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揉掌小横纹 是化痰要穴,它特别适合用于痰多雍盛的这种咳嗽。一次揉10分钟以上。 脾虚生湿,湿聚成痰。就是我们说的痰很多,但是痰是那种痰呼噜呼噜的痰,那么通过按揉这个穴位它就容易咳出。 揉掌小横纹配合揉二马,能加强咳喘、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等症的功效。 操作方法:在小拇指指根下方,掌横纹感情线稍上,用我的拇指指端按揉。 6 揉肺俞穴 如果找不到准确位置,可以用搓法代替,即用手掌横擦该部位,以皮肤发红为度。一次揉5~10分钟,或搓300~600下。 小儿咳嗽不止推荐揉肺俞穴,本穴有补肺气的作用,故多用于治疗肺系虚证,也可与其他具有清宣肺气作用的穴位合用,以治疗肺系实证。 操作方法:。家长可用两手的拇指或食、中两指轻轻按揉肺俞穴,每次5分钟。小儿皮肤娇嫩,手法要轻柔,按揉时沾少许盐粉效果更好,此手法能调肺气、补虚损、止咳。 只要咳嗽有痰都加以揉肺腧和膻中,其实肺腧和膻中虽然是体穴,它们因为是近端穴,但是在治疗这个孩子化痰或者是排痰效果都是非常好的。 7 横搓三焦或拍打前胸和后背 可通三焦之气,起到增强体质,止咳化痰的作用,妈妈们也可以作为日常保健推拿手法使用。 操作方法:我们可以用手掌横搓前胸和后背三焦部分,包括后背的上背部、腰背、和腰骶;前胸的上胸、上腹和下腹部。一个部位可300次左右。 孩子有痰咳不出来时,妈妈奶奶也可以在宝宝的前胸和后背(左右肺部位置)由下往上有次序地拍打,尤其要拍打背部和胸部下方痰液易积聚的部位,促进宝宝痰液排出。

止咳化痰妙招推拿,止咳化痰妙招推拿手法

止咳化痰妙招推拿手法

1 分推八道 也称胸八道,有止咳化痰,降逆平喘之效,对各种咳嗽、胸闷胸痛都可应用。一次可操作三五分钟以上。 操作方法:从第一肋间隙,以两拇指自胸骨向两侧肋间隙分推,由中间向两侧推,推到第四类间隙,左右共八道。手要贴,手法稳而不乱,再配揉膻中效果更佳。 2 分推肩胛骨 适应各种类型的咳嗽,无论寒热,尤其是咳嗽刚刚开始时,止咳效果更好!时间次数的操作上每次至少不低于300~600次。 操作方法:用两个手的拇指指腹从肺俞穴沿着肩胛骨后缘向下分推,沿着肩胛骨骨缝从上向下推如弯月。 3 运八卦 特别注意,寒咳做顺八卦,热咳做逆八卦。一次可操作10分钟以上。 能宽胸理气,健脾助运,运化痰湿,故适应于呼吸道病症止咳化痰,对咳嗽痰喘有良效。 操作方法:关键是要以掌心内劳宫穴为圆心,而且要不大不小用拇指前侧端画圆,是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八卦穴即在此圆上。 4 推四横纹 来回搓四横纹可以增加行气的力量,帮助把痰咳出来。一次推拿10分钟以上。 这个穴能清热散结,我们经常在临床中把它用于燥痰,就是因为有热,听着那个痰是刺啦刺啦声音的燥痰。还有扁桃体肿大,腺样体肥大,鼻渊就是我们西医里讲的鼻窦炎。这些病中用四横纹的效果非常好。 操作方法:位于我们手掌的指侧缘,从第二到第五指指根与掌相接的横纹中央,用我们的拇指来回推拿这四处横纹。

止咳化痰的按摩手法

1 列缺穴 按摩列缺穴,可以达到止咳化痰的功效,。两手交叉,将食指放在手腕的侧面,找到食指骨头上一个纵向裂隙,然后进行按压即可。 2 照海穴 照海穴主要是链接肾上的经穴。列缺与照海两穴会聚于咽喉处,列缺通任脉,照海通阴跷脉,两穴形成一对经典的组合。照海穴就是内踝的末端有一个明显的骨缝,进行按压即可。 3 大椎穴 低头时,脖颈后方突起的那块骨头的下方一块就是我们所说的大椎穴,这里汇聚了人体的阳气。用手按压搓脖颈后方的大椎穴,可以舒活筋骨,顺气,治疗嗓子有痰。 4 丰隆穴 丰隆穴能够治疗咳嗽痰多,具有很显著的疗效。按摩时力度均匀,能够活血顺气,清咽利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