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桩功 太极拳 的基本功修炼,对太极拳的初学者和有一定基础的人提高自身功力,都是十分重要的。站桩功是传统 武术 内练能力的基础。下面由我给您介绍:“站桩”养生功的基本要领。欢迎阅读! 站桩养生功的基本要领 1、起式 身体正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这一点很重要,自己不易体会,要让别人看你是站得掌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不允许有内外八字,全脚踏地,肩井与涌泉一线,站好了这一点,足心会有发热或发麻的感觉。双手自然下垂,双眼目视前方(可闭眼进入凝神)。 起式的目的,一是凝神,[从思想上做好练功的准备],二是体会气血的运行,从而进入持桩状态。 2、站桩 双手缓缓上提到胸前,双手外拉而抱圆,同时裹胯而曲膝.(双手的姿势可随意,主要是调节身体平衡用的,每个门派的手姿势都不同,道理都一样)。 站桩养生功的基本要点 一开始,因为要进入姿势矫正期,为了保持身体的可弓背,在后期,胯打开后需脊柱正直,是气机发动的关键,此点必须做到。头正,颏微内收。这是躯干的要点。 两手指尖相距一拳之远,指尖相对,掌心向内,十指自然分开,手掌与胸距约30公分。[双手放在肚脐以上肩部以下的部位,具体可视个人的情况而定]手略高于肘,肩井要松,这是内力导于稍节的通道。内抱外撑,站到一定程度,自可体会深切。还要做到肘横腕挺。这是上肢的要点。 初学者下肢不能做到完全放松可试试胯往外打开,脚尖向内倾一点,在外脚背形成支点。初期,膝盖可向前曲,后期要慢慢把重心放在胯部最终使小腿与大腿成90度,大腿与上半身成90为最终形态(简单的说,就是像坐凳子上一样)。一开始姿势不可能做到,在长期修炼后才能做到,也就是说,一开始只是矫正骨骼的形态,使骨骼韧度提高,后期使上半身骨骼矫正,使从脚底下传上来的能量畅通无阻。 站桩时呼吸自然,身心放松[非常重要的一点,练功中要注意全身肌肉放松,心态平和,只有这样站得才会轻松。] 在站桩中要留意,如果觉得某一部分“走形”,用双手的去体会身体左右的偏差,用双手和身体的距离去体会前后的偏差,必须慢慢就矫正,不可操之过急,如果有人在旁边护法那再好不过了,就叫别人提醒,看是可以,但身体不能动,以免和之前的姿势有偏差,就尽量不要看。 3、收式 双手往边收好,双腿站直,可左脚向右收,可右脚向左收,收的时候比如左向右收,左脚就脚尖往右边摆90度,然后向右摆180度,着和样把脚合到右脚为止,可能会听到骨骼的声音,那是放松骨骼的一种 方法 。 站桩练功意念 刚开始练功不必要求意念,功到一定程度自然会有体会。初学桩功全身酸痛、疲劳,容易造成肌肉紧张,姿势变形,所以在练功中时刻注意姿势,要常留意放松全身肌肉。刚开始练功时可以考虑听听音乐,看看电视,以缓解练功带来的枯燥和烦躁。随着以后练功的深入,应该慢慢放弃听音乐看电视,专心练功。 站桩的注意事项 1、不可以在电风扇下和空调房里练功,易感风寒。 2、功后最少半小时内不可以接触水(比如喝水、洗澡等等),也不可以大小便。所以最好是在功前喝水,大小便! 3、不可以酒后站桩,不可以房事后站桩。练功的人最好减少或者避免房事,功后想要有房事,间隔的时间越长越好,最好是4小时以后,否则容易短寿。 4、初习者应避免刮风、下雨、雷鸣时站桩。 5、有心脏病的人不可过度练习站桩,可尝试减少每次站桩的时间而增加站桩的次数来过渡,积少成多。 6、感觉到胸闷、头晕、身体疼痛者,应适度减少站桩时间或停止站桩,并寻找原因。 站桩的原理作用 1、拉伸脊椎,练就龙骨。 - 从生理解剖图来看,人的脊椎呈“S”型弯曲,这是人类长期直立行走而形成的生理弯曲,若想回归祖先的力量、灵敏和速度,就要将之拉伸。站浑元桩时,两髋内收,臀部下坐,下颔微收,同时头顶似一线悬空,就可将脊柱拉伸。此时摸一下腰部脊椎,就会发现生理弯曲不见了。再摸一下颈椎,会有一根大筋挑起,此时的脊椎已成一条直线,我们称之为“龙骨”。 - 练就“龙骨”,可以增强脊椎的柔韧性,使得上身与下身不会因腰椎的生理缺陷而产生断层,从而使全身之力连为一体,局部发力即可引发全身之力,在武学中称之为“浑身无处不弹簧”。用劲时可连绵不绝,武学中称之为“浑元力”。 2、浑然一体,练就“六面浑元力”。 - 站浑元桩,并非是一站到底地站死桩,而应练就一身“六面浑元力”。