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二十四节气灸』是在特定时令节气进行温灸以防病保健的传统方法,它典型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因时致宜”的防治思想。同样的穴位不同的灸疗带给您丰富的养生保健方法,不要错过哦! 古人云:“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在养生方面,人体也要遵循自然规律,注意人体阴阳平衡。此时维持自身的阴阳平衡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般而言,“节气灸”只要使用得当,往往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防治效果。在这风和日丽、草长莺飞、鸟语花香的阳春三月,顺应节气施行助阳祛寒的“节气灸”,有的放矢,是一个简便又高效的方法。 那么春分节气该如何养生,该艾灸哪些穴位呢?春分节气养生保健要点: 中医养生与大自然的季节变换密切相关,所以养生也要顺应此时的节气特点,要讲求平衡,以"和"为本,为一年健康打好基础。春分养生,重在养肝,因为春季与五脏的肝相应。除了应遵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大原则外,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因而春分养生,一要平抑肝阳;二要健脾益气;三要宣肺补肾。一、平抑肝阳,协调平衡 春分时节,艾灸养生需要注意阴阳平衡,艾灸风池穴可以配合惊蜇艾灸我们介绍的疏肝理气、滋阴柔肝的肝经原穴——太冲,一起按揉艾灸,一阴一阳,协调平衡。风池穴。风,指穴内物质为天部的风气。池,屯居水液之器也,指穴内物质富含水湿。风池名意指有经气血在此化为阳热风气。艾灸风池穴能够调动阳热之气,从而起到壮阳益气的效果。定位: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简便取穴方法:采用俯卧或坐位,枕骨之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艾灸:在春分节气前后3天,采用温灸法施灸。1.艾灸前按压太冲穴、风池穴一分钟;2.点燃艾条,距穴位 2~3 cm处进行悬灸,使局部感觉温热;3.每次 10~20分钟,灸至皮肤红晕为度,每天 1 次,共7次。二、健脾益气,补肾强筋 春分时节,昼夜平分,寒暑平分,此时身体更加敏感易激,所以我们尤其要注意脾胃方面的疾病。肾俞,顾名思义是掌管着肾脏的穴位,为足太阳膀胱经穴,在体内对应着肾脏,是肾气转输、输注到背部表面的穴位,可益肾填精,强壮元阳。艾灸肾俞,还可加以搭配关元、中脘等穴调理脾胃。定位:在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脊柱旁开1.5寸。简便取穴方法:俯卧,神阙(肚脐)正对背部处旁开1.5寸。艾灸:在春分节气前后3天,采用温灸法施灸。1.点燃艾条,距穴位 2~3 cm处进行悬灸,使局部感觉温热;2.每次 10~20分钟,灸至皮肤红晕为度,每天 1 次,共 7 次。三、止咳定喘,宣肺补肾 春分节气忽冷忽热,容易引发感冒,造成过敏性哮喘的反复发作。所以在春分之时,不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要注意肺气的调护。定喘穴在此时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定喘穴属于经外奇穴。「定」,指安定或平定。「喘」指咳喘、哮喘。在春分之时,以定喘穴为主,配合巩固肺气的风门、肺俞,以及提升阳气的大椎、百会等穴位,能够起到预防哮喘发作、止咳平喘的效果。定位:在脊柱区,横平第7颈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0.5寸。简便取穴方法:坐位低头时,在脊柱区,当颈部最高的突起处下,旁开0.5寸。艾灸:在春分节气前后3天,采用温灸法施灸。1.点燃艾条,距穴位 2~3 cm处进行悬灸,使局部感觉温热;2.每次 10~20分钟,灸至皮肤红晕为度,每天 1 次,共 7 次。 春分时节,杨柳青青、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此时阴消阳长是春分节气的特征,我们更需要顺应天时,调节自身的能量,以预防疾病的发生。结合养生的食疗,以及穴位的艾灸、按揉、拔罐手法,更好地调节自身的阴阳。

