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啃着重庆小面刷财经新闻,差点把筷子戳进碗里——11月10号的国际金价,涨得比巷口火锅的红汤还“烫”。

截至当晚8点32分,COMEX黄金直接冲过4100美元/盎司大关,最高摸到4104美元,涨幅拉到2.35%;伦敦现货黄金也跟着“跑”,离4100仅一步之遥,最高到4096.001美元,涨幅2.38%——这是11月以来最猛的一波涨势,把上周的小反弹甩得老远。

楼下菜市场卖卤菜的陈姨举着手机凑过来:“小李,我上周看金条还是3900多,本来想给孙儿攒个满月礼,结果今天直接窜上去了,这还能买不?”旁边修电动车的师傅接话:“涨太快不是好事,我之前买基金追过新能源,涨得猛跌得更狠,这波说不定是‘情绪涨’,别着急往里扎。”

其实早上翻分析师报告时就看到,这波涨势主要沾了两个“光”:一是美元指数今天跌了0.5%,黄金和美元向来“对着干”;二是最近某地区的地缘消息有点“闹”,不少资金往黄金这种“安全罐”里钻。但对普通老百姓来说,金镯子是嫁妆、金条是养老钱,真没必要跟着K线图慌。

金价涨超2%创本月最大涨幅

比如对门的王姐,去年底3700美元买的金条,现在涨了快400,她倒稳得很:“本来就是给儿子存的结婚钱,涨了开心,跌了也不急用,总比存银行吃利息强。”刚工作的小周则晃了晃手机:“我月薪8000,买个金吊坠都要攒俩月,涨不涨对我影响不大——刚需才买,又不是炒期货。”

傍晚路过小区楼下的金店,玻璃柜里的金饰还是亮闪闪的,店员说今天问价的人多了三成,但真正下手的没几个——大家都学精了:不再追着涨势跑,而是等“自己的节奏”。比如陈姨打算再等等,“要是跌到3900以下再买”;修电动车的师傅则说,“要是再涨5%,我就把去年买的小金条卖了换个新工具”。

金价的起伏,像极了重庆的天气:有时候突然升温,有时候骤降,但最实在的还是“需求”二字——有人要避险,有人要消费,有人图保值。市场的热度里,藏着最真实的生活:涨了,有人拍大腿后悔没早买;跌了,有人蹲在电脑前等抄底,但说到底,都是对“安全感”的那点追求。

晚上回家路上,风里飘着卤菜香,手机里的金价还在飘红,但楼下的麻将馆已经开了桌——比起K线图的波动,巷子里的烟火气,才是最稳的“锚点”。

金价涨超2%创本月最大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