当两臂呈椭圆抱球状时,肘部要有外扩之意,使得双臂之间如同有一气球向外撑的充实感,称之为左右横撑力;背有后靠之意,手臂有前伸之意,形成前后抵力,称之为前后抵靠力,颔微收,头略顶,两髋回收,臀部下坐,形成上下拉伸之势拉直脊椎,称之为上下拉伸力。身体处于这六面之力的作用下,血气运行的速度就会加快,自感浑身上下充实一体,收功后应神清气爽,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 需注意的是,六面浑元之力并非肌肉收缩之力使然,它是全身筋骨拉伸与血气运行结合自然产生之力,练习时全身应保持放松,不可有肌肉紧张感,用意不用力是诀窍。不过这松与不松,初学者最难把握,要勤加练习体悟之。 3、培元气,通经络,练就意气合一。 - 气的涵义颇广,概括言之,一谓物质,一谓功能。以自然而论,宇宙间的万物生长、发展与变化,都赖于气的运动。以人体而言,气既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生理活动的功能表现。人体之气可分为“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先天之气”即元气,它生于先天精,藏于人体命门,是生长发育和各脏腑活动的启动因素。“后天之气”有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宗气是由自然界的大气和经脾胃消化水谷所得精气结合而成,具有推动心脏行血、肺脏敷布的作用;营气来源于水谷精微,行于脉中,具有营养周身,化生血液的作用;卫气来源于肾脏,布于体表,具有固阳于内,抵御卫外的作用;脏腑之气,禀赋于先天之气,又赖于后天水谷精微的营养而发挥各脏腑的自身功能。元气充沛,则后天之气得以资助,从而脏腑协调,身心健康。在练习浑元桩时,肾中之精即先天之精受到后天之精的荣养,元精益固,元气自充,从而起到培补元气的作用,这个过程也被称之为“炼精化气”。 - 经络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统称,它遍布人体全身,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浑元桩的练习可以调和人体经络的气血,起到通经活络的作用。当功夫练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通过“心息相依,以意领气”的锻炼,随心所欲地“意到气到”某个部位或脏腑,从而练就“意气合一”。 - 4、拉筋伸骨,增加全身生理活动范围。 - 在技击中,若要动作到位,劲道顺畅,须有良好的身体柔韧性作基础,这样在做技术动作和发劲时才不会感到肌肉和韧带的阻碍。浑元桩独特的姿势使全身的肌筋都因骨骼的伸展而被拉伸,无形中锻炼了全身的柔韧性,增加了肌肉、韧带和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在搏斗中常能在普通人的生理活动极限中发出力道反击对手。 - 5、上虚下实,稳固下盘。 - 浑元桩要求练习者上虚下实,即上元(肚脐以上)轻虚,下元充实。练功时姿势的重心要放在脐下,此时身体才能稳如泰山,舒适自然。气息要求气沉丹田,从而使下元真气得到充实。待日久功深,下盘会随元气充足而逐渐稳固,最终产生落地生根的功效。 太极浑圆桩之歌 五千中华有宝藏,美名就是浑圆桩。 独立守神是核心,抱圆守一要牢记。 动作简便好易学,男女老少很相宜。 麻冷热胀是正常,痛痒重僵君莫慌。 循循渐进不着急,三年筑基出奇迹。 百练不如一站妙,益寿延年功自高。 中华国粹需弘扬,大道同归浑圆桩。
养生气功道家养生气功
1、吐纳“吐纳”一词常出现于冥想和气功等传统养生方法中对于呼吸的一种称谓,是一种调整呼吸的方法,其中“吐”解释为呼气、释放、同化;“纳”解释为吸气、吸收、内敛;按各家流派不同细分为按照疾缓、深浅、次数、有意、无意等各种方式相结合的修炼方法,是气功的入门必修课程,气功中所指的吐纳不仅是呼吸的意思,更深层次讲是人与自然界交融、沟通的一种方式,可理解为生物磁场同宇宙磁场同步的一种方法。气功怎么运气2、存想“存想”是调心的一种方式,意念想象一个场景画面并意守这个画面,在融入感受这种境界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心性,是强化精神力的一种方式,也是冥想、坐禅、练气前平静心情的一种方法。3、调形“调形”可理解为通过系统的方法对身体的一种良性调节,通过一定的动作配合意识去引导体内肌肉、脏器、血脉、生物能量按照一定的规律要求运动,主要分为动静二大类,是气功入门必须课程之一。气功禁忌
