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血安神的食物 1、龙眼 龙眼具有养血安神的作用。龙眼含有丰富的葡萄糖、蔗糖、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无论是吃鲜果肉,还是泡酒饮用都能起到补血安神的功效,尤其是治疗神经衰弱特别有效。 2、红枣 红枣味甘性温,主要功能为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临床主要用于脾胃气虚、血虚萎黄、血虚失眠多梦等症的治疗。常喝红枣水对于经血过多而引起贫血的女性可起到改善面色苍白和手脚冰冷的补益功效。 3、葡萄 中医最常将葡萄视为补血、活血之食物,古籍中说:“大补气血,舒筋活络,泡酒服之。”葡萄中含有能辅助睡眠的物质——褪黑素。褪黑素是大脑中松果腺分泌的一种物质,与睡眠有密切关系,它可以帮助调节睡眠周期,使不正常的睡眠情况得到改善。 4、当归 补血药首推当归,当归为补血要药。真正属于贫血的血虚证,可以当归配伍黄芪一起使用,往往起效明显。当归可以养心安神,并常与酸枣仁、柏子仁、大枣、人参、茯苓等配伍使用。 5、枸杞 枸杞子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C、钙、铁等健康眼睛的必需营养,故擅长明目,所以俗称“明眼子”,是一种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各营养滋补品。中医认为,枸杞子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的功效。 6、桑葚 中医认为,桑葚味甘、性寒,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肠的功效。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桑葚“滋肝肾,充血液,祛风湿,健步履,息虚风,清虚火”。有头晕耳鸣、目暗昏花、失眠、头发早白等症状的人群,可以经常食用桑葚。 7、荔枝 荔枝味甘甜微酸,性温和。《本草纲目》称它能“安神、益智、健气”,有养血、生津液的功效。荔枝中含丰富的葡萄糖、蔗糖、维生素C、维生素B、维生素A以及柠檬酸、叶酸、苹果酸和游离氨基酸,是思虑过度、健忘失眠者不可多得的安神益寿果品,以鲜食为佳。 8、藕 现代科学分析,莲藕含有大量铁质,具有补血作用。吃些藕能起到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同时,莲藕性温,有收缩血管的功能,多吃可以补肺养血。 补血安神食疗方法 1、【桂圆枸杞粥】桂圆肉15g,枸杞子10g,红枣5枚,粳米100g。先把上述原料分别洗干净,置砂锅于中火上加清水把粳米煮开15分钟,再加桂圆肉、枸杞子,大枣(去核)煮成粥,晨起空腹及晚上睡前各服1次。此粥有补血养心、安神之功效,可治疗老年人血虚眩晕、耳鸣、失眠等症。 2、【芝麻核桃粥】黑芝麻、核桃仁各50g,大米100g。将大米洗净,入砂锅加水适量置旺火上煮沸,然后放入捣碎的芝麻和核桃仁煮成粥,加少许糖搅匀分早晚2次服用。此粥有健脑补肾之功效,可治疗老年人肾虚、多梦失眠、腰痛等病。 3、【核桃茯苓粥】核桃仁50g,茯芩25g,粳米100g。先将核桃仁用热水浸泡,与茯苓分别研碎。粳米洗净,加茯苓与水适量,置砂锅中煮沸后,小火焖煮30分钟,放入核桃仁,再煮20分钟,加少许精盐及麻油调味后分早晚两次食用,此粥有健脑增智,健脾安神之功效,可治疗老年人心脾两虚所致的失眠,健忘,多梦等症。 4、【远志枣仁粥】远志、炒酸枣仁各10g,粳米50g。先把粳米煮成粥,然后放入洗净的远志、枣仁再煮20分钟,晚间睡前或做夜餐吃。此粥有宁心安神、健脑益智之功效,可治疗老年人血虚所致的惊悸、健忘、失眠等症。 5、【桂圆芡实粥】桂圆肉、芡实各20g,酸枣仁5g,蜂蜜30g,糯米100g。