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人体有很多穴位,所有的穴位中作用最大的只有10个要穴。常按这10要穴可以、减轻身体疲劳、延年益寿。那这10个要穴在哪里呢?常按什么部位康呢? 常按10大要穴 三里内关穴,胸腹中妙诀。曲池与合谷,头面可彻。腰背痛相连,殷门昆仑穴。 头项若有,后溪并风池。膝前兼胸胁,环跳与阳陵。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 一、风池穴 取穴: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的会穴。 方法:1、先将右手拇指与食指岔开,分按两侧风池,两指同时用力一捏一松25下。2、换左手捏拿风池25下。3、双手两拇指分按两风池,余四指抱头,两拇指同时用力揉捻旋转各50下。 二、曲池穴 取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屈肘成直角时在纹外端凹陷处,掌心向内取穴。)的合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一。 方法:1、用右手食指按压在左手曲池上,拇指托住少海穴(在肘窝底曲池对面),拇、食两指同时用力捏捻50下。2、换左手拇指捏拿揉捻右肘曲池50下。 三、内关穴 取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方法:1、用右手拇指按压左手内关,食指托住外关穴(在腕关节背侧,与内关相对)。两指同时按压,一捏一松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内关50下。2、用右手拇指按压捻揉左手内关50下;换左手拇指捻揉右手内关50下。 四、合谷穴 取穴:在手背,第1、2(拇、食指)掌骨之间,当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原穴,四总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和回阳九针穴之一。 方法: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捏拿左手合谷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合谷50下。 五、后溪穴 取穴: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掌骨指关节)前的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腧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 方法:1、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拇指在左手掌上,食指在左手背,两指同时用力掐捏捻揉左手后溪50下,换左手掐捏捻揉右手后溪50下。2、两手握拳,拳心朝上,两后溪对敲50下 六、环跳穴 取穴: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经验取穴:侧卧屈股,术者以拇指掌指关节横纹压在大转子凸点上,指头指向脊椎,拇指尖之处是穴。足少阳胆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会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和回阳九针穴之一。 方法:1、脱去外衣留内衣,两手握拳,手心向内,两拳同时捶打两侧环跳各50下。 七、穴 取穴:正坐屈膝垂足,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足阳明胃经合穴,四总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和回阳九针穴之一。 方法:1、穿着内衣正坐,双腿屈膝,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压在两腿上,余四指并拢扶住小腿肚,两拇指同时用力按揉50下。2、双掌同时拍打两腿足三里50下。足三里是降虚火、定神志、强壮保健的要穴。 八、殷门穴 取穴:在大腿后面,当承扶与委中连线上(臀横纹至膕横纹正中连线上),承扶下6寸。足太阳膀胱经腧穴。 方法:1、脱去外衣留内衣,正坐床上或椅凳上,用两手拇、食指岔开,同时捏拿两殷门各50下。2、两手掌分别按两腿殷门,同时上下摩擦50下。 