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儿童患上1型糖尿病,这样让家长很担心,其实了解儿童1型糖尿病症状,做好防治工作是关键,下面我带你了解儿童1型糖尿病的症状表现,希望对你有帮助! 儿童1型糖尿病的症状表现 1、多尿,夜尿多,小孩子可能会出现尿床。 2、多饮,喝水多,有时晚上也要起来喝水。 3、多食,吃得多,食量明显增加,由于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家长会认为孩子是长身体才吃得多,因此这一症状易被忽视。 4、体重减轻(少),无明显诱因,出现体重减轻或很快消瘦。 5、乏力并有精神萎靡,疲劳乏力,精神状态不佳,喜欢窝在床上,不愿意活动。 6、视物模糊,血糖迅速升高会导致视力下降,看不清东西。 儿童1型糖尿病的病因 1、遗传因素 1A型糖尿病往往与易感基因及抗病基因有关。具有HLADR3或DR4的人较常人患病机会多4倍。如两者均具备,患病机会增加至12倍,另一个易感基因为HLADQα1-52精氨酸;而抗病基因为HLADR2及HLADQβ-57门冬酸。天津儿童医院曾与WHO糖尿病研究中心合作,对比中美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率与遗传基因的关系,发现美国Allegeny县较天津地区发病率高20倍,原因之一是美方病儿多缺乏HLADQβ-57精氨酸抗病基因,且多为纯合子缺乏,我国病儿虽亦有缺乏该抗病基因者,但多为杂合子缺乏。同时取正常人对照发现:美国人群中缺乏抗病基因者亦多于我国正常人。国外在1A型糖尿病早期诊断方面应用遗传基因、胰岛细胞抗体检测及胰岛素首相分泌降低三方面可提前8~9年做出诊断。 2、环境因素 1A糖尿病与病毒感染关系密切,如柯萨奇B4病毒、腮腺炎病毒、巨细胞病毒及风疹病毒等,均可以通过自家免疫反应或直接引致胰腺炎损伤胰岛B细胞发病。牛奶喂养可能与1A糖尿病发病有关,Dosch等发现芬兰1A型糖尿病小儿对牛奶白蛋白的片段呈现强烈的免疫反应,而在极少饮用乳制品的小儿中却很少见此种反应,估计这些牛奶蛋白质可破坏胰岛细胞,故鼓励4个月内婴儿尽量母乳喂养。 3、自身免疫因素 1A型糖尿病发病前T细胞功能已不正常,新发病时血循环中可见免疫相关抗原阳性T细胞,且细胞毒性T细胞增多,抑制T细胞减少而辅助T细胞增多,自然杀伤细胞数目减少,因此抗病毒能力下降,易获得病毒感染,抑制T细胞减少从而使免疫B细胞转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它们与免疫复合物及补体等均可对胰腺产生损伤而致病。体液免疫方面不但可查有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自身抗体(IA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65GAD)及酪氨酸磷酸化酶自身抗体IA-2及IA-2B等。某些患儿还存在抗甲状腺抗体、抗肾上腺皮质抗体等,故可合并甲状腺自身免疫病(甲低或甲亢)及艾迪生病等,称为多内分泌腺自家免疫综合征。 儿童1型糖尿病饮食注意 1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比2型糖尿病发展的饮食要注意的事项多,原因是因为1型糖尿病患者大多数是儿童或者是青少年,此种人群需要丰富的营养物质进行身体的发育,所以在安排1型糖尿病饮食过程中,既要保证血糖情况稳定,又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营养,1型糖尿病饮食安排常常令家长们头痛。 下面是关于饮食的一些建议: 平衡膳食 实际上,糖尿病患者什么都可以吃,关键是吃什么,吃多少量。单一食品不能满足人体的多种营养素的需要,所以必须通过多样化的饮食,达到饮食平衡。平衡膳食遵循的原则:粗粮细粮搭配,荤素搭配,不挑食、不偏食,好的不要多吃,赖的也不要少吃。 炒菜宜用植物油(如红花子油、玉米油、大豆油、葵花油等);忌用动物油(猪油、牛油、肥肉、奶油等) 宜多采用清蒸、水煮、凉拌、烤、烧、炖等烹调方式。一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不可太咸,并应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内脏(脑、肝、腰子等)、蟹黄、虾卵、鱼卵等。患者有胆固醇若过高则蛋黄每周以不超过三~四个为原则。 多选用富含纤维质的食物 如全谷类的主食,未加工之豆类、蔬菜及水果,可改善血糖的升高,是一型糖尿病饮食不合缺少的食物。含淀粉质高的食物,如甘薯、马铃薯、芋头、玉米、菱角、栗米、毛豆、干豆类(黄豆、红豆、蚕豆等),及咸的中西式点心(如蟹壳黄、烧卖、寿司、萝卜糕、咖喱饺、鸡卷等),在安排一型糖尿病饮食中不可任意食用,须按计划食用。 暂停吃水果 当血糖尚未控制好时暂不要吃水果,当血糖控制达标后再试着吃水果,即在两顿饭之间血糖最低时吃水果,于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2小时测测血糖,吃什么水果,吃多少量,以血糖不高为标准。

儿童糖尿病一般寿命
