耵聍栓塞是传导性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通常耵聍向外耳道口方向排出。有时耵聍积聚在耳道内,形成栓子,可部分或完全堵塞耳道。耵聍栓有棕色,黄色,如果耳道潮湿的话,还会变成枣红色,干后会变成黑色团块(常见于老年人)。如果耳道部分栓塞,不会有听力损失。如果耳道完全堵塞,就会有听力损失。在耵聍取出之前,不要做测听或选配助听器。
病人感觉到外耳或耳道又痒又疼,外耳道的皮肤又红又肿。如果红肿情况不严重、不影响听力的话,可以做测听,但不能马上选配助听器。
、慢性炎症。如果肿胀不严重的话,不会引起听力损失。可以做测听,但不能马上选配助听器。
由炎症、异物、骨折、爆破声或扇耳光引起。小穿孔会引起10dB-15dB的损失,通常会自行愈合。但大穿孔则建议通过手术修补(鼓膜修补术)。
,但耳镜照上去,会像镜子一样有反光,这是穿孔后再愈合造成的。因纤维层不能再生,使愈合后的鼓膜缺少一层,而形成所所谓的“镜面膜”。不影响选配助听器。
表现为白色的硬化瘢,由鼓膜组织的退行性变引起。不影响选配助听器。
表现为白色的硬化瘢,由鼓膜组织的退行性变引起。不影响选配助听器。
。多为鼓膜松弛部穿孔,中耳炎症向外耳道方向入侵。持续性流臭脓为其主要特征。有这种症状的病人应立即到耳鼻喉科就诊。
外耳道炎的原因
外耳炎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局限性外耳道炎,又称外耳道疖。另一类为外耳道皮肤的弥漫性炎症,又称弥漫性外耳道炎。 弥漫性外耳炎由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或普通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很少为真菌等所引起。外耳道疖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一些人(如有过敏反应,牛皮癣,湿疹或脂溢性皮炎者)特别易患外耳炎。 外耳道的感染可以是局限的(疖肿),或累及整个外耳道(弥漫性外耳道炎)。 诱发因素包括:进水或各种刺激物,如喷发剂或染发剂液,进入外耳道和由于要拭净耳道导致耳损伤。通过上皮的脱屑,像传送带那样运动由鼓膜外面向外传送脱屑,进行外耳道的自身清洁,患者用棉签人为地清洁外耳道(拭耳),干扰了自身清洁机制。由于拭耳的方向和上皮脱屑活动的方向相反,可将碎屑向耳道内推入,促使脱屑聚集。脱屑和耵聍吸收进入外耳道的水,引起皮肤的浸软,为致病菌的侵入创造了条件。
外耳炎门诊病例
临床症状:
瘙痒,常见猫咪抓挠耳壳背面根部的皮肤,长毛猫咪常见此处毛发打结,如果凑近耳朵可以闻到恶臭,可见耳道分泌物(呈褐色或者是黑褐色)增多,严重的可以发现流出脓性液体,棉签擦拭呈淡黄色或者是黄绿色;图片 通常情况下,耳螨会导致更为剧烈的瘙痒,而细菌之类的偶见瘙痒,
不确定的情况下最好可以到宠物医院做一个镜检或耳道抹片,取样之后显微镜下可以确认是螨虫还是细菌之类的;检查确诊可以更针对性的用药让猫咪好的快些;如果怀疑有过敏性原因,而且做镜检或者抹片检查可以排除其他的感染可能,可以尝试给予口服低剂量的泼尼松龙(
外耳炎更重要的还有平时的护理,定期的耳道清理以及用药,每天用洗耳水清洁耳道,对于有感染的会需要用一些消炎药物;有引起耳道息肉的甚至会需要手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