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不好怎么调理?可以试试 中药 方来调理。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补脾 补肾 中药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补脾补肾中药方 补肾养脾丸 【处方】人参2两,黄耆2两,白术2两,熟地(酒洗)4两,当归2两,知母(酒炒)2两,苁蓉(酒洗)3两,黄柏(酒炒)1两,桂7钱半,白茯2两,杜仲(炒)1两半,山药2两,故纸5钱,白芍(炒)1两,牛膝1两半,五味子1两,沉香7钱半,甘草5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养脾,益气血,长精神。主虚劳诸证。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空心盐汤送下。 【注意】忌三白。 【摘录】《便览》卷三 脾肾双补丸 【处方】人参(去芦)500克 莲肉(去心,每粒分作八小块,炒黄)500克 菟丝子(如法研细末)750克 五味子(蜜蒸,烘干)750克 山茱萸肉(拣鲜红肉厚者,去核,烘干)500克 真怀山药(炒黄)500克 车前子(米泔淘净,炒)360克 肉豆蔻300克 橘红180克 砂仁180克(炒,最后入)巴戟天360克(甘草汁煮,去骨)补骨脂(圆而黑色者佳,盐水拌炒,研末)50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脾肾两亏,阴阳不固,以致虚寒飧泄, 腹痛 泻痢,食少神倦者。 【用法用量】每次15克,空腹时服之。 如虚而有火或火盛肺热者,去人参、肉豆蔻、巴戟天、补骨脂。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羊肉、羊血。 【摘录】《先醒斋 医学 广笔记》卷二 补脾益肾汤 【处方】党参12g,黄耆12g,萆薢12g,墨旱莲12g,茜草12g,熟地15g,小蓟草30g,炒白术9g,威喜丸(分吞)9g,炒知母6g,炒黄柏6g。 【功能主治】补脾益肾, 清热 化湿。主膏淋(乳糜尿)。 【用法用量】 尿混减轻, 湿热 未清,去茜草,加泽泻、益母草; 头晕 、腰酸,加枸杞子、菟丝子等补肾药。 【摘录】方出《张伯臾医案》,名见《古今名方》 补肾中药 1、枸杞 《本草纲目》记载:“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坚精骨,去疲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令人长寿。” 中医 常常用它来治疗肝肾阴亏、腰漆酸软、头晕、健忘、目眩、头晕多泪、消渴、遗精等病症。《本草经疏》认为:“枸杞子,润而滋补,专于补肾、润肺、生津、益气,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 用枸杞子泡水或煲汤时,其中的药效并不能完全发挥出来。由于受水温、浸泡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枸杞子中只有部分药用成分能释放到水或汤中。直接用嘴嚼,对枸杞子中 营养 成分的吸收会更加充分,更有利于发挥枸杞的 保健 效果。但嚼服枸杞子时要注意,在吃的数量上最好减半,否则容易滋补过度。最适合吃枸杞的是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 2、鹿茸 中药里的鹿茸是补肾、益精血、强筋骨的佳品。对肾阳不足、精血亏虚的 阳痿早泄 有很好的效果。妇女出现宫冷不孕,小便频数等症状时也可以适量食用。若出现 感冒 、咳吐黄痰、口干口苦、咽喉肿痛、舌苔黄腻等症状时忌服本品。 除了泡酒,鹿茸还可以和食物炖着服用或直接吃。