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时要注意肌肉拉伤 健身时要注意肌肉拉伤,由于现在的小伙伴都应该久坐,身体多多少少出现一些小问题,很多小伙伴选择去健身,锻炼身体,所以健身现在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下面为大家分享健身时要注意肌肉拉伤。 健身时要注意肌肉拉伤1 常运动的人如果不小心很容易会造成肌肉拉伤,肌肉拉伤是肌肉在运动中急剧收缩或过度牵拉引起的损伤。这在长蹍、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练习时容易发生。 肌肉拉伤后,拉伤部位剧痛,用手可摸到肌肉紧张形成的索条状硬块,触疼明显,局部肿胀或皮下出血,活动明显受到限制,如果肌肉拉伤了一定要注意休养。 关节部位的损伤是较严重的运动损伤,应及时送往专科医院治疗。如果出现关节反复肿胀、疼痛、关节交锁、关节不稳感等,提示有关节半月板软骨和韧带的损伤,应及时送往专科医院就诊。 肌肉拉伤和软组织挫伤: 一旦出现疼痛反应,应立即停止运动,可在痛点上敷冰块或冷毛巾,并用弹力绷带等对损伤处进行加压包扎,以使小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水肿,切忌搓揉按摩及热敷。冷敷处理24至48小时后,可应用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等治疗。 关节扭伤和关节脱位: 多是由于关节突然过猛扭转,过屈过伸,或较大暴力直接、间接作用于关节所致,会造成附着在骨、关节周围的肌腱韧带等附属结构的损伤。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肩关节及腰部多见。 微微健康网提醒您:运动中的肌肉拉伤虽然很常见,但是要小心应对,肌肉拉伤了如果不注意休养让肌肉恢复,继续运动的话只会加重拉伤程度,甚至有可能造成肌肉组织坏死。 健身时要注意肌肉拉伤2 1、运动前补充点蛋白质 蛋白质能瞬间提高身体的活力。如果在锻炼前的90分钟吃一份含优质蛋白质的点心,比如鸡蛋、芝麻、核桃仁等,那么同样的举重练习,你的负荷能力会有所提高,身体所燃烧的卡路里自然比往常多。不过进食靠运动时间不宜太近。 2、运动要多样性 每次去健身中心都做一模一样的练习,同样的运动量,所燃烧的脂肪会一次比一次少。这就是为什么每次减肥都是前期效果比较好的原因。如果今天选择慢跑,明天就该试试有氧操或游泳,最重要的是定期变换,给身体不同的刺激,消耗的热量也会直线上升。 3、保持训练间隔 人要连续运动40分钟以上,脂肪才会开始燃烧。减少脂肪的最佳方法是把运动时间尽可能拉长。试试间隔训练,把运动计划分几段完成,休息休息再运动。比如:在健身车上以7公里/小时的速度练习2分钟,然后以5公里/小时的速度练习2分钟,再回到7公里/小时,如此练习45分钟。 4、健康合理饮食 多食素食,少食肉类和淀粉类食物,但是不可过分节食,否则会伤害身体,建议可以用决明子、茯苓、黑乌龙等组方为决乌汤,茯苓可以起到健脾胃护肝的作用,经常饮用决乌汤这种组方茶,不影响饮食和身体健康,还有助于去脂排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运动前热身 脂肪的消耗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等你感到全身发热并且微微出汗时,你的脂肪才刚刚进入燃烧状态,而这个过程需要15~20分钟,也就是热身。 简单来说,你骑了30分钟自行车,但前面20分钟属于“白练”。先做一些力量训练,肌肉是人体的发热器,10分钟就能完成热身,当你开始骑自行车时,整个过程都在燃烧脂肪。 6、在上午运动 脂肪是个欺软怕硬的东西。当你感到疲倦,它就会在你身体里肆无忌惮地堆积,相反,精神饱满时它就无所遁形。运动学家认为,上午做运动能让一整天的新陈代谢都处于较高水平,身体越有活力,消耗的热量自然也就越多。春季相对空气较差,7点以后锻炼能避开空气污染的高峰。 7、集中注意力 意念是很神奇的,特别是在运动的时候。在进行运动时,应集中注意力。如果锻炼到身体的某部分肌肉,那么全身的注意力和感觉也应该重点放在那个部位,锻炼效果会更好。 