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高血压不能依赖药物的一时性降压,如果长期降不到正常水平,应从新找取原因和改变饮食。 1. 分类 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 发病原因不明的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或简称高血压。是一种与遗传、环境有关的可导致心、脑、肾及周围血管、眼底等靶器官病理损害并致功能障碍的常见心血管疾病,占总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 约有10%的高血压患者,其血压的升高是因为本身有明确而独立的病因及疾病所致一种临床表现,称之为继发性高血压。 2.. 临床表现 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仅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并在休息后恢复正常。随着病程延长,血压明显的持续升高,逐渐会出现各种症状。此时被称为缓进型高血压病。缓进型高血压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 记忆力 减退、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闷、乏力等。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这就属于急进型高血压和高血压危重症,多会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如中风、心梗、肾衰等。症状与血压升高的水平并无一致的关系。 3. 治疗 一线治疗药物 按照中国2005年高血压指南分为6类:利尿药、肾上腺素β 受体拮抗药、钙通道阻滞药(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药(ARB)和α 受体拮抗药(2007年ESC/ESH公布的指南中已不将α 受体拮抗药列为一线治疗高血压药物)。 利尿药:通过利尿排钠,降低容量负荷,改善增高的血压。主要具有降压作用的排钾类利尿药有噻嗪类(如氢氯噻嗪、氯噻嗪)及袢利尿药(如呋塞米、布美他尼、托拉塞米等);兼有排钾及扩血管作用的利尿药(如吲达帕胺);以及排钾、保钾双重作用的固定复方制剂与规格(如氢氯噻嗪/阿米洛利)。 肾上腺素β受体拮抗药:通过降低心率及交感活性使心排血量降低从而起到降压作用。常用于高血压治疗的β受体拮抗药有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阿罗洛尔和拉贝洛尔等。。 钙通道阻滞药(CCB):通过拮抗平滑肌上的L-型钙离子通道从而发挥扩血管(二氢吡啶类)以及降低心排血量(非二氢吡啶类)的降压作用。二氢吡啶类CCB包括:硝苯地平、非洛地平、尼群地平、氨氯地平、左-氨氯地平、尼卡地平和拉西地平等。非二氢吡啶类具有降压作用的药物:缓释地尔硫卓和缓释维拉帕米。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通过抑制ACE酶使血管紧张素Ⅱ减少,增加缓激肽生成而降压。主要药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雷米普利、福辛普利、赖诺普利、咪哒普利等。)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通过拮抗血管紧张Ⅱ的AT1受体有可能继而激活AT2受体发挥降压作用。主要药物: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坎地沙坦、替米沙坦、奥美沙坦等。) α受体拮抗药:通过拮抗血管平滑肌上的α1受体,使血管扩张而降压。主要药物:多沙唑嗪、特拉唑嗪、哌唑嗪、乌拉地尔、酚苄明、妥拉唑林等。 固定复方制剂与规格:通过不同降压机制药物的小剂量联合起到协同降压、不良反应下降作用。主要药物:复方降压片、复方利血平/氨本蝶啶片(降压0号)、氯沙坦/氢氯噻嗪、缬沙坦/氢氯噻嗪、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培垛普利/吲达帕胺、复方罗布麻等。 高血压治疗药物选用原则 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应当针对在有明确高血压或伴有靶器官损害及相关临床疾病的高血压患者。 降压治疗中本着个体化的原则,例如以容量增高为主的高血压或老年人以CCB和利尿药作为优先初始治疗,交感活性增高无代谢综合征的患者以肾上腺素β受体拮抗药作为初始治疗,有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或有蛋白尿的高血压患者以ACEI或ARB作为基础治疗。 