如果想使鹿茸达到补肾健骨的效果,最好取1~2片鹿茸片直接放入口中,让唾液使之徐徐溶化,慢慢咽下溶有鹿茸的唾液,最后再将余渣嚼碎吞下。这样既比研粉吞食要方便得多,且有效成分的吸收率也更高。 3、芡实 芡实被誉为“水中人参”,中医认为芡实益肾固精,补脾止泻,为滋养强壮性食物,和莲子有些相似,但芡实的收敛镇静作用比莲子强,适用于慢性泄泻和小便频数,梦遗滑精,妇女带多、腰膝痹痛等。民间称它是“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佳品,尤其是夏秋之际进补的首选。 芡实分生用和炒用两种。生芡实以补肾涩精为主,而炒芡实以健脾开胃为主。炒芡实一般药店有售,因炒制时,要加麦麸,并掌握一定的火候,家庭制作不方便。亦有将芡实炒焦使用的,主要以补脾止泻为主。 4、女贞子 女贞子味甘、苦,性平。有补肾 滋阴 ,养肝明目的功效。常用于肝肾不足,头晕, 耳鸣 ,两目昏糊,头发早白等症。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最常用的提神、强壮体力之药。《本经》上说:女贞子能补中气,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病,制酒久服,可增强体质,长筋肉,壮筋骨等功效。日本的研究也表明女贞子确有防止衰老,强筋骨,镇静 神经 的功效。 女贞子性偏寒凉,以黄酒拌后蒸制,可增强滋补肝肾作用,并使苦寒之性减弱,避免滑肠。 5、菟丝子 菟丝子,为旋花科 植物 菟丝子的种子。有“续绝伤、补不足、益健人”之功。《名医别录》谓其有“养肌强阴、坚筋骨”的作用。为补肾益精、壮腰强脊、养肝明目之圣药,具有温而不燥、补而不滞的特点。可用于腰膝酸痛、阳痿、早泄、遗精、遗尿、尿频余沥、耳鸣、头眩眼花、视力减退、 先兆流产 、带下等症。 菟丝子茶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等功效。长期服用能明目、轻身、益寿延年,且可治疗男女 肾虚 不育症。菟丝子10克,洗净后捣碎,加红糖适量,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6、淫羊藿 中药淫羊藿又名仙灵牌,具有补肾 壮阳 的作用。药理研究表明淫羊藿“补骨”作用显着,它能促进骨髓细胞DNA合成,促进骨生长,增加骨密度。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经常出现口干、舌红、潮热等阴虚火旺症状者忌服本品。 可以做成淫羊藿酒。淫羊藿60克,白酒500克。将淫羊藿洗净,沥干,装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置白酒中,密封浸泡7日后饮用,每次30-50毫升,每晚一次。可益肝肾,强筋骨,适用于阴阳两亏,命门火衰而引起的男子阳痿、女子不孕、四肢不仁等。 7、杜仲 杜仲是补肾的良药,能缓解腰膝酸软、疲倦遗精的症状。杜仲是杜仲树的树皮,《本草经集注》里记载,在选择杜仲时可以把它折断,里面有像棉纤维一样的白丝,就是质量较好的杜仲。 杜仲几乎无味,只有一些微苦,每天将其用沸水泡着喝不仅特别适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还能达到补肾理气的作用。杜仲无毒,因此用量多少并没有特别的讲究,每天泡个八九克就行。除杜仲外,还可以适量抓一小把枸杞和桑葚泡在一起。枸杞滋补肝肾,养肝明目,补虚生精;而桑葚性味甘寒,具有补肝益肾、养心益智的功效。 8、山药 李时珍说山药:“益肾气,健脾胃。”很推崇它的补肾和健脾的功能。脾胃虚弱和肾虚的人可以把它作为调补身体的常用食物。《本草正》说:“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把山药视为治疗虚劳的灵丹妙药。 无论是阴虚火旺还是肾气不固而遗精早泄者均可以食用,如果能配合其他补肾固精食品,如芡实、莲子等一并服食,效果更好。 