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糯米
地气下沉,而低气温又肃杀伤气,寒冷的天气最易伤到人体的气机,因此,冬天最需要补气。糯米便可以补气暖胃,《本草经疏》说糯米可以“补脾胃、益肺气之谷。脾胃得利,则中自温,大便亦坚实;温能养气,气顺则身自多热,脾肺虚寒者宜之”糯米酒糯米粥都很好。
2、韭菜
由中医的角度出发,韭菜入肝经、胃经和肾经,吃熟韭菜能起到补肝肾、暖腰膝、兴阳道的作用,生韭菜辛而行血,熟则甘而补中,能益肝散淤,也就是韭菜有补气壮阳的作用。所以,韭菜又叫“起阳草”。韭菜四季都有,但在冬春季节食用更好,冬春气温较低,而韭菜性温,能补益肾气,旺盛精力。逢冬春季节,大家可适当多吃韭菜炒鸡蛋和韭菜猪肉馅的饺子等。
3、大枣
性温,味甘,为常食之物,它有益气补血的功效,历代医家常用之于气虚病人。《别录》说它补中益气,强力。唐代食医孟诜亦云:大枣补不足气,煮食补肠胃,肥中益气第一。所以,气虚者宜用大枣煨烂服食为佳。
4、花生
性平,味甘。《滇南本草图说》称花生补中益气,不仅如此,花生还有补脾和补肺的作用,这对气虚而兼有肺虚或脾虚者更宜,且以水煮花生食用为妥。
5、鸡肉
性温,味甘,有温中、益气、补精、养血的功效。无论气虚、血虚、肾虚,皆宜食之。民间对气虚之人,有用黄芪煨老母鸡的习惯,更能增加补气作用。
6、山药
为补气食物,凡气虚体质或久病气虚者,宜常食之,最为有益。山药可以补肺气,补脾气,补肾气,故凡肺气虚或肾气虚或脾气虚的方药中,都常用到它。
7、狗肉
性温,味咸,能补中益气,对气虚兼有脾虚或肾虚或肺虚或阳虚者更宜。《日华子本草》云:狗肉补胃气,壮阳,暖腰膝,补虚劳,益气力。《医林纂要》中还说,狗肉补肺气,固肾气,尤以秋冬季食之为佳。
补气安神养生食谱
一、龙实猪心煲
材料:猪心1个,芡实50克,龙眼肉15克
调味料:清汤,黄酒,盐
做法:
1、猪心洗净,切成两半,放入沸水锅里汆烫,捞出切小片,芡实和龙眼肉洗净备用。
2、清汤倒入砂锅里,放入猪心,加黄酒,大火烧开,捞掉浮沫后,加入龙眼肉、芡实,继续炖到猪心熟透后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气安神,固肾涩精,强身健体。产妇、外感发热、痰火食滞者不宜食用。
二、元蘑猪心煲
材料:水发黑木耳10克,水发元蘑300克,猪心一个调味料:清汤,酱油,黄酒,盐做法:
1、猪心洗净后对半切,放入沸水里汆透,捞出切小块,元蘑洗净,去柄,木耳洗净备用。
2、清汤、黄酒倒入砂锅里,加入猪心,大火烧开,撇去浮沫,炖到八成熟的时候,放入黑木耳、元蘑,加盐、酱油,然后炖到元蘑熟即可。
功效:补气安神,增强记忆力,但是感冒发烧者不宜食用。
三、龙井鸡片汤
材料:鸡脯肉200克,鸡蛋清一个,菜叶25克,龙井茶15克调味料:水淀粉,清汤,黄酒,盐做法:
1、龙井茶先用温水泡10分钟,倒掉水后,再倒入90℃的开始泡5分钟,滤除茶汁。
2、鸡脯肉洗净,批成片,加水淀粉、蛋清、黄酒、盐,抓匀上浆。
3、清汤、黄酒倒入砂锅里,大火烧开后倒入茶汁,再次煮沸后放入鸡片、菜叶,加盐调味,煮熟即可。
功效:补气宁神,强身健体,失眠者不宜食用。
补气安神茶汁
1、茉莉花茶
原料:干茉莉花5g,绿茶包(或者红茶包)一个。
制法:用5g干燥的茉莉花加一个茶包,用沸水冲泡。
助眠原理:茉莉花理气解郁,和中辟秽,对舒缓心情,改善焦虑情绪有非常大的作用,对慢性胃病,月经失调,肠胃不适感同样有作用,还能够保养子宫,适于心脾两虚,胃气不和引起的晚睡早醒。
2、养心安神茶
原料:新鲜养心草30g,甘草6g。
制法:将养心草,甘草洗干净,放进砂锅里,加适量的水,煎煮半个小时,去渣,倒进杯中就可以饮用。
安神原理:养心草有养心安神,平肝宁心,滋阴养血,活血止血之作用,甘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疼。常常饮用此茶可提高睡眠质量,适于心火亢盛,心脾两虚引起的晚睡早醒。
