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苏依依
苏依依 邀请你回答

吃完饭出去走走有助于消化吗

时间:2025-11-03 19:03137 人浏览举报
相关标签: 健康养生

关于 “吃完饭出去走走有助于消化吗3 条回答

  • 若若
    若若
    2025-11-03 19:03

    老年人在吃完饭以后去散步的时候,有些东西还是需要多加注意一下的。虽然散散步对我们自己的身体也有很大的帮助,但在人上了年纪以后,身体的各项机能毕竟还是有些不如从前。如果有个地方稍没注意,就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第一个就是,在自己吃得太饱的时候,尽量晚出去半个小时,不要立马就动身出门。这一条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应该知道和遵守的。如果实在太撑想要稍微运动一下的话,可以选择稍微隔几分钟然后在屋子里面走一走。等到感觉没有太撑的时候,就可以稍微收拾收拾准备出门散步了。还有就是,老年人一定是要在吃过饭以后再去散步,不要空着肚子,不然很容易出现低血糖的风险。第二个是不要走得太快,尤其是暴走。暴走团大家可能有听说过,也有没听说的。我先简单跟大家说一下,有一个了解。暴走团就是由很多人组成的,大家一起选择一个时间聚在一起,放着音乐以极快的速度在街上或者小区里走路,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这样的运动方式是极其不建议老年人参加的一项运动。虽然它能够起到强身健体又能够减肥的功效,但是老年人毕竟年龄在那里摆着,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在衰退。这样子的强烈运动对于老年人来说,就是在加大老年人容易患上的疾病的概率。像是心脏类的疾病、高血压等等,如果本身就有这种疾病的话就更加不能去参加这项运动,发病的概率太高了。如果老人家总想去尝试的话,一定要多劝一劝。

    第三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是老人家的心情。看似很小的一个事情,对于老人家来说都有可能是患上疾病的原因。老年人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情绪,尽量不要有太强烈的情绪起伏。太强烈的情绪起伏都会引起老年人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的情况。严重的时候,还会有脑梗、脑出血的情况出现。老年人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第四个是一些身体比较弱的老年人需要注意的。对于身体比较弱的老年人,拐杖应该是出门的时候必不可缺的一样东西。身体比较弱的老年人在走路的时候容易出现重心不稳导致自己摔倒的情况。尤其是在晚上,吃完饭出去散步的时候,本身晚上的时候周围就比较黑,很容易摔倒。就一定会需要有一样东西能够支撑住自己的身体。这样的话,就可以给正在散步的自己有一个支撑点,双臂摆动的幅度也会大一些,再加上步子也迈得大一些,将走路的速度提上去,这样就可以牵动全身一起运动,促进自己的新陈代谢。

    第五个要注意的地方是散步的时候不要走得太远。在人老了以后,本身腿脚的力量就不如从前了,再加上如果膝盖关节的地方出现了一些问题的话,就更加不能走远了。一个是自己本身的身体可能会承受不了,加重膝盖关节的磨损程度。另一个就是,如果是自己出去散步的话,万一真的走不动了,或者除了一点小意外,儿女们也不好第一时间赶到查看情况。散步的时候要注意将自己的身子稍微往前倾斜一些,让自己的两条胳膊自然的下垂,身体的重量着力于加膨胀的前半部分,走到微微出汗就差不多了。

    第六个就是如果选择在雨天出门的话就一定要挑选双防滑的鞋子,防止自己在雨天滑倒。毕竟年纪大了,身体是很脆弱的,摔一下可了不得。走路的时候一定要靠边走或者走人行横道,过马路的时候可以等车辆过去了再过,注意自己的交通安全。