九、阳陵泉穴 取穴:在小腿外侧,当膝下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足少阳胆经合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一,八会穴中的筋会穴。 方法:1、用两手拇指按压在两腿阳陵泉上,其余四指并拢托住小腿肚,同时用力揉捻50下。2、两手掌分按两膝外侧,同时用力拍打各50下。 十、昆仑穴 取穴: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足太阳膀胱经腧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一。 方法:1、用右手拇、食指岔开,食指按住右足昆仑穴,拇指按在右足内踝下照海穴上,拇食指同时用力捏拿50下;换左手捏拿左足昆仑穴50下。2、两拇指分按两足昆仑穴同时揉捻50下。 教你做好脚趾保健 认为,人体的各脚趾都与脏腑相通。肺、大肠属金,对应大趾;脾、胃属土,对应二趾;心、小肠属火,对应三趾;肝、胆属木,对应四趾;肾、膀胱属水,对应五趾。脚趾保健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脚趾位于人体的末端,远离心脏,足尖部的血液循环较差。足趾产生理的改变会通过经络反馈到相应的脏腑器官,产生多种症状。 的人经常活动脚趾,可使体内,阴阳平衡、。如果特别注意对二趾的保健,就能起到调养脾胃的作用。 脚趾 ,抓鞋底 一次抓五分钟左右,两只脚可以分别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一天2~3次。 时间最好控制在15分钟左右,睡前进行最为方便。 对于长期坐办公室、缺乏的白领来说,尤其具有积极的作用。寒冷季节,气血运行不畅,则更有意义。多走路也有同样的效果,因此为一个人在走路时有近一半的重量是由脚趾来承担,走路将促进脚趾的血液循环和经络运行,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还可以顺手将小腿从上到下依次 *** 一次,效果会更明显。 小腿上集中了不少消化系统的穴位,像管脾经、肝经的足三阴在小腿内侧,管胃经、胆经的足三阳在小腿外侧,能够健脾的足三里在膝盖下三寸的外侧。按按这些穴位,还可起到健脾养胃的作用。 需要注意:做时力度以按后觉得舒服即可,但不要在过饱和过饿时 *** 。儿童脾胃的穴位和成人不同,不要选择这种方法健脾养胃。 这样最好 法 子时(夜里11点~次日凌晨1点)养胆经 很多人晚上吃完饭以后,八九点钟就昏昏欲睡,但一到11点就清醒了,这是因为阳气开始生发,所以最好在11点前睡觉,这样才能慢慢地把这点生机给养起来,人的睡眠与人的寿命有很大关系,睡觉就是在养阳气。 丑时(凌晨1点~3点)养肝经 这个时辰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则肝就养不起来。不睡觉、应酬喝酒会加重肝脏疏泄毒素,影响养肝血。 寅时(凌晨3点~5点)养肺经 人睡得最死的时候应该是3点到5点,这个时候恰恰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的过程,它是通过来完成的。有心脏病的人一定要晚点起床,而且动作要缓慢,也不主张早上。 卯时(早晨5点~7点)养大肠经 这是人体正常排便的时候,可把垃圾毒素排出来。排便不畅,应该憋一口气,而不是攥拳。 辰时(早晨7点~9点)养胃经 这个时候是天地阳气最旺的时候,也是最容易消化的时候。因为有脾经和胃经在运化,所以早饭一定要吃多、吃好。 巳时(上午9点~11点)养脾经 脾是主运化的,早上吃的饭在这个时候开始运化。如果脾出了毛病,五脏六腑都会不舒服。如果人体出现消瘦、流口水、水肿等问题,都属于脾病。 午时(上午11点~下午1点)养心经 子时和午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宜养神、养气、养筋,应午睡小憩。 未时(下午1点~3点)养小肠经 小肠是主吸收的,它的功能是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精华,然后把它分配给各个脏器。午饭要吃好,营养价值要丰富一些。午餐应在下午1点吃完。 申时(下午3点~5点)养膀胱经 最宜多喝水,及时排尿。 酉时(下午5点到晚7点)养肾经 人的元气藏于肾,此时 *** 肾经穴位可。 戌时(晚7点到9点)养心包经 保持,晚餐不宜油腻过饱,。 亥时(晚上9点到11点)养三焦经 此时睡眠可使百脉修养生息。 温馨提示: 所谓病来如山倒,我们只有在平时的生活中做好对身体的保护和调养,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健康。

中医穴位保健养生