进行腿部运动时,结合动作,将注意力重点放在腹肌、臀肌上,就能提升这些肌肉的力量,让你的步伐更坚定有力。 8、有意识地多运动一下上臂 健身教练让我在跑步时大幅摆动手臂,可我觉得那样子很滑稽。听着,教练是对的,这样做能让你在消耗相同体力的情况下,完成全身运动,上下半身同时发热,产生1 1>2的效果。正确的摆臂动作:手肘大约弯曲90度,手臂摆动的幅度,应该从臀后15~20厘米,向前到胸部的高度即可。 步行同样作为健身方法中的一种,最近的这些年来,在欧美是非常的盛行的,这种步行是有一定的幅度的,不是随意散步那样漫不经心的'散心步伐, 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强调每走一步的规律、速度还有距离的,这样的步行健身方法才能展现出效果,因为它不是属于那种高强度的健身方式,所以也特别适合老人,和康复中的病人。 步行这种方式其实才是最古老的运动方式,因为任何运动的基础上都是你先要会走路,他不像普通的散步,也不像慢跑,但是健身的效果,长期坚持下拉也是很显著的,中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都非常适合这种健身方式,假如你有心脏病,心肌梗塞等症状的话,经常的步行,也可以帮你你缓解这些症状的。 目前步行的方式一般分为四大类:即竞技步行(体育的竞走)、普通步行、负重步行以及医疗步行。运动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大步疾走是最好的有氧运动,健身效果最好。它的步行速度一般认为每分钟133米(约7公里/小时),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70%。步行锻炼对中老年人究竟有哪些好处呢。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步行是增强心脏功能有效手段之一 步行时由于下肢大肌肉群的收缩,大步疾走可使心脏跳动加快、心每搏输出量增加,血流加速,以适应运动的需要,这对于心脏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如果心率能达到每分钟110次,保持10分钟以上,则对心肌与血管的韧性与强度,大有增进,同时也可以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循环。从而可减少心肌梗塞与心脏衰竭的机会。 (2) 步行还可以起到减肥的效果 长时间和大步疾走可增加能量的消耗,促进体内多余脂肪的利用。那些因多食少动而肥胖的中老年人,如果能坚持每天锻炼,通过运动多消耗1255.65千焦耳(300千卡)热量,并适当控制饮食,就可以避免发胖。这一运动量相当于步行4-5公里,或慢跑20-30分钟,或骑自行车45分钟。 (3) 步行锻炼有助于促进糖类代谢正常化 饭前饭后散步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研究证实,中老年人以每小时3公里的速度散步1.5-2小时,代谢率提高48%,糖的代谢也随之改善。糖尿病患者经一天的徒步旅行后,血糖可降低60毫克/升。 (4) 步行是一种需要承受体重的锻炼 有助于延缓和防止骨质疏松症。又因为运动能延缓退行性关节的变化,步行能够预防或消除风湿性关节炎的某些症状。 (5) 轻快的步行可以缓和神经肌肉的紧张 散步是一种积极性休息的良好方式。美国著名心脏病学家怀特说:“轻快的步行(至有疲劳感),如同其他形式的运动一样,是治疗情绪紧张的一副理想的镇静剂。” 每天只少步行1小时作为保持心脏健康的一种手段。如果以每分钟平均走100步(中速)计算,步行1小时可走6000步。运动医学博士赖维说:“轻快散步20分钟,就可将心率提高70%,其效果正好与慢跑相同。 (6) “散步出智慧” 这句格言是人们从实践中概括出来的经验。整天在室内伏案工作的脑力劳动者,散步可使处于十分紧张的大脑皮层细胞得到放松,就象打开阻抑着想象力发展的闸门,各种创造性思维一涌而出,极其活跃。 走路不仅是人体的基本活动形式,还是一种锻炼身体、延年益寿的最佳途径。俗话说:“走为百练之祖”,步行的优点是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进行,而且动作缓慢、柔和,不易受伤。特别适合年老体弱、身体肥胖和患有慢性病人的康复锻炼。希望老年朋友在春季里,走起来,健康起来。
