 吸收,如果想增加营养功效,可以把山药和核桃一起吃,能补中益气,强筋壮骨;把山药和鸭肉一起吃,能健脾 养胃 ,固肾;把山药和羊肉一起吃,能补血, 养颜 ,强身,通便。注意在选购山药时,尽量选购细长的,比短粗的要好一些。此外,多吃些红薯心菜、芹菜、胡萝卜、白萝卜等都不错。2、 少吃辛辣油腻食物气血不足通常会导致脾胃受损,因此要少吃辣椒、大蒜、洋葱等辛辣刺激食物,油炸类的也要少吃,以保护脾胃,避免加重气血不足的症状。3、 多喝粥汤类
吃什么强筋壮骨补气血
吃什么可以强健筋骨的食物有哪些《本草纲目》中记载的具有强筋健骨功效的食物主要有:鹿茸、鳝鱼、甲鱼、鸽子、猪蹄、牛蹄筋等。常食这些食物,可以改善虚脱、易疲劳的体质。如鹿茸,《本草纲目》记载: “鹿茸味甘,性温,主病下恶血,寒热惊悸,益气强志,生齿不老。”它主要用于治疗虚劳赢瘦、神经疲倦、眩晕、耳聋、目暗、腰膝酸痛、阳痿滑精、子宫虚冷、崩漏带下,还能壮元
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等。经国内外很多学者大量研究证明,鹿茸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能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有助于恢复和保持机体健康。目前鹿茸主要用于全身衰弱、年老或病后体弱虚,或病后恢复期患者。肉蓉鹿茸鸡汤材料:鸡肉400克,肉苁蓉15克,熟地12克,菟丝子10克,山萸肉12克,远志10克,淮山12克,鹿茸3克。做法: (1)鸡肉洗净、斩块,与鹿茸一齐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置锅内用文火隔水炖2小时,备用。(2)将肉苁蓉、熟地、菟丝子、山萸肉、远志、淮山分别用清水洗净,一齐放入锅内,加水煎汁,汤成去渣留汁,把药汤冲入鸡汤中,调味供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