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6分钟就相当于做了一次“心功能检查”,有这么好的事?还真有,它就是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测试患者在6分钟内步行能达到的最远距离,据此可对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脏功能进行评估。6MWT是一种简单、安全、无创且有效的运动测试,可通过测试了解慢性心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运动功能,对于指导临床康复护理,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大意义。 6MWT具有很多优点,但并不是所有的心衰患者都适用。 6MWT禁忌症 绝对禁忌症:近一个月内出现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相对禁忌症:静息心率>120次/分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00mmHg测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风险,当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停止测试。 ◆胸痛◆难以忍受的呼吸困难◆下肢痉挛◆血氧饱和度低于80%◆色苍、冒虚汗◆患者无法接受测试须由医护人员来主导,行走结束后,医护人员记录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使用Borg表格让患者说出自己的疲劳程度,同时统计患者6分钟里步行的总距离。计算出距离后,可以根据下面两个参考值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评估。 ①实用内科学:<150米,重度心功能不全150~425米,中度心功能不全426~550米,轻度心功能不全②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150米,重度心衰150~450米,中度心衰>450米,轻度心衰患者在6分钟步行的距离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减少6分钟步行距离的影响因素有: 高龄女性身材较矮小体重偏胖认知能力下降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骨关节疾病标志物之间距离较短增加6分钟步行距离的影响因素有: 高身高(腿长)男性求胜欲望强既往有测试经历试验前刚服用治疗药物、吸氧等虽然影响6分钟步行距离的因素较多,但对患者个体来说,测试结果依然具有不少意义:评估治疗效果 患者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提高50米以上才有临床意义。评估预后 6MWT可用于评价医疗干预的反应、患者功能状态,预测发病率和死亡率。评估运动功能 测试的结果可以作为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步行有氧训练的强度依据。运动强度=6分钟步行测试结果/6*60%(80%)*处方时间6MWT不具有诊断性,当6分钟步行距离缩短较多,或Borg分数增高时,应全面检查以明确原因,心功能、肺功能、肌力、营养状态等都可能影响测试结果。参考文献[1]王兰花,胡艳群,柳媛媛,韩英,杜小燕,[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22):94-96.[2]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11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3]王华,[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10):760-789.

心肺运动康复评估,心肺运动康复评估内容

心肺运动康复评估内容

康复评定:。目的是全面了解患者功能状况和障碍程度,以确定康复目标和制定康复治疗计划。。目的是经过康复治疗后,评定患者总的功能情况,有无康复效果,分析其原因,并据此调整康复治疗计划。中期评定可进行多次。。目的是经过康复治疗后,评定患者总的功能状况,评价治疗效果,为重返家庭和社会或做进一步康复治疗的提出建议。x0dx0a具体内容:、肌力评定、关节活动范围评定、步态分析、神经电生理评定、感觉与知觉功能评定、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反射的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等。、情绪评定、心理状态评定、疼痛的评定、失用症和失认症的评定、痴呆评定、认知评定、人格评定等。、构音障碍评定、语言失用评定、语言错乱评定、痴呆性言语评定、言语发育迟缓的评定、吞咽功能评定、听力测定和发音功能的仪器评定等。、社会生活能力评定、生存质量评定、职业能力评定等。x0dx0a5、电诊断x0dx0a包括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神经反射检查、诱发电位、低频电诊断等。

心肺运动康复评估方法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防治心脏病的有效手段之一。要保护心脏,我们建议以下一些锻炼方式: 体育锻炼表 1.散步: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外周血管扩张,具有增强心功能,降低血压,预防冠心病的效果。对于参加运动时会引起心绞痛的人来说,可以改善病情。每次散步可坚持20分钟至1小时,每日1~2次,或每日走800~2000米。身体状况允许者可适当提高步行速度。 2.慢跑:慢跑或原地跑步亦可改善心功能。至于慢跑的路程及原地跑步的时间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不必强求。 3.太极拳:对于高血压病、心脏病等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一般而言,体力较好的患者可练老式太极拳,体力较差者可练简化式太极拳。不能打全套的,可以打半套,体弱和记忆力差的可以只练个别动作,分节练习,不必连贯进行。 体育锻炼注意事项: 1.任何人,如果在运动结束10分钟后,心跳次数每分钟仍在100次以上,则不应再加大运动量,应根据情况适当减少运动量。 2.运动量应从小到大,时间从短到长,循序渐进。 3.进餐与运动至少间隔1小时以上。 4.运动最适宜的温度是4℃-30℃。 5.运动时若出现头晕,头痛,心慌,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刻停止,必要时需就医。 有一点要不宜清晨锻炼。根据国外学者测定,上午6时至9时是冠心病和脑出血发作最危险的时刻,发病率要比上午11时高出3倍多。人体在上午时段交感神经活性较高,随之而来生物电不稳定性增加,易导致心律失常,可能出现室颤,引起猝死。人的动脉压在上午较高,增加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可能性,导致急性冠脉综合症状的发作。大家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要避开心血管事件“高峰期”,将时间安排在下午及傍晚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