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疱型银屑病是一种少见类型,但较严重,治疗不易,占银屑病的0.69%,临床上分为泛发型、局限型和掌跖型三种,其中局限型的脓疱发生在寻常型银屑病斑块表面称混合型。

脓疱型银屑病鉴别

(1)泛发型脓疱型银屑病。特点:发病急骤,全身症状重;皮损为红斑基础上密集的无菌性小脓疱,呈周期性发作,进行性加剧;预后差。

(2)局限性脓疱型银屑病。特点:皮疹限于掌、跖部,类似泛发型;指、趾甲常被累及呈混浊、肥厚,有嵴状隆起;无全身症状。

脓疱型银屑病的诱因与寻常型银屑病相似。常见诱因有感染、糖皮质激素的减量过快或骤停、药物(比如氯喹、青霉素、普萘洛尔、锂、特比萘芬等药物)、预防接种、外伤、紧张劳累、妊娠以及精神创伤等。

脓疱型银屑病鉴别诊断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疾病别名 4 疾病代码 5 疾病分类 6 疾病概述 7 疾病描述 8 症状体征 9 疾病病因 10 病理生理 11 诊断检查 12 鉴别诊断 13 治疗方案 14 并发症 15 预后及预防 16 流行病学 17 特别提示 附: 1 治疗疱疹样脓疱病的中成药 1 拼音 pào zhěn yàng nóng pào bìng 2 英文参考 impetigo herpetiformis 3 疾病别名 脓疱性疱疹样皮炎 4 疾病代码 ICD:O99.7 5 疾病分类 妇产科 6 疾病概述 疱疹性脓疱病(impetigo herpetiformis)是一种好发于孕妇的严重皮肤病,皮肤的基本损害是在红斑基础上出现无菌性脓疱,常伴有严重的全身症状。分娩后逐渐缓解,再孕可复发。 本病多发生在妊娠后3 个月,分娩后病情逐渐缓解,再次妊娠时本病还可以复发。起病急骤,最初在皮肤皱褶处(如腋窝、 *** 下部、腹股沟、脐周、四肢屈侧、外生殖器等),于表皮内突然出现大片急性炎症性红斑,随后不经过结节或水疱阶段,直接出现群集、浅在性的小脓疱,约为针尖至粟粒大小,黄白色,常排列呈花环状、半环状或地图样。 7 疾病描述 疱疹性脓疱病(impetigo herpetiformis)是一种好发于孕妇的严重皮肤病,皮肤的基本损害是在红斑基础上出现无菌性脓疱,常伴有严重的全身症状。分娩后逐渐缓解,再孕可复发。 8 症状体征 本病多发生在妊娠后3 个月,分娩后病情逐渐缓解,再次妊娠时本病还可以复发。起病急骤,最初在皮肤皱褶处(如腋窝、 *** 下部、腹股沟、脐周、四肢屈侧、外生殖器等),于表皮内突然出现大片急性炎症性红斑,随后不经过结节或水疱阶段,直接出现群集、浅在性的小脓疱,约为针尖至粟粒大小,黄白色,常排列呈花环状、半环状或地图样。单纯病损也可以相互融合在一起成为大面积脓湖。皮损处轻度瘙痒,脓疱经过若干时日后干燥结痂,在旧的病灶周围又出现新的皮肤损害。痂皮一旦脱落,即显露出潮湿、红色发亮区,即湿疣样皮损,最终上皮修复出现深度色素沉着而治愈。严重病例可见皮损广泛波及全身,并伴有寒战、弛张型高热、呕吐、腹泻、谵妄等全身症状,可以累及口腔颊黏膜、舌、咽,食管黏膜也常受累,形成脓疱或糜烂,呈灰色斑块状,有时因吞咽剧痛而影响进食。 本病特征为慢性经过,病程可持续数月之久,呈周期性急性发作,常伴有低钙血症所致的手足搐搦。 9 疾病病因 病因至今尚未明了,可能妊娠是诱发因素,由于常伴有低钙血症引起的典型手足搐搦,推测其发病与内分泌紊乱如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可能有关,有报道甲状腺手术意外切除甲状旁腺而诱发本病。本病还见于较长时间服用复方炔诺酮片(也称短效避孕药Ⅰ号,成分为炔雌醇和炔诺酮)的非孕妇女,故并非是孕妇特有的病变。 陈锡唐(1994) 认为, 疱疹样脓疱病与持续性肢皮炎(acrodermatitiscontinua)在组织病理上完全相同,无法加以区别,仅在发病方式和皮损发生的部位有所不同,可能均是脓疱型银屑病(pustular psoriasis)的变型,由于代谢障碍,妊娠使潜在的银屑病产生脓疱性损害。