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节气中的一个,这个节气由于气候变化,在生活调理方面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要想避免身体不适,就需要做好对应的护理工作,那么冬至养生的饮食原则是什么?冬至养生的食谱有哪些?下面就来详细了解冬至养生的饮食原则吧。

1、冬至养生的食谱
1、早餐要吃黑——黑色入肾,与冬相应,肾藏精气,精气为生命之源动力,是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与人体生长、发育、衰老以及免疫力、抗病力的密切相关。每日早餐吃黑色食品,可以补足精气,提高免疫力,保持旺盛的精力。如可食用黑米粥、黑豆膏、黑芝麻糊、黑枣黑木耳羹、黑魔芋饼、乌骨鸡肉、紫菜等。
2、午餐巧搭配——冬季的午餐应供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可选用以下食物,巧妙搭配,科学膳食,提高营养,使食而有味道,补而不过量。如可选用粳米、玉米、小麦、黄豆、豌豆等谷豆类;韭菜、香菜、大蒜、萝卜、黄花菜等蔬菜类;羊肉、牛肉、鸡肉,其中羊肉尤宜老人冬季食用,及鳝鱼、鲤鱼、鲢鱼、带鱼、虾等肉食类;橘子、椰子、菠萝、荔枝、桂圆等水果类。
3、晚餐喝菜粥——冬季胃口大开,营养美味易使人发胖,特别是晚餐太丰富更容易使人发福。故在冬季的晚餐应当以菜汤和菜粥为首选,因为它们不仅能暖胃,还能提供矿物质、纤维和维生素。虽然吃了之后很饱,可是实际落肚的东西并不多,不容易使人发胖,甚至肥胖的人还会体重下降。
4、饮料选果汁——冬季里寒冷,气温低下,人体尿量增多,钾、钙等无机盐随尿液排出的量也增多,应及时予以补充。然而果汁中含有丰富的钾、钠、钙、铁等离子成分。故冬季里应当以温胃暖身的果汁为饮料尤为适宜。也可多吃些含钾、钠、钙、铁丰富的食物,如虾米、虾皮、芝麻酱、猪肝、香蕉等。
2、冬至养生的原则
1、定时起居:冬至之后,白天时间缩短,睡眠时间也需要根据季节调整,最好是早睡晚起,等到天亮再起床,尤其是老年人,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等慢性病,尤其要做到缓慢起床,不能醒来立马起床,可能导致血压急剧升高。老年人可以在早上9-10点出来运动,或者下午3-5点运动都可以,不用非要早起运动。
2、多做运动:喜欢晨练的老人们也不需要那么早起床,最好太阳出来再去锻炼,这样阳气升发,还可以晒太阳补阳,也不会因为太冷而出现心血管意外。年轻人更要多运动,因为长期在办公室坐着,很少晒到太阳,身体内血液不畅通,更容易生病,多运动还能有利于增加免疫力,减少感冒。
3、快乐情绪:冬季养生中情绪养生是必不可少的,有个好心情,就是一剂很好的养生药,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都暖洋洋的,而且身体的气血也会通畅,不会气郁气结,少生很多病。
4、食补温肾:冬季食补最主要的是补肾精,因为肾属冬天,冬季里是补肾的最好季节,而冬至是最重要的补肾节点,如果这个时候肾精亏虚,来年真的会感到虚。
5、药补要对症: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冬季进补用膏方,觉得省事,不用每天操心吃什么,其实专家们并不建议大家盲目吃膏方。膏方主要适用于慢性病患者和免疫力低下者,一般的白领人群不需要补膏方,只要多运动,饮食均衡就好。而且膏方需要根据个人体质辩证开药,不是直接去药店买来什么补血的阿胶膏方都能吃得,有的人不对症可能越吃越坏。
6、防低温损伤:冬至之后,气温进一步下降,体弱的老人往往因低体温而出现皮肤苍白,发凉,或者皮肤青紫;面部肿胀,全身肌肉僵硬,腹胀,或者寒颤,动作思维发生障碍,呼吸频率及咳嗽反射降低,心搏缓慢,有突发室颤或心跳骤停的倾向而导致死亡。或者因为寒冷的气候收缩血管,减慢血流,增高血液粘稠度,从而导致心脏血管发生痉挛,诱发心绞痛,或者形成血栓,导致心肌梗塞、中风。
