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曰“四季五补”,即春季“升补”,夏季“清补”,秋季“平补”,冬季“滋补”,四季宜“通补”。现正值秋季,抗暑消耗的体力须增加营养补充。秋季是不少一年生植物成熟收获期,例如芝麻、核桃、红枣、莲心和桂圆等等,这些都是适于平补的佳品。x0dx0ax0dx0a进入秋季后,人们的胃口随着气温的下降逐渐好转起来,再加上许多地方都有“贴秋膘”的习俗,一到秋天,许多人就张罗着吃各种各样的食物进补了。其实,进补没必要操之过急。x0dx0ax0dx0a秋季的确非常有必要进补,合理进补不仅可以弥补夏季的过度消耗,还能增强人体对寒冷天气的适应能力,为平安过冬做好准备。但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秋季进补也是一样。如果秋天一到就忙着进补,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可能弄巧成拙。这是在酷暑难耐的夏季,人们常常因为苦夏或过食冷饮等原因,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功能减弱,此时如果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过于滋补的养阴之品,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虚弱”状态的胃肠无法承受“突如其来”的补品,导致消化功能紊乱。人体消化功能一旦紊乱,不仅所摄入的营养物质得不到正常的吸收、利用,而且腹胀、厌食、腹痛、腹泻等疾病也会找上门来。x0dx0ax0dx0a秋季到底什么时候进补、如何进补才合适呢?进补之前最好有个调理脾胃的过程,让自己的身体适应,再开始进补。南方大部分地区立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气温通常较高,空气湿度也较大;北方大部分地区立秋后也常有“秋老虎”光顾。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不适宜进补,而应多吃些绿豆、扁豆、薏米、荷叶等,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彻底消除夏日酷暑的“后遗症”,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至于这个过渡时间的长短,则根据天气情况而定。一般而言,“秋老虎”离开后再吃3—5次上述食物,即可基本将体内妨碍脾胃功能的湿热之邪驱逐出去了。接下来的一周,不妨适度吃点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茯苓饼、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中医认为,食粥能和胃、补脾、润燥,若用上述食物煮粥食用,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脾胃虚弱比较严重的患者,则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健脾、益气、和胃的药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x0dx0ax0dx0a老年人和患有慢性胃炎、肠炎的人,由于脾胃功能减弱,立秋后千万不可贸然进补,更切忌进食大量含有阿胶、鹿角胶的补品,否则会因“虚不受补”而加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x0dx0ax0dx0a补过头吃点清淡食物x0dx0ax0dx0a秋季进补可以恢复体力、提高人体抗病能力,但补过头了也不是好事,甚至会适得其反。很多人天一转凉就开始吃牛肉、羊肉、药炖排骨、十全大补汤等滋补品,吃这些不但不能达到恢复体力的目的,反而会使那些燥热体质的人出现口干、舌燥、便秘等症状,因为这些食物多属燥热性,若不加节制地食用,会有反效果出现。尤其是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更要注意避免出现愈补愈重的情况。