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活 >> 育儿 问题描述: 宝宝嘴里都破了,看了医生说是鹅口疮,可是已经2个月了还是不好,患处上面长了一些白色的东西,一擦会掉,虽然嘴坏了,可是还没耽误吃奶,但是病的时间太长了,宝宝现在2个月零10天,在月子里最就已经这样了,医生朋友给我点意见吧解析: 小儿口腔粘膜薄而嫩,易被过热食物烫伤、过硬食物擦伤或进食时咬伤,继而发生感染导致口腔溃疡。有的幼儿在腹泻或营养不良时也会发生口腔溃疡。一旦溃疡形成,所进食物的化学成分就会对溃疡面产生 *** ,引起创面疼痛,此时,小儿会表现出拒食、烦躁甚至发热的症状,直接影响幼儿身体健康。 小儿发生口腔溃疡后,除做好口腔的清洁护理外,药物治疗是不可缺的。现介绍一种简易的药物治疗方法:取品服维生素c1片,放在一起研成细粉,用消毒棉蘸少量散粉敷于溃疡面上,每隔2小时一次,1-2天创面即可愈合。药粉刚敷上创面时有疼痛感,但很快会消失。 上述治疗方法之所以能够奏效,主要是:维生素c能促进伤口愈合;而人体缺乏核黄素时会发生口角溃疡。将这两种药物直接敷于创面,能使药粉较快发挥作用,缩短治疗时间。 口舌生疮是小儿,特别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中医根据口疮的形状和发生的部位不同,分别叫做“鹅口疮”、“口疮”和“口糜”。若发生于口的两角者,又名 “燕口疮”。引起口疮的病因是多方面的,病情亦有轻有重,轻者仅影响小儿乳食的摄入,重者可出现全身不适的症状,所以对小儿的口疮病应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护理,并针对不同的病因,在平时应做好预防。 早期发现小儿出生后,应经常查看小儿的口腔,若见舌上布满白屑,其状如鹅口或雪片者,或似奶块而不易擦去者,即是患了鹅口疮病。对先天不足的早产儿,或久病体弱儿,特别是消化不良腹泻的患儿,更需经常查看口腔有无白屑或舌上、口颊两侧黏膜、口唇内侧、齿龈、上腭的咽部有无生疮。若婴幼儿突然不吮奶,不愿饮水,或拒绝喂食,或闻口臭,语音不出,或见流口水等时,要注意查看孩子的口腔是否有口疮。当幼儿诉口痛时,一般来讲口舌生疮为多(除牙痛外)。若孩子患其他的疾病,同时较长期服用两种以上的抗生素时,也要多查看患儿的口腔有无口疮发生。 及时治疗患儿口疮被发现后,家长也不要太着急,应想办法积极治疗,病情较轻的可以试用以下方法治疗: 单方口服 1.仙鹤草30克,一日一剂,分多次口服。2.板蓝根或大青叶15~3 0克浓煎服,一日一剂分多次服,亦可服板蓝根冲剂。3.黑芝麻15克咀嚼,治儿童口疮久不愈属虚者。 外用涂局部:1.柿霜,每日少许涂患处。2.百草霜、橄榄碳各等份,研成细末,撒患处,每日3次。3.野蔷薇花露涂拭患处,每日3~4次。4.养阴生肌散,先用 3%双氧水棉球洗患部,再用0.1%雷佛奴尔棉球洗去泡沫,擦干再涂用此药。5.冰鹕ⅲ咳丈傩恚劣诨即Γ咳?~6次。或用冰硼散药少许加蜜糖,调成糊状,涂布患处亦可。6.鹅口散,用于幼儿鹅口疮,外用少许涂口,每日3~4次。7.锡类散或青黛散,用于口疮溃疡者,少许涂口,每日3~4次。 西药:1.维生素B2口服,每次1片,每日2次。2.2%~5%碳酸氢钠液,2%硼砂溶液清洗口腔,每日2~3次。3.对服用抗生素引起的口疮,可用制霉菌素混悬液涂拭患处,一日3次。 思密达是一种消化道黏膜保护剂 ,其成分为双八面体蒙脱石微细颗粒。思密达对胃肠道黏膜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服用后迅速形成一层保护膜 ,增加了肠道对细菌、病毒及其它 *** 因素的抵抗能力 ,并可改善黏膜的通透性 ,减少了肠液的分泌 ,因此对腹泻及黏液便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临床上多用来治疗腹泻。近年来发现思密达治疗小儿口腔溃疡病也有明显效果。 据张芳报道 ,取 30例口腔溃疡病患儿作为治疗组 ,取同期患儿 3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方法是 :两组中有发热及末梢血白细胞增高者均使用青霉素静滴 ;有口腔疱疹病变者给予病毒唑静滴 ,同时口服多种维生素。两组不同点是对于口腔溃疡局部处理 ,治疗组用思密达喷敷患处 ,每日 5~ 6次 ;对照组用西瓜霜喷敷患处 ,每日 5~ 6次。两组均以 7天为 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溃疡愈合率为 9 3.4% ,对照组为 59 .9 % ,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5)。 思密达对黏膜屏障具有很强的覆盖能力 ,对消化道黏膜屏障起到保护作用 ,提高黏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 ,有利于黏膜水肿的消退 ,加快口腔溃疡愈合。该药对病毒、细菌及内毒素有较强的抑制和吸附作用 ,可减轻炎症反应 ,并具有促进受损细胞再生和抗酸止血作用。