高血压的治疗要本着时间治疗学原则,对非杓型(夜间高负荷血压)以及凌晨血压增高的患者可以选择长效、控释剂型抗高血压药物或改变服药时间,以保证全天的血压控制。 高血压分层治疗: 低危、中危组:患者通常无临床症状,常规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导治疗,当无效时可考虑药物治疗。如有代谢综合征可考虑首选ACEI或ARB。如无代谢综合征,但有心率偏快,可使用肾上腺素β受体拮抗药。 高危和极高危组: 无危险因素但血压水平在3级(>180/110 mmHg)或有1~2个危险因素而血压水平在2级(160~179/100~109mmHg),通常在生活方式的干预基础上采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治疗原则是要使血压值达标(50%。通常应用ACEI或ARB联合非二氢吡啶类的钙通道阻滞药,或在肾上腺素β受体拮抗药的基础治疗上联合CCB治疗。 有肾脏靶器官损害(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血压在1、2级水平的高危患者,常伴有夜尿增多现象,尿常规或尿蛋白/肌酐比异常,或24小时尿蛋白排泄异常,eGFR 65岁以上的老年人,收缩压降至140mmHg以下是困难的,因此建议收缩压目标为180/120mmHg)并伴发进行性靶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包括高血压脑病、颅内出血、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室衰竭伴肺水肿、不稳定型心绞痛、主动脉夹层。高血压急症需立即进行降压治疗以阻止靶器官进一步损害。高血压亚急症(Hypertensive urgencies)是高血压严重升高但不伴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危象治疗原则: 持续监测血压和尽快应用适合的抗高血压药,通常应采用静脉药物,如α受体阻滞药乌拉地尔静脉制剂与规格,有心衰症状者可采用硝普钠静脉制剂与规格治疗,老年人或有冠心病的患者可考虑首选硝酸酯类静脉制剂与规格。 控制血压降低的速度,尽可能不要降得过快、过低,避免患者出现不耐受的症状。第一小时血压下降约25%左右。在以后的2~6小时内血压降至约160/100~110mmHg。在24~48小时内逐渐降至原血压水平。 降压的幅度可维持在1级高血压水平(140~159/90~99mmHg) 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没有明确的临床试验证据要求立即抗高血压治疗;主动脉夹层应将收缩压迅速降至100mmHg 左右(如能耐受) 4 总结 : 高血压患者首先要降低血压,但不能仅求表面上的降压,不能依赖药物的一时性降压。定时检测血压。参加小运动量的体育锻炼,如气功、 太极拳 。通过气功锻炼,可积极扶持机体的自稳调节能力,从根本上治疗高血压。不要选择有握、拉、提、举等项目的运动。精神舒畅,戒怒戒躁。 饮食清淡。有利于自疗的食物有:豆类、胡萝卜、芹菜、海带、紫菜、冬瓜、丝瓜、白木耳、食用菌、花生、葵花子、芝麻、核桃、香蕉、柚子、苹果等。少食一些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如蛋黄、奶油、猪肝、猪脑等。忌烟酒、咖啡、浓茶。少吃盐,每日最好不超过5克。 宜晨起即服降压药,忌睡眠前服降压药。如果长期没有降到正常水平应该是服用的药物不对症引起的,平时的饮食要注意少盐才不会引起高血压不下降。建议你可以医院检查高血压引起原因,对症下药,不要盲目服用,饮食注意清淡少盐,多做运动。

吃什么降血压药没有负作用
中药治疗高血压也有一定的作用,那么降血压的中药有哪些呢?除了大家常听说的罗布麻外,还有很多中药可以降血压,不妨来看看降血压的中药有哪些吧! 降血压的中药 菊花。菊花有平抑肝阳、清肝明目的作用,对高血压患者有显著疗效。降压宜选用白菊花,如杭白菊。 决明子。决明子有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气虚便溏者不宜使用。 玉米须。中医认为,玉米须味甘、性平,归肝经、胆经、膀胱经,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降压等作用,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合用于高血压、高血糖、水肿、胆道结石患者的饮食调理。 莲子心。莲子心有降压、强心作用,取莲子心1~2克,开水冲泡代茶饮。该茶适合高血压伴随心悸、失眠等症的患者。中老年人特别是脑力劳动者经常食用,可以健脑,增强记忆力,提高工作效率,并能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 桑寄生。祛风溼,补肝肾,养血安胎,主要用于痹症血不养筋,肝肾不足的筋骨痿弱,腰膝酸软等症,亦常用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治疗,每次10~15克。 枸杞。