3、冬至养生需知
冬至是“数九”的开始,冬至养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防寒保暖。在饮食上以温热为主,如食用糯米、狗肉、大枣、桂圆、芝麻、韭菜、木耳等,少吃冷饮、海鲜等寒性食物;外出时注意保暖,老人在早晚气温较低时尽量少出门,适度保暖、适量运动。
冬至后,天气寒冷、阳气伏藏,顺应这一变化,此时养生当注重于“藏”,早睡晚起,勿过度操劳;避免急躁发怒,以免扰动闭藏在内的阳气。补养肾脏十分重要。
冬至时阴气已达到极盛,阳气开始萌芽。顺应这一趋势,冬至养生亦应适当补养阳气,可以适当吃一些羊肉、枸杞、韭菜等药食,注意生活规律,定时开窗换气,常呼吸新鲜空气适当进行室外体育锻炼。
《内经》有“秋冬养阴”之说,而北方冬季气候一般比较干燥,常有大风天气,滋益阴精也是冬至养生的重要内容。辛辣厚味、烧烤油炸食物少吃为妙,平时多喝水、多吃水果,卧室内要适当通风并注意保持一定的湿度,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冬至饮食养生短信
2012-12-20 13:32:00 1 2 下一页 1、冬至到访,养生有道,静神少虑,快乐第一,不计琐事,豁达心里,头脚保暖,感冒远离,劳而勿过,注重休息,适当运动,慢跑太极,食宜多样,谷肉蔬配,温热当道,热粥为宜,起居有常,早睡晚起。关怀送上,安康伴你!2、冬至到,天寒凉,头脚暖,别逞强,大红枣,粥里放,牛肉汤,温补方,勤锻炼,耐寒强,摩鼻翼,感冒防,蜂蜜水,润肺忙,情意浓,暖心房,愿安康!3、冬至前后三九天,多多进补能御寒;寒虚体质分开补,羊肉牛肉强筋骨;冬吃萝卜赛过小人参,蛋白质、维生素能补身;早睡晚起养元气,适当锻炼莫忘记!4、冬至到,吃水饺,吉祥安康双耳好;养生道,要记牢,汤菜荤素营养高;多锻炼,身康健,幸福快乐过冬天;送祝福,表关怀,思念牵挂真情在;冬至节气,祝你财源滚滚,万事顺利。5、进补注意事项:进补最好先排毒,血液淤滞不可补;进补同时要适度,过度进补身受苦;进补方法要记牢,现实预期效果好;愿你快乐没烦恼,今冬健康乐逍遥。6、冬季进补多喝汤,手机提醒来帮忙,羊肉蛇肉补肾阳,莲子百合暖心房,加强身体勤锻炼,调节心情听音乐,冬至来临祝福传,愿你美梦天天伴。7、冬季养阳,择食有道,银耳,梨,蜂蜜可滋阴润燥;少辛多酸,酸味水果可选苹果、石榴;宜喝牛奶,豆浆,可生津液。漫漫冬日,祝君健康!8、健康信息传递你,冬季进补要注意:患有感冒不要补,急病期间不能补,慢性病人可别补,大便硬结不进补,睡眠不足勿进补,心情不好咱不补。冬至来临愿你进补有道,健康有方。9、冬菇牛肉枸杞胡萝卜,炖一炉幸福的火锅,配上开心的可乐,兑上养颜的红酒,煮一锅快乐健康的八宝粥,祝亲爱的朋友,身体安康,冬至快乐!10、冬至过后,天气最寒;阴极之至,阳气始生;防寒保暖,衣服多添;合理饮食,烟酒少沾;情绪稳定,常展笑颜;科学养生,身康体健!11、阴极阳生冬至日,此时养生要进补,阳气生发易吸收,天气寒冷不上火,肉蛋鱼鲜要搭配,营养全面身体好,加强锻炼好心情,增强体质御寒冬,冬至你把身体补,来年打败一只虎。12、冬萧萧,风怒号;畏寒冷,多食疗;三餐汤,炖红枣;补肾气,栗子宝;萝卜羹,胜中药;热姜茶,祛感冒;果蔬鲜,五谷糙;牛羊肉,热量高;时冬至,愿君好!13、冬至的饺子味道鲜,吃了不冻耳朵不怕寒;平安夜的苹果最香甜,爱情浪漫爱缠绵;圣诞的火鸡香味远,幸福吉祥在眼前;元旦的美味数不完,好运时连连。冬至送祝愿,祝愿你快乐成双,幸福绵绵!14、红梅俏梳妆,冬至渐渐凉;一碗老鸭汤,暖胃暖心房;肉蛋鱼果蔬,日日都点上;进补遵医嘱,乱补五内伤;常搓手脚背,冻疮不生长。小小贴士,愿君无恙!15、冬至来了,调养身子;饮食温饱,暖暖肚子;四肢勤劳,动动步子;起居有律,不添乱子;心态豁达,找找乐子;身体安康,多赚票子;愿你大顺,过好日子。