鹅口疮两个月宝宝精神状态正常
1 白色斑点或斑块 鹅口疮在起病初期,口腔粘膜开始充血、发红,并且有大量散在的白雪样、针尖大小的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融合成为白色斑块,就想奶凝块一样,铺满整个口腔。 2 鹅口疮位置特点 鹅口疮主要发生于脸颊、舌、软腭及口唇部位的粘膜,当出现白色斑块时,即使用棉签或纱布难以将其擦除。 3 进食困难 鹅口疮患者感染初期难以被发现,但有明显的疼痛感,严重的宝宝会因疼痛出现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等症状,有时候甚至伴有轻度发热。 4 呼吸困难 如果鹅口疮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严重的患者会蔓延至咽部、扁桃体、牙龈、食道、支气管,从而使患儿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病症,甚至少数患儿出现败血症等病症。 鹅口疮怎么治疗 局部用药 患有鹅口疮的宝宝可以用2%的小苏打溶液涂抹于患处,几日后即可见效。 全身用药 如果宝宝鹅口疮的症状比较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一些抗菌类药物。 按摩治疗 (1)清天河水300次,退六腑300次。 (2)清肝经300次,清心经300次,揉小天心50次。 (3)患儿俯卧,家长以手掌蘸少许麻油,沿脊柱两侧以小鱼际着力上下推擦背、腰部,以热为度。 (4)清胃经50次,揉板门50次,从横纹推向板门20次。 (5)按揉大椎穴1分钟。
鹅口疮传染吗
鹅口疮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是由于细菌的感染所导致的,很多营养不良的宝宝都会患上,究竟这种 鹅口疮传染吗 ? 鹅口疮又称雪口病,任何年龄都可发,但2岁以内的婴幼儿最多见。治疗不彻底可能反复发作。人感染鹅口疮既可以通过消化道,也可以通过创伤皮肤,甚至还可能通过呼吸道感染。患鹅口疮的病人也可以成为传染别人的传染源。 鹅口疮是儿童口腔的一种常见疾病这种疾病因为常常在口腔里发生白色的假膜,有时这种假膜白得象一片雪一样。所以称为雪口雪口病是由白色念珠球菌所引起的,白色念珠菌就是许多微生物中的一种,通常多发生在口腔不清洁营养不良的婴儿中,在体弱的成年人中亦可发生。白色念珠球菌在健康儿童的口腔里也常可发现但并不致病。 鹅口疮多见于新生儿以及慢性腹泻、营养不良的孩子,或长期使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孩子,以及奶头、食具不卫生,使霉菌侵入口腔黏膜。这些孩子机体抵抗力普遍较差,如果口腔护理不当,白色念珠菌容易入侵并大量繁衍。两侧颊黏膜、舌、面、牙龈以及上颚等处可见白色点状或片状膜样物,不易拭去,强行去除,其下方可见不出血的红色创面。严重的鹅口疮患儿,口腔内犹如白色雪花层层叠叠,壅塞咽喉,影响呼吸,患儿烦躁不安、拒食。 鹅口疮的治疗 局部用药:鹅口疮比较容易治疗,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与鱼肝油滴剂调匀,涂搽在创面上,每4小时用药一次,疗效显著。 全身用药:症状严重的孩子也可口服一些抗真菌的药物,如制霉菌素或克霉唑等,进行综合治疗。 饮食卫生:保持餐具和食品的清洁,奶瓶、奶头、碗勺等专人专用,使用后用碱水清洗,煮沸消毒。母乳喂养者每次喂奶前,母亲应先洗手,清洁乳头。 营养供给:应选择容易消化吸收、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并适当增加维生素B和C的供给,如动物肝脏、瘦肉、鱼类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婴幼儿患了鹅口疮时,一般不用抗生素治疗.可用消毒药棉蘸2%小苏打水轻轻擦洗口腔.或用龙胆紫、冰硼散等涂口腔患处.一日3-4次。当病情严重,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及吞咽困难时,应去医院就诊。千万不要用毛巾、手帕擦拭病变处,如损伤黏膜引起出血,容易继发细菌感染,甚至引起败血症。一般涂药不要在吃奶后或进食后马上进行,否则会引起恶心、呕吐。注意,多给宝宝喝水,这样有利于将病菌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