3、四味果汁
原料:草莓60g,西红柿一个,芒果一个,柑橙一个,蜂蜜,冰块适量的。
制法:草莓与西红柿洗干净,去蒂;芒果洗干净,去皮,去核,取肉;柑橙去皮,去籽。把草莓,西红柿,芒果,柑橙放到搅拌机,搅拌成汁,加蜂蜜,冰块适量的,搅匀就可以。
助眠原理:草莓养血益气,润肺止咳,清热除烦,解毒消炎,理肠通便。柑橘宣肺理气,祛痰止咳。西红柿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止血利尿,美容降压。该汁有缓解疲劳,排毒养颜,改善睡眠之作用,适于心火亢盛,心脾两虚引起的晚睡早醒。
补脾益气养血安神的中成药
随着现代 社会 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习、工作的压力不断增大,处于亚 健康 状态的人群逐渐扩大。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会出现头晕、乏力、烦躁、失眠多梦、心悸健忘等症状。长期使用镇静催眠类的西药,可能会对记忆力或者认知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还可能会耐药。对于服用西药不良反应严重或者效果不佳者,使用安神类的中成药治疗是一种可取的替代方案。 中医学认为,心主神志,影响人的精神思维和 情感 活动。心神不安的病症多见于神经症、神经衰弱、甲亢、更年期综合征等,也见于抑郁症或者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安神类中成药具有安神定志、滋阴养血的功效,按照应用特点和药物组成的区别主要分为养心安神药和重镇安神药两类。主要治疗的疾病分型有: ①心气不足,思虑过度;②心肾不足,阴血亏虚; ③肝郁化火,心神扰乱; ④心火上炎,阴血灼伤; ⑤心神不宁,心胆气虚。临床上选用中成药应做到对症应用。 养心安神类 中成药主要含有植物类的中药,多性补而质润,如丹参、柏子仁及酸枣仁等,主要用于虚证如神疲健忘、失眠多梦、心悸不安、怔忡等,多因过度忧思、津血耗伤等导致心神失养。常用的中成药有 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人参归脾丸、人参养荣丸、安神补心丸、枣仁安神液以及养心生脉颗粒 等。 重镇安神类 中成药中所含有的药物多为矿石类如朱砂、磁石、琥珀、龙骨、龙齿等,主要用于实证如惊悸不寐、心神不宁、烦躁易怒等,常用的中成药有 朱砂安神丸 。 因朱砂有毒,这类安神药切不可过量或者长期服用。 1.天王补心丹 主要由柏子仁、酸枣仁、五味子、生地黄、天冬、麦冬、党参、玄参、丹参、当归、远志、茯苓、桔梗、甘草组成,具有滋阴养血、补心安神之效。 用于阴虚血少、心神不安,症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大便干燥以及口舌生疮等症。 方中重用生地黄清热滋阴,除烦生津,取其下入足少阴肾经以滋肾水,肾水足则能伏心火,且生地黄为血分之要药,又能入手少阴心经,故为君药。 2.柏子养心丸 主要由柏子仁、炙黄芪、五味子、酸枣仁、党参、茯苓、当归、川芎、肉桂、远志、半夏曲、炙甘草和朱砂组成,具有养血、补气、安神之效。 用于心悸易惊,心气虚寒,健忘失眠多梦等症。 方中炙黄芪甘温补虚,入脾肺经,善生血补气; 党参甘补性平,入脾肺经,善养血益气;当归甘温,入心肝脾经,善活血补血。三药配伍,善养心神、补气血,共为君药。 3.人参归脾丸 主要由人参、白术、茯苓、黄芪、甘草、木香、远志、当归、龙眼肉、酸枣仁组成,具有补血益气、养心健脾的功效,用于 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怔忡、面色萎黄、食少乏力以及健忘失眠等症。 