9、何首乌 何首乌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历代医家均用之于肾虚之人。明·李时珍说过:“何首乌,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为滋补良药,功在地黄、天门冬诸药之上。”清代名医黄宫绣亦云:“何首乌,诸书皆言滋水补肾,黑发轻身,备极赞赏。”凡是肾虚之人头发早白,或腰膝软弱、筋骨酸痛,或男子遗精,女子带下者,食之皆宜。 何首乌有生熟之分,熟品是经过加工炮制的,能乌须黑发,生首乌则含大黄酚等物质,可以促进肠道运动并引起轻微 腹泻 。何首乌与蒜同食也可能引起腹泻。医生提醒要用何首乌治疗肝肾两虚时,需要将其进行炮制,最好向医生咨询后食用。

补肾益气补脾,补肾益气补脾的食物

补肾益气补脾的食物

补脾健脾第一食物 补脾健脾第一食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以前的一些思想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比如越来越多人注重保养身体,不仅经常通过各类运动来强身健体,还更加注重饮食方面的健康,接下来一起看看补脾健脾第一食物有哪些?   补脾健脾第一食物1 谷类、鱼类、动物肝脏及含花青素类等都是补脾健脾的食物。 1、谷物类,患者可适当食用糯米、黑米、高粱等谷类食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对身体有很好的营养作用,对身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2、鱼肉时可以适当食用鲈鱼或鲫鱼,也可以把这些食物做成汤,有调节气血运行的作用,可以起到健脾补脾的作用。 3、在动物肝脏方面,病人还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动物肝脏,可以有效地补充丰富的蛋白质和适量的脂肪,也可以起到应有的作用。 4、含有花青素的食物中,花青素含量很高,如枸杞、蓝莓、葡萄、黑加仑等,人体适当摄取花青素能有效清除体内的有毒物质,能起到健脾补脾的作用。 当补脾健脾的时候,不能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也不要吃太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脾的损伤。 第一种南瓜,南瓜很好,具有滋补胃度、调理脾脏的作用,同时还有一定的消炎止痛的效果,可以保护我们的胃黏膜。 第二山药,它可以刺激肠胃系统的蠕动,帮助肠胃消化、排空食物。对于消化不良、脾胃虚弱的患者来说,山药是非常合适的食材。 第三小米,具有健脾和胃,补充人体元气的一个作用。慢性胃肠炎、溃疡性病变的患者很适合吃这种。 第四白萝卜,白萝卜可以促进肠胃系统的蠕动,对食欲不振、吃后腹胀都有帮助,加快胃动力,可以促进食欲。但是白萝卜它毕竟是寒性的,所以脾胃虚寒的患者不要多吃。 第五红枣,红枣它的性味是比较甘温的,而适当吃可以强健脾脏,对于脾胃虚弱、阳气虚弱的人群,每天吃红枣可以补充阳气。   补脾健脾第一食物2 1、小米 小米具有健脾和胃、补益虚损、和中益肾的功效。脾胃不好的人可以经常食用小米,尤其是小米粥,常被看作为最佳的养胃食物,可以很好地改善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问题。 2、山药 山药具有健脾益气、补肾益精的功效,是一种非常好的滋补食物,非常适合脾胃虚弱的人食用。不管是做菜、煮粥、煲汤,都可以使用山药,能够很好地调理脾胃,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3、南瓜 南瓜具有健胃消食、润肠通便、排毒养颜等多种功效,脾胃虚弱的人可以经常吃点南瓜,比较推荐蒸南瓜或南瓜粥。尤其是南瓜小米粥,比较适合脾胃虚弱的`人,可以起到很好的养胃作用。 