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公众不宜空腹喝牛奶。据介绍,许多人清晨喝牛奶,认为这样能将营养成分完全吸收。其实,空腹喝奶会很快经胃和小肠排入大肠,结果各种营养成分来不及消化吸收就被排出体外。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吃一些食物再喝牛奶。过多的胃酸导致蛋白质变性沉淀,营养不易被肠胃吸收,严重导致消化不良和腹泻。故应配些面包、饼干、点心与牛奶同食。可见,不宜空腹喝牛奶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容易导致腹泻;二是吸收的效率不高。因为通过胃肠道的时间太快。尽量把牛奶放在一餐所有食物的最后再喝,这样有利于吸收和提高耐受性。 睡前喝牛奶有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晚餐摄入的钙,睡前大部分被人体吸收利用。睡后特别是晚上零点以后血液中钙的水平会逐渐降低,血钙的下降,促进了甲状旁腺分泌亢进,激素作用于骨组织,使骨组织中的一部分钙盐,溶解入血液中,以维持血钙的稳定平衡。此种溶解作用是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时间长了,会成为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之一。晚上睡前喝牛奶,牛奶中的钙可缓慢的被血液吸收,整个晚上血钙都得到了补充、维持平衡,不必再溶解骨中的钙,防止了骨流失、骨质疏松症,所以睡前喝牛奶好。
睡前喝牛奶空腹血糖降低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我们的 美食 多种多样,休闲 娱乐 也是层出不穷。许多人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造成越来越多的人患有三高,尤其是高血糖更是十分让人头疼。那如何避免,缓解高血糖呢? 其实这只要3个月,就可以使空腹血糖从9降到5!并且是在没有加药的情况,而仅仅是因晚上做到以下这几点。 1、血糖的概念 血糖其实就是指我们人体内血液中的糖分,所以简称为血糖。 并且血糖在我们身体内大多以葡萄糖的形式存在,分布在身体各个地方的细胞内,为我们人体提供能量来进行自身机体的运转和日常活动等。通常医学临床上规定正常人的空腹血糖的标准值是在:3.9 6.1mmol/L。 所以当人体内血糖含有量低于3.9mmol/L时,称之为低血糖。这时人们会出现感到浑身乏力,头晕目眩,没力气等症状。 但当人们的血糖超过6.1mmol/L时称之为高血糖。 与低血糖相比,当人们出于高血糖时会出现口渴,下肢麻木,体重减轻等症状。 2、高血糖的危害 高血糖的危害十分复杂,根据患有高血糖的时间不同,它的症状表现不同,危害也不同。 一般对于短期内处于高压力的工作,导致情绪激动,休息不足等引起的高血糖,通常对于人体并没有太严重的危害,只需要进行充分的休息,就会在一段时间后自行缓解,恢复血糖的正常。 但对于产生身体危害的高血糖主要是指长期患有该病症,它是会严重影响身体 健康 的类型。 长期患有高血糖,会慢慢损害我们的各个器官,导致出现病变等问题,还会提升患有急性,慢性并发症的可能性等。严重者还会导致肾功能的损坏,神经病变,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等等问题。所以控制血糖的数值十分重要。控糖行动刻不容缓。 3、高血糖的原因 高血糖的原因十分复杂,但主要是以下几点:偶发性高血糖,不良的生活习惯,环境变化影响,其他疾病影响,遗传等原因。 偶发性的高血糖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危害。这主要可能是在检测血压前摄入了过多的高糖分食品,导致血糖的突然增加。对于不良的生活习惯主要就是作息不规律,暴饮暴食等原因所引起的高血糖。所以在改变生活习惯后就可以有效解决。 对于环境的变化也是一个诱因,空气中的含氧因子会影响身体内血糖的高低。 所以在高气压的地区会出现高压反应,也会导致高血糖。对于其他疾病等原因引起高血糖的现象也有很多,例如冠心病和高血糖就有很紧密的关系。它经常和很多疾病紧密相关,这也是我们需要提高注意的,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控糖。 4、测量血糖的时间 测量血糖的时间十分重要,在不同的时间测量结果不同,对于我们进行检测的影响不同。 通常医生建议空腹测血糖,空腹测量的血糖可以间接反映在没有应激因素存在的情况下,身体自身的血糖水平如何。 当然空腹是指在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热量并于次日早晨8点之前采集的血。 