x0dx0ax0dx0a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要立即停止进补,并要多吃蔬菜和水果,也可以喝点清淡的粥类来缓解;症状重的则应该到正规医院,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专业治疗。x0dx0ax0dx0a秋季进补有食补和药补两个途径。食补适合体质较差但没有具体疾病的人,可以起到改善体质、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但补的时候要注意循序渐进,从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开始,如做点白木耳炖汤等。如果患有一些疾病和慢性病,最好通过药物进补。药补也有两种情况,如果身体尚可,可用一般的补药“平补”;如果身体亏虚较重,可用贵重的药品“滋补”。至于亚健康人群,最好“食药同补”,以弥补营养失调。x0dx0ax0dx0a进补要因人而异。同样是气虚,有脾气虚、肾气虚、肺气虚的不同,自己到底该怎么补,最好咨询一下中医。补的时候不能太心急,要缓进缓补。

秋季进补养生,秋季进补养生茶

秋季进补养生汤

养生导读 :喝什么汤?天气开始转冷,想要身体好,适当是好选择。进补首选是喝汤,那么进补喝什么汤比较好呢?下面我为您推荐适合秋季进补的养生汤。 进补喝什么汤? 一、莲子猪肚汤 莲子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古人认为它“享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秋天食用有养心安神、健脾、止泻固精等功效。不仅有助缓解失眠等,对易患咳嗽、哮喘等肺部的人来说,莲子还,达到润肺的效果。新鲜的莲子入汤有清热的作用,对于心悸、失眠、烦躁不安等有一定的辅助疗效。莲子猪肚汤,不仅可以补虚益气,而且还健脾益胃、有助消化。 材料:猪肚1个,水发莲子(去心)40粒,花生油、精盐、生姜、味精各少许,面粉适量。 做法: 1、将生姜去外皮,洗净,切成细丝。猪肚用面粉、盐分别揉搓,反复清洗干净。 2、将水发莲子放入洗好的猪肚内,用线缝合好,放入盘内,隔水炖至肚熟,取出晾凉后切块。锅置火上,放发生油烧热,下姜丝煸香后放入猪肚莲子烩炒,用精盐调味即成。 二、鸭肉山药汤 秋冬进补前吃点山药,更有利于补品的吸收。山药为补中益气药,具有补益脾胃的作用,特别适合者进补前食用。中医认为,鸭肉可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具有养胃生津、清热健脾的功效。鸭肉适宜于体内有热、上火的人食用。《名医别录》中称鸭肉为“妙药”和滋补上品,民间认为老鸭汤是“补虚劳的圣药”。鸭肉山药汤,多喝不会上火哦! 材料:鸭子一只(约1千克)、山药500克、葱、姜、八角、料酒、盐适量即可。 做法: 1、先将鸭子洗净剁块,山药去皮切块,姜切片,葱切段;鸭肉焯水后,冷水下锅煮,放入葱、姜、八角、料酒。 2、40分钟后,待汤表面浮出油花后,放入山药,煮至食材酥软,再加入盐调味即可。 三、芡实绿豆煲鸽汤 中医认为,芡实性味甘、涩、平,入脾肾二经,能、固肾止泻,且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优势。其效果强于山药,祛湿效果优于红小豆,镇静效果强过莲子,可以说是一种被埋没的补益佳品。宋代文豪苏东坡的养生之道中,有一条就是吃芡实。在绿豆鸽汤内加入芡实,更增补益功效,特别在暑气未尽的初中秋季,有固肾补脾防泄泻的作用。 材料:绿豆100克,芡实100克,老鸽1只,脊骨600克,生姜10克。 做法: 1、先将老鸽剖好、洗净,脊骨斩件;绿豆、芡实洗净,用清水浸泡半小时至1小时。 2、瓦煲烧水,待水沸时,将脊骨、老鸽,出水,捞出冲净。绿豆、芡实、老鸽、脊骨、姜入瓦煲内,加入清水,煲2小时后调入食盐即可饮用。 四、木瓜花生排骨汤 《》记载,“花生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补气、清咽止痒”,适合脾虚消瘦、食少乏力、干咳少痰等人。的是,花生红衣(即花生皮)补气止血的作用更强。木瓜花生排骨汤能滋润皮肤,润肠通便。 材料:鲜熟木瓜一个(约500克),干鲜花生仁100克,鲜猪排骨250克,味料适量。 做法: 1、鲜木瓜洗净去皮除核,并切成粗块件备用。干鲜花生仁用清水洗净杂质,鲜猪排骨用清水洗净血污,砍成粗件,并加用精食盐稍拌匀。 2、然后将上述汤料同放进汤煲内,加进适量清水,先用武火,后用文火煲煮。