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当中很多宝宝都会出现鹅口疮,这也是新生儿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在很多小宝宝口腔内出现鹅口疮的时候,经常会因为疼痛而出现哭闹,还会直接影响到宝宝的正常进食,所以很多新手爸妈在宝宝出现了口疮的时候总是手足无措,那么宝宝的鹅口疮是怎么引起的呢?应该如何治疗?一起来看一下。一、小儿鹅口疮是怎么引起的?
通常情况下,两岁以内的宝宝会比较容易出现鹅口疮,出现鹅口疮通常是由于白色念珠菌感染而引起的,一般是因为宝宝口腔卫生没有做到位而引起感染,导致的宝宝出现鹅口疮,特别是一些体质比较弱或者是营养不良的宝宝,最容易感染鹅口疮,一般宝宝出现鹅口疮,那么宝宝的口腔内会出现乳白色的瓣膜,而且有的像奶块状,这些斑膜的面积大小都不一样,一般会在宝宝的腭或者是唇内粘膜上。二、宝宝出现鹅口疮应该怎么办?
1、如果宝宝的口腔出现了鹅口疮不要随便的去抹药物,以免粘膜损伤而引起细菌感染,家长可以用消毒棉签来蘸一些苏打水擦洗宝宝的口腔,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擦洗宝宝口腔的时候动作一定要轻。如果家里有红糖,可以将红糖粘成粉末,然后适量的涂到宝宝呕口疮的患处,一天4~6次,这样是可以缓解宝宝的鹅口疮。
2、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宝妈平时在喂养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讲究卫生再给宝宝,喂奶之前应该用温开水来清洗乳房,另外要经常换衣服,避免衣服上的一些细菌,会导致宝宝的额头上更加的严重。如果是奶粉喂养的宝宝,平时宝宝用的奶瓶以及餐具必须要保证清洁卫生,定期的进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