16、冬至到来气温降,多穿衣裳别逞强,多多锻炼体健康,暖暖胃肠多喝汤,常常欢笑心情爽,幸福甜蜜祥瑞降,发发短信喜气洋,冬至又来到,愿你幸福又吉祥,快乐又健康!17、郑重提醒:今天冬至,别忘记吃饺子,若忘记了。后果严重:一不漂亮了,二没法带眼镜了,三没法听甜言蜜语了……吃饺子可防止耳朵被冻掉。18、今天是冬至,我送你一碗特制饺子:平安皮儿裹着如意馅儿,用爱心煮熟,吃一个快乐,吃一个幸福,吃三个健康,吃一碗发财,喝汤顺利!!!!19、冬至吃饺子,一个饺子一颗心。吃韭菜馅饺子,愿你青春常驻;吃萝卜馅饺子,愿你健康长寿;吃蘑菇馅饺子,愿你钱袋渐鼓;吃三鲜馅饺子,愿你家庭和睦。20、雪纷纷,白皑皑,冬至短信送关怀。换换季,炖炖汤,暖衣饱食不觉寒。品品茶,谈谈天,消愁解闷不觉烦。赏赏梅,踏踏雪,自在逍遥又一年。21、冬至来到别忙窜,年老体弱防风寒。穿暖吃好养精锐,经常锻炼保健康。出门执杖摔滑防,脚穿棉鞋勿冻伤。雪融路泥需当心,车轮飞溅早躲闪。下午时分早归还,别让家人心上担。祝君温暖一冬天,子孙满堂幸福享。22、气始于冬至,养恰逢其时。来适量运动,固旺盛精力。进营养好料,求延年益寿。成圆圆好事,做连连好梦。活自在潇洒,得幸福欢笑。23、揭密五个最佳喝水时间点:;;;;、青菜下油锅,“滋拉”,释放含有丁二烯的烟雾,、秋末冬初,饮食应适当吃“冷”,常饮凉开水有预防感冒之效,既可维持水代谢平衡,也可防皮肤干裂、邪火上侵。祝您过个健康的冬季!26、冬季养生,切忌寒凉食品,以免“雪上加霜”伤元阳。女吃红糖,养血活血保健康;男吃生姜,益气补阳身体强。1 2 下一页 相关搜索:冬至 祝福短信 习俗

冬至饮食养生特点
冬至 节气,要把养生的重点放在中老年朋友身上。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冬至节的养生知识,希望对你有用! 冬至节养生1:饮食调养 养生专家建议,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食宜清淡,不宜吃浓浊、肥腻和过咸食品。冬天阳气日衰,脾喜温恶冷,因此宜食温热之品保护脾肾。吃饭宜少量多餐。应注意“三多三少”,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盐少。 天寒地冻首选温补类食物,如鸡肉、羊肉、牛肉、鲫鱼等均属美味,在冬季可作为进补的佳品。但过多地进食温补类食品,容易上火。进补平补类食物,如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燕窝、银耳、猪肝等,这些食物既无偏寒、偏温的特性,又无滋腻妨胃的不足。还有一类滋补类食物,具有滋阴益肾、填精补髓的功效,主要有: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猪脊、海参、龟肉、甲鱼、鲍鱼等。 冬至饮食要吃熟食热食,避免生冷食品。应以优质蛋白质为主,如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其制品等,可以采用煲汤炖制的方式,以便于消化吸收,合理摄入米、面等主食、脂肪摄入量不能过多。冬至之际,可根据体质的不同,进食滋补阴阳的膳食。 冬至吃什么 冬季养生更要记着多喝点水。大人在这个季节的饮水量,一天大约在1200毫升以上,但是也别一次喝太多,最好是少量多次,上午、下午、傍晚,都记着提醒自己和周围的人喝些水和热汤,反正,千万别等到感觉口渴才喝水就对啦。 广东人有常年喝粥的习惯。这种饮食方式是正确的,尤其是早餐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粥,可以润燥滋阴,益于养生。专家说,日常煮粥时,可根据喜好,在粥中加入各式水果、枣、鱼片、鸡丝、皮蛋等做成美味粥。 具体说起来,小麦粥可以养心除烦,芝麻粥可以益精养阴,萝卜粥是消食化痰的,核桃粥能够养阴固精,要健脾养胃的话可以多喝点茯苓粥,加红枣一起煮出来的大枣粥呢,对益气养阴非常不错。 