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身气功十二法名称分别是乾元起运、双鱼悬阁、老骥伏枥、纪昌贯虱、躬身掸靴、犀牛望月、芙蓉出水、金鸡报晓、平沙落雁、云端白鹤、凤凰来仪、气息归元。经常练习,可以强身健体、提高人体免疫力、延年益寿,与少林易筋洗髓功的作用异曲同工。
健身气功作为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开展的第62个体育项目,长期以来为增进群众身心健康、弘扬优秀健身养生文化和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近段时间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自诩“气功大师”等名号,替人消灾治病、利用迷信聚敛钱财损害群众健康,甚至扰乱社会和谐等不良现象。为进一步加强健身气功管理,确保健身气功健康发展,保障参与健身气功锻炼群众的身心健康,现将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推广的健身气功功法目录公告如下:
1、健身气功·易筋经
2、健身气功·五禽戏
3、健身气功·六字诀
4、健身气功·八段锦
5、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
6、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
7、健身气功·十二段锦
8、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
9、健身气功·大舞
10、健身气功·明目功(青少版、成人版)
11、校园五禽戏(小学版、初中版、高中版)
流行种类:
流行的主要健身气功有九种:健身气功·易筋经;健身气功·五禽戏;健身气功·六字诀;健身气功·八段锦;健身气功·十二段锦;健身气功·大舞;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
健身气功注意事项:
从事健身气功活动,不得进行愚昧迷信或神化个人的宣传,不得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不得借机聚敛钱财。
不得举办“带功报告”、“会功”、“弘法”、“贯顶”及其他类似活动。
不得销售未经国家指定机构审查、出版的健身气功类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不得出售“信息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国家体育总局气功中心明确11种健身气功推广功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健身气功
养生太极拂尘背向演练带口令
太极共八十八式,由下江南五虎之一傅振嵩老前辈根据杨式太极结合形意八卦的特点所创。l、太极起势;2、揽雀尾;3、单鞭;4、提手上势;5、白鹤亮翅;6、左搂膝;7、手挥琵琶式;8、左右搂膝拗步;

9、手挥琵琶式;10、左搂膝;1I、上步搬拦捶;12、如封似闭;13、十字手;14、抱虎归山;15、揽雀尾;
16、肘底看捶;17、倒撵猴;18斜飞势;l9、提手上势;20、白鹤亮翅;21、左搂膝;22、海底针;23、扇通臂;
24、撇身捶;25、搬拦捶;26上步揽雀尾;27、单鞭 ;28、云手;29、单鞭;30、高探马;31、右分脚;
32、左高探马;33、左分脚;34、转身蹬脚;35、左右搂膝拗步;36、栽捶;37、撇身捶;38、搬拦捶;
39、右蹬脚;40、左打虎势;41、右打虎势;42、回身右蹬脚;43、双风贯耳;44、蹬脚转身;45、右蹬脚;
46、搬拦捶;47、如封似闭;48、十字手;49、抱虎归山 ;50、揽雀尾;5l、斜飞势;52、野马分鬃;
53、回手琵琶式;54、玉女穿梭;55、上步揽雀尾;56、左单鞭;57、云手;58、单鞭下势;59、金鸡独立;
60、倒撵猴;61、斜飞势;62、提手上势;63、左白鹤亮翅;64、右搂膝;65、左海底针;66、扇通臂;
67、左右白蛇吐信;69、上步搬拦捶;69、上步揽雀尾;70、转身滚手;7l、左右点脉;72、上步左搬拦捶;
73、上步左揽雀尾;74、进步云手 75、单鞭;76、高探马;77、冲掌;78、十字腿;79、搂膝指裆捶;
80、上步揽雀尾;81、单鞭下势;82、上步七星;83、退步跨虎;84、转脚摆莲;85、弯弓射虎;
86、搬拦捶;87、如封似闭;88、十字手合太极。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宜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由脚而腿而
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此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如内家拳劲日用意
不用外力也,有上即有下,有前则有后,有左则有右,如意要向上,即需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力,斯日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虚实宜分清楚,一
虚有一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久习成级如长江大海一意不断日长拳也,太极拳也,棚捋挤按采}列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棚捋挤按即乾坤坎离,四正方也,采列肘靠,即巽震兑艮,四斜角也,进退顾盼定金木水火土也,合之则为十三势也,原文注云,此系武
当山张三丰祖师遗论,欲令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
养生太极杖
关于如何保养太极杖的方法,养生太极杖是以太极文化为源头,遵循太极运动阴阳、虚实、刚柔、进退等规律,结合传统武术中达摩杖的技术创编而成的新型健身器械套路。它以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拐杖作为器械,充分发挥其方便、灵活的功能,既可能随身携带,又能当作器械来运动娱乐。此套路三十六式,分为四路,每一路为九个动作,称为“九式太极杖”,可做独立小套,也可连贯相接。其内容丰富,结构严密,简明新颖,便于学练;手、步、杖相互配合,杖法巧妙,势势相连,表现了防守严密、善诱取巧的攻防特点,更有调气、养血、舒筋、壮骨的健身作用,是男女老少进行自我锻练的崭新选择。

通过手腕部有节律地屈伸运动,对腕部的原穴具有较强的刺激,同时能疏通、调理、按摩心经、心包经及肺经,发挥濡养心血、安神定志的作用。和缓、有节律地屈伸手腕动作,可以很好地缓解腕部肌肉的紧张,同时可以缓解腕部周围肌肉或肌腱产生的劳损伤害。
通过划桨、撑船动作,可以进行手腕和肩部的转圈,增加了对手三阴、手三阳经络的刺激,肺经与大肠经、心经与小肠经、心包经与三焦经相表里。本式动作可以改善消化不良,增加胃肠蠕动,促进食物消化,改善便秘、胃胀胃痛等症状。通过脚踝关节的屈伸动作,可以加大对足三阴、足三阳的刺激,发挥疏利肝胆,通利膀胱,肩部的转圈运动,对缓解肩周症状,防治肩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