春分节气艾灸养生

补气血美容养颜养生茶

补气血的养生茶泡水的配方 补气血的养生茶泡水的配方,气血对女人的作用至关重要,养颜的根本其实就是补血养气,只有充足的血才能让你的面色红润、经血正常,以下分享补气血的养生茶泡水的配方   补气血的养生茶泡水的配方1 黑豆茶 配方:黑豆适量,红糖适量。 做法:把黑豆用净水洗干,然后放进锅里面,加上苏木和水,用小火炖熟后捞起苏木和黑豆,再放一些红糖,用汤匙搅拌至融化就可以饮用啦。 功效:黑豆茶是女生很好的活血养颜茶,但需要注意的是尿酸消化功能比较差的人不能饮用太多,要适而可止。 薏米红豆汤 配方:薏米30克,红豆10克。 做法:薏米和红豆洗净,放入砂锅中,加够足够水;开火至锅中水开后,再煮3分钟,关火焖30分钟;再开火,煮至锅中水再次沸腾后,再煮3分钟,关火焖30分钟即可;将汤滤出当茶喝,红豆和薏米当饭吃,也可以一起当成粥吃。 功效:薏米红豆汤有高纤维低脂肪的特点,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降血压、降血脂、调解血糖、解毒抗癌、预防结石、健美减肥的作用。 枸杞玫瑰花茶 配方:枸杞20颗,干玫瑰5朵。 做法:将红枣用冷水洗净;将红枣,干玫瑰花一起放入茶杯中,盖上盖子焖泡10分钟左右。 功效:红枣补血益气,加上玫瑰的美容养颜,二者搭配具有补充气血、润肤养颜的功效,可以说是完全为爱美的女性量身打造的一款花茶。 枸杞红枣茶 配方:冷水500毫升,红枣30克,枸杞10克,冰糖适量。 做法:枸杞一小把,红枣5颗,冰糖适量。锅里注入适量清水,放入所有原料,大火煮沸。转小火,放入冰糖,煮5分钟即可。 功效:在中药材的性味中,枸杞与红枣搭配可养阴,具有增加白细胞活性、促进肝细胞新生的药理作用,还可降血压、降血糖、血脂。 黄芪枸杞红枣茶 配方:红枣10克(去核最好),黄芪5克,枸杞5克,冰糖适量。 做法:水开后,炉火调成中火,将枸杞、黄芪、红枣都放进锅里,熬煮1小时;以滤网滤出茶汁,即可饮用;此道茶品很耐回冲,可加水回冲数次,至味道变淡为止,剩余残渣里的红枣和枸杞可捞起食用。 功效:黄芪红枣枸杞茶适宜体虚自汗症患者,也可以美容养颜,强壮体能、加速糖的代谢与脂肪分解。 补血养生的误区 红糖无补血功效 民间一直流行红糖水可以补血的说法,女性在月经期以及产妇分娩后,都经常喝红糖水来补血。然而专家指出,红糖水并没有民间传说的补血等神奇功效。 专家表示,红糖并没有人们传说中的“益气养血”、“促进子宫收缩,排出产后宫腔内淤血,促使子宫早日复原”等神奇功效,事实上红糖并没有补血的有效成分,而且红糖提纯不够,里面还可能含有杂质。产妇在坐月子时多喝红糖水可能损坏牙齿,还会加速产妇出汗,不利于产妇身体的迅速恢复,甚至使产妇有中暑的可能性。 专家提醒,产妇要在产后迅速恢复,补水最好选择白开水、矿泉水,另外还可以从蔬菜、水果中多获得水分等营养物质。 只吃红枣补血效果甚微 红枣本身虽具有补血的作用,但若只单吃红枣一样东西,效果是相当微弱的,若女性想藉由食物来补血,建议可以用红枣搭配葡萄干、龙眼等等食品一起吃,效果会比单吃红枣来的有用。 长期服用红枣肚子会容易涨气,且会使身材变胖,怕胖的人不宜长期服用,一个礼拜吃2到3次即已足够,以免补了血却还得担心减肥问题。 专家强调补血保健品不能代替贫血治疗 贫血是—种症状,而不是独立的疾病。在治疗时必须明确缺铁性贫血,市售的各种补血保健品,虽然含有一定量的各种形式的铁,对缺铁性贫血有辅助疗效,但因为铁含量低,不能代替正规补铁。   补气血的养生茶泡水的配方2 补气补血的茶饮配方 一、桂圆红枣茶 材料:红枣100克,桂圆50克。 做法:将所有的材料放入1000克的水中煮沸,熄火焖10分钟。或者将所有的材料放入保温杯中,冲入1000克沸水焖20分钟。 功效:桂圆有养心安神、滋阴补血的功效。适合体弱多病、心悸失眠、面色无华的.女性进补之用。 二、当归红茶 材料:当归10g,红茶8g,冰糖10g。 做法:当归去除杂质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大火烧开。加入红茶,转文火煮30分钟,滤渣取汁,加入冰糖待其溶化即可饮用。 功效:补血养血,温暖肠胃,润肠通便。 三、芝麻红枣茶 材料:黑芝麻10g,红枣5颗,冰糖适量。 做法:将红枣洗净,黑芝麻整理干净,两者和冰糖一同放入杯中,冲入热开水闷1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补血明目,润肠通便。