冬至节养生2:冬至进补 冬令进补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养生 方法 ,民谚素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今年冬令补,明年可打虎”之说,冬至以后“阴极阳生”,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滋补功效。 市民在进补前,应全面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否则可能导致错误进补,甚至乱补不适。尤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人群,更应该当心过度“进补”补出病来。有感冒、咳嗽、腹泻的人,应暂停服用补膏。 吃补药先调理肠胃。人体的体质有阴阳寒热之别,脏腑气血的盛衰千差万别,过去的疾患史也错综复杂,因此进补方案需因体质制宜、因病制宜。在吃补药前先要调理好脾胃,或先吃一些“开路方”,才补得进去。 传统医学认为,正常人进补,男子宜在40岁左右开始,女子宜在35岁左右开始。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中年人的脾胃运化功能优于老年,既能进补亦能受补。男子在40岁以前,精力旺盛,肌肉饱满,筋骨强健;40岁后则开始出现“肾气衰”现象。而女子35岁前身体健壮,面貌娇嫩,头发生长旺盛;35岁后,精力开始不济,面部开始焦枯,头发开始脱落。 老年人冬令进补不能忘记人体脏腑、气血、阴阳等各方面的平衡。专家认为,老年人往往集多种疾病于一身,在服用进补的膏方时,应对膏方辅料的性能、饮食禁忌等有所了解,以防止引起不良反应。如服含有人参、黄芪等补气的膏方时,应忌食生萝卜;服用膏方时一般不宜用茶水冲饮;如遇感冒发热、伤食腹泻等,也应暂停服用膏方。 冬至节养生3:起居调养 冬至前后在衣着和起居上应有所讲究,穿衣要保暖,穿睡衣应以无拘无束、宽柔自如为宜。因为睡衣直接与皮肤接触,因此不宜穿化纤制品,其面料以自然织物为佳,如透气吸潮性能良好的棉布、针织布,柔软的丝质料子。 如果外出,应注意头部和脚部的保暖,以防生冻疮。患有气管炎、哮喘、胃溃疡的人,最好再增加一件厚背心,有利于保护心、胃和肺部,不致受寒。中国吃网特别提醒,冬至后要早睡晚起,适当午休。 冬至时节要勤晒被褥。养生保健专家表示,勤晒被褥有很多好处。可避免潮湿;被褥上的细菌和微生物在人体分泌的汗水及油脂中极易繁殖。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强烈的杀菌消毒作用,可杀死各种细菌和微生物。经日光曝晒后的被褥更加蓬松、柔软。 入冬以后,有人经常会觉得腿脚冰凉。中医专家建议,每天坚持泡泡脚,对于缓解腰腿酸困、失眠焦虑都有帮助,尤其是冬至后,配合养生的各种要诀,每天坚持泡脚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但要注意热水泡脚并非人人适用。如果患有脚气的人常用热水泡脚,容易造成伤口感染。糖尿病患者和心脑血管患者也不宜热水泡脚,所用水温以温度适宜为好。 天气寒冷,人们在保暖时喜欢紧闭门窗,这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应该适度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尤其是学校等人员密集的场所,教室里空气往往污浊,不利于学生们的健康,每到下课时更需要打开窗户。 严冬时节还要注意老人的低体温。低体温是以35℃为界限,低于35℃者为体温过低。由于老人出现低体温后,可能无任何不适与痛苦,所以往往容易被忽视。体温过低的老年患者,发病多缓慢,甚至危及生命时也无明显症状。在寒冷的冬季,老人的居室应采取防寒保暖 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