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到三个月最容易长褥疮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如年龄、营养状况、局部皮肤受压情况、皮肤潮湿和排泄物刺激情况和家属的护理程度。如果经常的给患者翻身或擦拭身体,并且保持通风的情况下,一般是不太会容易产生褥疮的,但是如果经常卧床一个姿势不动,或者翻身比较少的话,在一到三个月间比较容易发生褥疮。建议加强营养,外用-素创芙清生肌膏-涂抹处理,勤翻身拍背,至少每两小时一次,按摩骨隆突处,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内衣。家属要加强护理,完全可以预防褥疮的发生。褥疮形成的原因1、压力因素。病人由于久卧在床或久坐轮椅,身体局部皮肤遭受持续性的压力、剪切力和摩擦力,导致皮肤血液循环受阻,皮肤得不到营养供给而坏死。2、护理不当。卧床病人白天需每隔1-2小时翻身一次,夜间最长不超过3小时,如果长期保持同一卧姿,则局部皮肤容易受压而坏死,可涂抹-素创芙清生肌膏-进行修复。3、营养不良。病人营养不良会导致皮肤缺乏肌肉和脂肪组织保护,骨突部位容易摩擦破溃,且因体质下降对褥疮伤口的修复能力也减弱。4、皮肤耐受力差。由于皮肤老化、弹性变差等原因更容易生褥疮,特别是大小便失禁病人,容易遭受潮湿和污秽物刺激,使皮肤抵抗力降低。
预防褥疮的措施:1、避免身体局部长期受压:对老年体弱、瘫痪、不能自行翻身的长期卧床的老人,应每2小时翻身一次,间隔时间最长不能超过4小时。2、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擦破皮肤。有条件的可在老人骨突处垫以棉垫圈,或铺气垫床;3、避免潮湿、磨擦和排泄物的刺激:床铺要保持清洁、干燥、平整无皱褶,对大小便失禁的老人应及时更换干净衣裤,使用便盆时要抬高老人的臀部,不可硬塞、硬拉;4、增加营养的摄入:给长期卧床的老人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饮食,以增加其机体的抵抗力;5、发现老人皮肤发红,应及时告知医师,并做好褥疮的预防护理
长期卧床的病人褥疮怎么办
长期卧床的病人长了褥疮要及时治疗,褥疮分为瘀血红润期、炎性浸润期、溃疡期。可以进行按摩治疗、红外线照射治疗、滑石粉包扎等,平时对病人也要精心的护理。1.瘀血红润期:瘀血红润期的患者应该及时去除病因,阻止病情的发展,再用手局部按摩,也可以用红外线照射。2.炎性浸润期:炎性浸润期的患者应保持皮肤干燥,避免感染,局部可用红外线照射,可用滑石粉包扎没有破裂的小水疱,减少摩擦,防破裂感染,让其自行吸收。大水疱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液体,涂于消毒液后,用无菌敷料包扎。3.溃疡期:患者应根据伤口情况,按外科换药法处理。对于创伤口可以用广谱抗生素,如青霉素、阿莫西林等。创面有感染时,应清洁创面,去腐生新,促进愈合。溃疡期的患者也可以进行红外线照射,使创面干燥,有利于组织修复。
长期卧床的病人褥疮出血用什么药
你好.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
治疗分为:
1.药物治疗:成纤维生长因子:将褥疮局部消毒,清洗后用 2 %的成纤维生长因子软膏均匀覆盖创面,用消毒敷料包扎,每日换药 1次.能促进创伤愈合过程中所有细胞增生,加快创口的愈合速度;碘酊 具有使组织脱水促进创面干燥,软化硬结构的作用.将碘酊涂于创面,每日2次;多抗甲素 它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细胞增强免疫功能,促进创面组织修复.对创面较大者,先用生理盐水清创,然后用红外线灯照射20分钟,创面干燥后用多抗甲素液湿敷,再用红外线灯照射10分钟,最后用灭菌紫草油纱布覆盖,对渗出液多者,每日换药3次;灭滴灵 对杀灭厌氧菌有特效,并能扩张血管,增强血液循环.用此药冲洗后,湿敷创面,加红外线灯照射20分钟,每日3-4次.
2.物理疗法.氧疗:利用纯氧抑制创面厌氧菌的生长,提高创面组织中氧的供应量,改善局部组织代谢.气垫床疗法:使用气垫床的普及率低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且气垫床移动使用不便,价格昂贵,透气性差,易导致病人皮肤因汗液潮湿粘连,病人背部有不舒适感,长期耗电,有噪音,令病人烦躁,影响休息.人工护理 :每1~2小时定时对病人进行翻身,按摩受压皮肤,劳动量大,需要护理人员有高度责任心; 定期为病人清洁皮肤,实际护理中,由于病人行动不便,很难保证皮肤清洁;3.中药外用疗法:将桉树叶制成的烧伤粉,用生理盐水调成糊状,加地塞米松5mg涂于褥疮创面,每日2次.4.外科手术:对大面积,深达骨质的褥疮,上述保守治疗不理想时,可采用外科治疗加速愈合,如手术修刮引流,清除坏死组织,植皮修补缺损等.
生活护理:
勤翻身;正确实施按摩;卧床病人的床褥要透气,软硬适中,吸水性好,可用气垫床,高密度海绵床垫,床单应为纯棉,另外在床单上可铺一条纯棉浴巾,便于更换;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完整;加强营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