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凌晨,台风“海鸥”裹着暴雨刚登陆菲律宾,南部南阿古桑省的山林里就传来揪心的消息——一架执行灾情救援任务的空军直升机坠毁了。
菲空军发言人当天下午证实,机上5名人员均为空军成员,他们原本要前往卡拉加地区支援抗台:转移被困民众、运送应急物资。可这趟“往危险里冲”的行程,刚起飞没多久就戛然而止。
此时的菲律宾已被“海鸥”搅得满目疮痍:中部莱特省的农田被洪水淹没成“湖泊”,南部达沃市的街道上倒伏的树木阻断了救援通道,截至4日晚,台风已造成至少5人死亡,数万人被迫挤在学校、教堂改成的避难所里,不少人连换洗衣物都没带。
而这架坠毁的直升机,本是要为灾情撕开一道“希望口子”的。附近村民罗德里格说:“早上还看见它从空军基地飞出去,机身上贴着红色的‘救援’标志,没想到中午就听说摔了——雨下得太大,我们想帮忙都进不去山。”
搜救工作顶着风雨展开,但恶劣天气成了最大阻碍:山路被暴雨冲得泥泞不堪,每走一步都要拽着杂草稳住重心,能见度不足10米的林子里,只能靠手电筒的光寻找直升机残骸。“目前还没发现幸存者踪迹,但我们不会停。”一位搜救人员语气沉重。
消息在社交平台传开后,网友的留言里混着担忧与反思:有人写道“救援者本身也是需要被守护的人”,有人翻出过往台风救援中的安全事故,追问“极端天气下的救援,能不能多些安全评估?”还有正在避难所的网友晒出自己的处境:“我在等救援,可救援的人先出事了……”
其实,对菲律宾的救援人员来说,“逆行”从来不是选择题——就像这次坠毁的飞行员,出发前还跟同事开玩笑说“等我回来,帮你带杯热咖啡”;就像那些在洪水里扛着沙袋的士兵,泡得发白的脚腕上还缠着纱布。可这一次,“逆行”的人先遇到了危险。
此刻,南阿古桑省的山林里,搜救队的手电筒光还在晃动,台风的余威偶尔掀起树枝摇晃。有人在现场摆了蜡烛,有人在网上发起祈祷话题——所有人都在等一个消息:那5个穿着空军制服的人,能不能平安归来?
毕竟,救援的意义从来不是“牺牲”,而是“把人带回来”。就像台风过后总会放晴,我们也希望,那些冲在前面的人,能被命运温柔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