运动健身肌肉拉伤怎么办
问题一:剧烈运动导致大腿肌肉拉伤怎么办? 肌肉拉伤没有一定的规律,很难找到通用的方法预防和处理。,疲劳是肌肉拉伤的一个隐患。肌肉拉伤后的处理方法很多,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在拉伤的肌肉上放一条毛巾,再把冰块装在塑料袋内置于毛巾之上进行冷敷半小时,至伤处疼痛减轻,一天之内可以反复进行几次;在受伤的部位缠上弹性绷带,把腿放高,使伤后出血的肿胀控制在最小限度。缠绷带以30分钟为限,可反复做几次;尽量减轻患肢的负担,保持患部的安静;伤后两天可以洗热水澡或热敷患部,浴后贴一些活血消肿的药膏。伤后一周内不做跑跳练习。一周后不痛的情况下轻轻做伸展运动,2~3周后完全不痛时开始做伸展运动,在用力的情况下也不痛时可做慢跑,经常做一锭伸展运动以保持肌肉良好的柔韧性。 肌肉再次拉伤的情况很常见,一旦再次拉伤就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疗和恢复。因此初次受伤后要争取彻底康复,避免形成慢性损伤。 问题二:运动中臀部肌肉拉伤了怎么办 一、如何判断是否出现了肌肉拉伤? 在门诊中,有很多肌肉拉伤的人,一开始没有意识到自己出现了肌肉拉伤,很多人认为自己仅仅是运动量过大导致的肌肉酸痛,甚至因为错误的判断,丧失了最佳恢复时期,以至留下后遗症。 在这里,我们教大家一个小窍门进行鉴别:在牵拉受伤部位肌肉时,如果疼痛感加重,那说明可能是该区域的肌肉出现了拉伤;如果牵拉该部位肌肉,疼痛有减轻,那可能仅仅是肌肉酸痛。 二、如何避免运动损伤? 答案:养成科学的运动习惯 1.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 要考虑自己的年龄、性别、体能、体质生理,心理状态、运动技术水平以及外界环境等因素。不冒然选择自已不熟悉的运动或难度系数极高的运动。 2.重视运动前的热身准备 从生理学方面讲运动前热身的好处:第一可使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提前兴奋,使动作中枢更协调;第二提早克服内脏器官的惰性,使我们心肺功能提前适应运动的需求,心率加快后可增加骨骼肌血流,血液供应充分可增加肌肉的收缩与舒张速度,增加肌肉力量;第三热身可使体温升高,体温升高可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增加肌肉的弹性,张力,柔韧性,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 3.运动前及运动后都要做科学的伸展运动。 伸展练习可增加肌肉的柔韧性,良好的柔韧性第一可增加运动时关节的活动幅度,第二对动作的随意支配能力更加精确;第三加速疲劳消除,有效预防延迟性肌肉酸痛,预防肌肉僵硬及肌肉劳损。 4.摒弃传统的运动前采用静态牵拉的热身方式,采用动态伸展的方式。 静态牵拉的缺点:可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下降,过长时间的牵伸可使肌肉温度降低,肌肉力量下降,关节稳定性下降,肌肉反应速度减慢,增加运动损伤风险的同时影响运动的表现。 动态伸展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即以专项技术动作相似的动作,缓慢的将肌肉伸展到最大范围。动态伸展练习是集平衡、稳定、协调、伸展为一体,在完成伸展练习的机体的其它功能同步得到提高。 动态伸展可激活稳定关节的小肌群,提高运动过程中关节的稳定性,提高预防运动损伤的能力。动态牵伸可以更快地使运动器官进入工作状态,更有利于提高肌肉的工作能力增加运动表现,同时保持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动态伸展练习的内容有足跟走;足外侧走;平板支撑,踝关节伸展;转肩、转腰练习;俯卧爬行;俯卧,单手支撑,向内旋转,并向相反方向旋转等等。 5.