1、忌“假”气功讲究练“真气”,忌讳假的意念和行为。因此,学习气功养生首先要学会做真人,说真话,只有真心、真诚的人才可能练出“真气”。气功怎么运气2、忌贪念贪,六根不净之祸也。在练习过程中,一定要忌贪,贪则心不净,就会招来许多麻烦,无法进入练功的状态。3、忌心浮气躁人体很多病症皆因情绪所致,原因在于人的情志可以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功能一旦失调紊乱,就会引发疾病。因此,练气功者,应保持平和的心态,不应动气,不然会导致练习功亏一篑。4、忌自吹自擂练习者应禁忌自吹自擂,说话、办事都应留有余地,切忌因此干扰了自身的修炼,引起不良后果。5、忌房事过频人体精、气、神旺盛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如果生活中不节欲,必然损精,引起肾气不足,所以练习气功应减少房事为宜。气功的步骤
1、练功姿式以平坐式为主,凳椅面上可加软垫,要求凳椅坐面与小腿等高;臀部的1/2-1/3坐于凳面,两足平行,足底着地,并与小腿垂直,小腿与大腿垂直,大腿与上身垂直;两膝间距两拳宽,两手掌自然覆置大腿上,两肩松垂,含胸拔背,头顶如悬,下颌微收,舌抵上腭,口目轻闭,两眼内视,耳听呼吸。若惯于盘坐者,盘坐亦可。当修习纯熟后,则站、卧、坐、行皆可。2、呼吸与意念本疗法呼吸法是鼻吸鼻呼。练功初期,意念只须注意呼气,尽量做到深、长、细、匀,而吸气时则任其自然,勿须任何意念。随着练功的深入,呼吸和意念须作适当调整。3、收功每次练功结束前,先放松意念,手掌相对摩擦至热,如洗面状摩面部数周,使精神恢复常态后,慢慢起身活动即可。
太极拳养生功养生
太极拳的养生机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身心放松:太极拳通过缓慢柔和、舒展自然的动作和深呼吸,有助于身心的放松和冥想,从而有效地缓解精神压力和消除心理疾病。
2、改善循环系统:太极拳通过深入的呼吸和先进技术,使氧气和营养物质在体内更加顺畅地流动,从而大大改善了人体循环和代谢系统的功能。3、提高免疫力:太极拳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淋巴流动和细胞新陈代谢,从而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并帮助预防癌症和其他常见疾病。4、增强肌肉和骨骼:太极拳能够通过身体自然的姿势和动作,增强肌肉、关节和骨骼的柔韧性和强度,从而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症和其他老年疾病。5、平衡身心:太极拳强调“以柔克刚”的哲学,使人在身体锻炼的培养出平和、宁静、沉着的心态,帮助人们保持平衡和稳定的身心状态。6、促进身体内部的气场调和:太极拳的健身功效不仅在于外在的运动,更在于调度身体内部的气场。通过修炼太极拳,人们可以在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过程中,有效地调和身体内部的阴阳运动状态,建立起基础健康的生理平衡。7、改善呼吸系统:太极拳要求通过呼吸来协调全身运动,从而改善呼吸系统。该拳术的训练注重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等,这有助于扩大肺容量,增强肺功能,促进气血循环。8、增强心血管功能:由于太极拳是一种低强度、有节律、持续性的运动方式,它能够有效地锻炼心肺、改善心血管功能,预防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太极拳的养生机理是非常复杂而综合的,概括了人体的诸多方面,包括心理和生理健康、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太极拳的养生功效也被广泛认可,成为一种深受人们喜欢的健身方式。太极拳的养生机理是综合性的,不仅可以增强身体健康,还能促进心理健康,从而带来全方位的健康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