  • 大丹小妮
    大丹小妮
    2025-11-03 19:03

    很多人有这样的经验:享受完一顿美食后,往往觉得有些困倦,特别想睡觉。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大脑缺氧使人犯困河北省中医院胃肠内科主任医师郭喜军分析,饱餐后胃肠道为了进行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血管会开始扩张,进入胃肠道的血液增加,由于身体内的血量是相对固定的,供应大脑的血液自然会减少,使大脑产生短时缺血缺氧,人会感觉困倦,想睡觉,而且吃得越饱,就越容易犯困。更何况夏天人本来就比较容易困倦,这种现象相对来说就更严重。午餐后半小时再睡郭喜军指出,午睡虽然是缓解困倦的最好办法,但饱餐后立即卧床睡觉却并不利于健康。这是因为吃完饭后,大量食物进入胃里,一般需要1—2个小时的时间来进行消化,而饭后半小时是肠胃消化食物的活动最剧烈的时候,此时卧床睡觉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久而久之会引发胃病、肠炎,或使人发胖。有动脉血管硬化的老年人进餐后马上入睡,可能会引发中风。午睡的最佳时间应该在午餐半个小时以后,吃完晚饭后,则最好过3小时后上床睡觉。应对困倦有办法吃饱后犯困是难免的,有什么好办法赶走“瞌睡虫”吗?郭喜军建议,一日三餐、尤其是午餐时,尽量不要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吃饭不要过饱,吃七八成饱最好,否则都会加重困倦的程度。还有不少小窍门可以用来缓解困倦:做几次深呼吸,深呼吸可以减慢心跳速度,减少神经张力,降低血压;喝杯浓茶或咖啡,可以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吃一片口香糖或者薄荷糖也会有效果,无糖型且口味特别强烈的口香糖是最佳选择;如果以上的做法都没有起到作用,也不妨用凉水冲洗脸颊,同时做一些轻度的面部按摩,也可以使自己更加清醒,更加精神;慢慢地做一些伸展运动也可以缓解困倦,适当的运动可以减轻肌肉张力,加速血液在体内的循环,帮助把氧气输送到大脑。

  • 土豆呀土豆
    土豆呀土豆
    2025-11-03 19:03

    俗话说:“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吃完饭后一家人边走边聊天,一来可以消食,二来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但有人说:饭后散步会导致胃下垂?饭后能散步吗?答案:可以。吃完饭后去外面散散步走几圈,是一件非常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事情,并不会出现传言中所说的会导致胃下坠等情况。一放下筷子就立刻站起来出门散步,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饭后胃正处于充盈状态,而为了消化这些刚刚摄入的食物,胃需要分泌大量的消化酶与食物充分的混合,所以就需要有充足的血液供应到肠胃等器官,才能够更好的消化和吸收食物。吃完饭后,过多久散步对身体比较好?饭后多久散步对身体好?饭后散步,的确是能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胃肠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但是!注意这里说的“饭后”,是指在进食完20~30分钟以后,而并非指饭后立即出门散步。饭后百步走,比较适合平时活动较少,特别是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也适合形体较胖或胃酸过多的人。散步的方式也有讲究不要一出门就走出“六亲不认”的大步伐。饭后散步要掌握好速度,不能走得太急,以一分钟90步,即一秒走1~2步为佳,每次饭后散步时间以10~30分钟为宜。走路姿势上,要保持上身挺直,避免压迫胸部,影响心脏功能,最好足跟先着地。散步前可以先简单动动手脚暖身,过程中若感觉肠胃不适,头晕等状况,就需要立即停下来休息。提示:有些人在散步的时候喜欢倒着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那些平衡能力不好或者是年纪比较大的老人不适合采用这样的方式,可能会有摔倒的风险。饭后散步并不适用于所有人,以下4类人尤其要谨慎。4类人“饭后散步”要谨慎1、胃病患者体质较差特别是患有胃下垂等病的人,饭后不宜散步,而最好应该在饭后平躺10~20分钟。因为饭后胃内食物充盈,此时进行直立性活动,本身有胃下垂的症状会加重胃的负担。2、贫血、低血压患者饭后大量血液都供给胃部了,散步时很容易造成脑部相对缺血,出现头昏、目眩,甚至昏厥,这类朋友最好不进行饭后的散步,而选择在清晨散步会更好。更3、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糖尿病患者饭后最好静坐30分钟再散步,马上散步易出现头晕乏力,甚至昏厥。做法:高血压患者散步时上身要挺直,否则可能压迫胸部,影响心脏功能。走路前脚掌着地,不要后脚跟先落地,否则会使大脑处于不停振动中,易引起头晕。4、冠心病患者患有冠心病的人,进食后立刻进行大运动量活动,有可能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建议:饭后先按摩腹部,休息半小时再散步,每次半小时,步速不要过快。步行是最简单的健身方式,只要你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可以让你走的更健康。你也许认为散步是很简单的运动,身体不会有太多变化。当你迈开腿,散步1小时的时间内,身体便会发生一系列积极的生理变化。

感谢你浏览了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