煮至花生仁熟透变软即可。 五、白果肚片汤 按照中医的“以形补形”的理论来看,猪肚是补益脾胃的佳品,就被视为“补药”,是药膳主食。汤品中加入了具有“长寿果”之称的白果,不仅抗衰老,扩张微血管,,而且使人肌肤、面部红润,精神焕发,延年益寿。 材料:猪肚1个,白果15-30颗,黑木耳适量,枸杞适量,姜片适量,白胡椒适量,桂皮适量,花椒适量,八角适量,香叶适量,白醋适量,酱油适量,盐适量。 做法: 1、猪肚加入盐,用力搓洗,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正、反面重复两遍;再用面粉搓揉,用水冲洗干净,正、反面重复两遍;用剪刀剪去猪肚里的油脂;用白醋、酱油一起搅拌抹匀猪肚,然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 2、放水下锅,加入几片姜,再放入猪肚一起煮上3--5分钟;捞出来后用刀子刮掉白白的膜;准备好姜片和其他调味料,并将其他调味料放入调味料钢球中,方便以后一次性取出。 3、猪片切成拇指宽的长条放入慢炖锅中,再加入姜片和调味料钢球;加入适量的开水,水要一次性加足;加上盖,两边扣紧,转为高温键炖上一个半小时;加入白果和黑木耳,再加盖转低温键炖煮半个小时;最后加入白胡椒和盐调味,加入几颗枸杞。 六、牛腩萝卜汤 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之功效,适宜于中气下隐、气短体虚、筋骨酸软、贫血久及面黄目眩之人食用。中医认为,白萝卜色白属金,对应五脏中的肺,其性甘平味辛,归肺脾经,具有下气、消食、除疾润肺、解毒生津,利尿通便的功效。秋冬季节多喝牛肉萝卜汤是上佳的选择。 材料:牛腩、白萝卜、葱段、姜片、蒜片、生抽、老抽、花椒、陈皮、大料、桂皮、香叶、料酒、少量盐、少量糖、花生油。 做法: 1、牛腩洗净切块并焯去血水和肉末,白萝卜洗净切块;锅中小火烧热油下葱段、姜片、蒜片炒香后倒入牛腩翻炒。 2、加入少量生抽、老抽、花椒、陈皮、大料、桂皮、香叶、料酒、少量盐、少量糖炒至牛腩变色;倒入清水小火炖至牛腩软烂,倒入萝卜转大火炖熟即可。 【什么】

秋季进补养生茶

秋季适合养生的中药茶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闲暇的时候泡上一杯茶,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清理肠道,还可以排毒养颜。秋季比较干燥,哪些养生茶更适合这个干燥的季节引用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秋季适合养生的中药茶,欢迎阅读。 一、中医养生茶: 1、萝卜茶: 【配方】白萝卜30克,红茶5克。 【制作】将白萝卜洗净切片煮烂,再将茶叶用开水冲泡,5分钟后倒入萝卜汁即可。 【用法】代茶温饮,每日1~2剂。 【效用】清热化痰,理气消食。适用于冬季多食肥甘厚味所致的饮食不化,内郁化热。 2、生晒参茶: 【配方】生晒参片5克。 【制作】将参片放入保温杯内,用开水冲泡,闷半小时。 【用法】代茶温饮,每日1~2剂。 【效用】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适用于脾肺气虚证。症见神疲乏力,饮食减少,少气懒言,睡眠不香,心悸,舌淡苔白,脉细等。本茶适用于冬令进补。 3、巴戟牛膝茶: 【配方】巴戟天20克,怀牛膝15克。 【制作】将二药研为粗末,置于热水瓶中,冲入适量沸水浸泡,加盖闷约20分钟。 【用法】代茶温饮,每日1~2剂。 【效用】温补肾阳,强腰健膝。适用于冬季出现的虚寒证,包括:①阳亏虚,腰酸冷痛,膝无力,阳痿早泄。②病后腰酸,背脊冷痛,腰以下有冷感,手足不温等。 二、秋季养生茶 茶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饮品了,不同的茶品有不同的功效。正确的喝茶方法以及正确的泡茶方式都可以达到很好的养生效果,还可预防疾病的发生。下面介绍几种能够延年益寿的养生茶! 1、菊花茶: 菊花3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具有轻身、益气、清风、散热、解毒、平肝,明目等功效。菊花茶被古人视为长寿饮料,所以食菊之习历代相传。 2、红枣茶: 红枣3枚至5枚。将枣用刀割破,沸水冲泡代茶饮用。具有健脾胃、养肝血、补血益气等功效,长期饮用,能延年益寿。 