方中人参甘温,微苦,入心、脾经,善补气安神;甘草甘平,入心、脾经,善补脾益气;黄芪甘微温,入脾经,善补气养血,三药配伍,善补脾益气,安神健脾,共为君药。 4.人参养荣丸 主要由人参、五味子、茯苓、白术、当归、甘草、白芍、熟地黄、陈皮、黄芪、肉桂、远志组成,具有温补气血,养心安神的功效,用于 气血两亏、心脾不足、神疲乏力、食少便溏等症 。方中人参甘补微温,益气补脾,大补元气;熟地黄甘补微温,善养血滋阴,为补血要药。二药合用,温补气血功著,恰中病的,故为君药。 5、安神补心丸 主要由五味子、丹参、石菖蒲、旱莲草、菟丝子、首乌藤、女贞子、地黄、珍珠母、合欢皮组成,具有养心安神、定悸复脉之效。 用于心血不足、肝肾阴亏所引起的心悸失眠、心烦、头晕耳鸣等症。 方中以丹参为君药,味苦、微寒,入心、肝经,具有活血、和血、补血以及安神定志的功效。既可安神除烦,又可清心热,既能养血以安定神志又能活血,以活代补,可祛瘀生新,并补心安神。 6.枣仁安神液 主要由酸枣仁、五味子、丹参组成,具有益智安神、补心养肝之效, 用于神经衰弱、心肝血虚所致的失眠健忘、头晕、头痛等症 。方中重用酸枣仁,补酸敛而平,善益肝血,养心阴,宁心安神,为养心、益肝、安神之要药。 7.养心生脉颗粒 主要由人参、五味子、丹参、麦冬、枸杞子、龙眼肉、赤芍、牛膝、茯苓、郁金、木香、泽泻、佛手、甘草组成,具有益气养阴,活血祛瘀之效。 用于气虚阴亏血瘀所致的胸痹心痛,症见胸痛、胸闷、心悸乏力、气短,口干咽燥等症。 方中人参甘补微温,入心脾经,善益气补脾,补气生津,既可清心火又可宁心安神,为君药,配伍五味子、麦冬,可收敛心气养阴补气、安神定志。 8.朱砂安神丸 主要由朱砂、生地黄、当归、甘草、黄连组成,具有养血、镇心、清热安神之效。 用于心火亢盛,阴血不足所致的胸中烦闷、心神不宁、精神忧郁以及失眠多梦等症。 方中朱砂甘寒质重,专入心经,寒能清热,重可镇怯,既可清心火,又可重镇安神,为重镇安神之要药,兼治标本,为君药,本品以重镇安神为主要功效。 这8种安神类中成药处方组成、功效主治以及方中君药各不相同,侧重的症状也不相同,在临床需对证用药,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重镇安神中成药,大多含有金石、贝壳类,易伤胃气,脾胃虚弱者应慎服或配合健脾和胃之品服用;尤其含有朱砂成分的安神类中成药,久服还可能会引起慢性中毒,不宜长期服用。 服用安神类中成药时应分清病因,辨清虚实,对证治疗,服药期间忌食辛辣食物和饮用兴奋性饮品等。
补脾益气养血安神的药物是哪些
冬季,是滋补的黄金时期,因为中医认为“冬主藏”,此时滋补可以让身体的气血精津都得到补充而收藏,就像是为仓库补充库容一样。但是滋补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每个人体质不同,所适合的滋补中药也不相同,其中健脾、养心安神、补气、养血、养肺等,是冬季滋补的的要点,这6味中药,可作为冬季滋补的首选。山药,虽然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一种食物,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它其实也是一味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它补脾养胃的效果很好,而且还具有补肾、养肺的效果。山药可作为冬季滋补的首选中药。而且山药虽然滋补,但是它药性平和,而且还可以养阴生津,不会因为滋补而引发上火的问题。山药的食用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直接蒸熟食用,还可以做粥、做汤、炒菜,甚至还可以做成甜品食用。