将糯米、芡实洗净,去杂质混合,加入桂圆肉及适量水,置砂锅内旺火煮沸,改小火焖煮30分钟,再将酸枣仁清水浸发后调入粥内,再焖煮30分钟。食前调入蜂蜜分早晚2次服用。此粥有健脑益智,益肾固精、安神养心之功效,可治疗老年人神经衰弱、智力衰退、肝肾虚亏等症。 6、红枣枸杞滚鸡蛋。材料:红枣8个、枸杞子25克、鸡蛋2个,红糖或精盐适量。做法:各物分别洗净。红枣去核,与杞子浸泡。在锅内加清水600毫升(约2碗的量),下枣、蛋和杞子,武火滚沸后改文火滚约8分钟。捞出蛋去壳后,续煲约10~15分钟,下糖或盐便可。功效:红枣配补肝肾、益血气的枸杞子滚鸡蛋,价廉物美,有养血安神、益脾养胃之功,若为神经衰弱调理宜连用3~5日。 7、阿胶蜜枣炖鸡。材料:阿胶、蜜枣、鸡肉。做法:将阿胶砸成小块,然后将鸡肉切块备用;将准备好的肌肉、阿胶以及蜜枣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隔水炖煮大约一个小时,然后起锅服用。功效:具有很好的补血养血以及安神的作用,特别适合由于气血虚弱导致的头晕以及失眠等疾病。 8、阿胶芝麻核桃羹。材料:阿胶,芝麻,核桃,桂圆。 做法:先将阿胶二百五十克烊化、芝麻二百五十克与核桃肉一百五十克共捣细末,再加入桂圆肉五十克、适量冰糖,一起隔水蒸二小时即可。功效:能够补肾,安神,益血。
养血安神的食疗方子
面色暗淡无光、没有血色,经常感觉疲劳无力,干点活就累得不行,失眠多梦或者入睡困难,头晕目眩,掉头发怎么办?这些都是气血亏虚的表现,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只有两味中药的食疗方,帮你把气血给补回来。 从中医角度来讲,气血是维持我们生命活动以及人体所需营养物质,是人体发挥功能的基础,我们身体中的五脏六腑的营养,都是依靠气血来滋润的。一旦气血出现亏虚,我们身体的机能就会失去正常的生理状态,因此对人体来说气血是尤为重要的,如果这时候身体气血不足就会出现一系列病理现象,比如人体逐渐衰老、面色黯淡无光、浑身乏力、失眠多梦、白发脱发等状况,那出现这些问题应该怎么办?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出自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可大补气血的食疗方,该方名叫玉灵膏,是由龙眼肉和西洋参组成,这两味中药一个是常见的水果干,一个是家喻户晓的中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吧。 我们先来看看这西洋参,了解的朋友可知道它是一味性寒的中药。味甘苦性寒,可入心、肺、肾三经,有补气养阴、清虚火、生津止渴的作用。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还记载西洋参性凉而补,如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者,皆可用以此代之,因此西洋参可算是一味凉而不燥,补而不腻的良药,可以用于肺虚久嗽、失血、咽干口渴、虚热烦倦等症。 再来看看这龙眼肉,味甘性温。可心、脾经。可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是一味药食同源的滋补佳品,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这龙眼肉,可安神定志,久服还能让人变得聪明,轻身不老。因此对于气血不足导致的心悸、健忘失眠、血虚萎黄等情况有不错的效果。 西洋参和龙眼肉,一寒一热,两味中药合用,温而不燥,凉而不寒,可补气养阴、生津养血、清热去火,对于气血亏虚者可谓是一个精简的小方子,但玉灵膏需隔水上锅间断蒸制约40小时即可,如果蒸的时间太短,功效不仅发挥不出来,而且还容易上火,大家学会了吗?