患者可以活5-30年,具体视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患者年轻,发病时间较短,依从性高,能严格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听从医生的诊治意见,能配合医生治疗我国1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寿命约为普通人群的80%,平均6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寿命约为普通人群的90%,平均70岁左右。这种情况从几十年前开始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最新版的《内科学》杂志将糖尿病定义为一种以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它可以导致组织和器官如眼睛、肾脏和血管的慢性渐进性变化。病人的寿命主要取决于糖尿病患者本人。如果糖尿病患者发现自己患上了糖尿病,可以及时控制血糖,配合医生治疗,使血糖长期保持稳定,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这意味着它不需要一段时间就能杀死你。糖尿病患者能活多久?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患者能活多少年没有具体的规定,取决于他们是否能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血糖控制稳定的患者,对自然寿命没有影响。血糖控制不好可能与酮症等急性并发症的寿命有关,也可能与血糖控制稳定和严重并发症有关。药物控制好血糖的糖尿病患者,遵循医嘱,积极控制饮食,参加体育锻炼,没有并发症的尿毒症患者寿命每个人都不一样。一定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来确定,一般来说没有经过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五年后会有一些并发症。但糖尿病患者可以活到79岁左右。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要想延长寿命,就要对糖尿病进行有效的治疗,这样才能减少对身体的影响。如果泌尿系统疾病患者能够科学管理,听从医生的建议,加强自身管理,4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可以达到80岁以上的寿命。如果糖尿病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所了解。

儿童糖尿病平均寿命
关于能活多久,是糖尿病病友最关心的问题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只要血糖控制好,也能长寿,这里我举几个例子,大家可以看看。病龄最长的1型糖尿病病友 确诊年龄:7岁带病生存:84年她的寿命远远超过她的4个兄弟姐妹和老伴,她说:“我很庆幸自己患了糖尿病”最长寿的1型糖尿病病友 确诊年龄:47岁带病生存:55年寿命:102岁人物特点:运动员,幽默,有活力兄弟两1型糖尿病,病史加在一起长达154年 Bob和GeraldCleveland,哥哥Gerald去年90岁,弟弟Bob 86岁。这对兄弟两人都患有1型糖尿病,病史加在一起长达154年。弟弟Bob 5岁的时候患上了1型糖尿病,就是以前说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那年是1925年。胰岛素的发现是1923年的事情,也就是说从确定诊断的第一天起,Bob就开始了长达81年注射胰岛素的生活,而且这样的生活还在继续。哥哥Gerald 16岁的时候也患上了和Bob一样的1型糖尿病,病情并没有影响他的寿命和生活质量。Gerald有很好的教育职业,教育工作过程中,他获得了博士学位,27年后获得公立学校的助理院长,并最终担任院长一职。回答此类问题一直感觉很残忍,心中隐痛。1型糖尿病又被称为青年发病型糖尿病,因为它常常在青少年时期,也即35岁以前发病。据统计,我国的1型糖尿病病人的平均寿命约为正常人的80%,一般为60多岁。1型糖尿病的病人因为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即胰岛细胞不能分泌胰岛素,导致血糖升高,1型糖尿病人必须从发病开始就应用胰岛素进行治疗,而且要终生应用,不能依靠口服降糖药来降糖。其实,对1型糖尿病的生命最大的威胁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它的并发症,如休克和酮症酸中毒,它们是导致1型糖尿病人生命危险的最重要因素。如果1型糖尿病人及时正确地应用胰岛素治疗,控制好饮食,坚持科学的饮食疗法,配合合理的运动,保持心情的舒畅,从而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不发生并发症或保持病情在轻度水平,糖尿病是不会影响到寿命的。1型糖尿病,发病原因尚不明确,遗传、自身免疫系统缺陷、病毒感染等。