不过为了达到良好的滋补效果,在山药的选择上要注意,最好选产自焦作的怀山药,药效好,被称之为道地药材。酸枣仁,也就是野生酸枣的种仁,入药调理 养生 历史 悠久。早在两千年前的东汉、三国时期,就已经有记载,被载入第一部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而且被列为“上品”,也就是可以滋补,久服可以有助延年益寿的中药。医圣张仲景,更是以酸枣仁为主,创立了治疗失眠的酸枣仁第一方:酸枣仁汤。酸枣仁,味甘酸,性平,归心、肝、胆经,具有养肝,宁心,安神,敛汗的功效。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烦渴,虚汗。以酸枣仁为主的酸枣仁汤,医圣的描述则是“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现代研究发现,酸枣仁对于失眠、心慌、神经衰弱、健忘以及糖尿病等,都具有一定的 养生 调理作用。被美誉为“东方睡果”,是历代医家都认可的缓解失眠之妙药。酸枣仁可以直接煮水喝,当茶饮用;还可以将酸枣仁加入粥中,煮粥食用。还可以将酸枣仁炒香后,粉碎为末,温开水冲服,也有很好的养心安神的作用。当归是常用的养血药物,而且当归还具有活血的作用,具有养血但不会生瘀的作用。由于中医认为女性容易血虚,还容易血瘀,而当归既可以补血,还可以活血,因此对于女性的各种疾病都有较好的调理作用,所以被称为妇科圣药。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其《千金方》中,就有记载,总结了使用当归美容护肤、消斑的临床经验。而在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则记载了当归食疗,补气养血,散寒的一个方子:当归生姜羊肉汤,可养血、散寒、补虚,是很适合冬季经常食用的食疗方。除了身体虚弱,现代人其实更多人是体内热邪比较重。这些人一般来说具有经常吃辛辣、烧烤、油腻食物,爱抽烟喝酒等特点。中医认为,抽烟喝酒,吃辛辣油腻食物,都容易引发内生痰火,此时就不适宜一味的滋补了。此时清热解毒,就是 养生 ,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滋补。体内热邪重的人,大多会表现为容易口腔溃疡,小便少而发黄,大便干燥,咽喉肿痛,口臭明显等。而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祛暑等作用。清除热邪,可以取金银花,开水冲泡后饮用即可,还可以与菊花、茉莉花等搭配,开水冲泡后饮用,以去火解毒。但要注意,金银花不能长期、大量服用,否则很容易导致肠胃出现不适。气虚的等典型表现,就是感觉很累、乏力感很重,稍微运动就很累,气喘吁吁,甚至气短,心慌,多汗。在补气药中,人参无疑是首选。人参不仅可以补肺气,还可以补脾气、养心气,滋补肾气。所以人参被誉为大补元气的中药,是滋补药中最常使用者。但是要注意,人参吃多了就容易上火,尤其是人参的加工炮制品红参,虽然补气的作用强,但是也更容易上火。人参不能在感冒发烧、有感染病灶存在的情况下服用,也不能和萝卜、茶一起吃,也不能和含有五灵脂的药物一起使用。杏仁,可分为苦杏仁和甜杏仁,苦杏仁只能在药房使用,炮制后使用,有毒。甜杏仁,则无毒,同样具有润肺止咳,宣肺平喘等功效。不仅可以治疗咳嗽,对于便秘、腹胀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可以把甜杏仁作为零食食用,也可以煲汤、煮粥食用。注意,这里说的杏仁,不是美国大杏仁,美国大杏仁不是杏仁,而是扁桃仁,虽然也有润肺止咳作用,不如甜杏仁药效好。#哆咖医生超能团##慢病防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