有温和的降压作用,每日用枸杞15克,煎汤代茶,常服对高血压及相关并发症有一定调节作用。除了煎汤服用,还可与菊花一起泡水喝,菊花也有温和的降压作用。 三七花。是三七全株中含三七皁苷最高的部位,具有镇静安神、抗炎镇痛、降血压等药理作用,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偏头痛、失眠等症。 绞股蓝。绞股蓝有“南方小人参”之称,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防癌抗癌、促进睡眠、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等作用。老年人常用绞股蓝泡水喝益处多多。 杜仲。杜仲有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它有很好的降血压作用。降压应选用盐炒杜仲,比生杜仲降压效果好。但阴虚火旺者慎用。 葛根。是常用的祛风解表药,临床报道用于治疗高血压伴有颈项强痛者疗效显著,每次15~30克。 钩藤。用钩藤30克,加水100毫升,水煎10分钟,分早、晚服,30日为一疗程。钩藤甘,微寒,归肝、心包经,清热平肝,息风止痉,含多种生物碱,现代药理研究有良好的降压作用,还有镇静抗惊厥的作用,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降血脂等。煎煮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以免影响降压作用。 夏枯草。用夏枯草1000克在大锅中煎煮3次去渣,加适量蜂蜜熬膏,放冰箱内冷藏,每日早、晚一匙,温开水送服。夏枯草辛、苦,寒,归肝、胆经,清热泻火,散结消肿,明目。夏枯草茎、叶、穗及全草均有降血压作用,但穗的作用较明显。 川芎。性味辛温,可祛风活血止痛,主要适用于头身疼痛以及血瘀气滞的痛经、闭经及产后瘀阻腹痛等症,这是常见的降压中药材之一。临床报道用于治疗高血压病与利血平合用,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常用量每次9~15克。 罗布麻叶。平肝熄风清热,对消除头痛头晕、头胀、失眠等症状有良好作用。以单味代茶饮用,每次6~10克。 黄芩。清热燥溼,泻火解毒,对于肝经实热的高血压病,有消除眩晕、头痛、口苦、心烦等症状的作用,这种常见的降压中药材常与钩藤、草决明同用,每次9~12克。 以上降血压的中药只能起到辅助的功效,高血压患者还是要按时吃药,听从医生的医嘱。 喝什么茶降血压最好 1、菊花山楂茶:菊花、茶叶各10克,山楂30克。用沸水冲沏,代茶。每日1剂,常饮。能清热,降压,消食健胃,降脂,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及高脂血症。 2、龙茶散:绿茶50克,龙胆草30克。共研细末,温水冲服。每次3克,每日2次。能清热泻火,平肝降压。适用于肝火鼎盛所致的高血压、口苦等症。 3、决明茶:高血压患者喝决明茶比较好。草决明250克,蜂蜜适量。用蜜炙草决明,待冷后贮于玻璃瓶中。每用10克,泡水代茶饮。本方能清头目,通大便,可治疗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目昏等症。 4、芹菜红枣茶:芹菜350~700克,红枣100~200克,绿茶10克。加水适量煮汤。每日分3次饮服。能平肝养血,清热利尿,理胃中溼浊,除心下烦热,适用于高血压,以及急性黄疸型肝炎、膀胱炎等。 5、菊槐茶:菊花、槐花、绿茶各3克。放入瓷杯中,以沸水冲泡,密盖浸泡5分钟即可。每日1剂,不拘时频饮。能平肝祛风,清火降压,适用于高血压头痛、头胀、眩晕等。 猜你喜欢

吃什么降压药也不管用该怎么办
高血压降不下来,患者需要联合应用降压药物,分为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具体如下:

一、老年患者:老年人高血压多以收缩压增高为主,可以选择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或者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降压治疗。血压控制不下来,可以联合应用ACEI类药物或者ARB类药物,如福辛普利、缬沙坦。如果血压仍降不下来,可以口服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片,必要时加用第四种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或者α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哌唑嗪。
二、年轻患者:如果是年轻人血压高,降不下来,首选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美托洛尔或者是福辛普利片,必要时加用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控释片。