养血安神的食疗方法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感到头晕眼花,而且有失眠的症状,这是气血两虚,食补是不错的改善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有哪些食物可以有助于养血安神吗?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养血安神的食物 1、桂圆肉 龙眼肉就是桂圆肉,龙眼肉除了含丰富的铁质外还含有维生素A、B和葡萄糖、蔗糖等。补血的同时还能治疗健忘、心悸、神经衰弱和失眠症。龙眼汤、龙眼胶、龙眼酒之类也是很好的补血食物。除了含丰富的铁质外还含有维生素A、B和葡萄糖、蔗糖等。补血的同时还能治疗健忘、心悸、神经衰弱和失眠症。 2、葡萄 中医最常将葡萄视为补血、活血之食物,古籍中说:“大补气血,舒筋活络,泡酒服之。”葡萄中含有能辅助睡眠的物质——褪黑素。褪黑素是大脑中松果腺分泌的一种物质,与睡眠有密切关系,它可以帮助调节睡眠周期,使不正常的睡眠情况得到改善。 3、桑葚 中医认为,桑葚味甘、性寒,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肠的功效。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桑葚“滋肝肾,充血液,祛风溼,健步履,息虚风,清虚火”。有头晕耳鸣、目暗昏花、失眠、头发早白等症状的人群,可以经常食用桑葚 4、枸杞 枸杞子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C、钙、铁等健康眼睛的必需营养,故擅长明目,所以俗称“明眼子”,是一种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各营养滋补品。中医认为,枸杞子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的功效。 5、大枣 大枣在民间常作补血食品,能益气、养心、安神。古代医家常用以治疗神经衰弱的病症,如 《千金方》中治“虚劳烦闷不得眠”,用大枣二十枚同葱白七茎煎服,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说 的神 经衰弱失眠症。《本草汇言》中还指出:“治惊悸怔忡,健忘恍惚,志意昏迷,精神不宁, 或中气不和,饮食无味,百体懒重,肌肉羸瘦,此属心、脾二脏元神亏损之症,必用大枣治之。”这些都是神经衰弱的表现,均宜食用大枣以养心脾、安神志。经常服食大枣,对于身体虚弱、神经衰弱者,大有益处。 安神补脑的中药 1、酸枣仁 酸枣仁是众多有名安神补脑保健品的主要成分。据记载《济生方》中治疗心脾气虚之心悸失眠的归脾汤,《太平圣惠方》中治疗心虚惊悸失眠的酸枣仁丸,《摄生秘剖》中治疗阴虚阳亢之心悸失眠健忘的天王补心丹等,更进一步明确了酸枣仁功效养心安神、镇定好眠极具的特点。 2、五味子 五味子能益气强肝、增进细胞排除废物的效率、供应更多氧气、营造和运用能量、提高记忆力。五味子还可以启用神经系统,促进反应能力、精神集中力和协调作用,并可以使思维清晰。尽管它具有启用的作用,却没有咖啡因焦躁不安的副作用,常常被用于治疗忧郁症,并且有助于改善烦躁和健忘。 3、龙眼肉 龙眼在传统医学里,被视为有益智之功。三国时魏人张揖的《广雅》,就记载龙眼有安神补脑、增强记忆力的功效。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可医失眠健忘、神经衰弱等。中医治疗心脾两虚、失眠等梦的方剂“归脾丸”就有龙眼肉。 4、冬虫夏草 中医认为,冬虫夏草是唯一具有阴阳同补功效的中药,可以“理诸虚百损”,而且“药性温和,老少病虚者皆宜使用”。现代研究发现,冬虫夏草可增加动物和人的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对于难治性顽固性失眠可试用冬虫夏草食疗。 5、大枣 大枣作为补血食品,并能益气、养心、安神等。我国古代医家常用来治疗神经衰弱。如《千金方》治“虚劳烦闷不得眠”,用大枣二十枚同葱白七茎煎服;《本草汇言》中还指出:“治惊悸怔忡,健忘恍惚,志意昏迷,精神不宁,或中气不和,饮食无味,百体懒重,肌肉羸瘦,此属心、脾二脏元神亏损之症,必用大枣治之。” 6、百合 百合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效。多用于治疗病后体虚、烦躁不眠、惊悸不安、神志恍惚等症。而在《日华子本草》中更加明确地记载了它具有“安心,定胆,益志”的作用,经临床观察,百合对神经官能症属于心虚胆怯引起的心悸、失眠、多梦有较好疗效。 7、柏子仁 柏子仁,味甘,入心肾经,有养心安神之功,适用于失眠,健忘等症。其香气透心,体润滋血,主治心神虚怯,肌肤燥痒。柏子仁15克,枸杞子10克,粳米100克,蜂蜜适量。先将柏子仁捣烂。枸杞子、柏子仁同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兑入蜂蜜后一二沸即可。 8、益智仁 益智仁含有大量的“聪明因子”,即牛磺酸,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以及记忆力减退的中老年人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其所含的胆碱、酪氨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营养成分,都是增加神经细胞营养的物质,具有改善睡眠,调节人体内分泌,益智安神的功效。 看过的人还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