4、土豆 土豆具有健脾和胃、益气强身、宽肠通便、活血消肿的功效。经常食用土豆,能够很好地改善肠胃的消化功能,并且预防便秘。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推荐土豆泥、土豆汤等吃法。如果有反酸的问题,就不宜吃太多土豆。 5、胡萝卜 胡萝卜具有安五脏、健胃消食的功效,常用于改善消化不良、咳嗽等问题。脾胃虚弱的人经常食用胡萝卜,不仅能够助消化,还能够增加胃肠蠕动,起到通便减肥、美容排毒的作用。 6、莲子 莲子具有健脾止泻、养心安神、清热降火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尿频、脾虚泄泻等问题。脾胃虚弱的人如果伴有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可以经常吃点莲子。但如果伴有便秘的问题,则不宜吃莲子。 7、芡实 芡实具有补脾止泻、益肾固精、除湿止带等多种功效,非常适合脾虚的人,尤其是脾虚泄泻的人。脾虚的人吃莲子,可以改善腹泻、湿气重等问题,但如果有便秘的问题,就不宜吃芡实。 8、栗子 栗子具有健脾养胃、补肾强筋的功效,是一种非常好的秋季滋补食物,能够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胃痛、食欲不振等问题。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来说,每天吃几颗栗子即可,不要吃太多。特别推荐栗子排骨汤,能够很好地调理脾胃,强健筋骨。 9、红薯 红薯具有健脾益气、通便排毒、补益虚乏等功效,适合脾胃虚弱的人食用。红薯可以促进肠胃蠕动,进而改善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但是不要一次性吃太多,以免引起反酸和胃胀气。 10、红枣 红枣具有健脾益气、宁心安神、补血养血的功效。脾虚的人可以经常吃点红枣,可以改善脾虚食少、便溏等问题。但不要一次性吃太多,以免助长湿气。   补脾健脾第一食物3 养胃健脾的水果有哪些 NO1:木瓜 木瓜含木瓜酵素,有助于分解并加强蛋白质吸收,可缓解消化不良和胃炎,木瓜也是健脾养胃、治胃痛的好食物。 注意:木瓜性偏寒,不建议空腹食用。木瓜煲汤能更好发挥其养胃功效,生吃效果没那么显著,而且个人觉得木瓜本身生吃的话味道也不怎么好。 NO2:石榴 中医认为味道甘甜的石榴具有生津止渴,润燥的功效,而味道酸涩的石榴可以治疗腹痛腹泻等疾病。 石榴中含有鞣酸、维生素C、柠檬酸、苹果酸等多种有助于消化和降血脂的物质,对于调理肠胃有一定的功效。 注意:石榴籽不太容易消化,肠胃不好的人可以连籽嚼嚼,然后吐出来。 NO3:菠萝 菠萝性味甘平,具有健胃消食、补脾止泻、清胃解渴等功用。每100克菠萝果实中所含的维生素C高达30毫克,并含有丰富的水分,适当食用对肾炎,高血压病患者有益。 它的果肉中和木瓜一样含有一种能分解蛋白质的酵素,因此它能柔软肉质、消解血块。 注意:每次吃菠萝也不可过多,过量食用对肠胃有害。 NO4:葡萄 葡萄可入胃经、肝经、肾经,味甘养血,属于平性水果,营养吸收较差的人,可吃葡萄养脾胃。 葡萄含铁质及许多抗氧化物质,无论是在中医或西方营养学眼中,都是对健康有益的水果,脾胃养好了自然就能生血,可改善轻微贫血。 注意:容易腹泻的人要少吃葡萄,否则更容易拉肚子。 NO5:香蕉 香蕉可入脾经、胃经,在中医用法中是可以润便、润肠、降血压的食物,且味甘性平,是养肠胃很好的水果。 注意:香蕉吃多了容易胀气,尤其有糖尿病、肥胖的人要少吃。 NO6:樱桃 樱桃营养丰富,其中铁的含量尤为突出,超过柑橘、梨和苹果20倍以上,居水果首位。樱桃性温,味甘微酸,具有补中益气、调中益颜、健脾开胃的功效。 注意:樱桃属火,不可多食,身体阴虚火旺应忌食或少食。 NO7:芒果 中医认为芒果味甘酸、性凉无毒,具有清热生津、解渴利尿、益胃止呕等功效。芒果特别适合胃阴不足、口渴咽干、胃气虚弱、呕吐晕般等症。 