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疾病,更是养生抗衰老的好方法,您不需被复杂的穴位所困扰,只需记住四大养生要穴,中脘、足三里、关元、命门,通过艾灸四大养生穴位,能补气助阳,温益脾肾,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延缓衰老。下面我给大家介绍艾灸养生法,希望对你有用! 艾灸养生法穴位 艾灸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疾病,更是养生抗衰老的好方法。您不需要被繁复的穴位所困扰,只需用记住人体四大养生要穴——关元、命门、中脘、足三里,通过艾灸四大养生穴位,能补气助阳、温益脾肾,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方法:艾条温和灸,春夏每周1~2次,秋冬每周2~3次,每穴15分钟。 关元穴:又名丹田,在脐下三寸处。关元穴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 主治: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小便濒数、尿浊尿血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产后出血的妇科常见病;腹胀腹痛、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 命门穴:又名精宫,督脉之穴,在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其气与肾通,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护生命的命门。 主治:五劳七伤、虚损腰痛、尿频、遗尿、阳痿、早泄及各种虚寒病状。 中脘穴:又名太仓,任脉之穴,在脐正四寸。具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健脾化溼之功效。 主治:胃脘痛、恶心呕吐、呃逆、反胃、腹胀、腹泻、溃疡病、胃下垂、浅表性胃炎、胃痉挛、消化不良、肠炎、胃神经功能症等一切肠胃病症,虚劳百损、四肢乏力等症候。 足三里穴:外膝眼下三寸一横指处。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驱邪防病的功效,是养生保健的第一要穴。 主治:胃痛、腹胀肠鸣、呕吐、便秘、腹泻、水肿、神经疾病、急慢性乳腺炎、肠痈等。 四季艾灸养生 春季艾灸好处多,胜过参汤和燕窝 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春季要充分利用、珍惜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万物萌生,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执行。 夏季艾灸好处多,冬病夏治莫错过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中医主张“春夏养阳”,冬病夏治,就是利用夏季气候炎热、人体阳气最旺盛的客观条件,鼓舞阳气,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健脾和胃,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促进血液回圈、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中医实践证实,“冬病夏治”在慢性病治疗方面,尤其是风溼类的疾病,哮喘,免疫力低下,慢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等等都适合夏天艾灸,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秋季艾灸好处多,虚寒体质能调和 入秋后,摸摸你的小腹和胃部,感到比别的部位凉么?如果感觉凉,多半是夏天受了寒凉。胃部发凉,则消化不良、胃痛、面色不佳;若小腹发凉,女性则容易内分泌失调,长小肚腩,频发痛经,不易怀孕。《本草》“入秋小腹多冷者,用热砖熨肚,三五度,瘥。”此时,须赶紧用艾灸温暖,不要任其滞留。秋冬季节,体质偏寒的朋友一定要注意调理,预防寒邪。 冬季艾灸好处多,温阳补肾最适合 数九寒天,人体阳气敛藏,气血不畅,面板干燥,毛孔闭塞。冬季养肾,这是中医养生常识,“肾为五脏之母”,是生命之源。所以在冬季务必要养好肾脏,过一个温馨的暖冬。中医认为,温补者,莫过于灸法。灸者,乃艾之火攻,能壮人阳气,益人真阴。冬季补肾艾灸疗法有6大功效: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溼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 艾灸养生穴位及禁忌 1、春季养生美容 春季与人体五脏之一的肝相应,春天肝气当旺,借春季的天时重点调养肝的阴阳。 艾灸穴位:肝腧穴 2、夏季养生美容 长夏气候特点偏溼“溼气通于脾”,因此长夏是健脾、养脾、治脾的重要时机。 艾灸穴位:心腧、脾腧、胃腧 3、秋季养生美容 早秋气温高为溼燥,晚秋气温降为凉燥,面板干燥,体液缺乏,一切新旧病患容易产生,秋天养生以润燥保阴为主。 艾灸穴位:大椎、肺腧、大肠腧 4、冬季养生美容 冬季是养生之重点。 艾灸穴位:腰阳关、命门、肾腧 注意事项 1、温灸时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温灸后,不要冷水洗手或洗澡; 3、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以帮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的毒素; 4、饭后一个小时内不宜温灸; 6、孕妇禁用温灸 *** ; 7、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 8、过肌、过饱、酒醉禁灸; 9、身体发炎部位禁灸。

艾灸养生的四大要穴

道家养生的精髓

道家养生 的精髓可以概括为八个字:顺应自然,净化虚无。意思是说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人应该少一些生的欲望,追求心灵的纯洁。 1. 随性 道家养生 的根本目的是去除一切干扰生命活动的外在因素,寻求身心的解脱。崇尚自然成为 道家养生 的基本原则。从道家的观点来看,以自然规律的变化为规律,摒弃人为的理性因素,采取自然的行为养生,可以养生延年。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的一切都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不违背天地之理。人的初始状态是最接近自然的,所以他提出返朴归真,把婴儿作为“简单”“真实”的理想标准,养生的最高标准就是回归状态婴儿。庄子认为天人合一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主张脱离一切人为的刻意追求 道家养生 ,认为“无为”、“无我”、“自在”是养生的根本之道。达到人与自然的统一。 2.安静的虚无 老子主张“见质朴守质朴,少私寡欲”,拒绝人的一切欲望和外物带来的诱惑。并“空其心,强其腹,弱其意,强其骨”,以无为、空虚、自保来拒绝干扰,从而达到返朴归真的目的。 “以虚养身”——即庄子的养生之法:“补心”、“守形”、“忘我、无欲”、“目无所见,耳无所闻” ,而以心无知……”《庄子·养生子》说:“遵从郡守之意,保其性命,保其寿,保其亲,保其长。一整年。” 如果从养生的角度看道家文化 道家养生 ,则是对养生理论和方法的深入探索和生动总结。道教更追求的是如何解脱生命的本质,获得心灵的平静。它更注重精神的超脱和人格的独立,对生活自由的向往是其最高境界。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养生功的十二法

养生功十二法气功口诀如下:

第一式:乾元启运。第一拍:将重心移至右脚,左脚向左开步 稍宽于肩,同时两臂内旋摆至与肩平,不仃,两臂稍微地外旋,将手摆至身前。

第二拍:要蹲腿屈膝,两手下沉带动手下按于腹前,这是呼气过程。

第三拍:起来向右看,仍然摆至与肩平,再随着臂外旋摆至身前,这个时候把重心同时移到右脚。第四拍:左脚向右脚并拢,两腿由屈逐渐伸直,就这样反复再做一次。

第五拍:开右脚 开始,看右手向右看,摆至身前。

第六拍:屈膝松腰敛臀,请注意这会儿大家手的高度 跟肚脐齐平,要松腰敛臀,沉肩坠肘。

第七拍:腿伸直是百会穴上顶的结果,再将手摆至身前,重心移到左脚,右脚向左脚并步。

第八拍:两腿由屈逐渐伸直,这叫乾元启运。导引养生功十二法是什么:

导引养生功十二法是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组织编创的健身气功新功法之一。

新编功法精选了北京体育大学张广德教授自1974年起编创推广的50套导引养生功功法中的12个动作。

是一套以祖国医学中脏腑经络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理论为指导,把导引与养生、肢体锻炼与精神修养融为一体的经络动功,集修身、养性、娱乐、观赏于一体,动作优美,衔接流畅,简单易学,安全可靠,适合于不同人群习练,具有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