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出现瘙痒,人们都会用手去抓,但是手抓后也很有可能感染其他的疾病,出现皮肤瘙痒要怎样来治疗。寻找病因,加以避免是防治的关键。避免用搔抓、摩擦及热水烫洗等方法止痒。生活应规律,衣着松软,不要沐浴过勤。避免饮酒、喝浓茶及食用辣椒、胡椒及芥末等辛辣刺激食品。精神紧张及情绪不安的患者应注意休息,适当改变不良的生活环境。一旦出现了症状,千万不能用手抓,以免被感染其他的疾病。,避免不良情绪对患者造成困扰,影响皮肤的血液循环,导致营养供应不足,加重皮肤瘙痒的情况。努力改善生活、工作的小环境,室内采暖时不要使室温过高,运用加湿器或种植花草等方法来保持室内适宜的湿度,以减少皮肤水分的蒸发。,如果总是到口渴时才喝水,人体就会经常处于缺水状态,而人体一旦缺水就会从皮肤中夺取水分,使皮肤干燥而出现瘙痒病。平时应多饮水,注意对皮肤的补水,补充肌体和皮肤的水分丧失,以免由于皮肤缺水而导致瘙痒加重,但是应该注意对保湿产品的选择,不要选择添加剂过于复杂的刺激性大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择。,增加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拥有健康的心态和体魄,才能拥有健康的皮肤。,作息时间尽量规律些,皮肤的修复时间主要在夜间的10点到凌晨的4点之间,尽量在这个时间内睡个美容觉。、E的食物,如胡萝卜、卷心菜、花生、芝麻等。也可选用甘油、凡士林、橄榄油等滋润性较强的护肤产品,锁住皮肤表面水分,缓解干燥瘙痒。

瘙痒症老年,皮肤瘙痒症老年

皮肤瘙痒症老年

李某,男,76岁。主诉皮肤瘙痒反复发作逾5年,入冬为甚,曾行中西药治疗 ,疗效甚微。半月前泡洗温泉水后,瘙痒加剧。现周身皮肤瘙痒,以背部、四肢为著,阵发性发作,夜间尤甚;皮肤于燥,血痕累累,间有皮肤肥厚及色素沉着;神疲乏力,面色不泽,夜不能寐,口干、便结;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既往无糖尿病等显要病史。西医诊断:老年皮肤瘙痒症。中医诊断:风瘙痒(气虚血瘀)。治当补气活血,散风止痒。方用补阳还五汤化裁。组方:黄芪50克,当归、生地、白蒺藜、地肤子、夜交藤各15克,赤芍、地龙、桃仁、川芎各10克,制首乌18克,蝉蜕10克。7剂,1天1剂,水煎服。7剂后瘙痒明显减轻,精神好转,夜寐转安。守上方黄芪加至60克,加炒白术12克,续进10剂,服法同前。10剂后肌肤较前明显润泽,色素、抓痕减少, 皮肤仅偶感轻度瘙痒。效不更方,再进15剂巩固疗效,并嘱其少食辛辣食物 ,忌用热水烫洗和偏碱性肥皂。随访至今,未复发。分析:老年皮肤瘙痒症乃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其原因不一。该病病程缠绵,反复发作,并常因患者的不当处置而使病情加重。中医认为诸痒为虚,老年患者往往体虚而阳气不足,气血亏虚,以至卫外失固,血行凝涩,营卫不畅,化燥生风,肌肤失常而致瘙痒,属痒风、诸痒、风瘙痒之范畴。方中重用黄芪补益元气,气旺血行以治本;佐以当归、赤芍、地龙、桃仁、川芎、生地、制首乌养血活血,滋阴润肤;白蒺藜活血祛风行气,而制首乌与白蒺藜又互为对药,能补肝肾、益精血;地肤子清热利湿,蝉蜕疏风止痒,夜交藤解毒安神,地龙通经、引药周行全身以行药力。诸药配伍,补气而不壅邪,祛瘀而不伤正,使气血通达,肌肤得养,药对其证,故而获效。

老年人皮肤瘙痒

临床上老年人来就诊诉说皮肤瘙痒,但是观看全身的皮肤没有红斑、丘疹、水疱,可以见到很多的抓痕。对于老年人的瘙痒,主要的原因就是皮肤干燥,因为皮脂腺功能减退,加上洗澡时好用热水,过度的烫洗,都是老年人瘙痒的主要的原因。另外老年人的瘙痒与一些系统疾病也有很大的关系,对于老年性的瘙痒,需要排除糖尿病、尿毒症、肝胆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对于皮肤瘙痒的老年患者,建议改掉用肥皂洗澡的不良习惯,皮肤干燥的地方用润肤剂,贴身衣服应该穿纯棉的衣服,能够减轻瘙痒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