遵守体育锻炼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避免心血来潮式运动及单一的训练方法或运动,很多人对运动没有计划、也没有一定的认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这种人平时很少运动,很可能只是在场边看到别人运动,一时心血来潮就加入其中。但却完全没有热身准备,这种人很容易导致肌肉拉伤。 很多有计划地进行锻炼的人,也会出现肌肉拉伤,这并非因为他们热身不充分、姿势不正确,而是他们每天进行单一训练方式,容易让肌肉达到疲劳状态,以至于在同等运动强度的训练下,稍微不留神没控制好力度,就造成肌肉拉伤。 我们在运动中要避免单一运动、尽可能地选择交叉训练。比如在跑步运动计划中穿插一些自行车、羽毛球运动等,均匀使用全身各部位的肌肉,从而减少肌肉拉伤的可能。 6.掌握各种自我保护的方法 加强运动中的自我保护, 为避免可能发生的损伤,最好掌握各种自我保护的方法,如:从高处摔下或落下必须双腿并拢,相互保护以避免膝踝关节的损伤;学会各种滚翻动作以缓冲与地面的撞击;各种支持带的正确使用等等。 7.专业的技术教练指导 建议从事技术性较强的运动时,例如网球,高而夫球等,最好有专业的技术教练指导。 8.加强身体易伤部位和相对较弱部位的训练 提高它们的功能,是预防运动损伤的一种积极手段。为了......>> 问题三:运动时肌肉拉伤该怎么办 如果不是很严重可以用 冰块敷一下 ,也可以让教练给你拉伸下。比较严重去医院看下!建议你每次锻炼前后一定要对肌肉进行拉伸放松训练,可以避免肌肉拉伤建议你去权威健身网站:男神女神吧 进行学习和交流! 问题四:运动时肌肉拉伤怎么办 肌纤维轻度拉伤及肌痉挛者,用针刺疗法会取得显著疗效。肌纤维部分断裂者,早期用冷敷、加压包扎,还要把患肢放在使受伤肌肉松弛的位置以减轻疼痛。48小时后开始 *** ,手法要轻缓。经过初期冷敷治疗治疗之后,可以外敷。怀疑有肌肉、肌腱完全断裂者,应在局部加压包扎、固定患肢后,立即送医院确诊,必要时还要接受手术治疗。 问题五:锻炼造成的肌肉拉伤怎么办?热敷还是冷敷? 冷敷在应急处置肌肉拉伤过程中是效果最为明显的。因为冷敷既可以减轻疼痛和痉挛,减少酶的活性因子,同时又可以减少机体组织坏疽的产生,在受伤后4-6小时内所产生的肿胀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冷敷还可以使血液的黏度增加,毛细血管的侵透性变少,减少限制流向患部的血流量。不过超过24小时,冷敷就没有什么效果了。当然如果伤势严重,冷敷效果不明显就最好去医院了。 问题六:健身时背部肌肉拉伤 该怎么恢复? 我是跳街舞的! 我现在也是这样! 这个叫腰肌劳损! 我也是弯腰太久的话,或者骑自行车都会疼! 这个要去医院看,到医院理疗科看! 你也可以去买点活络油,先用热水袋放背上热下,然后用油用力的擦! 这样试几次后有点好转的话继续! 好不了的话再去医院也可以!
运动健身肌肉拉伤多久能好
关于肌肉的恢复时间的话,肌肉的恢复对肌肉增长来说及其重要,没有恢复就没有增长。肌肉力量的过度锻炼会对肌肉纤维造成一定的破坏,但是可以通过营养和休息可以使身体自我修复。在进行一次肌肉锻炼后,到底要留给肌肉多长时间来恢复呢?一般情况下,肌肉组织在营养充分和其它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大肌肉群的恢复时间至少72个小时,如胸肌,背部肌肉,腿部肌肉等。小肌群的恢复时间至少48个小时,如二头肌,三头肌,斜方肌等。
当我们在制定自己的健身计划的时候,一定要贯彻这个原则,留给肌肉足够的修复时间,不管是一周3练或者4练,如果两天锻炼相同的肌肉群都是不正确的,这样会造成该肌群过度疲劳,从而错过了最佳恢复生长时间。为了使身体机能得到充分恢复,有时我们不得不停练几天,特别是因为我们的训练超过负载使身体内分泌系统失调的时候。这也是我主张一周练三天的原因。
关于肌肉的恢复有以下结论可供各位借鉴:
真实肌肉损伤恢复时间取决于锻炼的强度和肌肉处于伸长的时间。
在我们的肌肉群尚未完全恢复的时候,你可以锻炼其它肌肉群,这无影响。
在你的身体锻炼周期中,可以适当休息,让身体可以彻底从疲劳中解脱。
综合上述,有氧运动可以在24小时恢复。力量训练通常需要48小时以上方可恢复。
还有岁数越大,恢复所需的时间就越久,不过人们直到快40岁之后才会明显感觉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