芒果中所含的糖类及维生素含量非常高,尤其是维生素A原含量占了水果之最,还有明目的作用。 NO8:荔枝 荔枝味甘、酸、性温,入心、脾、肝经;可止呃逆,止腹泻,是顽固性呃逆及五更泻者的食疗佳品。 荔枝有健脾益气、温中养胃的功效,对脾胃虚弱病者较适宜。 NO9:苹果 苹果味甘、性凉,可健脾补气益胃,生津润燥,适宜脾虚食少、胃阴亏虚、阴虚胃痛等症。养胃的话相比生吃苹果我更推荐煮熟的苹果。 煮熟的苹果可以养胃止腹泻,熟吃除部分维生素丢失外,苹果大部分营养成分均可保留。而且煮过的果胶会起到吸附的作用,这样会更容易吸收有毒物质。 NO10:桑椹 可补血润喉,又含有维生素C、B群等营养素,且和葡萄一样都属于高抗氧化力的水果。 在中医理论中, 可养脾胃、养血,所以对肠胃吸收能力的促进有帮助,也可改善轻微贫血。

补肾益气补脾的中成药

健康 的 养生 是所有成年男性和女性都在寻找的方法,现代生活节奏快,有许多因肠胃不适引起肾虚脾虚,虚不受补。如果觉得中药太麻烦,其实是有一些补肾健脾的中成药,例如健脾补肾丸、归脾丸、六味地黄丸,属于补肾又补脾胃的中成药。 1、健脾补肾丸(适合阳虚) 健脾补肾丸具有 健脾和补肾 的功效,主要用于脾肾阳虚的人群,可以调理脾虚肾虚引起的身体不适,既可以健脾益气又可以滋阴补肾,对于 食欲不佳,体弱无力,失眠 多种的症状都有很好的治疗,是不可多得的补肾又补脾胃的中成药。 2、归脾丸 归脾丸主要用于健脾,具有 养血安神 的作用,对于心脾两虚引起的 失眠、头晕无力 有所缓解,而且可以改善女性血虚的症状。同时归脾丸有补肾的功效,古代归脾丸的药方叫做“济生肾气丸”,主要用来补肾,后来这款药的配方为现代金匮肾气丸的配方了。而明代中医薛立斋在济生肾气丸加了当归和远志,具有滋养脾脏的作用,就是现在我们所用的归脾丸了,因此归脾丸是同时补肾又补脾胃的中成药。 3、补脾益肾丸 补脾益肾丸主要用来 调节脾胃,益气升阳 ,对于脾胃气虚而引起的 身体乏力、头痛气短,疲惫出汗,食欲不佳 等症状有很好的效果,适合脾胃虚弱,气虚的人群,服药期间不要吃生冷辛辣的食物,可多食山楂等健脾的食物。 4、六味地黄丸/健脾丸(适合肾阴虚) 在补肾之前一定要了解自己的体质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如果是肾阴虚可以使用六味地黄丸,它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如果脾虚和肾虚的症状同时存在可以将六味地黄丸和健脾丸一起服用,健脾丸对于肠胃虚弱有很好的效果,二味药间隔30分钟服用即可。 5、参苓白术散/金匮肾气丸(适合肾阳虚) 如果是肾阳虚的患者,可以服用金匮肾气丸来 温补肾阳、化气兴水 ,用时服用参苓白术散,它主治 脾胃许多,形体消瘦,对于腹胀腹鸣 也有很好的功效,二味中药搭配使用具有补肾健脾的效果,属于补肾健脾的中成药黄金搭档。 6、附桂理中丸/人参健脾丸 附桂理中丸使用具 脾胃虚寒、阳气不足 的人群,这类人群容易引发腹痛腹泻等症状,用健脾丸配合附桂理中丸可以补肾又健脾,针对 腹泻 的症状用人参健脾丸和附子理中丸的效果很好,如果针对慢性腹泻用附子理中丸配合参苓白术散效果极好。 7、金锁固精丸/健脾丸 金锁固精丸为很好的 补肾涩精 的中成药,对于肾虚不固,腰痛耳鸣的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不适合肾阳虚很明显的患者,对于偏阳虚的患者,可以加入补骨脂,对于同时脾胃虚弱的人,可搭配健脾丸一同服用,具有补肾健脾的作用。 补肾又补脾胃的中成药的有归脾丸、健脾补肾丸、补脾益肾丸,而搭配其他中成药使用的补肾健脾的中成药效果也很不错,例如六味地黄丸/健脾丸,参苓白术散/金匮肾气丸都是不错的选择。 谨记:文中介绍的成药,在于更直观形象地说明问题,在于为同行和病家提供参考,带您更好地感受祖国传统医学的魅力,绝不意味着向各位推荐中药,更不是鼓励各位自行购买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