第二个时间段就是饭前检测,这主要是避免吃饭摄入的食物对我们身体血糖会产生影响。 特别是对于患有高血糖的患者,更要注意饭前血糖的水平,来监测身体血糖情况。第三个是餐后两个小时。这是因为餐后两个小时,食物进行了消化,血糖极易升高,要及时进行控制。 第四点就是睡前测量血糖。睡前的监测是为了更好的监测我们身体内血糖含量的情况如何。第五个时间是运动后,因为血糖是身体内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在剧烈的运动过后,血糖值会出现剧烈的变化,这时要及时测量进行相关的治疗等环节。 最后就是要随机测量。在身体出现不舒服等异样情况时,及时进行测量,进行缓解。 1、早吃晚饭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年轻人难以准点吃上晚餐,经常会将晚餐时间一拖再拖,甚至经常有吃夜宵的不良习惯。 根据研究表明常吃夜宵十分不利于我们的身体 健康 。不仅会造成肠胃的负担,还会影响我们的血糖的数值,使晚间的睡眠质量降低等等负面作用。 因此应准点食用晚餐,并且尽量早吃晚饭。 当晚饭吃得太晚、或者太多时,都会造成晚餐难以完全消化分解,在第二天早晨胃肠道中储存大量剩余食物,会使我们有饱腹感,不愿吃早餐。长此以往,十分不利于我们的身体。 为了保持血糖数值的稳定和 健康 ,我们应该尽量尽早吃晚餐,并且做到吃七分饱。 不可暴饮暴食,饭后也尽量不吃零食,水果等。保持血糖 健康 ,并在餐后两个小时进行血糖的测量。 另外除了早吃晚餐,还可以进行适当地增加餐次。 这主要是避免一次过多摄入导致身体内的血糖值忽然升高的原因。在多餐情况下不仅保证了血糖的稳定,还可以减轻肠胃负担。另外适当加餐也是一个可以有效针对于黎明现象来控制空腹血糖的好方法。 它主要是通过一天份吃4-5餐,并在夜间入睡的一段时间,极少的摄入一定的牛奶、面包或燕麦粥等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食物。 这都是十分有益于血糖稳定,可以使胰岛素进行适量分泌的办法,并且在睡前喝牛奶也有助于安眠,提高睡眠质量等作用。 2、饭后锻炼 运动是保持 健康 的一个重要方式。通过适量的运动不仅可以强健身体,还可以起到预防保护身体的作用。 一般晚饭后,人体的肠胃会对食物进行分解转化,吸收其热量,转化为能量。这时就会升高了人体内的血糖含量值,所以饭后不宜直接测量血糖,会出现血糖偏高的情况。对于这个情况,我们可以在饭后一定时间后,通过锻炼来进行消耗身体内的能量和血糖,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但要特别注意的是,饭后的运动要适度,首先时间上,不应该在饭后立刻进行。 这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容易引起胃下垂等问题。应选择在饭后一两个小时之后在进行锻炼。并且锻炼的内容也要适中。就是不应该太过剧烈,应选择慢走,慢跑,骑自行车等等活动项目。 3、保证睡眠 睡眠对于人体 健康 至关重要,良好的睡眠有助于缓解身体疲劳,加快身体修复,加速身体血液循环,使身体更加有活力。 但许多中老年人都患有睡眠困难,失眠多梦等情况,使晚间睡眠十分困难。第二天会出现头昏脑胀,身体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等问题。不仅如此长期的睡眠不足,睡眠质量不佳也会影响身体内血糖的 健康 。 它的原理是当长期睡眠差时会影响患者的内分泌系统,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皮质系统分泌大量的糖皮质激素,这就会使血糖浓度不断提高,使血糖紊乱,加重糖尿病的病情。还会引起患者出现下肢麻木等问题。 所以晚上要注意睡眠的保证,还要保证睡眠的质量。 对于如何增进睡眠,可以通过养成固定的睡眠时间习惯,选择合适的床垫,枕头等,使身体处于一个舒适的环境更有益于身体放松,进入休息状态。还可以选择一些有益于睡眠的香薰,增进睡眠。 睡觉前可以适当进行泡脚,按摩等来缓解身体,舒缓神经,起到安神等作用。 4、监测血糖 除了上诉三点需要格外注意外,还要注意晚间时刻监控血糖。 因为在夜间监测血糖也是区分黎明现象和苏木杰现象的方法,它们都会表现为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的情况,所以必须通过测量的不同数值来进行区分。 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是黎明现象不仅没有低血糖还会出现早晨空腹血糖数值升高的现象,但后者则是就有可能在下半夜出现低血糖。 从而造成相关激素分泌增加,诱发高血糖,这是极为危险的。