1995 年Aronson 等认为本病是一种独立的妊娠期皮肤病。 10 病理生理 1.肉眼所见 在红斑基础上,表皮内出现广泛、成群的脓疱。 2.皮肤组织病理改变 在表皮浅层见海绵状的脓疱,脓疱液中含大量中性粒细胞。海绵状脓疱的形成是由于大量中性粒细胞向上进入到棘层上部,并聚积在由变性和变薄的表皮细胞所形成的海绵状网架内。随着脓疱增大,在脓疱中央的表皮细胞全部解体,直至形成单房性大疱。在大疱周围仍可见到变性和变薄的表皮细胞所形成的网架。当海绵状脓疱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向上移至角质层,发生核固缩形成Munro 微脓肿。口腔沟纹舌及地图舌的组织病理改变与皮肤的改变类同。 11 诊断检查 诊断:根据孕妇在妊娠晚期,皮肤皱褶处在红斑基础上,出现多数黄白色群集呈花环状排列的脓疱,并伴有较严重的全身症状,配以皮肤组织病理改变特点,诊断多无困难。 实验室检查:检查血象见白细胞总数增多,中性粒细胞增高,还可发生低白蛋白血症和低钙血症。 12 鉴别诊断 有时与脓疱型银屑病不易鉴别,后者病变多在手及手指是其特征,且有脱屑倾向.还应与天疱疮相鉴别,后者是在正常皮肤表面出现豌豆至核桃大小水疱,容易鉴别,此外还应与妊娠疱疹(多形性皮疹,以水疱为主,无全身症状)相鉴别。 13 治疗方案 皮质类固醇激素对本病有较好疗效,但孕妇不宜作为首选药物应用,除非病情严重,可选用泼尼松(prednisone)40~60mg/d,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患病孕妇应以支持疗法为主。高热者应及时补充液体及热能;为增强机体抵抗力输血浆;出现手足搐搦者经化验检查证实为低血钙时,应立即静脉缓慢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必要时4h 后再缓慢静注一次。低蛋白血症,体液丢失及感染予以相应对症处理。由于本病对母儿损伤严重,且母儿死亡率均高,故一旦发病应考虑人工流产或引产及早终止妊娠。分娩后脓疱可逐渐消退,终止妊娠本身也为治疗手段。 14 并发症 在妊娠期间发病,持续高热对胎儿极为不利,常导致流产、早产,甚至死胎、死产,严重者孕妇本人也可因长期高热、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全身衰竭而死亡。 15 预后及预防 预后:孕妇常可发生流产,死胎或婴儿出生后数天死亡。产后病愈,下次怀孕又可复发。本病病死率达22.6%~71.2%。 预防:加强对患病孕妇的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尽管脓疱内的脓液无菌,仍预防性应用广谱抗生素。 16 流行病学 有关本病的流行病学统计资料,目前尚缺乏详尽报道。由于本病多见于孕妇,有资料报道孕妇占54%。 17 特别提示 加强对患病孕妇的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尽管脓疱内的脓液无菌,仍预防性应用广谱抗生素。 治疗疱疹样脓疱病的中成药 复方片仔癀软膏用于病毒性、细菌性皮肤病,如带状疱疹、单纯疱疹、脓疱疮、毛囊炎、痤疮等。用法与用量:外用,涂于患处,... 当归苦参丸要时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6.如有多量结节、囊肿、脓疱等应去医院就诊。7.服药2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 丹参酮胶囊病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6.如有多量结节、囊肿、脓疱等应去医院就诊。7.扁桃体有化脓及全身高热者应去... 昆明山海棠片d,温开水送服,10天为1个疗程。5.治疗掌跖脓疱病据报道,应用昆明山海棠片治疗掌跖脓疱病患者22... 湿疹散

