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是一个比较准确、稳定的反应运动强度的指标。运动医学专家建议运动时应达到的有效减肥心率为最大心率(MHR=220-你的年龄)的60%~75%,初习者通常可保持在60%~65%最大心率即可。比如一位40岁的朋友,他的最大心率为220-40=180,那么他在有氧减肥运动中的目标心率就应该是180×(60%~75%)=108~135,心率过低减肥效率会受影响,过高会导致运动强度过大无法长时间坚持,最终影响减肥效果,并增加了运动风险。
运动中心率的监控可以通过佩戴电子心率胸带实现,也可以通过传统的触摸桡动脉或颈动脉的搏动的方法来测量心率,实践中用触摸脉搏方式测量心率时一般通过测量10秒的脉搏再乘以6来得到每分钟的心率,这样避免了运动停止后心率急速下降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
有氧运动安全心率公式
不同身体状况的人,身体锻炼最佳心率的计算公式有所不同,详细的计算公式可以参见下表:扩展资料
由于每个人的健康和体质状态不同,健身运动的有氧心率范围也就应该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下面几种确定有氧心率范围的方法可以借鉴:
1、健康而体质较好的人群
有氧心率可以控制在120~180次/每分钟,又可细分为小运动量120~140次/每分钟,中运动量141~160次/每分钟,大运动量161~180次/每分钟。
2、如果希望个性化,可用常用公式计算
有氧运动中合理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年龄)×Q 安静心率。公式中的最大心率≈210;安静心率指运动前相对安静状态下的心率;Q代表运动量,50%以下为小运动量,50%~75%为中运动量,75%以上为大运动量。
如某人50岁、安静心率76次/每分钟、希望进行小运动量有氧运动,确定有氧心率=(210-76-50)×50% 76=118次/每分钟。
3、对中老年人来说,可以采用最简单而安全的方法
适宜的有氧运动心率=170-年龄。如60岁,参加有氧运动时,心率宜控制在170-60=110次/每分钟。而对体弱且年纪较大的人,为了安全,可以选择(170-年龄)×0.9。
上述内容只是一般规律,在实施中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同时期的健康状态、环境、季节、心情等对选择运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时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均要相应降低,心率指标亦相应降低,以保证安全。
在运动中自己学会数心率(脉搏),用来控制运动量非常必要,它不仅为参加运动的人增加了一份安全保障,也有益于保证运动的健身效果。我们可以练习摸手腕部的桡动脉或下颌骨(下巴)的颌下动脉来数脉搏,如果条件允许,戴心率表当然更加理想。
参考资料:运动心率--百度百科
有氧运动心率一般保持在多少左右为最佳
对于刚开始锻炼的跑步者,保持心率(180-年龄)是一种简单实用的计算方法。比如在跑步机上做有氧运动,保持心率在130/150就能起到很好的运动效果。为了减肥,心率在150左右(约为你最大能力的85%)。当心率达到165以上时,身体基本依赖糖原功能,脂肪参与少,减肥效果差。一般跑步者在马拉松匀速跑时应保持心率160-170上半场心率最好为145/165。下半场,随着能量消耗的增加,心率也会提高到185左右,最终达到理想的平均水平。测量心率的最好方法是在运动后立即用手触摸颈动脉,10秒或15秒。长期坚持长跑会降低你的冥想率,也就是说,改善你的心脏功能。但日常锻炼是心率不应该太高,140到160是一个合理的范围,否则会成为心脏的负担。跑步没有捷径,一步一步是锻炼的最佳方式。只要你能坚持下去,同样的心率,速度就会逐渐增加,距离也会逐渐延长,身体和心脏的功能自然会变得越来越健康。有氧运动的心率是测量有氧运动效果和强度的最直接的指标。现在健身房里的许多健身器材都有热量消耗(热量)计数。但这个计数通常与实际消耗有很大的不同,热量消耗和脂肪消耗之间没有恒定的比例。心率保持在150次/分钟的运动量是有氧运动,因为此时血液可以为心肌提供足够的氧气。如果心率达到150~160次/分钟,此时血液氧运动。如果心率达到160次/分钟以上,则为无氧运动,即血液中的氧气对心肌供不应求。心率范围:最低心率 保持心率× 60%或70% 。由于最大心率是基于生理条件的心跳极限的估计值,实际强度应因人而宜,初学者通常可以保持在60~65%MHR可以。如果不顾身体状况盲目追求高强度,对健康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