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浆配方大全1、黑芝麻豆浆配料:干黄豆一杯、黑芝麻1/5杯。功效:补肾填精、健脾益智。适用于眩晕症、记忆力减退、老年痴呆症、动脉硬化等病症。2、绿豆豆浆配料:干绿豆1/2杯。功效:清热解暑、利水消肿、润喉止渴、明目降压。3、百合莲子绿豆浆配料:干绿豆1/2杯,百合干1/3杯,莲子5枚。功效: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心安神、清热利尿、益肾固精。适用于肺结核、支气管炎、气阴不足、心失所养、失眠多梦等症。4、五谷豆浆配料:干黄豆2/3杯,大米2/3杯。功效:健脾益气,补虚祛脂,降压降糖、适用于眩晕症、神经衰弱、营养不良、三高等症。5、小米豆浆配料:干黄豆1/2杯,小米1/3。功效:健脾益气、补肾虚损。对素体亏虚,产后气血虚弱者,优为适宜。6、荞麦豆浆配料:干黄豆1/2杯,荞麦1/3杯。功效:健脾,消积。止汗。7、玉米豆浆配料:干黄豆1/2杯,玉米碴1/2杯。功效: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脂降压。适用于慢性胃炎、动脉硬化、三高等症。8、小麦豆浆配料:干黄豆1/2杯、小麦仁1/2杯。功效:消渴除热、益气宽中、养血安神。常食可滋补壮体、降压、降脂、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9、经典五谷豆浆配料:干黄豆1/5杯、干大米、小米、小麦、玉米碴按1:1:1:1比例混合均匀后取2/3杯。功效:营养均衡全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和食物纤维,具有降脂、祛斑斑、抗动脉硬化、养胃养心安神,补肝解毒、利尿通便、预防糖尿病和癌症等功效。10、高梁小米豆浆配料:干黄豆1/2杯、干高梁1/5杯,小米1/5杯。功能:和胃、健脾、消积止泻。防治神经衰弱。11、大、小、米豆浆配料:干黄豆1/2杯、干大米1/3杯、小米1/5杯。功效:补中益气、止池痢、壮筋骨、补肠胃、利小便、止烦渴。对素体亏虚,病后体虚、产后气血虚弱者尤为适宜。12、枸杞小米豆浆配料:干黄豆1/2杯、干小米1/2杯、枸杞10粒。功效:滋补肝肾、生精养血、明目安神、滋阴润肺、化痰止咳,适用于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腰酸软等。13、核桃、花生、大米豆浆配料:干黄豆1/2杯、干大米1/2杯、花生20粒,核桃仁5辨。功效:养血健脾、润肺化痰、润肠通便、止血通乳、健脑。适用于营养不良、乳汁缺乏、贫血、便秘、动脉硬化、心血管病等病症。14、黑豆黑芝麻豆浆配料:黑豆1/2杯,糯米1/2杯,黑芝麻1/5杯。功效:祛风除热、调中下气、活血、解毒、利尿、明目、养肝补气,生精养发。适用于肝肾不足、大便结燥。病后虚蠃,须发早白等症。15、黄米豆浆配料:干黄豆1/2杯、黄米1/3杯。功效:补肝肾,健脾胃,疗疮解毒。适用于体弱多病,面生疗疮者食用。具有安眠功效,主治阳盛阴虚、夜不得眠。16、全豆豆浆配料:干黄豆一杯。功效:滋阴润燥、宽中和脾、利水下气。有降血压、消水肿的作用17、杏仁豆浆配料:干黄豆1/2杯、杏仁1/3杯、花生1/3杯,红枣5粒功效:,、白果豆浆配料:白果5枚,干黄豆1/2杯功效:此方适用于腰膝酸软、少气懒言、乏力疲倦之肾气亏虚的更年期综合征。禁忌:口燥心烦潮热者不宜多食。19、山药枸杞豆浆

