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吐纳“吐纳”一词常出现于冥想和气功等传统养生方法中对于呼吸的一种称谓,是一种调整呼吸的方法,其中“吐”解释为呼气、释放、同化;“纳”解释为吸气、吸收、内敛;按各家流派不同细分为按照疾缓、深浅、次数、有意、无意等各种方式相结合的修炼方法,是气功的入门必修课程,气功中所指的吐纳不仅是呼吸的意思,更深层次讲是人与自然界交融、沟通的一种方式,可理解为生物磁场同宇宙磁场同步的一种方法。气功怎么运气2、存想“存想”是调心的一种方式,意念想象一个场景画面并意守这个画面,在融入感受这种境界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心性,是强化精神力的一种方式,也是冥想、坐禅、练气前平静心情的一种方法。3、调形“调形”可理解为通过系统的方法对身体的一种良性调节,通过一定的动作配合意识去引导体内肌肉、脏器、血脉、生物能量按照一定的规律要求运动,主要分为动静二大类,是气功入门必须课程之一。气功禁忌

气功养生的方法,气功养生的方法是什么

1、忌“假”气功讲究练“真气”,忌讳假的意念和行为。因此,学习气功养生首先要学会做真人,说真话,只有真心、真诚的人才可能练出“真气”。气功怎么运气2、忌贪念贪,六根不净之祸也。在练习过程中,一定要忌贪,贪则心不净,就会招来许多麻烦,无法进入练功的状态。3、忌心浮气躁人体很多病症皆因情绪所致,原因在于人的情志可以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功能一旦失调紊乱,就会引发疾病。因此,练气功者,应保持平和的心态,不应动气,不然会导致练习功亏一篑。4、忌自吹自擂练习者应禁忌自吹自擂,说话、办事都应留有余地,切忌因此干扰了自身的修炼,引起不良后果。5、忌房事过频人体精、气、神旺盛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如果生活中不节欲,必然损精,引起肾气不足,所以练习气功应减少房事为宜。气功的步骤

1、练功姿式以平坐式为主,凳椅面上可加软垫,要求凳椅坐面与小腿等高;臀部的1/2-1/3坐于凳面,两足平行,足底着地,并与小腿垂直,小腿与大腿垂直,大腿与上身垂直;两膝间距两拳宽,两手掌自然覆置大腿上,两肩松垂,含胸拔背,头顶如悬,下颌微收,舌抵上腭,口目轻闭,两眼内视,耳听呼吸。若惯于盘坐者,盘坐亦可。当修习纯熟后,则站、卧、坐、行皆可。2、呼吸与意念本疗法呼吸法是鼻吸鼻呼。练功初期,意念只须注意呼气,尽量做到深、长、细、匀,而吸气时则任其自然,勿须任何意念。随着练功的深入,呼吸和意念须作适当调整。3、收功每次练功结束前,先放松意念,手掌相对摩擦至热,如洗面状摩面部数周,使精神恢复常态后,慢慢起身活动即可。

