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养生方,孙思邈养生方剂

口中言少:所谓言多必失,惜字如金不仅能减少不必要的是非,从另一方面讲,也是一种养生方式。俗话说“日出千言,不病自伤”。如果长期消耗唾液,容易导致肺气损伤,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的时候说了太多的话,会感到口干舌燥,身体疲倦的原因。心中事少:一个人的思绪过多,必会伤神、伤肝脾,对身体的伤害更是无形的。少纠结、少麻烦、少生气。心情舒畅了,身体也必然跟着好起来。

腹中食少:都说“病从口入”,少吃绝对比多吃好。孙思邈一直以来提倡饮食要有节制,吃饭八分饱就足够了。吃得太饱会增加肝脏和胃肠的负担,更会引起身体其它器官的损伤和提前衰老,并影响到人体的免疫功能。

自然睡少:很多懒人都会以“恢复元气”为借口来个回笼觉或是所谓的补觉。但我们要知道“久卧伤气”,睡太多觉的话反而会影响到身体的恢复。孙思邈的简介

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相传为楚大夫屈原的后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西魏大统七年(541年),孙思邈出生于一个贫穷农民的家庭。他从小就聪明过人,长大后开始爱好道家老庄学说,隋开皇元年(581年),见国事多端,孙思邈隐居陕西终南山中,并渐渐获得了很高的声名。

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孙思邈年高有病,恳请返回故里。永淳元年(682年),与世长辞。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孙思邈

孙思邈养生方剂

千金方具体内容是:该书第一卷为总论,内容包括医德、本草、制药等;再后则以临床各科辨证施治为主,计妇科2卷,儿科1卷,五官科1卷,内科15卷(其中10卷按脏腑分述),外科3卷;另有解毒急救2卷,食治养生2卷,脉学1卷及针灸2卷。共计233门,方论5300首。

卷1是医学总论及本草、制药等;卷2~4妇科病;卷5儿科病;卷6七窍病;卷7~10诸风、脚气、伤寒;卷11 ~20系按脏腑顺序排列的一些内科杂病;卷21消渴、淋闭等症 ;卷22疔肿痈疽;卷23痔漏;卷24解毒并杂治;卷25备急诸术;卷26~27食治并养性;卷28平脉;卷29~30针灸孔穴主治。《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作者孙思邈,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唐朝孙思邈所著。该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

孙思邈认为生命的价值贵于千金,而一个处方能救人于危殆,价值更当胜于此,因而用《千金要方》作为书名,简称《千金方》。

孙思邈,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唐高宗显庆四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千金要方

孙思邈养生方法

在中国历史上的神医貌似不少,有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不过放在五千年历史来言,神医其实还是太少。因为能配得上神医称号的,除医术精湛,医德无双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长寿。(华佗是被曹操所杀,属例外)

这一条就把许多有潜质的神医,挡在门外了。孙思邈号称药王,主要事迹都出自《新唐书》、《旧唐书》等,至于具体活了多大?没有定论,但公认的却是一百岁以上。这在古代时期已经称为奇迹了。那么孙思邈又如何谈养生长寿方面呢?这些话题,其实主要集中在孙思邈的著作中,如《千金翼方》等。

谈这个话题之前,还应先了解一下孙思邈的历史。孙思邈号称孙真人。从小就喜欢老庄。而老庄体系中,很重要的一方面,便是养生等问题。如庄子的《养生主》等篇章。故而可以从孙思邈的经历来分析,可以得出一个养生长寿,关键就在于“养心”。

孙思邈也的确是如此阐述的,如这句话:夫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自为善,不习不利也——直接把养生长寿,跟道德修养联系到了一起。所谓,仁者寿!这其实也是养生长寿的提纲核心。

给出核心后,孙思邈这才进入到具体的“术”方面。但也依然没有脱离,老庄体系。比如养生长寿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制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

翻译过来就是:养生长寿有五难。

第一难关是:正确对待名利心,不要为了名利而机关算尽。否则,哪怕再好的先天体质,再牛的后天滋养,也是白搭。

第二难关是:正确认识情绪变化,喜怒哀乐是人的正常反应,但暴怒,狂喜,惊骇等极端情绪,最好摒除掉。所谓怒伤肝,恐伤肾,人的喜怒哀乐等,都跟五脏六腑相匹配的。

第三难关是:正确对待人生享乐。《道德经》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才“不贵难得之货”。总的意思就是,声色犬马方面的享受,差不多就行啦,要有节制。

第四难关是:正确对待膳食营养。简单来说就是,营养平和,啥都要吃,别挑食,别暴饮暴食,更不要只吃“龙肝凤胆”,却不食“五谷杂粮”。这方面,就不多说了,因为笔者自己都困难,一大吃货,没办法,谁让咱中国的饮食文化这么美妙?也要引以为戒。

第五难关是:正确对待七情六欲。人间烟火味,其实就是七情六欲。为此每个人都奔波思虑。为未来前程者,不惜长年累月的熬夜,为子孙儿女者,不惜做不知疲倦的牛马等等,但这却都不利于养生长寿。因此也要节制。这五难关,都是在讲究一个“节制”,要求不可走极端。其实这便是养生长寿的关键吧,等于又绕回到咱的“中庸之道”上了。

天下事,即人事,养生长寿也是如此,其实从孙思邈谈养生长寿来看,还是一个做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