春季养生豆浆,春季养生豆浆怎么做

配料:山药丁1杯,枸杞30颗,湿黄豆2杯功效:适合春季养肝,补益脾胃20、薏米红豆浆原料:薏米1/2杯、红豆1/2杯、红枣5枚、冰糖30克功效:健脾去湿益胃、舒筋除痹、清热解毒21、红枣养颜豆浆材料:黄豆50克3/2杯、红枣10颗,冰糖10克功效:补血养颜,口感香醇,此款豆浆适合中青年女性饮用 22、虾皮紫菜豆浆配料:黄豆40克,大米15克,紫菜10克,虾皮10克,小米10克,葱少许。调料:盐、味精各适量。做法:1.将黄豆预先泡好;紫菜、虾皮、大米、小米淘洗净;葱切碎。2.将全部材料一起放入豆浆机杯体中,加水至上下水位线间,接通电源,按“五谷豆浆”键,待豆浆制成即可。功效:皮营养丰富,补钙效果极佳。再有含碘量很高的紫菜佐助,钙、铁等矿物质元素的补充及时有效,能治疗缺铁性贫血、促进骨骼及牙齿的生长发育23、香甜玉米豆浆配料:干黄豆60g、甜玉米40g、枸杞10g、冰糖适量做法:1、将黄豆置于温水中充分浸泡,枸杞、甜玉米粒洗净备用。2、将泡好的干黄豆、枸杞、甜玉米混合后装入豆浆机内,加水至上下水位间,接通电源,按“五谷豆浆”键,待豆浆制好后,可以加入适量冰糖。功效:预防心脏病、癌症等疾病、增强人的脑力和记忆力24、乌豆圆肉红枣汤原料:乌豆50克、 桂圆肉15克 、红枣50克。功效:具有滋阴补血、安神、明目、益肝等功25、玉米豆浆配料:干黄豆60克,甜玉米30克,干银耳及枸杞各1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黄豆洗净,加入适量水浸泡;银耳洗净浸泡2小时备用。将泡好的黄豆及银耳、枸杞、甜玉米混合放入豆浆机中,打成浆即可。 营养特色: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26、香草黑豆豆浆配料:黑豆60克,大米20克,迷迭香与薰衣草各1小匙。做法:1、将黑豆放入温水中充分浸泡,使用前冲洗干净,大米稍经淘洗。 2、用量杯量取黑豆、大米适量放入豆浆机杯体中,再加入迷迭香、熏衣草,加水至上下水位线间,启动豆浆机待豆浆做好即可。3、如果是香草粉,也可以考虑用刚做好的热豆浆直接冲入,浸泡5分钟左右即可。27、绿茶豆浆配料:干黄豆:1杯,泡好的绿茶水功效:杀菌解毒、补中益气、润肠通便28、红枣枸杞豆浆配料:黄豆45克、红枣去核15克、枸杞10克功效:补虚益气、安神补肾、改善心肌营养之效,适合心血管疾病患者饮用。29、花生豆浆配料:黄豆3/2杯、花生3/1杯疗效:具有补血益气、滋阴润肺的作用30、养颜芝麻黑豆浆配料:黑豆3/2杯、花生3/1杯、黑芝麻10克疗效:具有乌发养发、润肤美颜、滋补肝肾、养血通乳的作用,适合女性饮用。31、蜂蜜养颜豆浆配料:干黄豆、绿豆各40克、蜂蜜40克疗效:滋润五脏,美容润肠,补气益血

春季养生豆浆大全

生活中,不少朋友都有清晨喝豆浆的习惯,因为大家都知道喝豆浆对身体好。那就一定要知道不能和豆浆一起吃的食物知识了。一起学习下吧。 不能和豆浆一起吃的食物 01、用豆浆冲鸡蛋是不可以采取的,因为我们平时喝的热豆浆,它的温度不能充分的加热鸡蛋,鸡蛋含有致病细菌和过敏原,没有充分加热鸡蛋,就不能够使鸡蛋含有致病细菌和过敏原失去活性,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 02、豆浆不能和蜂蜜一起吃,蜂蜜含有75%左右葡萄糖和果糖及少量有机酸,而豆浆蛋白质含量比牛奶还高,两者冲对时,有机酸与蛋白质结合产生变性沉淀,可能会影响人体吸收。 03、豆浆不能和橘子一起,橘子含果酸较多,而果酸可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凝固变性,影响消化吸收。 04、豆浆不能和药物一起吃,有些药物会破坏豆浆里的营养成分。如四环素、红霉素等抗生素药物。抗生素类的药物可能会破坏豆浆的营养价值,所以喝豆浆与服药物的时间应间隔至少20分钟以上,以免药物破坏营养以及豆浆影响药物效果。 不适合喝豆浆的人群 1、肠胃功能不好的人群 从中医角度上来说,豆浆性质偏寒,消化不良、嗝气和肠胃功能不好的人,最好少喝豆浆。豆浆在酶的作用下能产气,所以腹胀、腹泻的人最好别喝豆浆。急性胃炎和慢性浅表性胃炎者不宜食用豆制品,以免 *** 胃酸分泌过多加重病情,或者引起胃肠胀气。 2、肾病患者 肾功能衰竭的病人需要低蛋白饮食,而豆类及其制品富含蛋白质,其代谢产物会增加肾脏负担,宜禁食。豆类中的草酸盐可与肾中的钙结合,易形成结石,会加重肾结石的症状,所以肾结石患者也不宜食用。 3、痛风病人 痛风是由嘌呤代谢障碍所导致的疾病,黄豆中富含嘌呤,而且嘌呤是亲水物质,黄豆磨成浆后,嘌呤含量比其它豆制品多出几倍。所以痛风病人最好少喝豆浆,但不是说绝对忌口豆浆,而是在量上需要控制,要防治痛风,控制大鱼大肉等荤腥类远比控制豆制品要重要得多。 4、手术或病后处于恢复期的病人 手术或生病后的人群身体抵抗力普遍较弱,肠胃功能不是很好,在恢复期间最好不要饮用寒性的豆浆,这样容易产生恶心、腹泻等症状。孙海蒿建议,病人恢复期间最好饮用酸奶,可以促进消化,保护肠胃功能。 喝豆浆的禁忌 1、忌空腹喝 空腹喝豆浆时,豆浆里的蛋白质大都会在体内转化为热量而消耗掉,不能充分起到补益作用。喝豆浆的同时吃些馒头、面包等淀粉类食品能够使营养物质被充分吸收利用起来。 2、忌装保温瓶 豆浆中有能除掉保温瓶内水垢的物质,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以豆浆作为养料,瓶内细菌会大量繁殖,经过3-4个小时就能使豆浆酸败变质。 3、虚寒体质者慎喝 由于豆浆是由大豆制成的,而大豆里面含嘌呤成分很高,且属于寒性食物,所以有痛风症状、乏力、体虚、精神疲倦等症状的虚寒体质者都不适宜饮用豆浆。 4、常喝豆浆注意补锌 豆类中含有抑制剂、皁角素和外源凝集素,这些都是对人体不好的物质。对付它们的最好方法就是将豆浆煮熟,长期食用豆浆的人不要忘记补充微量元素锌。 5、忌与鸡蛋同食 早上喝豆浆的时候吃个鸡蛋,或是把鸡蛋打在豆浆里煮,也是许多人的饮食习惯。豆浆性味甘平,含植物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很多营养成分,单独饮用有很强的滋补作用。但豆浆中有一种特殊物质叫胰蛋白酶,与蛋清中的卵松蛋白相结合,会造成营养成分的损失,降低二者的营养价值。 6、忌喝未煮熟的豆浆 没有煮熟的豆浆含有毒物质,会导致蛋白质代谢障碍,并引起中毒症状。而且在煮豆浆时还必须要敞开锅盖。这是因为只有敞开锅盖才可以让豆浆里的有害物质随着水蒸气挥发掉。 7、忌与抗生素一起服用 豆浆一定不要与红霉素等抗生素一起服用,因为两者会发生化学反应,喝豆浆与服用抗生素的间隔时间最好在1个小时以上。 8、忌喝超量 一次喝豆浆过多易引起蛋白质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 9、忌冲红糖 红糖里的有机酸和豆浆中的蛋白质结合后,可产生变性沉淀物,破坏营养成分。