脓疱型银屑病鉴别诊断疾病

病程慢性,经治疗后皮损可消退,但皮损易于复发。特殊类型:急性点滴状银屑病:2~5mm直径的鳞屑性丘疹,常在急性感染后突然发病;脂溢性银屑病: 皮损为湿润、略带油腻性鳞屑的红色斑疹或斑块,常在银屑病发病的典型部位或一些屈侧部位发生;反向银屑病:皱褶和一些屈侧部位的湿润、略带油腻性鳞屑的红色斑疹或斑块;尿布银屑病:婴儿尿布区的银屑病样皮损。组织病理:典型的病理学改变对寻常型银屑病的诊断有参考价值。病理学改变包括: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角化不全区可见Munro微脓肿,颗粒层明显减少或消失,棘层增厚,表皮突向下延伸呈钉突状;真皮乳头顶部呈杵状,其上方棘层变薄,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周围可见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浸润。血清学检查:急性点滴状银屑病,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抗"O")滴度常升高。诊断标准:目前对本病确诊主要根据临床表现,病理学改变有助于提示本病,并与其他皮肤病相鉴别。诊断注意事项:本病主要从临床上诊断,缺乏特异性的检查方法。应从皮损特点、病程方面进行诊断,阳性的家族史有助于支持银屑病诊断,病理学检查有助于和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2.1.2 脓疱型银屑病临床表现: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常急性发病,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或无皮损的正常皮肤上迅速出现针尖至粟粒大小、淡黄色或黄白色的浅在性无菌性小脓疱,常密集分布,可融合形成片状脓湖。常伴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病情可自然缓解,但也可反复呈周期性发作;局限性脓疱型银屑病:手掌及足跖对称分布的红斑基础上的小脓疱,成批发生,时轻时重,经久不愈。组织病理:表皮棘层上部出现海绵状脓疱(Kogoj 微脓疡)对脓疱型银屑病具有重要诊断意义。其余变化同寻常型银屑病。血清学检查: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可有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诊断标准:目前对本病确诊主要根据临床表现,病理学改变有助于提示本病,并与其他皮肤病相鉴别。诊断注意事项:本病主要从临床上诊断,缺乏特异性的检查方法。应从皮损特点、病程、患者全身症状方面进行诊断,病理学检查有助于和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2.1.3 红皮病型银屑病临床表现: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浸润肿胀,其间可有片状正常皮肤(皮岛),伴大片或细糠状状脱屑,掌跖可呈手套或袜套样脱屑,常伴有剧烈瘙痒。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浅表淋巴结肿大等。病程较长,易复发。组织病理:具有寻常型银屑病及慢性皮炎的病理特征。血清学检查:如有发热和浅表淋巴结肿大,可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诊断标准:目前对本病确诊主要根据临床表现、既往寻常型银屑病病史来进行诊断。诊断注意事项:本病主要从临床上诊断,缺乏特异性的检查方法。应从皮损特点、病程、既往病史等方面进行诊断。2.1.4 关节病型银屑病临床表现:除皮损外可出现关节病变,任何关节均可受累,包括肘膝的大关节,指、趾小关节、脊椎及骶髂关节。可表现为关节肿胀和疼痛,活动受限,严重时出现关节畸型,病程慢性。组织病理:关节病型银屑病皮损病理表现与寻常型银屑病相同。血清学检查:如有发热,可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类风湿因子常阴性。诊断标准:目前对本病确诊主要根据临床表现、伴有银屑病皮损来进行诊断。诊断注意事项:本病主要从临床上诊断。类风湿因子阴性有助于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行受累关节X线检查,示软骨消失、骨质疏松、关节腔狭窄伴不同程度的关节侵蚀和软组织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