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这个专业,医学院,理学学位,已经就业,但目前不在领域内,也有考研困惑,也有考研打算。还是很喜欢这个专业的内容,不愿意放弃。如果以后就业想在医院,拿到处方权是很必要的。困难是医院的工作强度比较大。因为只考到康复治疗师,在康复科每天干的都是体力活,时间长了身体受不了。但是面临的问题是极少的院校同意理学学位考临床医学专业硕士,考不到专业硕士2014版执业医师法规定不能考执业医,规培都不能参加,拿不到处方权。需要再考博士,医学博士可以视情况申请规培并考取执业医师证。

可以考运动医学(医学院校)和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医学院校),里面的小方向你就得在研招网上好好看看了,各院校不同,招生要求也不同。如果想自己创业,可以参考陈方灿的路。困难是很难做出自己的品牌,不一定很稳定。做自己的工作室,参与各类运动队的赛事保障和普通人的运动康复。这样学本事是必须的,建议在国外读研,比利时、德国的运动康复都很成熟,英国在2012奥运会后也健全起一套运动医学体系,具体的学校我还没开始了解,因为去国外读研离我有点远。
可以考运动医学(体育院校)、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体育院校)、运动人体科学等等。在体训队工作的情况我还没接触过,也没什么资料。从别人口中得知现在大部分运动队的体育服务人员都不健全,营养师、体能教练、队医、治疗师都没有明确的分工。
私信我们可以继续了解探讨。
运动康复博士点
总计149人 2 4 5 5=165

未包括华中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与训练博士点,三个博导,其中一个退休)、
湖南师大(体育人文博士点,四个博导)、
河南大学(体育教育与训练博士点,五个博导)、
南京大学(体育人文博士点,五个博导)、
武汉体育学院(未知)一、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45人)(四个方向博士点)
1.体育人文社会学(11人)
杨 桦 教授 体育管理与发展战略或篮球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任 海 教授 体育社会学研究(含奥林匹克运动)熊晓正 教授 体育历史文化与中国体育思想研究孙葆丽 教授 奥林匹克运动黄亚玲 教授 体育社会学王 莉 教授 体育管理学靳英华 教授 体育经济学林显鹏 教授 体育经营管理肖淑红 教授 体育经营管理王华倬 教授 学校体育学姚 蕾 教授 学校体育学
2.运动人体科学(15人)
王瑞元 教授 运动对骨骼肌形态和机能的影响曾凡星 教授 体育运动中内分泌变化及适应机制研究 熊开宇 教授 运动过程生物电变化规律的研究谢敏豪 教授 运动性内分泌失衡机制与调控胡 扬 教授 运动员基因选材、低氧训练王安利 教授 中老年健身理论与实践、优秀运动员机能评价与监督 矫 玮 教授 运动康复的理论与方法、运动与免疫陆一帆 教授 运动员机能监控与运动损伤康复高维纬 教授 运动训练的生物学监督调控与运动性伤病诊治王正珍 教授 运动医学王 琳 教授 损伤预防与康复张力为 教授 运动心理学毛志雄 教授 运动心理学罗冬梅 教授 运动健身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张一民 教授 全民健身关键技术的研究、体质测量与评价
3.体育教育训练学(17人)池 建 教授 篮球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高校体育管理研究郭永波 教授 篮球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钟秉枢 教授 排球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体育职业化研究葛春林 教授 排球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体能训练方法研究沈信生 教授 田径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郭元奇 教授 田径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张英波 教授 体能训练理论与动作技能学习理论詹建国 教授 田径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孙 南 教授 田径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张廷安 教授 足球运动员技战术能力的训练理论与实践 黄竹杭 教授 足球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刘大庆 教授 运动训练与竞技体育理论研究 李少丹 教授 运动训练过程控制杨斌胜 教授 力量训练理论与方法研究 王卫星 教授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研究 唐建军 教授 小球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马鸿韬 教授 体操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4.民族传统体育学(2人)徐伟军 教授 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朱瑞琪 教授 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二、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博士招生专业目录(43人)(四个方向博士点)
1.体育人文社会学(8人)李建国 教授 城市体育张 林 教授 体产业管理白跃世 教授 体育产业与管理许宗祥 教授 体育管理与体育产业肖焕禹 教授 体育文化传播;社会阶层结构与体育发展鲍明晓 教授 体育经济与产业管理曹继红 教授 社会体育理论与实践章建成 教授 锻炼心理
2.运动人体科学(16人)潘珊珊 教授 运动与心血管形态和机能的研究常 芸 教授 运动心脏病生理学李之俊 教授 运动训练的生理基础,运动与适应冯连世 教授 低氧训练 、运动员控体重与训练监控的理论与方法陈佩杰 教授 青少年体质研究 ;运动与免疫王人卫 教授 体质研究;女子运动与内分泌李国平 教授 运动医学的机理研究王予彬 教授 运动创伤基础刘 宇 教授 运动生物力学、体育工程虞丽娟 教授 体育工程 、体育信息技术危小焰 教授 运动生物力学、体育工程章建成 教授 运动技能控制与学习张忠秋 教授 运动心理训练理论与方法,体育社会心理学李安民 教授 运动与认知加工;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促进郝卫亚 教授 运运动生物力学理论与应用江崇民 教授 体质测量与评价
3.体育教育训练学(14人)吴 瑛 教授 体育教育训练理论与方法叶国雄 教授 体育教育训练理论与方法张宏杰 教授 体育教育训练理论与方法成万祥 教授 体育教育训练理论与方法司虎克 教授 网络环境下的体育信息理论与实践研究刘志民 教授 竞技体育的社会问题研究许永刚 教授 竞技体育制度经济邵 斌 教授 高水平运动员行为控制与运动队管理王 清 教授 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诊断与监测吴贻刚 教授 科学训练理论与方法;竞技体育组织与管理研究张 辉 教授 运动技战术分析;运动训练过程控制周成林 教授 竞技运动心理学理论与应用 ;青少年体育锻炼心理效应理论与应用周家颖 教授 专项力量训练、训练技术测量与分析刘 兴 教授 难美项群的理论与实践