是一种常见病,此病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再则除了儿童之外,实际上1型糖尿病也可能发生在一生中各个年龄段,特别是更年期。起病急骤,口渴、多饮、多尿、多食伴随着乏力消瘦,患者的体重下降很明显,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是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一般建议采用外来胰岛素进行终身治疗,尚无口服的特效药物,本病目前尚无法根治。但是近几年湖南省湘雅医学院在胰岛干细胞移植上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在被移植的个体上,发现其胰脏胰岛分泌明显比被植入前活跃和增强,此项技术虽然不能彻底根治1型糖尿病,但是可以使病患的胰脏恢复胰岛细胞的活力,减少外来胰岛素的注射单位,给1型糖尿病患者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治疗理念。1型糖尿病患者应该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选择低血糖生成的食物和相应的运动,依附于现代的生物医学 科技 ,定期监测血糖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促使血糖达标。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 健康 的饮食和运动,合理的使用外来胰岛素,在血糖达标平稳状态下1型糖尿病患者的寿命和正常人群的寿命无异。一型糖尿病是人体的胰腺β细胞无法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作用是将血糖运送到肌肉细胞在这里被氧化供能。在没有合成胰岛素前,一型糖尿病人的寿命很短。自从胰岛素可以人工合成后,一型糖尿病人的寿命大大延长。而且有胰岛素泵,可以随时监测人体血糖而调节胰岛素的注射,很更好的稳定血糖。对 健康 更好。1型糖尿病是因为胰脏内的β细胞受损而不能分泌胰岛素或分泌的胰岛素不足造成血液血糖过高的一种常见病。而胰脏β细胞在20岁之后,一般不会再生。因此1型糖尿病需要长期补充胰岛素,但只要合理饮食、加强运动,严格控制好血糖,应该也可以有较长的生命期。我国1型糖尿病人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跟欧美国家相比,我国1型糖尿病人有这样的特点:。、慢性并发症的人比较多。。这个很好理解,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达标,就容易发生糖尿病急性、慢性并发症,从而影响生活质量,甚至会影响寿命。人的命并非天注定,而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得了1型糖尿病,如果你不想跟正常人一样长寿的话,可以这样做: ,不要控制饮食。,不要规律锻炼。,不要戒烟、限酒。,不要定期检测血糖。 糖尿病急性、慢性并发症, 不要定期复查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尿蛋白、眼底、心电图等。 ,不要定期咨询医生,不要及时调整降糖方案。相信我,事在人为,你的选择决定你的寿命! (大海捞针啊121) 的回答: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慢性进行性疾病。1型糖尿病患者需终身胰岛素替代治疗,2型糖尿病经适当的饮食、运动和药物有机结合治疗后,病情可迅速得到控制。只要认真对待,精心治疗,两种类型的患者皆可维持正常生活,并与一般人一样参加体力劳动,同享天年。无论哪种类型的患者,只要平时在饮食、药物、运动三方面配合得很好,糖尿病可长期控制在满意水平,没有并发症,都可以结婚。要达到满意控制病情,生活上注意要有规律,需掌握主动、灵活地药物治疗,长此以往,可使家庭生活和正常人一样幸福、美满。还有糖尿病患者结婚后,如果病情控制一直理想,无心脑肾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可以怀孕。但应选择血糖控制最佳浓度时受孕,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尤其妊娠的前3个月非常关键。1型糖尿病有2中人会有。第一就是遗传,这个加强锻炼,注意饮食。第二中就是吃的垃级食品太多,引发1型糖尿病。以前报道过9岁男孩天天自己给自己打针,好可怜。最后不幸离世,病从口入,人人自爱。我身边就有一个1型糖尿病患者,和我一样大今年39岁。注意饮食!加强锻炼,一样可以长寿。。。。不管啥病要有好的心态,向上的精神,生活一样幸福美满!活到100岁很难,只要好好控制,七八十还是没问题的,这是我常对病人的回答。不少奥运冠军也是1型糖尿病终身戴胰岛素泵治疗的。如果自暴自弃,那就不好说了,所以关键的在于心态,对自身的关注,还有经济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