气功养生的方法是什么

养生气功的锻炼方法 养生气功是现在很多中老年人选择健身的一种方式,练气功是独特的一种自我锻炼疗法。它可以让人体的意念、内脏组织系统的运动及肢体运动互相配合训练。那么气功锻炼的基本操作是怎样的呢?今天就教大家一些练气功的方法。 调身 调身是调控身体静止或运动状态的操作活动,也称炼形。调身的意义在于身体状态与练功所要求的境界相应。例如练静功时身体须保持某一固定的姿势,这与进入静定的气功境界相应;而练动功则多与疏通经络、调动内气运行的气功境界相应。 一些特定的姿势、动作本身也具有不同程度的保健及治疗作用。例如站桩可改善高血压、神经衰弱患者的某些症状;而八段锦中的八节动功在治疗保健功效上均有各自的针对性。 调身其内容包括了外在的操作和内在的操作两部分。外在的操是指肢体外在间架、位置上的一些操作;而后者主要是肢体内在一些感觉和关系的操作。 外在操作 外在操作包括姿势和动作的操作。 (一)姿势操作 练功常用的姿势大致可分为站式、坐式、卧式三类。姿势操作主要用于静功。 站式是站桩功的基本姿势,由于站立时肢体安放变化的不同,又有多种形式。 ①三圆式 双脚分开站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内微扣,呈内八字形,并且两足的五趾要轻轻抓地。然后双膝微屈,膝盖不得超出自己的足尖。腰部要进行一定的`伸展,臀部保持像坐高凳的状态。 上身正直,含胸拔背,两臂环抱呈半圆形,如抱一圆气球,松肩、坠肘、虚腋。两手与身体的距离不超过一尺,两手指相对,相距约八、九寸,五指分开,微曲,相邻手指间约一扁指距离。 头部正直,双目轻合。舌不必顶上额,自然安放。下颌微收。姿势摆好后要求全身放松。所谓三圆式,即指足圆、臂圆、手圆。 ②托球式、扶按式和提抱式 这三个姿势均从三圆式转化而来,练功的时候也可以互相替换,但不要替换过勤,以免影响练功境界。 托球式的其它要求与三圆式基本相同,只是站好后两臂要轻轻抬起,微向前伸,手与身体距离一尺多,两手心朝上,五指分开,不要用力,好象托着个气球。初练三圆式时如果两臂劳累,便可把双手轻轻朝上翻转,两臂微向前探,改成此式以缓解疲劳。 扶按式的其它要求亦同三圆式,只是两臂抬起前伸后,两手心朝下,五指分开,双手如扶在桌上或椅背上,或如扶按在水面上。初练抱球式两臂劳累后,亦可转换成此式以歇息。 提抱式又叫浮托式,初练抱球式时,,可以把双手往下移至肚脐下边,手心朝上,两手手指相对,距离约八、九寸,手与身的距离约五、六寸,犹如提抱着一个气球。练此式时要注意虚腋,即两臂不可挟靠身体,腋下要空虚。 ③休息式 此式的其它要求同三圆式,唯两臂下垂,曲肘伸向背后,两手背轻轻放在腰下髋骨上。这个姿势的运动量小,可以解除初练其它姿势时双臂的疲劳。故称为休息式。 此式另一种变化是将双手插在上衣下面的口袋里,大拇指露在外面,其它仍同三圆式。 坐式是练静功最常用的姿势,变化也很多,大体可分为平坐、盘坐、靠坐三种形式。 ①平坐 这是初练坐式时最常选用的姿势。要求坐在方凳或硬椅上,但不要坐满,只坐凳或椅的前三分之一。凳或椅的高度座与小腿长度相等,坐下后大腿平直,两膝弯曲成90度。 双脚分开同肩宽,平放于地。上身及腰部的安放同站式,臀部可略向后挺出。头部要求亦同站式。双臂可取抱球式或托球式。也可以将两肘外撑,两手心朝下放在大腿根部。两臂自然下垂,两手自然安放在大腿上亦可。 ②盘坐 盘坐是练静功最适宜的姿势。盘坐可分为自然盘、单盘和双盘三种。 盘坐在佛家气功中称为跏趺坐。跏同加,乃叠加之意;趺同跗,即足背。所以跏趺坐就是双足 交叠而坐。跏趺坐又分为全跏趺与半跏趺,全跏趺即双盘,半跏趺即单盘。 在全跏趺坐中,又有降魔坐与吉祥坐之分。降魔坐是先以右足压左股(大腿),再以左足压右股,手也是左在上,右在下,即足和手均为左压右,禅宗多传此坐。吉祥坐与此相反,足和手均为右压左,密宗又称此为莲花坐。 盘坐的坐具可以是普通的床、炕,或者用专为打坐特制的矮方凳。这种凳的凳面为方形,比一般坐凳大些。坐具上均应铺坐垫。盘坐于地时,坐垫更应厚些。 A:自然盘 头部正直,口眼轻闭,松肩坠肘,含胸拔背,腰部自然伸直。两腿交叉盘起,左压右或右压左均可。两足均安放于坐具上,可以分别压在对侧膝下。 双臂自然下垂。双手可以分别放在大腿上;也可以互相轻握,置放于丹田处。根据各人的情况,自然盘时可将臂部稍微垫高一些,大约一、二寸即可。 B:单盘 头部、上半身以及手臂的安放均同自然盘,只是在盘坐时将一条腿盘在另一条腿上,左压右或右压左可根据各人的习惯。这种坐法只有一足与坐具相接触。 C:双盘 头、身、手臂姿势均同自然盘,双腿的盘法是先将左足或右足放在对侧大腿上,然后又将对侧的足搬上来,放在左侧或右侧大腿上,两足心均应朝天。如此,双盘坐两足均不接触坐具。出家人打坐,一般均取双盘。 ③靠坐 除背部可以轻靠在椅背或沙发上之外,其余的姿势均同平坐相仿。然而由于背向后靠了,两足可以略向前伸一些。采用此姿势应注意,虽然是靠在椅背上,腰部也应努力伸直,最好是背靠腰不靠。 卧式有仰卧、侧卧、半卧。练功取卧式时,应注意枕头的高低要适度,而且床也不宜太软,木版床为宜。 ①仰卧 这是卧式中最基本的姿势。仰卧时平躺在床上,脸朝天,头正直,口眼轻闭。四肢自然伸展。两腿可依据个人习惯稍稍分开或并拢。 双脚自然斜向两侧,或足尖伸直向前探。双臂自然分放在身体两侧,双手掌心向内,轻贴在大腿外侧;或双臂曲肘向内,两手叠放于下丹田位置。 ②侧卧 其基本姿势是侧卧于床,左侧卧右侧卧均可,一般以右侧卧为多。头部略向胸部收,双目轻合。 两腿叠置,膝部均自然弯曲,上面的腿弯曲程度大些,使两足均安放在床上。上方的手臂自然伸展,手掌向下放在髋部;下方的手臂曲肘向头部,手掌向上,五指轻轻并拢,放在耳边。 侧卧式也可以将下面的腿自然伸直,上面的腿曲膝上提,将膝部弯曲成90度后放在床上。 两腿呈一前一后,不再叠放,并将上侧腿的足心顶在下侧腿的膝部,手臂的安放是将上侧手臂略向前伸,掌心按在上侧膝部。下侧手臂弯曲向上,掌心按在上侧肘部。这个姿势也叫三接式。 ③半卧 这是在侧卧的基础上,将上半身及头部垫高,斜靠在床上,呈半坐半卧的一种练功姿势。两腿可自然伸直,也可在膝下垫物,使小腿高抬起来。 (二)动作操作 动作操作包括套路或自发动作的操作。前者是一系列连续的设定动作,后者是练功中自然出现的随意性动作。 大多数动功都有设计好的固定套路,练功时动作须按功法的套路顺序进行。由于套路动功的动作各不相同,例如鹤翔桩有十二节,大雁功有前、后各六十四式,五行掌有五节,学习套路动功就需要按功法分别进行,难以一概而论。 但不同气功功法的动作仍有一些共性,可以分为不同的动作类型,常见的气功动作类型大体有如下几种 ①柔韧型 动作多柔和、缓慢、连贯,例如养气功、八段锦。 ②刚硬型 动作多刚健、强硬、有力,常应用静力性收缩(等长收缩)的方法增强练功中“得气”的效应,例如易筋经、五行掌。 ;