所以要在晚间及时的监测血糖的变化。根据研究发现晚间的身体内部会出现不同的变化,所以为避免突然地血糖的变化,应在睡前进行测量,进行相关治疗,保证晚间血糖稳定。 根据测量的数值,来判断是属于黎明现象还是苏木杰现象,并根据的不同的类型进行相关的治疗。 对于前者应进行口服降压药或者在睡前注射胰岛素,来避免血糖过高。对于后者则是要在饭后减少药物的服用或者减少胰岛素的注射,一定要避免夜间突然出现低血糖。当如果对于不放心自己属于那种类型时,可以及时的前往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通过医生的建议来进行相关治疗。 对于患有高血糖或者低血糖的患者来说,血糖的变化是极其不稳定的。 一般根据自己的摄入食物的不同,运动等活动情况都会导致血糖数值进行上下波动,难以保持稳定,所以要时刻进行血糖的测量,实时监测血糖情况,以此来作为治疗的依据,对血糖进行调节,避免影响身体 健康 。 通常医学上规定血糖的数值空腹血糖5.6mmol/L属于稍偏高的数值,应该改变原有的饮食习惯,注意锻炼。但当空腹血糖达到6.1 mmol/L时就是糖尿病的临界值。这时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平时的饮食喜好都要进行更改。 当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一般就被定位为糖尿病人了,需要进行实时监测血糖,服用血糖药,注射相关药物,来保持血糖稳定,恢复正常。 适合高血糖服用的食品主要有:粗粮像燕麦,荞麦和薏米等。 同时多吃蔬菜像土豆,地瓜,山药等还包括一些绿叶蔬菜例如生菜,白菜。还有黄瓜,冬瓜等也十分有利于高血糖患者。因为它们都含有胰岛素类的相似物质,都可以起到降血糖的作用。生活中,也可以喝一些相关降血糖的中药茶叶,也是可以起到一定降低血糖,稳定病情的作用。 . 对于高血糖患者可以在不依靠药物的作用下降低血糖,从3个月,空腹血糖从9降到5。 其实主要是因为在晚上做到以下几点:尽量早吃晚饭,晚饭尽早食用不仅可以减轻肠胃睡眠,还可以减少夜间血糖改变对身体的不良影响,并且晚上也注意不要暴饮暴食,要尽量食用粗粮等易消化的食品。 第二要在饭后进行锻炼,锻炼要注意的是时间是在饭后一个小时后进行,避免胃下垂等情况。 另外还要注意运动的方式不要过于激烈,选择慢跑或慢走最好。第三要注意血糖的测量,在几个关键的时间点都要进行实时测量,避免血糖变化影响身体器官等。最后要保证良好的睡眠,确保好的睡眠质量,睡眠质量的高低与血糖也息息相关。
睡前喝牛奶空腹血糖降低正常吗
空腹喝牛奶不好!
由于水在牛奶中占较大比重,空腹喝较多的牛奶,稀释了胃液,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另外空腹时肠蠕动很快,牛奶在胃肠通过很快,存留时间很短,其营养成分往往来不及吸收,就匆忙进入大肠,徒走过场。空腹喝牛奶是不符合营养卫生的。
理想的早餐,应是蛋白质、高热量的膳食,数量不少于全天食量的四分之一。所以最好能改在午睡或晚睡前喝牛奶,可除弊兴利,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iknow-pic.cdn.bcebos.com/4610b912c8fcc3ce0f1e0e7c9e45d688d53f20a7"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4610b912c8fcc3ce0f1e0e7c9e45d688d53f20a7?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600,h_800,limit_1/quality,q_85/format,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4610b912c8fcc3ce0f1e0e7c9e45d688d53f20a7"/>
据介绍,许多人清晨喝牛奶,认为这样能将营养成分完全吸收。其实,空腹喝奶会很快经胃和小肠排入大肠,结果各种营养成分来不及消化吸收就被排出体外。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吃一些食物再喝牛奶。过多的胃酸导致蛋白质变性沉淀,营养不易被肠胃吸收,严重导致消化不良和腹泻。
故应配些面包、饼干、点心与牛奶同食。可见,不宜空腹喝牛奶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容易导致腹泻;二是吸收的效率不高。因为通过胃肠道的时间太快。尽量把牛奶放在一餐所有食物的最后再喝,这样有利于吸收和提高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