3、枸杞子茶: 枸杞子9克,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滋肺润燥、强健筋骨、抗衰老等功效。 4、何首乌茶: 何首乌9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具有补肝肾,益精血、黑须发、悦颜色等功效。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益寿,堪称滋补强壮、健美益寿的佳品。 5、龙眼茶 龙眼肉5枚至10枚,隔水蒸熟后,沸水冲泡代茶饮用。具有益心脾、补气血、定志宁神等功效,是滋补良药,常饮能益寿延年。 6、人参茶: 人参5克,切薄片,沸水冲泡,代茶频饮。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宁神益智等功效。据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人参还可抑制癌细胞生长,故人参为益寿延年最佳药物。 三、养生茶注意事项: 现在有许多人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养生保健,而养生茶因为方便,节省时间就成为了许多白领的首选。很多人喜欢上班就泡杯茶,还会加入一些具有药性的枸杞、菊花等药材! 中医专家提醒,中药泡茶也要辨证使用。和煎剂一样,中药泡茶同样需要根据中药的性能,结合自身体质、状态以及时令等科学饮用,才能达到预期的养生效果,决不可信手拈来。 1、菊花茶 处方:菊花15-20g,金银花10g,桔梗10g,甘草5-10g(金银花比较贵,可用木棉花15-20g代替),用温水清洗干净后加开水冲服。有饮茶习惯的人可加适量绿茶。 功效:方中的菊花,金银花均有清热解毒,,桔梗化痰散结,与甘草一起有清利咽喉的作用,木棉花有清热解毒、祛湿热的作用,全方合用,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效。 适用人群:有慢性咽喉炎,因食用上火之物出现咽喉疼痛加重或复发者;体质壮实,平时易上火的人可适当饮用;风热感冒的初期,临床表现为咽喉疼痛不适、流脓涕等。 不宜人群:体质较弱、容易感冒的人;脾胃虚寒,经常会出现腹胀、腹泻及大便稀烂者;长期呆在空调房的人;风寒感冒,以鼻塞、流清涕为主的人;慢性咽喉炎属于气阴两虚者。 2、玫瑰花茶 处方:玫瑰花15-20g,有痛经史的女性可在月经来之前1周加红花5-10g,月经来的第一天停加红花。 功效:玫瑰花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散淤、养颜的作用,加用红花可加强活血散淤的功效。 适用人群:玫瑰花不温不燥,适用于大多数女性,尤其适用于那些平时心情不佳,易烦恼、生气的人。加用红花后对痛经和中年女性面部的色斑有一定的帮助。 不宜人群:月经量较多的女性不宜多用。 3、桂花茶 处方:桂花10-15g,生姜3片,大枣2枚,用温水洗净后加开水冲服。有饮茶习惯的人可加适量红茶。 功效:桂花能温胃散寒、止痛、温通血脉,生姜可以温胃散寒、止呕,大枣健脾补气,三物合用具有健脾、散寒、止痛、止呕的作用。 适用人群:体质较弱、容易感冒的人;脾胃虚寒,经常会出现腹胀、腹泻及大便稀烂者;长期呆在空调房等低温环境中的人;风寒感冒初期,以鼻塞、流清涕为主的人。喝凉茶过度或进食冷饮过多而出现胃部不适的人。 不宜人群:适宜饮菊花茶的人均不宜饮用本方。 4、枸杞茶 处方:枸杞子10-15g,龙眼肉10-15g,大枣2枚,冰糖10-20g,用温水洗净后加开水冲服。 功效:枸杞子补肝肾、养精血、明目,龙眼肉健脾补血,大枣健脾补气,冰糖甘凉润肺,全方具有补益肝肾、健脾补血的功效。 适用人群:本方中的药物性质都比较平和,适用于大多数人,尤其适用于长期从事脑力劳动、长期面对电脑办公及睡眠不佳的人群。 不宜人群:脾虚湿重、脾胃虚寒,舌苔厚腻,容易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的人以及糖尿病病人不宜多饮。 现在养生的方式多样化,大家不要进行盲目的养生,要选择正确的方法,不然达不到效果还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这些养生茶大家可以试一试,不仅快捷安全,还有很好的养生作用,正确引用养生茶,拥有健康的身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