气功养生的方法有哪些

中医传统的运动养生法在历代养生家不断地 总结 和完善下,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系统的理论、原则和 方法 ,达到了非常好的健身、治病、益寿延年的功效。不妨和我一起来了解下传统运动养生功法有哪些,欢迎大家的阅读!传统运动养生功法精选 ,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命实践中摸索、总结、创造出来的一种自我身心锻炼的养生保健法。气功养生是通过调心、调息、调身使身心融为一体,营卫气血周流,达到百脉通畅、脏腑协调、强身保健的目的。,要求意守、调息和动形谐调配合,以达到精神宁静、体轻身健的目的。五禽戏通过模仿五种禽兽的动作,达到锻炼全身不同的部位,所起的作用也各有不同。如虎戏即模仿虎的形象,要求意守命门,达到益肾强腰,壮骨生髓的作用。3. 太极拳 太极拳是目前最为流行的一种传统中医养生防病之术,因其动作舒展轻柔、园活连贯、形气和随,并且养生效果尤佳,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太极拳强调意识、呼吸、动作密切结合,“以意领气以气运身”,融 武术 、气功、导引于一体,达到调理阴阳气血,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功效。,因其由八种不同动作组成而得名,可以养生健体,祛病除疾,延年益寿。八段锦属于古代养生导引法的一种,是形体活动与呼吸运动相结合的养生保健法,对全身各部位都进行了锻炼,达到了全面调养的功效。,顾名思义,就是活动肌肉、筋骨,使全身经络、气血通畅,从而达到养生祛病、益寿延年功效的一种养生保健方法。易筋经同样是一种意念、呼吸、动作紧密结合的运动养生功法,尤其注重意念的锻炼,以求达到“动随意行,意随气行”,从而使五脏敷华,肌肤润泽,耳聪目明,老当益壮。传统运动养生的小功法 健脑功动作:搓手至热,干洗脸(由下至上,再由额前至两侧8次),梳头(由前至后,正中8次,两侧8次),拍头(空心掌由前往后拍8次,再拍侧头部8次,均拍到后发际)。每日做2~3组。呼吸:自然呼吸。意念:干洗脸时意想面部皱纹舒展、皮肤细腻、面色红润;梳头时意想:头发浓密、满头秀发;拍头时意想:震通头部的经络,使头脑清醒、 记忆力 增强、开发智慧。功效:健脑醒脑,美容。对头晕、头痛、头涨有良效。健颈功(仙鹤点水)动作:坐、站姿均可,要领是肩膀以下保持不动,以下颌带动颈部向身体的正前方由上往下画圆圈。每组做24或36下,一天可做数组。呼吸:自然呼吸。意念:闭眼意想颈椎随着动作蠕动。功效:对颈椎病、落枕有很好的预防保健作用。健眼功动作:用双手大拇指指腹按住双侧太阳穴,食指弯曲,用力刮上眉弓8次,再用食指指间关节顶按睛明穴10秒钟,然后用食指刮下眼眶8次。双手搓热空心掌捂住双眼(闭眼),待温热感下降后再重复2~3次即可,一天可做数组。呼吸:自然呼吸。意念:捂眼时意想两手心发热,温暖双眼。功效:健眼明目,对假性近视眼、老花眼等有良效。运动养生功法相关 文章 :1. 道家养生功的功法介绍 2. 传统养生运动 3. 最简单的养生功法 4. 传统运动养生 5. 八段锦的养生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