适用于倦怠乏力,失眠,便秘等症状。 四、桂圆红糖茶 材料:桂圆6枚,红茶10g,红糖适量。 做法:将桂圆、红茶分别整理干净,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先用大火烧开,再加入红糖,转小火煮20分钟,滤渣取汁饮用即可。 功效:补益气血,温暖肠胃,适用于贫血、失眠健忘、虚寒腹痛、体虚怕冷等症状。 五、生姜黄芪红枣茶 材料:黄芪4钱,红枣2颗,生姜、红糖各适量。 做法:生姜洗净切片,和黄芪、红枣一同放入1000ml的沸水中,用小火煮8分钟,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红糖即可。 功效:红糖和红枣都具有补血益气的作用,加入生姜之后,效果更加显著。 六、红枣西洋参茶 材料:红枣5颗,西洋参1钱。 做法:将红枣放入350ml沸水中,用小火煮3分钟。把西洋参片放入杯中,注入红枣水,加盖闷10分钟即可。 功效:西洋参补气,红枣补血,因此这款茶饮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   补气血的养生茶泡水的配方3 养生保健茶做法一:养生茶冻 材料黄耆40公克,枸杞30公克,红枣20公克,甘草3片,粉光参10公克,水1600公克,糖莲子少许,枸杞少许,冰糖120公克,果冻粉38公克,红枣少许做法 1.将所有材料A煮滚后用小火续煮30分钟,然后过滤成养生茶备用。 2.将冰糖与果冻粉略为搅拌,加入养生茶混合均匀,煮至90℃左右熄火。 3.将材料B中的糖莲子、枸杞、红枣用滚水煮12分后捞出沥干备用。 4.将作法3的材料先倒入模型中薄薄一层,待凉后摆上作法3的材料,再倒满茶冻液,待凉后冷藏冰凉即完成。 养生保健茶做法二:养生茶 材料黄耆15公克,红枣5粒,当归5公克,枸杞10公克,水700cc做法1、红枣用刀子割3刀;所有药材以冷水冲洗去除杂质,备用。 2、取一汤锅,放入水700cc煮至沸腾,加入步骤(1)的药材,以大火煮至沸腾后,盖上锅盖,转小火煮约25分钟。 3、将步骤(2)的药材过滤即可饮用。 养生保健茶做法三:养生明目茶 菊花:含氨基酸等成分,有抗病毒、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的作用,对于视力下降和头昏头痛有很好的效果,有清肝明目的作用。 枸杞: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C、钙、铁,具有补肝、益肾、明目的作用。 决明子:有清热、明目、补脑髓、镇肝气、益筋骨的作用,若有便秘的人还可以在晚餐饭后饮用,对于治疗便秘很有效果。材料菊花3朵,枸杞5粒,决明子5粒,大枣1粒,冰糖或者蜂蜜适量做法 1、将菊花、枸杞、决明子、大枣放入茶杯或者茶壶中,用沸水冲泡,浸泡5分钟; 2、加冰糖或者蜂蜜饮用。

四时养生秋季养生

黄帝内经四时养生正确的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一年之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黄帝内经》中给出了四季的养生原则。只有顺应自然物候的更替和变化,才能真正做到合理养生、益寿延年。冬季养生要领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冬季养生要领:冬季是一年中气候最寒冷的季节,阳气潜藏,阴气盛极。因此冬季养生之道,应注意顾护阳气,着眼于一个“藏”字。

心理调节:应做到精神安静,控制自己的情志活动,才能保证冬令阳气伏藏的正常生理不受干扰。这样便可做到“无扰乎阳”,养精蓄锐,有利于来春的阳气萌生,也利于预防春温之病。

运动原则:冬日虽寒,仍要持之以恒进行锻炼。要避免在大风、大寒、大雪、雾霾中锻炼。锻炼前做好准备活动,锻炼前后注意衣物的适当增减,不要穿湿衣服,预防感冒。

饮食原则:冬季饮食应当遵循“秋冬养阴”的原则,既不宜生冷,也不宜燥热,最宜食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冬季是进补的最佳时节,此时脾胃机能每多旺盛,是营养物质积蓄的最佳时机,正合冬藏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