我们都听说过中医养生,但是大家了解穴位养生大家清楚吗?下面就让我来告诉你中医穴位养生知识有哪些。中医穴位养生知识 足三里在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处,因能治疗腹部上中下三部诸证而得名,为回阳九针穴之一,是胃腑疾病和人体强壮要穴。按摩足三里有补中气的作用,用补法,能健脾养胃、补中益气,类似党参、白术、山药、红枣等药的功效;用泻法,有消食导滞、和胃通肠的作用,类似山楂、大黄等药的功效。三阴交在内踝向上量4指处,为足太阴脾经的腧穴,由于是肝、脾、肾三阴经交会处的穴而得名。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相生,因此是治疗与血有关病证的要穴。用补法,有健脾、补血、摄血的作用,类似于当归、阿胶、紫河车、薏米等药物的功效;用泻法,有活血化淤的作用,类似于归尾、桃仁、红花等药的功效。关元位于脐下四指处,是任脉的穴位,位于人身阴阳元气交关之处,又能大补元阳而得名。《类经图翼》说:“此穴乃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能治疗“诸虚百损”。用补法,有补肾阳的作用,类似于鹿茸、肉桂、巴戟天、仙茅、仙灵脾等药的功效。此穴多用来治疗虚损性质的疾病,泻法较少使用。气海位于脐下两指处,是任脉的穴位,为诸气之海,有大补元气的作用。用补法,可大补元气,类似人参、黄芪等药的功效;用泻法则有行气、理气的作用,类似于香附、荔枝核、沉香、郁金等药的功效。上述穴位在临床中很常用,人们在选择它们进行保健时,所用到的只是其众多作用中的一二,如果要用来治疗疾病,还需要去专科就诊。白领养生穴位 1、按摩太阳穴脑力工作压力大,头晕、头疼是常有的事,此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按摩太阳穴。怎么找?太阳穴位于双眼的眼角与其平行发际连线1/2处。怎么按?午饭后揉一揉太阳穴,三五分钟即可,往往有不错的提神醒脑的作用。2、按压公孙穴白领吃饭常常不规律,十有八九有肠胃病。有空多按摩公孙穴,对脾胃有帮助。怎么找?公孙穴在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足三里位于外膝眼向下量四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一横指。怎么按?在办公室取坐姿,两手拇指分别按住该穴位,深呼吸渐渐用力揉按20~30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3、揉捏风池穴颈椎病可以称之为办公族最无言的痛,缓解颈椎不适的穴位是风池穴。怎么找?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怎么按?揉穴的同时轻轻旋转头颈部,再做些耸肩动作。每天晚上睡前按摩后可以做局部热敷,能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解除疲劳的作用。在办公室每隔1~2小时可扭动颈部。4、滚揉后溪穴久坐不运动,腰痛不稀奇。此时可按摩后溪穴。怎么找?后溪穴是手握拳时,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处。怎么按?坐在电脑面前,可以把双手后溪穴的这个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关节带动双手,轻松地来回滚动,即可达到刺激效果。抽出三五分钟的时间来,随手动一下,坚持下来则对颈椎、腰椎有着非常好的养护作用。5、刺激明眼穴眼睛干涩时,可以动动手指上的明眼穴。怎么找?左右手的大拇指中间的骨节上。怎么按?用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以拇指的指甲分别对这个穴位进行刺激,以稍微感觉到疼痛即可。可以在工作的休息时间,或是等车的空档期自行按摩。6、按按承山穴久坐、腿部受凉,容易引发小腿疼痛、抽筋,此时可赶紧按按承山穴。男性按此穴能缓解登山、骑车后的腿部不适。怎么找?承山穴在腓肠肌肌肉分叉处的下缘。怎么按?承山穴按上去会非常的酸痛,手法只能轻按轻揉,以感觉到酸胀微痛为宜。看过中医穴位养生知识有哪些的人会看:1.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有哪些 2. 按摩养生保健知识有哪些 3. 中医养生人体穴位 4. 老年穴位保健康知识有哪些 5. 按穴位养生

老年人中医穴位保健