春季养生豆浆怎么做

春季乍暖还寒,气候很不稳定。春季养生要重调理,更要顺应时节。根据季节养生特点,我们将春季最健康的作息时间表送给大家,希望大家都能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助力健康生活。

一、合理的作息。在中医层面来说人体应该在子时前入睡,子时就是23点到凌晨1点,所以我们最好能在23点前入睡。睡前不可过饱或者过激,睡眠环境不可过冷或者过热。二、适当的运动。在春天可以适当地做一些有氧运动,例如:慢跑,骑自行车,爬山踏春,放风筝.......适当地有氧运动可以促进我们的血液循环,加快我们的新陈代谢,这样有利于唤醒已经“沉睡”了一个冬天的身体,帮助我们尽快适应季节的变化。同时注意运动量的控制,避免负荷过大从而得不偿失。

三、科学的饮食。春天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如应季的竹笋,菇类等等,避免摄入过多的肉食和油腻食品,此时应该养肠胃,可以适当地冲泡一些花茶来喝。同时我们也应该多吃水果蔬菜。四、多出去走动,特别是当自己疲倦的时候多点去看看远方的风景,你会发现远比床铺更有吸引力的春色。

我们应该多出去走动,不能因为春困而困倦,应该时刻让自己保持一种充满活力的状态就能有效抵制春困。

五、睡眠要减少《内经》要我们在春季应“夜卧早起”,即晚睡早起。过了冬季,白天时间延长,夜晚缩短,按照《内经》的理论,我们也应该顺应这种昼夜的变动规律,适度减少睡眠,增加活动时间。因为,人体阳气的生发和闭藏的状态,是与睡眠密切相关的,当我们清醒时,阳气行于表、行于外;当我们入睡时,阳气行于内、行于脏。因此,要想使人体的阳气像自然界的阳气一样能够生发,就要减少睡眠时间,睡眠过多,极易使人体的阳气郁滞体内,不利于“春夏养阳”。但古代医家也强调,虽然春季要“晚睡早起”,早起也不要早于鸡鸣的时段,即不要在5点前起床;晚睡不要晚于半夜子时,即不要在晚上11点后再睡,否则,也会对人体健康不利。六、运动要增加。虽然《黄帝内经》对运动并不像西方文化那样重视,但对于春季,提出了“广步于庭”,即要在庭院内大步流星地散步。因为一则可以通过运动长养人体的阳气,因为阳气主动,运动可以产生阳热之气,适度的运动对人体的阳气有长养的作用,运动本身也符合“春者,蠢也,动也”的本意;二则通过观赏自然环境中的新绿,达到疏达肝气的目的,这是春季养生气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内经》认为,自然界的各种不同的声色气味均可以入通于人体的五脏,与不同的脏腑存在着不同的入通关系,青绿色是可以入养肝脏的。多看绿色,多运动,可以舒肝养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