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以儿童和青年多见。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周身不适、无力及发热等症状。可在皮肤紫癜发生之前、同时或之后出现关节痛、腹痛、腰痛、黑便、血便或血尿等。根据临床特点分为下列类型:
(1)皮肤型(单纯型):为常见类型,有出血性皮疹,对称性的出现于双下肢或臀部及上肢。开始为红色丘疹,逐渐呈紫红色,中心可出血、起水泡、坏死和溃疡,数日内结痂,约1~2周后脱落。常伴发神经血管性水肿、多形性红斑及荨麻疹等,常有不适感与痒感。
(2)关节型:除皮肤紫癜外,有关节痛,多见于膝、踝、肘及腕关节,呈游走性,肿胀有压痛,活动受限,如出现在紫癜前极易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
(3)腹型:除皮肤紫癜外,出现腹痛,以脐周及右下腹为多见,有时波及全腹。常呈绞痛,反复发作,每次发作疼痛部位可不固定,腹痛的程度与体征不相一致,伴有恶心与呕吐,重者呕血、便血及黑便。由于肠道不规则的蠕动可诱发肠套叠,多见于儿童患者,亦可导致肠穿孔、肠坏死而出现腹膜炎,应及时处理,施行外科手术治疗。
(4)肾型:儿童多见,常于紫癜后1周发生肾炎改变,表现浮肿、高血压、少尿、蛋白尿、血尿与管型尿。随紫癜治愈很快恢复,也有少数可迁延为慢性肾炎甚至尿毒症。
(5)混合型:腹型、关节型或肾型同时发生即称混合型。
(6)其他类型:如胸膜炎、心肌炎、虹膜炎、肺炎(肺出血)、眼底及颅内出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