人体九大经典经典养生保健穴:足三里、关元、气海、合谷、内关、大椎、肾俞、三阴交、涌泉。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人体养生保健穴位,希望对你有用! 人体养生保健穴位1、解腰背酸痛穴:委中 委中穴位于膝内窝腘窝处中点。 中医讲,“腰背委中求”,长期久坐、姿势不当造成腰背和肩膀不舒服的上班族或常感腰酸背痛的老年人,常按委中穴可以通畅腰背气血。 按揉委中穴时,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一般可连续按压20次左右。值得提醒的是,肾虚引起的腰痛还是要以补肾为本。 人体养生保健穴位2、舒筋活络穴:阳陵泉 阳陵泉在小腿上,找它的时候要端坐不动,用手摸腿,膝关节外下方有一个突起,叫腓骨小头,腓骨小头前下方的凹陷就是阳陵泉的位置。 平时按揉阳陵泉,再配合活动肩膀,可以缓解肩膀周围的疼痛。阳陵泉还对乳房胀痛、两肋胀痛,肋间神经痛有缓解作用。 人体养生保健穴位3、滋阴养颜穴:三阴交 三阴交被称为女人的穴位,位于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3寸处。 按揉三阴交,有助于打通人体淤塞,保养子宫和卵巢,还有调月经、除斑、祛皱、祛痘,治疗皮肤过敏、皮炎、湿疹的作用。 从经期前三天开始,每天按揉三阴交,坚持三个月,可以缓解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按揉时,将拇指直立放在穴位上,先向下按压再揉,每次1分钟左右,停歇后再揉。 因为按揉三阴交有调畅人体气血运转的作用,所以不适合孕妇。 人体养生保健穴位4、解颈部僵硬穴:肩井 用中指按住对侧的肩井穴,并转动与肩井穴同侧的胳膊,按压力度以感到“舒服的微痛”为最佳。 如果在办公室备一个小吹风机,休息时间温暖肩部,效果会更好。 人体养生保健穴位5、明目醒脑穴:风池 中医讲“头目风池主”,就是因为风池穴能治疗大部分风病。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处,与耳垂齐平,常与攒竹穴、太阳穴、睛明穴、四白穴等配合,治疗眼部疾病,缓解眼部症状。 按揉以上穴位,同时配合颈椎矫治,对治疗近视眼有很好的疗效。 按揉风池穴和周围肌肉,可以有效地缓解颈椎病、外感风寒、内外风邪引发的头痛,以及长时间低头工作导致的颈部疲劳。 工作间隙,轻叩风池穴,可起到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的作用。 人体养生保健穴位6、养胃穴:中脘 中脘穴在腹部正中线上,胸骨下端与肚脐连接线中点处,按压时会有酸痛感。胃不好的人可以常按中脘穴。 急性胃刺痛患者可点按中脘穴,用手指按压10秒,松开,再压,如此反复,三五分钟就可缓解症状;慢性胃不适患者可按揉中脘穴,用手掌轻揉,可促进消化;急性胃肠炎患者在按揉中脘穴的还可以按揉天枢穴(位于肚脐旁2寸处)、大巨穴(位于脐下2寸旁开2寸)配合治疗。 人体养生保健穴位7、补肾固元穴:关元 肚脐以下3寸(约为除拇指外四根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就是关元穴。 按揉关元穴可补充肾气,延缓衰老。 对男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缓解肾虚、腰酸、掉发等问题。 对女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治疗和缓解很多妇科病。 按揉关元穴前,要先搓热手掌,将掌心对准腹部的关元穴做搓揉的动作,由轻到重,直到感觉发热。 人体养生保健穴位8、养护心脏穴:内关 伸开手臂,掌心向上,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内关穴就在离手腕距离两个手指宽的两条筋之间。 按揉内关穴有助于血气畅通,用大拇指垂直往下按,每次按揉3分钟左右,直至局部感到酸麻。 除了保护心脏,内关穴还是个救急的穴位,在病人突发心脏病时,先让病人平躺,在等待急救期间,配合按揉内关穴可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按揉内关穴还能缓解头疼、口干、嗓子疼、颈椎病、肩周炎、腰部疼痛等病症。 人体养生保健穴位9、清热止痛穴:合谷 合谷穴又称虎口,位于拇指和食指合拢后,隆起肌肉最高处。 合谷穴有清热解表、镇静止痛的作用,对头面部疾病,有很好的缓解和治疗作用。 由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烧、上火牙疼,吃了药不能马上见效,均可通过指压合谷穴来缓解,力道以感到酸、麻、胀为宜。 如果伴有发烧,可用瓷汤勺刮颈后部皮肤或用手指揪拉周围皮肤,直到发红发紫,有助于排出热毒,较快退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