4.民族传统体育学(5人)郭志禹 教授 武术历史与文化虞定海 教授 武术与传统体育养生研究、民族传统体育与健康促进赵光圣 教授 竞技武术科学化训练蔡仲林 教授 武术教育与教学改革戴国斌 教授 武术文化与社会三、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2011年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17人)(四个方向博士点)
1.体育人文社会学(9人)杨文轩 教授 体育原理、学校体育与体育管理胡小明 教授 运动休闲研究、体育人文研究陈 琦 教授 学校体育与体育管理周爱光 教授 体育哲学、体育法学刘江南 教授 体育哲学谭 华 教授 体育史学、体育课程理论袁古洁 教授 体育法学宋继新 教授 体育人文研究崔颖波 教授 体育社会学
2.运动人体科学(5人)肖国强 教授 运动负荷的生物学效应郝选明 教授 运动免疫与健康 刘承宜 教授 激光运动医学徐晓阳 教授 运动生化与营养
3.体育教育训练学(2人)黄宽柔 教授 广场体育艺术李毅均 教授 排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4.民族传统体育学(1人)程大力 教授 民族传统体育历史与文化四、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2011年博士招生专业目录(7人)(四个方向博士点?只有二个)
1.运动人体科学(5人)季 浏 教授 体育学习、锻炼与身心健康;运动心理变化的生理生化基础丁树哲 教授 运动适应和机能评定;运动适应与线粒体调控卢 健 教授 运动与健康;运动适应和机能评定李世昌 教授 运动适应和机能评定;运动与健康徐 波 教授 体育学习、锻炼与身心健康;运动心理变化的生理生化基础
2.体育教育训练学(2人)孙有平 教授 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田径课程与教学研究阎智力 教授 体育教育训练理论研究;排球运动理论与实践五、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2011年博士招生专业目录(4人)
1.体育教育训练学黄汉升 教授 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周登嵩 教授 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 首都体院兼职陈俊钦 教授 竞技体育发展与运动训练理论 首都体院兼职李鸿江 教授 竞技体育发展与运动训练理论 首都体院兼职六、苏州大学体育学院2011年博士招生专业目录(8人)
1.体育教育训练学王家宏 教授 篮球教学理论与实践于振峰 教授 篮球教学理论与实践张 林 教授 体育运动中竞技能力的开发与评定董新光 教授 社会体育发展理论与实践罗时铭 教授 体育教育史王 岗 教授 民族体育理论与方法王国祥 教授 运动训练生物学基础与运动损伤康复田麦久 教授 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七、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体育系2011年博士招生专业目录(3人)
1.体育人文社会学丛湖平 教授 体育经济学研究王 进 教授 体育休闲心理学研究、竞赛心理学研究林小美 教授 传统体育研究八、清华大学体育部2011年博士招生专业目录(4人)
1.体育教育训练学仇 军 教授 体育人文社会学王培勇 教授 人体运动信息采集与仿真李 庆 教授 运动训练的理论与实践张 冰 教授 运动生理生化九、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1年博士招生专业目录(3人)
1.体育教育训练学张 强 教授 冰雪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姜立嘉 教授 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原理与方法陈 钢 教授 体育教育教学与运动训练最佳化研究十、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1年博士招生专业目录(4)
1.体育教育训练学赵焕彬 教授 专项运动技能理论与实践何玉秀 教授 体育健身运动处方理论与应用赵 斌 教授 体育健身运动处方理论与应用刘志红 教授 现代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十一、山西大学体育学院2011年博士招生专业目录(3人)
1.体育教育训练学李建英 教授 运动专项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石 岩 教授 一般训练学与体育心理学李金龙 教授 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二、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2011年博士招生专业目录(5人)
1.体育人文社会学毛振明 教授 学校体育学杨国庆 教授 学校体育学张建华 教授 学校体育学殷恒婵 教授 体育心理学乔德才 教授 运动与神经调控十三、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1年博士招生专业目录(3人)
1.体育教育训练学何敏学 教授 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于文谦 教授 竞技基本理论与实践黄 滨 教授 篮球教学理论与实践
运动康复博士优势
学习康复一年,也算粗略了解康复现状了,对未来的规划里,也有考研这件事。对于现在很多人来说,考研的意义是希望通过考研读研,能获得一个更好的平台,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能力,以便将来的职业之路走得更好一些。从现状来看,现在的社会是技术型人才的天下,每年高考人达百万,也就意味这每年有几百万的毕业生,而就业岗位却往往不能达到这个数量,所以竞争是越来越激烈,如果单单凭借一个普通的本科学历去就业,几乎很难就业,就业质量也不会很好,很多公司都更倾向于有一定经验的或者是学历高的求职者。但是除了这个最现实的好处,考研的最大的好处其实是在长远。考研能够让你有更长远更具有塑造性的空间,更长时间的学习一定是有回报的,读研是一段有价值的学习经历,读完的收获,也不会仅仅是为了更好就业,它实际上是可以从眼界、思维、学识、平台等多方面来拓展我们自身的,眼界、平台比眼前的就业更加重要。运动康复专业确实是实用性专业,但理论知识是学习医学相关专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你打算进一步从多方面提升自己的能力,选择考研读研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路径。完成它,当然需要几年时间,只要你能一步步走好,花费的几年读研的时间是完全值得的。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